我用一根麻花钢做了一把钢枪 重15斤 算重兵器吗?一般人抗的住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钢格板麻花钢的重量和计算方法

⒈ 麻 花 钢 重 量 计 算 方 法 , 比 如 : 6 m m 麻 花 钢
① 麻 花 钢 重 量 = 0 . 0 0 6 1 7 × 6 × 6
② 每 平 米 钢 格 板 麻 花 钢 重 量 = 0 . 0 0 7 8 5 × 3 . 1 4 × 3 2 × 9 ( 每 平 米 用 扁 钢 的 根 数 )
⒉ 扁 钢 的 重 量 计 算 方 法 : 0 . 0 0 7 8 5 * 宽 度 * 厚 度 * 长 度 。
⒊ 钢 格 板 的 重 量 计 算 方 法 : W t = ( b 1 t 1 N 1 + b 2 t 2 N 2 + 2 b 3 t 3 ) ρ μ × 1 0 - 6
W t — — 钢 格 板 重 量 , 单 位 为 千 克 每 平 方 米 ( k g / ㎡ ) ;
b 1 — — 承 载 扁 钢 厚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t 1 — — 承 载 扁 钢 宽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N 1 — — 每 平 米 钢 格 板 中 承 载 扁 钢 条 数 ;
b 2 — — 横 杆 厚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t 2 — — 横 杆 宽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N 2 — — 每 平 米 钢 格 板 中 横 杆 条 数 ;
b 3 — — 包 边 扁 钢 厚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t 3 — — 包 边 扁 钢 宽 度 , 单 位 为 毫 米 ( m m ) ;
ρ — 材 料 密 度 , 单 位 为 千 克 每 立 方 米 ( k g / m 3 ) ,
钢 材 密 度 按 7 8 5 0 k g / m 3 计 算 ;
μ — 表 面 处 理 增 重 系 数 , 热 镀 锌 增 重 按 1 . 0 6 计 算 .,精 华 钢 格 板 为 您 解 答

水浒兵器谱---枪

枪是一种刺兵器,杀伤力很大,长而锋利,灵活快速,取胜之法之多,其他兵器难与匹敌,有“百兵之王”的美誉。枪的各类很多,叉枪、火枪、标枪、神枪、戟枪、勾镰枪、飞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虎头枪等等。枪最长可达四米;重量根据枪杆分量而定,少不足1斤,多则没数,想想那些“碗口粗的”枪杆有多重吧。

矛应该是枪的一个亚种,古时枪经常被称为矛。这么比较矛和枪吧,抛开柄只看刃部,刃长者为矛,刃短为枪。枪头无疑比矛头要轻,杀伤却一样,都是以刺为主。

枪法以拦、刺为主,此外还有点、挑、拨、缠、舞花等法。

水浒是枪的世界,花样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小李广花荣以及扑天雕李应使的都是点钢枪,由镔铁精钢打就,枪长一丈有余,通身漆黑,重量可达五十余斤。别看花荣一个翩翩美男子,用的却是重武器,他也是好膂力!要不怎么可能百步穿杨呢?其实天罡星大都是天生神力,并不只有鲁智深武松几个,只是限于篇幅没有细细描写罢了。

钩镰枪徐宁最擅长,一枪要是刺高了没关系,下面还有一个钩呢,所以对手肯定不敢低头躲的。它还是连环马的克星,不过想来这武器应该是陆地上用的,所以徐宁步斗的功夫弄不好比马上还好呢。

史文恭的长枪很可能是“大枪”— 被称为“百枪之王”,长达四米,分量也不轻,极不容易使好了。枪本来已经是“百兵之王”了,如此“大枪”真乃“王中王”啊!难怪老史那么厉害。

