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佛教中的释迦摩尼佛的接班人(即未来佛)究竟是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释迦牟尼佛传的下一个接班人是谁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不过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对过去佛的理解上有所区别,汉传佛教认为过去佛就是指燃灯佛。而藏传佛教认为如来佛前尚有几位过去佛,如来佛的前任过去佛为迦叶佛(和佛的弟子大迦叶非一人)。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燃灯佛是梵文Dipamkara的意译,又译作“锭光佛”、“定光如来”。《大智度论》卷9说:“如燃灯佛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依据佛教劫世的理论,他为过去庄严劫佛,距今至少有2900亿年。

首先,阿弥陀佛不是未来佛,他是净土宗西方三圣(另外两圣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之首,主持着西方极乐世界。
1、由来不同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弥勒佛(即 弥勒菩萨,也叫 弥勒菩萨摩诃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2、意义不同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主。他和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我们口中常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就指的是他。
弥勒佛,却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是在我们现在在世界——萨婆世界。他目前在兜率天。也就是我们进庙时看到的大肚菩萨。(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佛主)。
3、形象不同
弥勒通常脖子戴着念珠,是大肚子,笑口常开的。
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的妙观察智,名甘露王,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身黄金色,结入定印,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无量寿如来,居中台八叶院之西方,身白黄色或真金色,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初开的莲花。

扩展资料:
中国版弥勒佛,即中国化弥勒——布袋和尚,浙江奉化被称为“弥勒应迹胜地”。
弥勒信仰随佛教传入中国,主要集中表述在《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号称“弥勒三经”。弥勒的本义就是“慈氏”,意思是对众生怀有慈悲仁爱之心。对弥勒的信仰,实际上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大肚弥勒的笑容和随意,展示出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渐渐地,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形象
参考资料:
弥勒奉化传天下—人民网
弥勒佛—百度百科
阿弥陀佛—百度百科

