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怪杰辜鸿铭,究竟怪在了哪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30

说起一夫多妻制,人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封建的老旧思想,是男女不平权的体现,是传统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在我们的印象之中,这种封建制度和观念的支持者应该都是些思想迂腐,阶级固化的思想落后者。可是万万没想到,一个10岁赴英14岁留德,会9门外语13个博士学位傍身的先进学者,竟然也是一夫多妻的狂热推崇者。这个人就是辜鸿铭。

“东西南北人”造就其特立独行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所谓时势造英雄,民国时期也产生了不少名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政治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被誉为“清末怪杰”的辜鸿铭便是其中最疯狂也很著名的一个。

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父亲在英国人的橡胶厂工作,母亲是一个西洋人。橡胶厂的主人很喜欢辜鸿铭,由于厂主夫妇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认辜鸿铭做了义子,并且下定决心要让辜鸿铭得到最好的教育,长大能有所成就。

辜鸿铭的义父要将辜鸿铭带回英国,临行之前,辜鸿铭的亲生父亲把他叫到跟前叮嘱道: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身边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你要记得你是中国人。自此,辜鸿铭便一直牢记着父亲的叮嘱,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辜鸿铭刚到英国爱丁堡的时候,首次接触西学。起初他由于语言不通,根本就读不懂书中讲述的内容。他的义父一句一句地将书中的话翻译给他听,并且领着他一句句地读,并加以讲解。

可能是由于血统的影响,辜鸿铭拥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竟然单单靠着义父的口述学会了德语,并且对西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一年之后,他正式成为了爱丁堡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他又前往德国莱比锡和法国巴黎进修,至此对西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见解。

经过14年的跋涉后,辜鸿铭到马来半岛成为了英属殖民地新加坡政府的一名公务员。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接触学习中国文化,并结识了张之洞,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挚友。辜鸿铭还受邀参加了张之洞的生日宴。

经过长达二十年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辜鸿铭终于如愿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辛亥革命时期,辜鸿铭还受邀前往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由于在国外的游学经历和对文学的钻研,他上课的时候经常即兴的引经据典,结合自己的所观所感绘声绘色的进行讲述,令每一位听过他课的学子和同僚都深感敬佩。

辜鸿铭的人生轨迹遍及东南西北各大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南北人”。正是因为辜鸿铭有了这样的出身环境、成长经历,整体概括就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才让他有了这样丰富的见识和与一般人不同的性格。

提出“茶壶理论”,独爱小脚,推崇一夫多妻制

一个接受过东西方最先进、开放、进步思想熏陶的人,本应该对封建的思想加以抵制,弃之如履,可辜鸿铭却独独推崇一妻多夫制。甚至还提出“茶壶理论”:男人与女人就如茶壶与茶杯,一个茶壶配上几个茶杯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一个茶杯配上几个茶壶则是万万不可的。

不得不说,他的言论与他之前所表示出来的先进思想分子的形象大相径庭。由于他在文学领域的大家地位,他的茶壶理论竟也引得当时的人们大为推崇,将其奉为真理,对人们对旧思想的反抗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辜鸿铭还喜欢女人的“三寸金莲”,更是对旧社会女子裹小脚的陋习加以肯定。他认为:女人之美,美在小脚,小脚之妙,妙在其臭。前朝缠足,乃一大艺术发明,实非虚政,更非虐政。他畸形的审美观在择妻上得到了体现。他的妻子淑姑便是一位从小裹小脚的大家闺秀。他还纳了一个日本女人做妾。

扛着西学反西学

辜鸿铭的一生充满了矛盾,这不仅体现在一个拥有现代先进思想的人痴迷于小脚和一夫多妻制,还体现在文化和服饰上。他从小学习西学,但是在接触中国文化之后却在报纸上用英文直言西学远远不如中国文化,甚至对西学加以嘲讽。

在外四处游历的时候,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叮嘱,坚持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方的服饰。但当他来到中国之后,即使中国人都开始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方服饰,辜鸿铭却又重新蓄起了长辫,换上了中国的传统服饰,处处彰显着他的与众不同。

我们不得不承认辜鸿铭在西方文学上的伟大造诣,他确实在西方文学领域作出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思想上对人们也有一定的启蒙指导作用,但是他一些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也同时影响着人们对于新思想的追求步伐。

人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在一个领域中有成就的人所做的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榜样效应。所以那些因着辜鸿铭在文学上的成就一味地追捧他的人,在了解到辜鸿铭的“茶壶理论”和对小脚变态般的痴迷后,都会很难重新扭转对这两种旧思想的看法,导致人们思想解放的过程受到阻力,这些负面的影响也是辜鸿铭客观带来的,我们无法否认。

