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兄弟之间因为争夺钱财而反目成仇的例子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周作人与鲁迅决裂,发生在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八日。

这一年,鲁迅43岁,周作人是38岁。

七月三日,二人同去东安市场。

七月十四日,鲁迅日记:“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寥寥数字,透露这个大家庭发生异常事。

鲁迅性格得理不饶人,且喜絮絮责人,独对此事一生缄默。

周作人同日日记,没有记载。

周氏兄弟本来是按着中国传统习俗,住在一个大院子里,由周作人的日本媳妇全权打理家务。

兄弟两人本是在一个锅里吃饭,但七月十四日鲁迅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吃饭,这一天肯定有事情发生。

七月十八日,周作人给其兄写一短信,十九日上午面交鲁迅。

此信全文如下: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

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

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

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

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

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

鲁迅从冷漠无语的作人手里接过决裂信,态度消极,默然接受,而不强辩,与跟人笔斗那种不依不饶痛骂缠搅的态度迥异。

五天前,他已独自就餐。

这个大家庭已濒崩解。

他囚于书房,蔫萎了。

五天来,他一篇小文没写。

他性格锱铢必较、有仇必报、决不宽容,常常强词夺理,却对此事缄默。

也许,这五天的尴尬、羞辱、默饮苦酒的无奈,成为此后对他人、对社会疯狂发泄和无情报复的内心驱力之一。

迁怒他人和社会,是他对个人耻辱和失败感的补偿方式。

七月廿六日,即收到周作人信一周后,四十三岁的鲁迅去西四砖塔胡同看房。

八月二日,他携妻子朱安,离开住了四年的八道湾大院,搬入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小院。

这是鲁迅对周作人信采取的唯一应对办法,即“走为上计”。

他思前想后,以为这是息事宁人、摆脱尴尬窘境的唯一选择。

周作人晚年说:“我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的力量。

我很自幸能够不俗,对于鲁迅研究供给了两种资料,也可以说对得起他的了”。

(《回想录》“不辩解说〈下〉”)。

关于周作人鲁迅弟兄决裂事,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经济”或“金钱”说,一种是“听信谗言”或“弟兄误会”说。

这些说法都回避决裂的真实原因。

许广平《鲁迅回忆录》“所谓兄弟”一文,持经济说和金钱说。

这观点来自鲁迅自辩。

鲁迅对她说:“在八道湾的时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给二太太(周作人之妇,日本人,名叫信子),连周作人的在内,每月约有六百元,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

有时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带走的呢?”

此言令人纳闷,一则与周作人决裂信所言事,风马牛不相及;再则若纯属经济和金钱问题,很简单,以“亲兄弟、明算帐”态度,分开过就是了;又则,鲁迅的说法夸张,如果信子挥霍,有病总请日本医生(鲁迅生病也看日本医生),那么作人和信子出于经济考虑也不会跟鲁迅决裂,那不是把摇钱树赶走了么?

许广平曾引述鲁迅的自辩,鲁迅说,你们说我有许多不是,在日本时,我为你们而回国做事帮助你们,这总算不错了吧?实际上承认“不是”,想将功折罪,拿以前他对周作人夫妇的经济帮助和现在的“不是”相抵。

周作人自日本回国后,鲁迅对信子全家仍有接济,鲁迅日记有按月给东京羽太家寄款记载。

这又引出谴责信子为人不好,对不起鲁迅之说法,也增强了关于兄弟决裂出于周作人听信妻子谗言一说。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谈此事,对信子采取片面指责态度,说她“有歇斯台里性”,对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亦指责周作人“心地糊涂,轻听妇人之言,不加体察”。

但对决裂的真实原因,许寿裳亦讳莫如深。

郁达夫和川岛谈及此事,涉及周作人信子一方与鲁迅决裂的理由。

一九三九年,郁达夫发表《回忆鲁迅》一文,触及弟兄决裂的原因和性质:“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说鲁迅对她有失敬之处。”

一九七五年,当年住在八道湾的章川岛(章廷谦)对鲁迅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鲁迅后来和周作人吵架了。

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周作人老婆造谣说鲁迅调戏她。

周作人老婆对我还说过:鲁迅在他们的卧室窗下听窗。”