林冲的丈八蛇矛,驰骋纵横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颇具“小张飞”的豪气。

孙立的金枪,神出鬼没;董平的双枪,勇不可挡;欧鹏的铁枪,使的精熟……

谁是风流第一枪,当数卢俊义手中的那一把点钢枪。有《临江仙词》为证:马步军中第一,天罡数内为尊。丈二钢枪无敌手,人材武艺两超群。


水浒兵器谱---刀

刀有单刀双刀之分。单刀一般较长,计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砍刀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的式样和重量都较单刀为小,计有:鸳鸯刀,蝴蝶刀等。刀的基本用法有劈、砍,驾,挡,拍等,气势雄伟,刀的好处就是杀敌的效率特别高,不象枪一戳只能戳死一个,大刀一挥起码就砍掉好几个小喽罗,非常过瘾。

水浒世界中的刀更是五花八门,什么解腕尖刀,蓼叶尖刀,劈风刀,青龙偃月刀,雁翎刀,朴刀,三尖两刃刀,大砍刀,不一而足,令人大开眼界。在这刀的海洋中,有几把最为耀眼。第一把刀当是青龙偃月刀。大刀关胜,人如其名,威风凛凛,勇冠三军!青龙偃月刀一动犹如青龙狂舞,万军丛中专取上将之头,从来没有折过锐气。只是不知是否是从三国传下来的那一把?

第二把刀是劈风刀,“可以裁铜截铁,遮没三层铠甲,如劈风一般过去”。好一把宝刀!南国元帅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劈邓飞,斩燕顺,劈鲍旭,独斗吕方、郭盛两肢画戟,“那口刀更无半分漏泄”。梁山军中从来都没见过这阵仗,搞得人人都恐慌。最后乌龙岭上英雄末路,引刀自尽。这把泼风刀是不可战胜的,只有它自己才能结束自己。

第三把刀是雪花镔铁打成的两口戒刀,这刀“如常半夜里呜啸的响。”行者武松本来就武艺惊人,获此宝刀更是如虎添翼。蜈蚣岭上初试牛刀轻取王道人,杭州城下杀气腾腾勇斩南国将。百万军中勇不可挡,不知杀了多少人,那个“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早就不够数了。

… 任你有多少好刀竟显峥嵘,在一片混沌刀光中,有两口日月双刀却格外生辉,散发出独特的阴柔之美,那就是一丈青扈三娘!巾帼不让须眉,刀法好生了得。她玉手纤纤,纵马抡刀,战退欧鹏,生擒王英。对阵马麟,打得“风飘玉屑,雪撒琼花”,只见刀光不见人,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连宋江都“看得眼也花了”。

扑天雕李应的飞刀百步取人,神惊鬼骇;燕顺的雁翎刀虽无十分本事,但是也镇得住清风山,否则杀人放火最强梁的王英岂会甘居其下?宋江手刃阎婆惜似乎是他唯一一次拿武器杀人,可惜杀的却是女人;史进学成了十八般武艺,最爱的是一口三尖两刃刀;杨志朱仝等一会儿使枪一会儿使刀,潇洒之极,大将风度;还有众位好汉的朴刀更是说不尽的精彩,道不完的风流。


水浒兵器谱---剑

两边开刃者为剑,在西方,剑和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一个单词:SWORD。中国的剑的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兵器中的君子”之美称。

雌雄剑雌剑为左手使,雄剑乃右手使。青峰剑剑身经过多次锻炼,柔韧锋利。龙泉剑唐时名剑,传说有青龙附于其上。七尺剑剑身超长,非力士不能用。

水浒中的剑不多,印象深刻的有:公孙胜的松纹古剑、樊瑞的青龙剑、黄信的丧门剑、裴宣的双剑、孙安的镔铁剑,李助的金剑。

剑的基本用法有:劈、刺、扎、点、击、截、抹等。

黄信的丧门剑既然是在马上用的单剑,长度肯定不会短,极可能是属于七尺剑的一种,类似德国条顿十子军骑士的1.8米的重剑,或双手共握,或双手交替使用。他的武艺虽不及孙立,但是从来没有失过手,偶尔还露一小脸儿。大战苏州方貌八飞将之一没有掉链子;和赵毅战了三四十合占上风,没有被搭档孙立比下去。

孙安的双镔铁剑不但沉重而且生猛,居然和卢俊义打了一百合。

李助的剑术更是神鬼莫测,一把剑如掣电般舞将来,卢俊义竟然招架不住,也不知带了法术否?

