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单选求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2
历史单选求解

1、此题出自,河北省唐山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对于这类考察同学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题目,推荐用排除法。
3、可以看出,您没有选C,证明 你对这块历史还是有大概的了解的。
4、下面我具体分析下:
A错,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的是 以孔子为代表提出“有教无类”这一主张。这种观点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年龄和“国别”,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并不是图中能体现的,故不选。另外,隋唐时期发展并完善的科举制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打破的是贵族对官位的垄断。
B错,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其根本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社会秩序混乱与否。
C错,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君主专制政体是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后才有的,这里明显穿越了。
D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学说代表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从而决定了统治基础。
a.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面对着变革的社会,他的主张实质上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面对着社会的变革,显然孔子同老子一样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有进步的一面,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阶级社会无法实现,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d.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百姓考虑,是为统治者长治久安计,他的主张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e.法家韩非子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等等就不累述了。共同学习,天天向上,希望帮到你。

不错的人教版历史题啊!第一: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怎么解放人呢?人肯定被自然界或者神所束缚!
第二:在普罗泰格拉之前还有一位思想家叫泰勒斯,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这是人类思想从关注神到自然界的转变,由此得出人在这古希腊这一时期,都受到宗教神学的束缚!
第三: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主张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因为是对宗教神学的怀疑

或者走捷径:A选项是必修一内容,题干是必修三的内容,A选项没有提到~~
全部手写,望采纳,谢谢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B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项----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A 与D指的是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B 指的是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提出的是“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会议作为亚非团结反帝事业中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事件载入史册。历时7天的万隆会议,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这是第三国家的会议,以前都是英美等国控制召开的会议。

AD肯定是不对。B项肯定也是不对的,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4年周总理对印度总理说的,在万隆会议上,只不过是发展了一下。而关于C项,万隆会议是1955年举行的,在那时候,正是两极世界发展并不断稳固的过程,正值二战结束,各方势力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地纵横捭阖。做这个题只能说是best answer或者说better,优选原则和排除综合运用,有时候并不是你的知识有漏洞,只是题干本身有问题。

B.........字数够了吗,写个万隆再写个C的人没睡醒还是咋的,当时欧盟日本中国还没成型

楼主选B对啊,C错误。

  • 历史单选求解
    答:第一,内阁拥有“票拟”之权。这就使它对皇帝权力的限制,超过了过去的宰相。第二,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下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第三,内阁制约绝对实权的皇帝,内阁与皇帝有矛盾,但皇帝拥有绝对的主动权。第四,内阁和各部僚的联合对皇权有一定限制...
  • 历史单选求解
    答:苏俄时期苏维埃政权一方面是立法机构,因为它颁布了一些列法律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比如1936年12月5日苏联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宪法,进一步完善了苏维埃制度。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行政机构,因此说其性质是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 历史单选求解
    答:本题的考察点是“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 两道历史题求解!
    答:第1题:选C 。资治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写到959年。所以在其之前的孔子和之后的北宋肯定不是。至于临潼兵马俑的发掘情况,是现代才有的。第2题:选D,尼龙是美国人发明的。而美国建国是在18世纪,所以那时候没有尼龙。
  • 历史单选求解
    答:[联想法]日本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强国,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才出现了上述表格的变化出现,故选 A。自民党是在1955年由两个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自由党和日本民主...
  • 历史单选求解
    答:B 材料表示的工业文明统治说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对印度、中国等国家的侵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因此答案为B
  • 历史单选求解
    答:图中是瓦胡岛,珍珠港就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描述的是珍珠港事件。日本袭击珍珠港,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 历史单选求解
    答: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是在、引进中国,毛泽东支持 20世纪50年代(1954)周恩来会见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提出了和共处五项。由于《条约》订立时(1950),和共处五项还没提出,“和共处五项原则”的框架内不执行,这是不选择B的原因。为什么要选C?答:1.新中华成立初我国采取“一边倒”政策,是向苏联等...
  • 历史单选求解
    答:选C 因为太学的创办需要一定的条件,必须具备经济与政治的基础和社会的需要。统治者建立太学,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吏治效能,加强中央集权。
  • 一道历史单选求解
    答:因此,只有D项完全符合题干中的所有关键词——法国有【帝国】(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帝国),有君主政体,也有议会,并且,还是有悠久的集权历史。当时的巴黎公社,就要号召人们反对帝制、建立民主政体,并且,由于是一次共产主义运动,【人民】、【专政】这样的用词也完全符合他们的意识形态。所以,选择D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