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为何被北大辞退 课堂上骂学生王八蛋遭报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清末民初,一代狂儒辜鸿铭在北京大学教书时,曾骂他的学生罗家伦是WPT

就跟北京大学叫Peking University一样 这个是当时的拼音体系。按照发音来拼的

北大学生笑辜鸿铭小辫子因为在他们看来满清的辫子是和封建、迂腐、保守联系的,北大学生心里自认为那是奴隶象征,自降身价,看不起自己的民族,看不起他们自己人的辫子。而遍历五湖四海、傲视洋人的辜鸿铭则认为留辫子和戴帽子、打领带等只是一个装束形式而已,他作为一名中国人十分自信;所以说当时北大那些学生虽头上没有辫子,但心理有封建的“辫子”,他们自贬身价,认为辜鸿铭那小辫子一定是奴役和封建象征;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一针见血,扎入北大学生痛处,对他们的讥笑给予看似轻松,却十分有力的回击,他们怎能轻松!

再说了,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有什么理由讥笑辜鸿铭,论视野、论才华,这些学生都还嫩的很!

  核心提示:  在五四时期,罗家伦还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这件事与辜鸿铭被北大辞退有直接关联,他扮演的竟是关键先生。辜鸿铭翻了翻白眼,鼻孔里一声冷哼,当即满足了罗家伦的求知欲: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WPT,就是王、八、蛋!此言一出,众人绝倒。罗家伦少年得志,何曾遭逢过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与辜鸿铭水火难容,不共戴天,此仇迟早要报。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2年第8期,作者:王开林,原题:千秋功罪罗家伦   历史学家陈寅恪治学谨严,论人素不轻许,王国维、刘文典、傅斯年能够得到他的推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罗家伦(字志希)居然也能入先生的法眼,就有些令人意外了。罗家伦身上最醒目的标签莫过于五四健将,他与政党政治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并不是潜心于典籍、致力于学问的纯粹学者。陈寅恪高看罗家伦又为哪般?罗家伦具有相当不俗的行政能力,尤其在改革清华这方面,谁称赞他一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都是不会有错的。罗家伦快刀斩乱麻,将清华留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改变其长达二十年的运转机制,在保持文理科高水准的前提下,加强工科,他的成绩单相当靓丽。陈寅恪曾向毛准(字子水)夸赞罗家伦:志希在清华,使清华正式的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即使不论这点,像志希这样的校长,在清华也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长期以来,在海峡两岸,罗家伦均被明显低估,甚至被刻意丑化。有的评者贬损他是名不副实的庸才,有的评者讥诮他是夤缘附骥的政客,若以事实为权衡,则前者的评价太低,后者的评价太酷。   一、五四健将辣手摧辜   罗家伦投考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给他的作文打了满分,称赞他为有文学才华的考生。招生委员会的负责人蔡元培也点头赞可。然而他们检视罗家伦其它科目的成绩,立刻傻了眼,数学居然是零分,历史、地理两科的成绩也乏善可陈。大家面面相觑,最终由校长蔡元培果断拍板,破格录取罗家伦。倘若换在另一时空,罗家伦就注定做不成红楼梦了(北大的旧址在沙滩,红楼是其主体建筑)。   在北大,罗家伦与傅斯年齐名。他们与顾颉刚牵头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跟《新青年》互为犄角,旌鼓相应,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桥头堡。   五四学潮的迅速发动,罗家伦与傅斯年分担的角色各不相同。傅斯年是掌旗人,上马杀敌。罗家伦是操觚手,下马草檄。白话文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神完气足,罗家伦一挥而就。那年,他还未满二十二岁。   现在日本在国际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要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   (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这篇宣言只有寥寥二百多字,不仅意义周全,而且气魄雄壮,爱国者读之无不热血沸腾。罗家伦一举成名天下知,五四健将的美誉使他终生受益。若单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陋室铭》《永州八记》虽在惊艳之列,却难逾此例。天下多少皓首穷经、著作等身的老夫子,著述数百万言,其重量反而比不上这区区二百多字。时哉命也,历史自有他的选才眼光和颁奖方式。

辞退是学校按着学校的规定执行的,为人师表是所有学校工作的教师应有的品德和义务,辛勤的园丁就是学校老师对学生就像对小树培养一样,要定期的浇水,定期的施肥,定期的修剪,小树才能成长成大树。所以作为教师违反的学校的规定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