剑不光是厮杀的武器,还有多种其它用途。

其一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皇帝的尚方宝剑赋予持有者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宋江虽然不上阵,但是手里肯定也拿了一把剑来装装样子。

其二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文人学士如裴宣就最爱佩在身边以示高雅不俗,在饮马川上的双剑舞就博得戴宗等人的一片喝彩。

其三被僧道之人作为法器,能降妖杀魔、呼风唤雨。公孙胜手拿松纹宝剑一声“疾”,随你千军万马,顿时星落云散,七断八续。

樊瑞的青龙剑也偶露峥嵘,同乔道清的一仗打得昏天黑地,两口宝剑在马上使得龙盘蛇舞,翻翻滚滚。STUMPYTIGERW不免心头嘀咕:如果樊瑞同关胜林冲等人比武,也不知谁更厉害些呢?


水浒兵器谱--戟

戟的历史很悠久,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靠,爪能抓,尾能摆。戟分马上戟和步下戟,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钱五色幡),青龙戟(单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双月牙。系彩缨球或者系红缨。

STUMPYTIGERW 有个印象,觉得使戟的主儿一般都很英俊。三国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一说;孙权身边的两个护卫想必长得也不差。水浒中的吕方郭盛更是翩翩美少年,是属于MM们一看就要心动的那种。仿佛化戟是专门给白脸的美男子使用的一样。

但是三国中的令人谈之色变的兵器王到了宋朝时的水浒里,却变成了好象什么人都可以欺负一把的货色,令人不禁发今非昔比之概叹。吕方郭盛这对小帅哥没成年时基本上是受欺负的主儿,而且还经常自个儿和自个儿过不去,两根戟老是爱凑在一块儿绞不清,每次都是花大哥帮了大忙。而且还搞得STUMPYTIGERW很纳闷:怎么连扯开红缨绞线的力气都没有了?有什么资格充好汉呢?比杨雄被两个闲汉反擒住就动弹不得了的表现还次!施老头啊施老头,你叫我们怎么搞武评嘛!

STUMPYTIGERW还纳闷:宋江为何把这对小帅哥当成宝贝,寸步不离?遇到险情,他俩哪能顶用呀,还不是靠花荣来撑!前几天上网才知道,原来戟初为兵器,后深化为仪仗,在帝王驾前卫士执戟侍立。列戟是官爵的象征。搞了半天才知道是这么回事呀!

那孙权放俩戟人儿在身边也就算了,人家本来就该!宋江一个强盗也要这样讲排场,是不是有点土财主想充阔的心态呢?


水浒兵器谱---叉

叉属于十八般兵器之列,和枪一样是以刺为主,不同的是叉的杀伤范围大,能有制约敌方武器的效果。它由叉尖和叉巴两部分组成,长约五六尺,在叉座间镶有铁片或系有彩绸之类。叉尖为钢制,有三股叉,俗名“三叉戟”。又有马叉、九股叉、托天叉等许多种。叉的主要击法有转、滚、捣、搓、刺、截、拦、横、拍等。

叉本是一种生产工具,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离不开它,所以使叉的好汉大都是劳动人民出身。

就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弟兄两个:解珍解宝,规规矩矩的大宋良民,都使浑铁点钢叉,有一身惊人的武艺。使叉的除了二解,还有夏侯成,那也是个猎户。水浒中好象一共有4个著名的猎户(还有山士奇),三个都使叉,这不是偶然的,叉被猎户喜爱自有道理。不象刀枪只有一个头,叉有几个头,插进土壤树丛附着力大,最适合翻山越岭,是丛林中的好伙伴。二解多是当探路特种兵,很少出现在梁山的正规部队里。