《巴利经藏》内有关弥勒佛的记载
《巴利长部》第二十一《转轮圣王师子吼经》:。。。太子曰:“父王!转轮圣王之职责者何耶?”“我子!汝当依彼法,恭敬、尊重法,为法幢、法帜、以法为首,善守护正法,又应护视庶民、车队、刹帝利、群臣、婆罗门、居士、农商、沙门婆罗门等乃至禽兽,而且,於汝之国土中,勿留有任何恶法。若於汝之国土,有贫穷者,将与彼财宝;若於汝国土之沙门、婆罗门,已离去憍慢懈怠、独修忍辱仁爱、调御自己、静止自己、寂静自己者,汝应时往彼处,作如是问:“贤者!如何是善、如何是不善、如何是罪、如何是无罪、如何是可以行、如何是不可以行?又行何法者,于长夜应受不利益及痛苦;行何法者,于长夜应受利益与安乐?”闻之,不善者离去,善者常受持。我子!此为转轮圣王之职责。”佛陀继续开示道:‘诸比丘!因对贫穷者不给与财宝,贫穷者即越增多,由于贫穷者之增多,偷盗便益滋增;由于偷盗之滋增,刀杖便滋增;由于刀杖之滋增,杀害便频发;由于杀害之增多而屡行妄语,由于妄语横行,彼等众生之寿命缩短、颜色衰退。由彼等寿命之缩短、颜色之衰退,人寿由八万岁,至其子成为四万岁。因对贫穷者不给与财宝,贫穷者便益增多…寿命缩短,颜色衰退,由人寿四万岁,至其子成为二万岁…颜色衰退,人寿由二万,至其子成为一万岁…人寿一万岁时,有人美丽、有人丑陋。彼等丑陋者,对美丽者,生起嫉妒,对他人之妻女行邪淫。颜色衰退,人寿由一万岁,至其子成为五千岁。’诸比丘!人寿五千岁时,有二法增长,即:粗语及绮语也。二法增长故,彼众生之寿命缩短、颜色衰退。人寿由五千岁,至其子有成为二千五百岁,有成为二千岁。诸比丘!人寿二千五百岁时,贪、恚之念增长…人寿由二千五百岁,其子成为一千岁。诸比丘!人寿一千岁时,邪见增长…人寿由一千岁其子成为五百岁。人寿五百岁时,有三法增长,即:非法欲、非理贪、邪见法也。人寿由五百岁,其子有成为二百五十岁,有成为二百岁。诸比丘!人寿二百五十岁时,此等之诸法增长,即:不敬母,不敬父,不恭敬沙门、婆罗门,不恭敬同族之耆宿长老。由于此等恶法之增长,而彼等众生之寿命缩短、颜色衰退,人寿由二百五十岁,至其子成为一百岁。由于此等恶法继续增长,而彼等众生之寿命缩短、颜色衰退,人寿由一百岁,至其子成为八十岁...五十岁...二十岁...十岁。诸比丘!此等人人之子,寿命成为十岁之时,童女至五岁而婚嫁。人寿十岁之时,消失此等之诸味,即:酥、酪、油、砂糖、盐也。诸比丘!今日如以硬米饭为最上之食粮,人寿十岁之时,草莠便成为最上之食粮。诸比丘!人寿十岁之时,十善法则皆消灭,十不善法,明显出现。诸比丘!人寿十岁之时,为善者完全无有,何况有善之所行乎?诸比丘!人寿十岁之时,彼等不敬母、父,不尊敬沙门、婆罗门,不恭敬同族之耆宿,以为是应该被尊敬赞美的,而不知何为善法、恶法。如是,诸比丘!人寿十岁之时,因伯母、叔母、师长之妻女皆无区别,如同羊、鸡、家、犬、豺、狠狼,世间成为杂无伦次。彼等众生成为互相生起激烈之害心、激烈之嗔恚、激烈之恶意、激烈之杀意。母于子、子于母,父于子,子于父,兄弟于兄弟、兄弟于姊妹,姊妹于兄弟,生起激烈之害心、激烈之嗔恚、激烈之恶意、激烈之杀意。诸比丘!人寿十岁之时,每隔七日间,即有刀杖之劫生起。彼等互相领受鹿想(误认他人为野兽)。彼等各自手持利刀而现,依其利刀,互相剥夺各个之生命:“此是鹿也,此是鹿也。”然,诸比丘!此等之众生,有生起如次之念:“我等不伤害任何人,任何人亦不得伤害我等。然,我等依倚于丛林树木之坑坎,隐避於河洞岩窟,食树根果实以保身!”彼等经过七日后,由丛林树木之坑坎,河洞岩窟而出,互相拥抱相集庆贺曰:“庆哉!汝亦生存!汝亦生存!”诸比丘!其时,彼等众生起如是念:“我等因行不善法,长久亲灭亡之法。然,我等当行善法。当行如何之善法耶?于是,我等禁止杀生,我等受持此善法。”彼等便远离杀生,受持此善法。彼等因受持此善法,寿命增长,并增颜色之美。彼等由寿命之增长,颜色之增美,人寿十岁之人,其子之寿成为二十岁。其时,诸比丘!彼等众生起如是念:“我等因受持善法,而寿命增长,颜色增美。然,我等应益为善事。于是,我等远离偷盗,远离邪淫,远离妄语,远离恶口,远离粗语,远离绮语,断灭贪念,断灭嗔恚,断灭邪见,灭尽三法,即:非法欲、非理贪、邪见法。于是,我等应恭敬母、父,尊敬沙门、婆罗门,尊敬同族之耆宿长老等,受持此善法。诸比丘!如是,彼等恭敬母、父,尊敬沙门、婆罗门,尊崇同族耆宿,受持此等之善法。彼等由受持善法,寿命增长,颜色增美。彼等由寿命增长、颜色增美,人寿二十岁之时,其子寿命成为四十岁;人寿四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八十岁;人寿八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百六十岁;人寿百六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三百二十岁;人寿三百二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六百四十岁;人寿六百四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二千岁;人寿二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四千岁;人寿四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八千岁;人寿八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二万岁;人寿二万岁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四万岁;人寿四万之时,其子之寿命成为八万岁。
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童女五百岁而婚嫁。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有三种病,即:欲、断食、老也。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此阎浮提隆盛繁荣,于都邑王城,鸡鸣相闻;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从彼阿鼻地狱,思惟为阎浮提(印度),当人人偏满如芦草之丛林;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彼波罗奈,便成为契睹摩提王都,人民旺盛群集,土地肥沃;诸比丘!于人寿八万岁之时,此阎浮提虽有八万四千之都城,但契睹摩提当为最上之王都。诸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於此契睹摩提王城,有名山伽王出现而为转轮法王,统治四天下,成就七宝,为人民之保护者。於彼具足此等之七宝,即: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居士宝、于第七为主兵宝也。尚且彼王有千子,勇猛雄健,善退却外敌;彼越此地,及至大海之彼岸,不用刀杖,以正法统治而住。佛陀曰:诸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名为弥勒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之如来出现于世;犹如我今于此世界、为应供…佛、世尊之出现。彼亦含括此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沙门、婆罗门,独自证悟而说示。犹如我含括此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此世界、沙门、婆罗门,独自证悟而说示。宣示初善、中善、后亦善之法、并说示文义具足,一切圆满清净之梵行;犹如我今说示初善、中善、后亦善之法,并说文义具足,一切圆满清净之梵行。彼受无量数千之比丘僧伽所围绕;犹如我今受无量数千之比丘僧伽所围绕。诸比丘!其时,有名为山伽王,其王之宫殿是大波那王之所造;其宫殿甚庄严,让与己而住此,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流浪者、乞食者行布施,然后,于弥勒如来、应供、等正觉者之处,剃除头发,着袈裟衣,由在家而出家;彼如是出家已,独住远离,修道苦行,专心坚固而住,不久彼善男子为其目的,由在家而出家,成就无上梵行,于现世独住,止苦、证悟涅盘而住。。。。。。