虽然他的一生是矛盾的,但同时也是自由的。由于他早年的游学经历,辜鸿铭的眼界比一般人开阔许多,也更加地有包容性。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爱情,都按照他所希望的样子所发展,单就这一点,他就是十分幸运的。更何况他还有爱他的父母,以及视他为亲生儿子,并且不计回报培养他的义父母,就足以羡煞旁人。

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和后天条件,才使他得以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也塑造了他敢想敢做、标新立异的性格,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立体。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会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或怪癖,在辜鸿铭身上可能就体现为他矛盾的思想,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成就。他本人的志气和才华就足以弥补他固守一些封建思想的缺憾。

我们在欣赏这些名人的时候,还是要注重他们思维的光辉,学习他们身上的长处。至于那些旧思想,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有一个正确、辩证的认识。



  • 怪才北大教授与他的辫子,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
    答:看到这位辫子教授的辫子之后所有学生哄堂大笑。只见这位教授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位头戴瓜皮帽,脑后拖着又长又细辫子的人,就是精通西学又极端保守,且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
  • 辜鸿铭为何称为文化怪杰
    答:被称为“文化怪杰”的辜鸿铭,10岁时跟干爹——英国人布朗去英国留学。课余,布朗教辜鸿铭学德语。布朗的教法类似中国私垫的填鸭式教育——背诵《浮士德》。布朗对辜鸿铭说:“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
  • 清末怪杰辜鸿铭 乱世风流,民国大师的乡愁
    答:晚清末年,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人?这是一个没在中国长大,却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的中国人;这是一个接受西方教育,却热衷于推广东方文化的学者;这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却一直留着古董辫子的老古板。 辜鸿铭可谓一代“怪杰”,他精通八九门语言,他“生在南洋,学在西...
  • 怪杰辜鸿铭爱好爱闻裹脚布偷妓女手帕
    答:当学生犯错时,他们喜欢用英语骂人。我喜欢满族服饰,我喜欢小脚的女人,意思是越臭越好。当时,中国流行女性裹脚。方法是在它们七八岁的时候用两寸左右宽,十尺左右长的布条把它们包起来,让它们的脚变成棕色,包得越小越好看。但是那种裹脚布,十天半个月才放一次,那种气味是无法形容的。但是,辜鸿铭...
  • 辜鸿铭说了什么让学生都笑了?
    答:不苟同此解。辜鸿铭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印度圣雄甘地称...
  • 人们为什么称辜鸿铭为北大怪杰第一人?你知道吗?
    答:清末民初,是辜鸿铭在政治和文化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时代。他担任过张之洞的幕僚,出任过外交部侍郎;接见过伊藤博文,觐见过溥仪,可以说游走于政治舞台之上。此外,他还凭借自己的才能,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做出着巨大的贡献,不仅是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国人眼中的怪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他...
  • 清末旷世怪杰辜鸿铭有什么奇闻趣事?
    答:辜鸿铭在欧洲留学时,有一天他乘坐从维也纳到柏林的火车。因路途疲劳,他顺手拿起一张报纸盖住脸,闭着眼睛在那里养神。这时,对面空位上来了三个神气十足的德国青年。他们刚一坐定就对辜鸿铭进行品头论足:“瞧那个中国佬,连报纸都拿倒了,自以为还蛮像那么回事!”他们以为辜鸿铭不懂德语,说完后就忘...
  • 辜鸿铭这个人怎么样?
    答:对辜鸿铭的评价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一些人对他十分崇拜,对他的评价也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他有诸多不足,对他有一些批判。首先是他过人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他懂得九种语言之多,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而且口才了得。这是他不可忽视的过人之处。第二,他具有很强的...
  • “清末怪杰”辜鸿铭:一生之中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
    答: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出生于1857年的辜鸿铭一生获得过13个博士学位,他曾这样概述自己的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在民国时期,辜鸿铭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学贯中西的他被人称为清末怪杰。1915年4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
  • 文化怪杰辜鸿铭
    答:(李玉刚《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其次在语言上,这个家族在南洋近百年,一直保持家乡的"闽南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决定着我们的思想"(安希孟《后现代对知识与真理的解构》),所以作为思想的启蒙,这些就成了成为他的保守主义的先声。因而当时人们对这样以为生于南洋学于西洋的文化大师的怪论颇为不解的时候,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