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一道历史题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一道初二的历史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的50几个民族,也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形成的,不仅有互相间的学习、吸收,也有相互间的融合。以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来说,在其形成之初就融合了一些“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少数民族,在汉族形成之后,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逐步汉化而加入其中。而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交往、融合的过程中,三晋地区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场所,起着民族融合的熔炉作用。

早在西周初年,三晋地区就居住着许多戎、狄部落,被分封到古唐国之地的唐——晋国,“景霍以为城,而纷、河、涑、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国语·晋语》),而唐——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也就根据这里戎狄部落较多和夏王朝一度定都于此(除了夏禹都于晋南的记载外,今本《竹书纪年》还有“帝启……即位于夏邑”(今山西夏县)的记载)的情况,相应地采取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左传》定公四年)的治国方针,即兼用夏王朝治理华夏地区的制度和本地戎族的法度来治理晋国,这样,不仅使晋国得到发展,较好地发挥了拱卫周王室的“藩屏”作用,而且为后世三晋地区民族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晋国初期采取的“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国方针,到了春秋时期,发展为晋国的“和戎”政策。明确提出“和戎”的是晋悼公时的卿士魏绛,他指出“和戎”有三点好处:且夫戎、狄荐处,贵货而易土,子之货而获其主,其利一也;边鄙耕农不儆,其利二也;戎、狄事晋,四邻莫不震动,其利三也(《国语·晋语》。又,《左传》襄公四年记载与此略异,谓和戎有五利,除上述三条外,还有“以德绥戎,师徒不勤,甲兵不顿”和“用德度,远至近安”两条)。其实,早在这之前,晋国与戎狄的关系就是以和睦相处为主的,其共处的形式主要有通婚、会盟、任用、服属职贡等等。

晋国与周边或杂居的戎、狄之间的通婚长久而且频繁,如晋献公后室中有四个戎族之女,娶于大戎的狐姬生重耳,娶于小戎的小戎子生夷吾,后来伐骊戎时,又从骊戎娶二女,骊姬生奚齐,其妹生卓子。献公因宠爱骊姬,故把夫人姜氏(其时已死)所生的太子申生废掉,而立奚齐为太子。重耳因骊姬之谗而出奔子狄,狄人赐给他们啬咎如部族的二女叔隗和季隗,重耳娶季隗为妻,随从重耳逃亡的大臣赵衰娶叔隗为妻。晋景公之姊则嫁给潞子婴儿为夫人。晋与戎狄的联姻,除了政治上的联盟、结好的关系外,一些出于戎狄的上层人才,也被晋国任用,如重耳的舅父狐偃,出于白狄,跟随重耳逃亡在外19年,重耳复国后,被任用为重要的大臣,他对晋文公重耳复国和称霸,匡助甚多。赵衰与叔隗所生之手赵盾,是晋襄公时的重臣。

晋国还用招徕、安抚的办法吸引戎狄充实于国内,使之为我所用。姜戎就是被晋国招徕的一个部族,姜戎氏曾讲到这一段历史:晋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益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就……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左传》襄公十四年)

当时姜戎受到秦国的侵伐驱逐,晋惠公就将他们安置在晋国荒僻的地区,供他们垦地居住,姜戎遂成为服属于晋国的一支重要部族,不仅服事供役于官府,还跟随晋国出征作战。晋悼公十四年(公元前 559年),晋国与姜戎曾发生矛盾,当姜戎氏讲出这一段历史,陈述了姜戎在晋国的功绩,晋卿范宣子造表示道歉,并通过会盟,巩固了双方的和睦关系。

