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六研究所地址?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经典的军事著作有哪些?

军事著作有许多以下为部分介绍:
一、“兵学圣典”—— 孙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作者孙武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亲历数次战争,戎马生涯长达30年,并撰写了适应当时历史要求的《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有13篇,共6100余字,是一部独立完整的兵书。
它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其基本观点如下:“兵者,国之大事也”的战争观;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论;“知彼知己”基础上的料敌定谋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论;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从此诞生,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初步认识到了战争的本质,冲破长期鬼神论天命论的束缚,具有朴素的唯物论观点;它分析了战争的奇正攻守强弱虚实远近等对立的现象及其相互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的某些战争规律和指导原则,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
二、西文军事经典——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在这部军事学经典著作中,克劳塞维茨站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的政治立场上,借助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积极成果,对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和欧洲各国民族解放战争的丰富历史经验,作出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战争论》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现象的复杂本质特殊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又为战略决策,即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近乎科学的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三、“改变世界的书”—— 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论》)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是关于夺取制海权的著作,它和《圣经》等书一起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六本书”。作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认为,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控制海洋。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
他从战略角度提出海军战略就是在平时和战时建立并加强海上实力,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他认为,夺取制海权的方法是舰队决战和海上封锁,而要完全夺得制海权,只有通过舰队决战。他强调集中兵力,把集中兵力视为基本的作战原则和贯彻海军战略的主要手段。对美英德日等国的海军建设和海洋战略产生过重大影响。
四、当代东方军事理论巨著—— 毛泽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一书,是毛泽东于1938午5月26日~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在《论持久战》这部光辉著作中,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它可用于指导反侵赂的现代局部战争,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它不仅在国内成为指导抗日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写到:“关于共产党军事思想的最好阐述,不见诸苏联的著作,而见诸中国的著作。”
五、间接路线战略之源—— 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战略论》,原名为《战略:间接路线》,是一部阐述“间接路线战略”的军事理论专著,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的重要代表作。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进行详尽的分析,旁征博引,论证了一个中心思想:古往今来的许许多多战例表明,“间接路线要比直接路线优越得多”,“前者实在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战略形式”。
这种战略的目的,就是要使战斗行动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主要原则,是避免从正面强攻直撞的作战方式。《战略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自出版以来,曾被世界各国广为翻译出版,一直受到西方军界重视。

我把《军语》解释抄下来供你参考:

国防——国家为防御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防的性质。

军事——一切与战争或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的统称。主要包括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

我理解,两者的区别为:
1,国防是“活动”,如国防教育、国防体育等。军事是统称。
2,国防的地理范围是专指一个国家范围的防御体系;军事可以涉及到全世界。
3,国防连带的领域较多,连体育都可以是国防范畴(如跳伞、航模、电报、舢板、射击等);军事专指与打仗和军队有直接关系的事。

  西安市长安区凤栖东路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06研究所是一个集微波、电子、通讯、信息、机电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
  合性工程技术研究所,是国防科技工业骨干专业研究所、国家核定的重点保军和统筹建设单位。
  研究所现有职工1400余人,占地面积530余亩,拥有各类仪器仪表设备6000多台(套
  。建所以来,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家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任务,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攻关和创新,先
  后获得了数百项重大科技成果,二○六所在毫米波、微波、通信、制导、成像、测试等技术领域已
  形成一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技术,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科研生产经营
  体系和基本完整的科研技术基础保障条件。拥有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前任所长王越为代表
  的一大批雷达、通讯等电子技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
  近年来,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设备力量,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方面做
  大胆的尝试,先后开发研制了海事雷达、气象雷达、港管雷达、卫星通讯、微波通讯、交通监理、
  影视设备、智能电源等系列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一部分产品在占领国内市场
  的同时,已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所先后与美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瑞士、意大利、日
  本、南非、中东和南亚等国及港澳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学术交流、技术引进、科技人员培训
  、出国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和世界新技术变革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西安电子工程研
  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以能为上,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
  力,追求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追求使用户获得最大的满意,追求组织和个人共同进步,
  大力推进市场、产品、技术、管理和人才转型,三个文明建设繁荣共进,实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
  已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