渔夫经常用叉捕大鱼,所以梁山几个水军头领李俊二张三阮二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应该对使叉深有心得的。

中箭虎丁得孙使的飞叉很有杀伤力,但是却是一锤子买卖,一但刺不中对方自己就岌岌可危了。想来这家伙很可能也是穷苦渔家出身,小时候习惯用鱼叉投掷大鱼,终于练成了一门飞叉武艺。


水浒兵器谱---斧

斧,十八般兵器之一,属于重兵器,刃薄背厚,杀伤力很大。主要用法有:劈、砍、剁、砸、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颇有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长柄的斧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等。短柄的双斧为古时步兵所用,也称为“板斧”。说起板斧两个字自然就想到了黑旋风李逵。

不提三国的邢道荣和徐晃。在水浒世界里,有几位使得好斧的壮士,如:使金蘸斧的急先锋索超,使开山大斧的縻牲以及黑旋风李逵。这几个都是性如烈火,力大如牛的主儿,他们打法骁勇,一往无前,斧头砍将来势大力沉,胆子稍小一些的可能一合就被KO!

通观水浒,最可怕的斧头非李逵的那一对板斧莫属!它们在千军万马中所向披靡,杀小喽罗容易得如砍瓜切菜,也不知多少好汉被这对无情的斧口舔过。 李逵往往采取先砍马后砍人的办法,这一招屡试不爽,先有祝龙挂了,后有石宝遇险(幸亏跑得快)。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尤其是扈家庄灭门惨案是施大爷一手导演的极大缺陷。可怜扈三娘一个弱女子只好认命,苟且偷生于世,要想复仇,谈何容易?

扈成吓跑了,韩伯龙成冤鬼了,梁山上本来应该有110条好汉的啊! 更不用说起两把板斧“排将也地砍去”的遗憾事了。

水浒兵器谱---朴刀

朴刀是大刀的一种,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就其长度而论,不是长兵器,而属于短兵器一类。朴刀全长约一米二至一米五,刀刃长度大约占了一半。从外形看,和大刀没什么两样,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这是朴刀不同于大刀的最明显之处。

其实朴刀大概长什么样儿,施大爷解说得很详细,“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这里的“朴刀”只是个刀头,安把之处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丝, 而且是“三个丫儿”,安装好了,十分结实。搞了半天,原来朴刀还是组合器械,最土的东西技术含量还蛮高的嘛!

朴刀又是多功能性质的,可以兵农两用。刀把可从刀头取下作杆棒用。朴刀平时不用,便象长枪一样靠在墙根或枪架上,怪不得在祝家庄的鸡毛小店里看到过类似的情形。

水浒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兵器就是朴刀,说起它,就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旅途上的好汉、丛林中的强盗。那怕是个菜鸟,只要腰间挎上一把朴刀,或者手执一条杆棒,好象都可以闯荡江湖了。宋江宋清逃亡时不也装摸做样一人背一把朴刀吗?

梁山好汉使用朴刀的基本上都是平民出身,对这种劳动人民的用品感情很深。关胜呼延灼等高级干部当然是看不起这种粗陋的兵器的,而曾经流落江湖的好汉如林冲史进等就把它当成宝。林冲斗杨志,刘唐斗雷横都是水浒中很经典的朴刀战。

总之,说起朴刀就会想起绿林。


水浒兵器谱---杆棒

棍棒是最平凡、最实惠的武器,有熟铜棍、浑铁棍、齐眉棍、盘龙棍、哨棒、金箍棒、狼牙棒等。总之棍棒是不分家的。

有一种棒在水浒世界中却是独领风骚,它就是杆棒,又叫齐眉棍,长五尺,立着正好齐眉。它横可抡,竖可劈,直可刺。因为没有刀刃,不容易致命,是一种较为“和平”的武器,最适合好汉们平时切磋。

可以说:一部水浒就是由杆棒引起的故事,开头就说宋太祖赵匡胤一根杆棒打下四百座军州,天下从此姓赵。王进和史进的那场较棒更是揭开了梁山事业的序幕,否则史进可能终老家乡;鲁智深不会巧遇金翠莲;林冲不会有和鲁智深的际遇;晁盖等人就可能不会在梁山泊起家了。历史是由一连串偶然事件形成,此话不假!