春秋时,晋国与周边或杂居的戎狄之间也有不少次相互征伐的战争,见于《左传》记载的就有30多处,如晋献公伐骊戎,征东山的赤狄,晋献公二十五年(公元前 652年)春,里克率师“败敌于采桑”,“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左传》僖公八年)。但是这种战争主要的并非因民族歧视、仇视而起,而是春秋时期相互争伐兼并的一部分,我们看晋献公时还曾灭掉了霍、魏、耿、虢、虞等同性诸侯国,就可明了这一点。所谓“尊王攘夷”,主要是被用作图强争霸的口号,所攘的主要对象,是与中原诸侯国已没有什么大区别的楚国,齐、晋与之相抗,实际是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处于中间的小国,惟强是服,是并不以华夷之别而决定向背的。至于“南夷与北狄交(谓交侵),中国不绝若线,(齐)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占楚,以此为王者之事也”(《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都是后人的说法。

晋国的和戎政策,为晋国的经济开发、国势强盛带来很大好处。晋悼公恢复霸业,九合诸侯,就有“和戎”的一份功绩。“和戎”还对民族融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共同的生活中,落后学习先进,文化面貌渐趋一致,一些与晋国杂居的和晋国周边的戎狄,逐渐融合于华夏文化,如姜戎氏到了战国时期就完全华夏化了,故史籍中不复有他们的活动记录了。

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民族融合是以赵国为主体进行的,最重要的事件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政策。在韩、魏、赵三国中,赵国位于北部,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楼烦、林胡、东胡有更多的来往和相互了解,赵武灵王认识到他们的骑射技术在丘陵和山地作战的长处,出于边防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决定在国内组成一支精于骑射的军队,为此还要袭用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太原道注:相关内容参见本站山西名人之赵武灵王)。因为“博衣大带”是华夏族人的正式衣着,“被发左衽”是夷狄的习俗,在上层贵族来看,变胡服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战国策·赵策》),因此坚持反对。后经赵武灵王作了顽强的说服工作,并以法令强制推行,才得以在全国实行。组织、训练骑兵队伍,采取了“招骑射”和“习骑射”两条途径,如公元前 306年,命“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公元前 298年,赵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今河北蔚县),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史记·赵世家》),即招致精于骑射的胡人、楼烦人加入赵国的骑兵队伍;为了训练骑兵,赵武灵王还“破原阳以为骑邑”(《战国策·赵策》),建立了专门的训练基地。经过这一番改革,赵国战斗力增强,灭掉了中山国,并占据了林胡、楼烦所在的地区,而将他们赶到北边。赵国的发展扩大,是善于向异族学习的直接成效,但是被用于对北方少数民族(中山国为狄人所建)作战,则是民族交往中消极的一面。胡服骑射还打破了华夏族盲目的自尊观念,开创了向少数民族学习的范例(民间的、生活中的相互学习是一直存在的,作为国家的决策则以此为先),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是意义深远的。而且,“胡服骑射以后,骑马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的交融,从此得到大幅度的正式的开展,对于发展壮大中华文明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对于华夏中原文化——黄河文明的更新及其强大的生命力,也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唐嘉弘:《论赵文化及其历史地位》,《河北学刊》1988年一期)。

战国时期秦、赵、燕长城的修建,秦王朝在三国长城基础修建的万里长城,对于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抄掠,保卫边境的安全和境内人民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长城又有阻碍甚至隔绝塞内外人民联系的消极作用,因此,后世塞内外的交往(和平的、战争的),带有更多的政治性质。秦朝以后,塞内是比较先进的国家,塞外的游牧民族社会发展比较落后,但一般也都建立了军事政治组织或国家政权,双方既有经济上贸易有无的相互需要,也有长期形成的民间交往关系的基础,国家、民族间的交往,自然不可能断绝,不过交往的方式,则受到双方力量对比的影响。当中央政权强大时,或拒关扼守,或出兵征讨;当双方力量大致均衡时,则以和亲、互市为主要交往方式;而当中央王朝衰败或分裂割据时,塞外少数民族便不断跃过长城入侵(气候转入寒冷时期,更增强了入侵的势头),甚至将其统治伸展到内地;当塞外民族发生内乱时,有的部落便要求归附或内迁。这些交往形式常常交替出现,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呈波浪式发展。

