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古驿站是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中国古代的书信是如何传递的?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我国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
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盂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大街外,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
盂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中国邮驿的“活化石”、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这座历史上留下来的方城重镇,在中国古代邮驿史上曾是个大型驿站,它在明、清两代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通信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战略位置使之独驿成城,它是当今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驿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国家邮电部为纪念中国邮政创办1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古代驿站》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就是鸡鸣驿。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鸡鸣驿站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处设东、西两座城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门台上筑两层越楼,上面城墙均筑战台。北城墙中部筑玉皇阁楼,南城墙中部筑寿星阁楼,两座阁楼遥相呼应。城下的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宫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可以想像,当时每日马铃声声,飞尘滚滚,身穿邮服、腰挂“火印木牌”的驿卒,乘骑传递,风风火火,昼夜不停,何等热闹。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为加强驿城的防御,对城垣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在城东南角城墙上筑角楼魁星阁一座。为防止山洪浸侵,又于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邮驿事业的发展,给鸡鸣驿的各项建设都带来了契机,经济、文化繁荣,商贾云集,庙宇辉煌,公馆宏伟。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鸡鸣山庙会和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个集日,更是满街摊贩,大唱庙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至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这座古驿站才完成了它的历史重任。

  现今,无论从旅游还是从文物角度上看,鸡鸣驿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仍不失当年风采,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它的城墙,除西城墙中部有段塌陷外,其余均整齐地矗立着,棱角分明,不歪不倾。它的城门,拱洞高耸,宽厚的大门洞开,门上镶着的铁板、铁钉依然牢牢紧钉在门上。城内的佛、道教寺庙和驿站其他建筑,不少仍保存完好。专供过往官员、驿卒就餐住宿的“公馆院”即驿馆,是一座明代建筑,这座三进院落的北屋,隔扇木插销头做工考究,各个木插销头分别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的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别有情趣,反映出我国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艺。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时,曾在鸡鸣驿城内下榻,现其下榻的古建筑和遗址尚存。

  近年来,古代驿站鸡鸣驿大受影视界青睐。中央电视台以及北京、八一、广西、天津、香港等电影厂家纷纷来这里选拍外景,鸡鸣驿成了一座电影城。

  参考资料:http://www.hebei.com.cn/node2/lvyou/hbfjms/zjk/userobject1ai32427.html

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鸡鸣驿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驿站。

鸡鸣驿城位于张家口市怀来县鸡鸣山下,始建于元代,到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成为京师北路的第一大站。驿城总体呈正方形,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直到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这个古驿站才退出历史舞台。

  据介绍,鸡鸣驿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驿城。驿城集邮驿、军事防御、居住、商业、文教、宗教活动于一体,功能完备,建筑类型复杂多样,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古代邮驿的历史信息。

  2001年,鸡鸣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什么?
    答:北京故宫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是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两代的皇宫,原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紫禁城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宫内共有各类殿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达150000平方米。
  •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答: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
  •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墙是?
    答:西安城墙-简介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
  • 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
    答:故宫博物院。根据查询中国建筑官网得知,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前身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体,文华殿、武英殿为两翼,主要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
  • 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___.(判断对错_百度...
    答: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故答案为:√.
  • 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
    答: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根据中国建筑官网信息,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占地超过100万平方米,拥有约9000间古建筑。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群前身为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主要部分。外朝区域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
  •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博物馆
    答: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占地100余万平方米,保存古建筑约9000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的前身是明清皇宫紫禁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居住于此。1912年溥仪退位后,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就此终结。故宫...
  • 故宫的详细资料
    答: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故宫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过...
  •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故宫是哪些朝代的宫殿?
    答: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明成祖朱棣开始,到清朝末代皇帝傅仪,紫禁城迎来送往明、清两代共24位皇帝。北京故宫的规模北京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约15万平方...
  • 故宫二十字的简要的介绍
    答: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