一部水浒也是一部杆棒的故事,它和朴刀可谓一对孪生兄弟,是绿林好汉打家劫舍的两件最见的工具之一。它又是江湖行走时的好伙伴,不但防身而且可用作登山的拄杖、挑行李的扁担。武松过景阳岗就带了一根哨棒。打虎时,“一棒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捧折做两截”。为何哨棒这样不济事呢?原来,哨捧不是打虎用的,而是驱虎的。哨棒是经过修饰的木棒,还装了风哨,可以吹,吹起来真有点龙吟虎啸的劲头,老虎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便惊慌逃窜了。呵呵。

至于好汉们之间的较棒更是一大看点。林冲一路上是个含冤负屈的受气包的形象,直到在柴进庄上遇上洪教头,几棒打出去,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风便打出来了。不过想来那洪教头也不是太次,林冲带上枷就施展不开了。

王庆更是厉害,“带着枷赢他才算真好汉”的豪迈之举让人觉得王庆无论是武艺还是性格都是一个很出色的男子汉。

用杆棒作主打武器的有浪子燕青,操刀鬼曹正几个,武松本来也应该是使棒的。杆棒是长兵器中的短兵器,短兵器中的长兵器,如果步战,正好横扫众人,多为绿林豪杰、步军头领所喜爱。


水浒兵器谱---禅杖

禅杖是铲的一种,佛教僧人多持之。长约五尺,通体铁制。两头有刀。一头为新月牙形,月考处有四个小孔,分穿四个铁环,另一头形如倒挂之种,长约7寸。尾端两侧各凿一孔,穿有铁环,柄粗寸余。禅杖两头均可使用。说起它就会想起梁山好汉鲁智深。

禅杖主要击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拨、劈、冲、摇等。

鲁智深的禅杖重62斤,一拿出来,东京泼皮们纷纷吃惊:“两条胳膊没有水牛般的力气如何使的动?”老鲁可没有关公的派头,专门有个周仓扛大刀,他无论走到那儿都是自己拿着,随时进行负重练习。不过以他倒拔杨柳的神力来看,这条禅杖简直轻如鸿毛。若说大和尚的力气最大可能没人反对,但是说他的兵器最重则未必!STUMPYTGERW 一直怀疑关胜的青龙刀就是从他祖宗传下来的那一把。卢员外的丈二浑点钢枪全身精钢打制,又很长,未必就没有60多斤。秦明的狼牙棒、索超的宣花斧绝对都是重型武器,和老鲁的禅杖有一拼。当然喽,秦明索超都是骑着马使重家伙的,力气自然是不能和只靠脚力的大和尚相媲美的。

鲁智深是步将,所以他的禅杖制得比较短,如果长了在地上怎么玩得转?

好象嫌一根禅杖太孤单,还要加上方腊手下元帅邓元觉的那根50多斤的才热闹。杭州城外两条禅杖犹如两条神龙盘旋,打得难解难分,两军都看得呆了!可惜只打了五十余合,如果打个一二百合,力气大些的老鲁恐怕还是会笑到最后。同样的兵器,毕竟62斤比50几斤还是重些,就象碗口粗的枪杆比酒杯粗的枪杆更厉害些是一个道理。