秦朝以后,中原地区以统一的局面为主,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往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所控制,双方的交往,在华北广大地区展开,其中与三晋地区有直接关系的,主要有以下几次:

东汉初年,“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要求与汉和亲,后其内部发生争夺单于位的斗争,右奥健日逐王比率所领南匈奴八部四五万人归汉,被安置于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等郡,其中后四郡都在山西北部。南匈奴归附汉朝后,助汉守边,几次与汉军联合击败北匈奴,使北部边境比较安定、和平,出现“边城晏闭,牛羊布野”的景象。

南匈奴迁入塞内后,与汉民族关系更加密切,东汉对南匈奴大力援助,几十年后,匈奴人口发展到23万多。东汉时对南匈奴的管理比较松弛,南匈奴内部仍深留着原有的社会结构和聚族而居的状态。东汉末,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以削弱其势,并把他们进一步迁入内地,分别居于兹氏(今山西汾阳)、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蒲子(今山西蒲县)、新兴(今山西忻县)、大陵(今山西文水)。这一措施改变了匈奴原有的部落结构,从而加速了匈奴内部关系的改变和汉族与匈奴族关系的改变,南匈奴的上层,由原来的部落军事贵族首领,变为依靠朝廷俸禄生活的官僚贵族,下层民众在与汉民族杂居的过程中,也逐渐汉化,民族的融合更加深入。

西晋末年,原为居住于新兴(今山西忻州)的匈奴北部帅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东北)建立汉国,推翻了西晋的统治,是十六国时期五胡中第一个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的。十六国末年,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统一了北方,历史推进到南北朝对峙状态,为后来隋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沙陀人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先后击败开封、洛阳的王朝,建立起后唐、后晋、后汉,这三个王朝,都是仿照中原的传统模式建立起来的,并且尽量吸收各民族尤其是汉族地主阶级的贵族、官僚、军阀及士人参政,军队也是由沙陀、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的,客观上起到了联系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纽带作用。此外,此时不拘族属的互为婚姻和收养义子的风气,也扩大、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

许多次塞外游牧民族的入侵以及中央王朝对入侵游牧民族的战争,都曾涉及到三晋地区,游牧民族在入侵时常常掳掠人口,许多人被掠到塞外,中央王朝派军征伐,也将俘虏带回中原地区,而失败投降或流散于塞外的汉族士兵也不少,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

“促进各族走向与汉族融合的是各族政权的建立。在广大汉族封建社会经济基础上所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政权,任何逆转历史车轮的统治都不可能长期存在。”(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各族建立向封建化发展的政权的过程中,本族的贵族和上层分子转变为封建官僚或官僚地主;本族的民众在往来征战中离开了原来的聚居地,原有的社会结构也遭到破坏;政权的建立又加剧了阶级的分化,按阶级关系的结合逐步代替了民族的组合,这些都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我们看许多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之后反而很少见到他们在历史上活动的记载,就说明他们已经基本上汉化了。在改革本民族的旧有传统,建立适应中原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政权中,北魏是很有代表性的。在北魏建立之初,拓跋(王圭)就仿照中原王朝的形式,建立了北魏朝廷,他还下令“离散请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魏书·贺讷传》),摧毁了旧的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氏族制度;太武帝拓跋焘时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加颁布“均田令”,改革租调力役制,实行百官俸禄制,改定礼仪、官制、律令;并提倡汉服、汉话,迁洛阳后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魏书·高祖纪》)”。由于北魏的改革比较彻底,才能结束十六国混乱局面,统一了北部中国。北魏统治者较早注意到对本民族旧有传统进行改革,其时民族间的矛盾比较缓和。后来的元朝统治者,把人分四等,民族歧视、压迫比较严重,他们是凭借着强大的国家机器来维持统治的。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受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影响,中期以后也进行了一些顺应中原文化的改革。