您所看的,不是佛教的经典或者正统佛教的论著,或许是不理解的关系才会那么想

下一位在此世界成佛的佛陀是弥勒佛。
至于阿弥陀佛,是此世界向西过去十万亿个世界,有一个世界名为极乐,阿弥陀佛正在那里教化众生。
至于文殊普贤,是大乘佛教中释迦牟尼佛的胁侍,为释迦牟尼佛(或者说毗卢遮那佛)的事业和功德的表征,并不是所谓的“接班人”。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我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当来下生佛,弥勒尊佛。这个名号你应该听过吧。在佛教灭后,会有一段时期没有佛,过后就到弥勒佛出世。阿弥陀佛已经是佛了。而文殊也做过三次佛,名龙尊上尊王佛,摩尼宝基佛,未来是普现佛,普贤是四大菩萨之一。例如观音,地藏,文殊以及普贤就是四大菩萨。而谁接人佛陀都不用紧,每一个都是佛,没有说谁接人谁。
阿弥陀佛

弥勒佛,释迦摩尼涅盘后弥勒未出世前有地藏王暂代佛主之位,而在弥勒佛成佛后供奉弥勒佛的佛殿上,弥勒佛左右所供奉的菩萨和释迦摩尼所供奉的变了有一位是关公(珈蓝菩萨)还有一位我忘了不好意思。

娑婆世界,下一个成佛的是弥勒菩萨。
文殊和普贤都是在很晚以后才成佛。而且不是在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不像阿弥陀佛那样由上首菩萨接任佛位。

  • 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辈份谁大?阿弥陀佛是不是大过释迦牟尼佛?
    答: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在佛教中的辈分和地位是怎样的?阿弥陀佛是否比释迦牟尼佛更为尊大?首先,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修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是所有佛门弟子心中的楷模。从理论上讲,所有佛门弟子都应该经常念颂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以表示对佛的尊敬和信仰。然而,实际情况...
  • 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地位和释迦牟尼佛比起来谁更高?
    答:1. 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地位并非可以相互比较的高低,两位佛陀均致力于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2. 传说中,阿弥陀佛被尊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教主,这一称号源于其成佛的西方清净世界。3. 佛学研究揭示,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早期传说中存在君臣关系。宝海梵志大臣,即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 释迦牟尼佛的三身
    答:然而,在一次偶然的外出中,悉达多目睹了人类的苦难,包括疾病、衰老、贫穷和出家人,这激发了他对解脱众生苦难的渴望。他开始遍访名山,寻求解脱之道,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各种苦难,但得到了神的保护。3. 经过四十八天的冥想,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最终达到了正果。他的法身,即白幢,是不...
  • 佛祖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如来?
    答:如来是如来佛祖,也是释迦牟尼佛。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实际上这称呼是不精确的。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如来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佛。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
  • 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怎区别
    答: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服侍菩萨的不同:释迦牟尼佛身边的服侍菩萨是他的两位弟子,呈现和尚相;而阿弥陀佛的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智势菩萨。2. 位置安排:在摆放佛像时,释迦牟尼佛通常位于中间,阿弥陀佛则在西边。这源于释迦牟尼是中方婆娑世界的教主,而阿弥陀佛...
  • 释迦牟尼佛有几个儿子
    答:1. 佛教经典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三个儿子。2. 第一个儿子是善星比丘,也称为善星。3. 第二个儿子是优婆摩耶。4. 第三个儿子是罗睺罗。5. 在一些经典中,对于佛的儿子的记载有所不同,通常更常提到的是罗睺罗。6. 尽管在不同的经典中对于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的记载有所差异,但他们的存在是...
  • 达摩祖师和释迦牟尼佛的关系(他们是一个人吗)
    答:达摩祖师和释迦牟尼佛并非同一个人,他们各自在佛教史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出生于公元前623-前543年,是小乘佛教的中心人物,他教导弟子们个人修行和佛法,被视为导师而非神祇。在他去世后,佛教并未立即发展出大乘教义,这是达摩祖师时代的事情。达摩,作为禅宗的第二十八代...
  • 佛祖座下四大弟子和菩萨是谁
    答: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据《文殊室利般涅槃经》记载,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佛出家。2、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是梵文音译,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
  • 佛教的下一任是弥勒佛,玉皇大帝的接班人是谁?
    答:细说弥勒佛,他又被称为弥勒菩萨,在大乘佛教的理念之中,在未来他会出生在婆娑世界,并且会得悟佛法之精髓,接任如来佛祖(即释迦牟尼佛)的位置。在汉传佛教之中,弥勒佛借鉴了布袋和尚的形象,被信徒们塑造成憨态可掬、袒胸露腹、手握佛珠、盘坐在地的样子,这个和善又平易近人的形象,就是为了...
  • 佛祖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如来?
    答:佛祖尊号 在佛经中,如来与佛的不同:在于佛陀在说法讲到“性法”的时候就称为如来;在说到“相法”的时候就称为佛。因为如来是德性;佛是庄严形象。如来与佛的相同点:都是对佛陀尊敬的称乎。人们自古将释迦牟尼佛称为如来佛祖,那是人们把佛陀看做娑婆世界本师,由此看出释迦牟尼佛在民众心目中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