水浒兵器谱---鞭

鞭可不是像绳子一样的鞭子,兵器上所说的鞭是一种像铁棍一样的兵器,最普遍的是一种像钢铁做成的竹节,所以又叫竹节钢鞭。鞭是对付比锁子甲更坚固的盔甲所产生的兵器,并可以一举打碎护心镜,威力极大。属于重武器。不少人弄不清锏和鞭的区别,锏和鞭一样是破甲的武器,不同的是锏有3~4条刃。

鞭的用法以劈,扫,捅、格、架、截、扫、盖等为主。

除了竹节钢鞭,还有一种叫水磨钢鞭,属于短兵器械硬鞭,比竹节鞭短。

水浒中呼延灼和孙立都是以鞭闻名。一个使水磨钢鞭,鞭长三尺五寸;一个使竹节钢鞭,鞭长四尺半。呼延灼的两条水磨八棱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孙立的单鞭想来也不会很沉重。但是鞭没有刀刃,以力伤人,所以此二人都是大力勇士。两个英雄在梁山泊的那场经典厮杀上演了一场单鞭战双鞭的绝佳好戏。两个在阵前左盘右旋,三条鞭化作三条闪电,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精彩!

有几个好汉以枪或者戟为主战武器,身上挂着一根鞭作为铺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杀伤。琼妖纳延腰悬链银竹节熟钢鞭,横枪跃马,十分英雄!而孙立使一管金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不过STUMPYTIGERW又不解了:孙立的虎节钢鞭长四尺半,这么长的东西挂在手腕上,不要说隐藏不住,就是使起枪来也碍手碍脚的,晕啊!


水浒兵器谱---锤

锤从种类分有长柄锤、短柄锤、链子锤等,从性质上分硬锤和软锤。具体有八棱锤、金瓜锤、流星锤,紫金锤等,它是最传奇的武器,势大力沉,威力无比,说岳里的八只锤闹翻了朱仙镇,李元霸一对重800斤的金瓮破天锤更是独自打败一百万大军。

水浒中没有李元霸岳云那样使双锤的人物,只有流星锤这样的软兵器,据介绍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一端系住锤体,另一端握于手中,用力向目标抛击的暗藏武器,属软兵器类。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打击对方。

说起流星锤就想起石宝。他要是没有流星锤,只是一普通的大将;有了这宝贝,他就成了超级杀手。流星锤绝对是水浒中最令人生畏的凶器之一。

链子锤属于软锤,分锤身、链两大部分。锤形如小瓜,多为铜铁所制,链长三尺五寸。链尾有环,可以套于手中。汤隆的铁瓜锤就是此物。铁链可以算是链子锤的近亲。这种武器攻击性很强,对手很难防御,但是由于自身软性的,所以自己的防御也不怎么好。这样的武器只有某些很有性格的好汉才敢用,比如邓飞,此公最后被石宝一合KO,足以说明这种武器在防守上的脆弱性。但是这东西至少有一个好处:对手休想逃掉。汤隆的铁瓜锤,邓飞的铁链都曾在对手逃跑时击中其后脑爪。

有一件事本人挺纳闷的,在STUMPYTIGERW看到的关于流星锤的介绍中,都称流星锤是栓绳索的,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水浒中却没有交代得很明确。倒是在荡寇志中,关胜在追击敌将时,对方另一个躲在门旗后面的偏将用流星锤把关胜打死。从关胜中锤的地方到对方偏将的位置显然有很长的距离,绝对不可能是绳索所能到达的。所以STUMPYTIGERW宁愿相信俞万春这个军事专家的话,认为流星锤是长距离的脱手的飞行器。


水浒兵器谱---弓箭

箭是靠机械力发射的一种兵器,因其弹射的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十八般武艺中,箭的地位是相当独特的,其它武器都有替代性,不用枪可以用刀,不用刀可以用鞭;而箭的远程打击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尤其如此,神射手往往被赋予了相当崇高的地位。

水浒中有两个神箭手:小李广花荣、小养由基庞万春。李广何人也?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是也,射人、射石、射虎,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中国头号神射手。养由基何人也?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神射手,“百步穿杨”的第一个伟大实践者!