三晋地处华北,历代与北方强族为邻,因而在我国汉民族与北方民族的融合中,起着熔炉的作用。由于双方的交往,常常以侵掠和战争的方式进行,三晋人民曾经饱尝苦难,三晋的文化文明也曾受到摧残;另一方面,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的提高,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是卓有功绩的,通过交往,华夏文明远播北方,使远民思归,成为清朝北方疆域扩大的基础。另外,三晋人民也从民族交往中学到不少好的东西,如骑射技术就是经三晋而传到全国的,北方少数民族慷慨高歌的传统,也对山西地方戏曲的特色给予巨大的影响,他们中的著名诗人,如元好问、萨都拉,也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增添了光彩。

1889年英、德、俄、法、日5国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创办近代工厂,兴建新式学堂,修筑铁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江岸车站成为罢工总指挥部所在地,2月7日罢工失败后,林祥谦、施洋等工人运动领袖在汉就义。1926年12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由毛泽东主持,恽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来校执教。1927年2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近代中国(1840到1919)经历哪些苦难?
概括来说:遭受列强不断的侵略、欺凌,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中国也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结果如何?
1、抗争——压迫愈深,反抗愈烈,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近代前期的抗争包括: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探索——先进的中国人为了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探索各种道路,这是一个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艰苦历程。主要包括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派的救国活动。
3、结果,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成功了。
一、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
┏林则徐——广州——严加防守
▕ 关天培——虎门 ┓
2、在鸦片战争中:▕ 葛云飞——定海 ┣ 英勇抗敌,壮烈牺牲
┗陈化成——吴淞 ┛
3、边疆地区新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4、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在台湾地区击退法国侵略者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左宝贵——平壤——战死沙场
5、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黄海——英勇战斗,与舰同沉
┃徐邦道——辽东战役率部英勇抵抗
┗丁汝昌——威海卫——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二、农民阶级的抗争
┏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851——1864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899——1900年,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及激进民主主义的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四、地主阶级的探索
1、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五、无产阶级的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一、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及其影响
从1840—1900年的助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这些战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
1.鸦片战争
1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英国的对华商品输出受到了严重阻碍,出现了大量逆差。当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便以“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开了绿灯。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2.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于1856—1860年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迫使清政府与之订立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汉口、牛庄、天津等内地和北方城市被开放成为商埠;条约还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样,列强的在华利益进一步扩张,从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和北方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肆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1895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1895午4月与日本订立了《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省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政府被迫以牺牲主权为代价举借外债,致使中国的内政外交进一步为列强所控制;允许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而日本则利用巨额战争赔款疯狂扩充军备,使自己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迅速成为远东地区的侵略战争策源地。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迫使清政府与之订立《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中国的各项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极大地加强,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所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合计白银 9.8亿两,加上各地地方性赔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白银10亿两,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经济掠夺;它关于惩办“首祸”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组织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的严厉政治奴役;它关于在北京设 立单独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及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扎军队的规定,是对中国实行的野蛮军事控制。
二、19世纪中国各种力量对列强侵略的反应
1.清政府的腐败与对敌决策的失误
清末反侵略的战争中,清政府在和与战的决策上往往举棋不定,徘徊于妥协与抵抗之间。决策的屡屡失误,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战前依赖列强的调停,战、守准备不充分;战争中“避战自保”,屡失战机,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战争决策高层的无能与软弱。1894年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把持军事、外交大权的李鸿章没有在军事上积极备战,而是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甲午战争中,慈禧太后为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始终抱定对日妥协的和平方针。李鸿章为保存其实力极力奉行避战求和的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结果处处被动。
清军中虽然有一批如关天培式的民族英雄,但大都缺乏斗志,许多将领贪生怕死,甚至闻风而逃。
2.民众的自发斗争
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自发斗争。重要的斗争主要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最早的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中,台湾各族人民组成了义军,誓与台湾共存亡。义军和留在台湾的部分清军公推刘永福为领袖,领导台湾军民共同抗击日军。
1898年,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随着形势的发展,义和拳改名义和团,树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慈禧太后发现义和团难以很快“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企图控制利用。1900年春,义和团在清政府的默许下,涌人北京和天津。义和团在抗击八国联 军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3.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
林则徐在领导禁烟斗争的同时,搜集和研究外国情况,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等情况。在这部书里,他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60年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极大地震撼了清朝统治者和士绅阶层。为实现“自强”的目的,洋务振创办了一批新式军事工业和新式学堂,并派遣学生留学,编练新式海陆军。19世纪70年代起,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燃料和交通运输等困难,洋务派还打着“求 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9世纪70年代后,在“求富”的口号下,洋务派提出了利用本国经济力量与外国资本主义竞争的“商战”主张。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商战”主张逐渐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反侵略主张。马建忠和郑观应等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三、20世纪日本侵华史
1.20世纪初期日本的侵华活动
1901年至1919年,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期间的列强虽没有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但并没有停止其他形式的侵略扩张。
1904—1905年,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动了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东北。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都的殖民地位。1914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夺取德国租借的青岛,强占胶济铁路沿线。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使占领山东成为事实,公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由于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和列强之间的矛盾斗争,“二十一条”没有实施,但由此加强了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权益,尤其是在华的经济利益。袁世凯死后,日本支持皖系和奉系军阀打内战,造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仇视中国革命,破坏中国的统一事业。
2.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
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渴望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1931年挑起了“九一八事变”。 1932年,日本侵略者将东北占领地改名为“满洲国”, 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废帝溥仪为傀儡。从此,中国东北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开始扩大势力,加快对华侵略的步伐。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1935年发动华北事变,到1936年,华北的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势力范围。
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宏毅上台组阁,建立了军事法西斯专政。1936年,广田内阁召开会议,通过了《基本国策》,制定了“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和“向南方海洋发展”的侵略方针,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定下了基调。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信号,也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战争初期,日军由于装备精良,准备充分,很快攻占了华北五省和上海、南京等地。但日本的侵华战争遭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侵略军陷入了长期战争 的泥潭之中。战争期间,日军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掠夺中国的资源,进行奴化教育,实行殖民统治。