一九二三年的那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所有人的记述中都没有提起。

中国当代两大名人因何反目自然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 兄弟情感为何也会拔刀相处?
    答:其实,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兄弟友好,团结和睦的嘉言警句,但是,实际生活是残酷的,在农村生活多年,我经常看到兄弟之间反目为仇、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我们东头有一亲兄弟俩,为了争夺父母留下的一所宅子,相互之间骂了亲姥姥,几十年间两家从不过话,直到哥哥死去,对门的弟弟家锁门外出视而不见,中间...
  • 兄弟间误会的故事
    答: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5. 历史上兄弟之间因为争夺钱财而反目成仇的例子 周作人与鲁迅决裂,发生在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八日。这一年,鲁迅43岁,周作人是38岁。七月三日,二人同去东安市场。七月...
  • 朱元璋为什么要坑害沈万三?真的是因为嫉妒他的钱财吗?
    答:这二人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大富豪,但是不同的是,二人的钱财来历不同。和珅的钱财主要是靠贪污而来,而沈万三的钱财是靠做生意而来的。二人的财富可谓是富可敌国,和珅败落后,财富让嘉庆皇帝肥了一波,而沈万三的财富多的连结义兄弟的皇帝朱元璋都嫉妒。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原本出生贫民,在他打天下的这一...
  • “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吗?
    答:前人能够为我们总结出这句话就足以看出这句话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钱财自古以来是身外之物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因为钱财而反目成仇,其中也包括一些至亲的兄弟,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钱财相关的东西先说明白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钱财而影响到兄弟之间的感情。有的人认为金钱因为是身外之物所以并没有那么...
  • 农村俗语:“兄弟不共财,姊妹少往来”为啥?有道理么?
    答:兄弟不分钱 俗话说“亲兄弟,清账目”,这也是兄弟间的一种警示,关于钱要交代清楚,要计算清楚,不能搞糊涂,一旦出现问题,兄弟间容易反目成仇,家庭关系不和谐,损失不值得。因为,在共同富裕的利益眼前,人性经不起“财富”的考验,兄弟也经不起。我们都听过“为钱而死”这句老话。这似乎不可思议...
  • 为什么兄弟之间因为钱会反目为仇!而且是亲兄弟!
    答:钱是个好东西,当个人的贪欲占了上风时,自然就会偏离正轨,轻的兄弟反目,父母与子女成为仇人,重的就会走上犯罪之路。
  • ...有时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为了几万块钱亲兄弟姐妹都会反目成仇...
    答:说到底,还是因为穷,假如大家都比较富裕,谁会把几万块钱看得那么重。还有亲情的价值,在平日里,大家都相安无事的时候,体现不出来,当真出事的时候,亲人伸出援手时,亲情就会体现出它的珍贵,在此刻,才会深切地体会到亲情的重要吧。
  • 张卫健弟弟因钱财与哥哥反目成仇,他家中猝死后哥哥隐退娱乐圈,你怎么...
    答:1991年,张卫彝学成归来,担任哥哥的经纪人,不得不说他很有手段,为哥哥拿到了很多不错的资源。特别是《西游记》、《小宝与康熙》、《少年张三丰》、《小鱼儿与花无缺》,让张卫健一路走红,说是张卫彝一手捧红哥哥也不为过。他与哥哥反目后猝死家中原本觉得这两兄弟可以在之后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好...
  • 兄弟情感会反目成仇吗?
    答:有,亲兄弟闹掰反目成仇,为了父母亲过后遗产分割不公平,大打出手而反目成仇的,亲兄弟间为了钱的事,一方借钱不还,耍赖账,导致钱伤感情,反目成仇的,还有的亲兄弟合伙开公司,在经营理念上各不相同,一方有私心的存在,贪得无厌,有一定的事或数据瞒着对方,造成另一方的吃亏和损失,最后经营倒闭...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小时候是好朋友长大后却成为仇人的?
    答:而曹操这个漂亮的“反包围”则将两人的矛盾激化,从此,盟友成了劲敌,仇恨和利益一起左右着傀儡的驱壳…… 5)袁绍,雄据河北;曹操,称霸河南。 历史统一的趋势迫使这对多年挚友兵戎相见。 官渡之战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无法平息的内部矛盾让袁绍自己把自己送上了刑场,而历史则选择了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