然而从现实来到水浒中,神箭手把弓箭的威力更是张扬到极至,花荣的箭神乎其神,清风寨轻松地SHOW OFF了两箭,就吓跑了一拨军马;刚上梁山射大雁又漏了一手,弄得晁盖立马另眼相看;梁山打仗只要有小花押阵,其他兄弟输了都不要紧,对方敢追立刻就会被神箭伺候,曾涂、琼妖纳延、邓元觉……数都数不过来,更别提田虎手下的那帮被吓得屁滚尿流的菜鸟了。这等本事,就是真李广来了,恐怕也要甘拜下风的。

只有庞万春有得一拼。这小子做梦都想和花荣比箭,可惜自己不争气被提前做掉了。不过如果真的和花荣比箭,其情形也不难想象:他俩个的箭都象是长了眼睛的导弹似的,肯定是两边的箭在半空中就会师了,都伤不到对方的,呵呵!

别忘了还有一位被人遗忘的神箭手:浪子燕青!他“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得,拿著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虫蚁”。STUMPYTIGERW 知道弩是括机发射箭矢的兵器,又名窝弓,燕青的是什么弩?为何只用“三枝短箭”?请高人指教!

燕青秋林渡射雁,射得倒是准,却闯了大祸,这不正是梁山108人即将凋零分散的预兆吗?再加上宋江的乌鸦嘴“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这话不久真的在征剿方腊时应验了,唉!

  绝对是重兵器,鄙视那些不懂装懂的,中国人崇拜古人,但有时候太盲目,不科学.

  欧洲中世纪的双手大剑算重兵器吧,重量约在5-8磅也就是四斤半到八斤,.

  你的枪重量和狙击枪差不多重,狙击一般14斤左右.

  一巴掌宽的厚背刀比你的枪轻点.

  清代的标枪多用木竹为柄上加铁镞,略如明制。有一种卫体用的标枪,枪杆较短,镞长6寸,木柄杆长1.8----1.9尺,重不到2斤。纯铁打造的标枪更短,重不过4斤,技艺精熟者可于50步内投中敌人。 另外古罗马重装步兵的投矛长约1,5一2米,重4一5公斤。 主要用于劈杀的马刀,如土耳其马刀、波斯马刀。这两种马刀均为直把,重量小[无鞘850一950克,连鞘1000一1250克],刀身弯度大[140毫米左右],刀身长750一850毫米,全长950一一970毫米。伊朗骑士名贵的舍施尔(shanishiy)刀,土耳其马⒉搅接玫幕�?kiliei)和帕拉(pala)佩刀。 在18一19世纪的欧洲军队中,马刀刀身中等弯度[45一一65毫米],刀柄带有笨重的呈1一3个弧形的护手,也有碗状的,刀鞘从十九世纪起一般是金属制的。马刀全长达1110毫米,刀身长900毫米,无鞘重约1100克,连金属刀鞘重约2300克。 古代俄罗斯军人使用的狼牙棒叫“长木棒”。狼牙棒用坚木制成,长1到2米,一端比另一端粗数倍,粗端外包金属[铁、青铜]以及钉有粗大的钉子,细端为柄,狼牙棒重达12公斤。 明代,抗倭所用长刀,刃部长5尺,柄长1尺5寸,重2斤8两(1596克),双手握柄,猛力劈砍,可砍断敌长兵器的木柄,甚至拦腰截断敌人身躯。 清代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为1037 。4克,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 再看唐朝骑兵的武器: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可能有马弩装备,射200步。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槊),握柄很长,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 明朝军队使用的棍,全长8尺左右,重3斤8两(2234.4克) 明代狼筅,其械形体重滞,械首尖锐如枪头,械端有数层多刃形附枝,呈节密枝坚状。附枝最长60厘米,最短25厘米。杆长5米。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3500克,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 明代长枪全长为1丈2尺左右(约今3.72米),其中枪头长度一般为3寸至7寸(约今9.33至21.8厘米),重量不超过4两(159.6克),戚继光曾经提到长矛的矛头只有三两,以木或竹为杆。