阶段性特征扫描
一、1840~1894年近代列强侵华特征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大量的“条约权利”,并监督清政府履行这些所谓的“条约义务”。在表面上“中外和好”的局势下,进一步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列强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英国迫使清政府割让了香港岛和九龙司。俄国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中开放了东南沿海五口,在(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增开11处通商口岸。中外贸易的巨大变化,表明中国的市场已经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联系在一起。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

二、1894~1901年近代列强侵华特征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到由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三、1901~1945年近代列强侵华特征

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计划,采取“以华治华”的方针。甲午中日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和德国的崛起和后来居上,打乱了老牌帝国主义侵华的格局,使列强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日俄在中国东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引发—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问题上虽有矛盾和斗争,但在最大限度地侵略中国、维护他们共同利益这方面却是一致的。

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终于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他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四、1945~1949年近代列强侵华特征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打碎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阴谋。
规律性知识拓展
一、列强侵华战争的发动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随后扩展到法、美等国。从1840年起,中、日等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国家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供应地。东方亚洲国家从属于西方国家的格局形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投资场所,形成了瓜分世界的殖民主义狂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后,开始了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加剧了日本的阶级矛盾和统治危机。日本法西斯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二、对外封闭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确立,势必要将东方封建主义的农业社会卷进世界政治经济的新体系。面对西方的挑战,清朝统治者在长期的闭关锁国状态下昧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了无力的回应。统治者一是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和措施,这种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政策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二是以“天朝上国”的自我中心观自居,,形成了闭关锁国心态,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茫然无知。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才逐渐走向开放,但阻碍重重。在有限开放中学习西方,国力虽渐渐增强,但与列强相比仍然是相差很远。

三、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两种矛盾的发展趋势

1840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种相互矛盾的趋势:从遭受列强侵略的角度说是向下沉沦,从接受资本主义先进文化的角度采说是取得了进步。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又是“先生”,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民主自由价值观。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和电信以及近代的海军和陆军,并开始了向近代政治体制的转化。

四,民族团结与统—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证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顶峰。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已经觉醒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代、领导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抗日战争同以前的反侵略战争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这场反侵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根本的政治保证,对国共两党政治力量的消长和抗战后中国的前途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第—次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以及国外的反法西斯阵线相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广泛的民族性,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大联合;以国共第二次合作 为基础,两党之间的联合与斗争贯穿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是国共两党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组成部分,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经过抗日斗争,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世界四强和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侵略:一鸦、二鸦、甲午、八国联军侵华
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虎门销烟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平壤战役左宝贵抗日 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致远号”邓世昌 义和团

侵华: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抗争;三元里抗争 义和团····
感受;中国人民是不屈的 要以史为鉴 努力发展国家经济·····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与探索
1、三元里抗英
2、义和团运动
3、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
5、辛亥革命

  • 一道初二历史题
    答:(1)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证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生产资料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变成合作社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家庭联产承包...
  • 初二,一道历史题
    答:巴黎和会,收回被德国日本先后殖民的青岛和胶济铁路,山东权益
  • 一道初二历史简答题,非高手不要进
    答:(1)学技术:洋务运动;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2)戊戌变法采取的是改革的方式,用变法来扶植清朝;辛亥革命则采取了革命的方式,用武装推翻清朝:它们的相同点,性质: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结果:资产阶级妥协性和软弱性,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最终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
  • 一道初二历史简答题,非高手不要进
    答:(1)学技术:洋务运动;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思想:新文化运动;(2)戊戌变法采取的是改革的方式,用变法来扶植清朝;辛亥革命则采取了革命的方式,用武装推翻清朝:它们的相同点,性质: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结果:资产阶级妥协性和软弱性,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最终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
  • 一道历史题初二的
    答:甲午战争中的,1896年。中国都以失败告终。当时清政府没有积极备战,加之策略失误,日军取得主动并最终胜利,全歼我北洋水师(当时亚洲最强海军!超过日本的!)。日本在威海卫登陆向京津地区进攻,并在旅顺等地造成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马关条约》。楼主,看在我用手机费劲儿打字的...
  • 一道 初二历史题 大家来帮帮忙,,,
    答: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分析 辛亥革命最终失败有四个主要原因:①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植;②袁世凯控制北洋军的强大武力;③革命政权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破坏革命;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四个原因比较起来,又以两个原因最主要,...
  • 初二的一道历史题~~SOS!!
    答:就是让自然向有益人类的方向发展,这是更高层次的“人定胜天”,人类历史整个就是顺应规律、改造自然的历史,否则人类只是简单和自然“和谐”的话,至今也不过是一群猴子,可能连猩猩的智慧都没有。给个积分吧。你是中级魔法师、而我………别小气了、给5分以上喔 ...
  • 一道初二寒假作业上的历史题目:上图反映的是一幅浮雕,你能说出其名称吗...
    答:1浮雕的名称“销毁鸦片烟”;该浮雕出自:人民英雄纪念碑 2浮雕事件出自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画面上人物的...
  • 一道初二的历史题
    答:你好,同学:(1)答:罗马帝国形成的原因在于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维持军事力量所需的政治体制。权力在2世纪时主要集中在皇帝手中,防止出现内战,便于皇帝管理统治广袤的帝国。(2)答:是基督教(天主教)(3)答:罗马法典。(4)例如:古罗马的水渠;罗马建筑艺术..先进的制度..严谨的步兵...
  • 一道八年级历史题
    答:“大三通”时代的到来现实意义:第一,“三通”是两岸和平发展及良性互动的成果,也是两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二,“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合作节约相当可观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海空直航启动后,两岸之间形成了“一日生活圈”,这将大大便利于两岸同胞的往来和两岸经济、文化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