  首先提一点,演义里的内容是为了小说需要而虚构的,想要在历史的前提条件下讨论,就要参照史书,演义连故事情节都可以虚构,一件武器有什么不可以虚构的,至于武器重量那就更不能信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小说和评书等文艺题材,在介绍中国古代武学名人的时候,大多都会有该人物武器重量的介绍,至于这个重量的真实程度,你就不要信了,那都是因文艺题材需要而夸大了的,试想一下,战场上生死较量不可大意,上百斤的武器怎么耍?累的不说,慢也慢死了~~~~~~~

  另外,材料方面,三国时期的大将使用的兵器,按理说应该是全铁的,楼上有人说拿木头做杆子,这样的兵器是不行的,交战的时候很容易被对方的兵器刃部所断,木柄兵器只有小兵才会装备,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兵都装备木柄兵器,有的兵也装备铁柄兵器。

  再具体说说刀,根据历史,三国时期也有长柄刀,在这里我姑且也叫它大刀,但是三国时期的大刀比较老,既没有很艺术的外形线条,也没有什么典雅的名字,什么“青龙”“偃月”都不可能的,样式也很奇特,有的刀跟有的刀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刃甚至是平的,就像铁锨铲土一样,可以直接对着人身或人头平铲过去,形式有些像刺,如果关羽使的是三国的老式大刀,那么以“刺”来记载,似乎也完全可以。

  而现在我们通常讲的大刀,指的是唐代以后出现的那种外形得到了良好演变的兵器,因此,像演义里出现的关羽的大刀,应该是唐代以后的兵器样式,三国时期是没有的,老罗只是拉过来用了一下,或许老罗也不清楚关羽使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我的结论是,三国时期有长柄刀,而关羽有可能就是使刀的,注意,我只是说有可能,当然也有可能使枪,但是不管他使什么,都不可能是演义里所说的那种唐代以后才出现的线条很艺术的砍式大刀,老罗把唐代的大刀拉给关羽,是小说需要,没什么可感冒的,我们不要老盯着这一点不放。

  没有理由认为古人的身体素质超过今天的人。

  天桥杂耍有人耍百多斤的大刀,并不意味着它有任何使用价值。这样重的东西几秒钟就会耗尽人的体力(人的无氧呼吸一般只能坚持10秒钟,就是一个100米冲刺)。况且这么重的武器只能转圈而已,想做到收放自如,还是非常困难的。用百斤的武器上战场那跟本就是找死.

别说15斤,就算5斤,一个人的力气,打到人的脑袋上,也能敲个坑出来啊,所以是没人挨的住的。不过15斤不算重兵器

重15斤 算重兵器吗?
答:首先这绝对不是重兵器 15斤 小朋友都拿的动
知道清朝入关前用的女真铁剑吗? 重80斤! 和他们比15斤的枪 连小木棍都不是.
一般人抗的住吗?
答: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般人的话(既不是超人 也不是软体动物).你可以对着自己扎几枪. 如果你身上出现几个白点 说明一般人抗的住 如果你发现你的枪从你身体另一头出来 那.....说明..你该打120 了

不算,所谓重兵器指30KG级别以上的,按现代武器的重量来算你的枪和把八一式自动步枪差不多 是轻兵器哦!
一般人成年人拿没什么问题的

首先麻花钢枪很别致。
第二,三十斤的冷兵器算不上重兵器。再说你又不是李兴霸。
第三,强烈建议不要让别人知道你要用来测试人体抗击大程度。特别是警察叔叔。
第四。很明确地说,没人扛得住。
鉴定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