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200字 4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30
求几篇最近的时事评论 每篇200字左右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湖北凤县一名年轻干部又因陪酒过度死亡。官场“酒文化”又一次浮现在公众眼前。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间非正常死亡的54名官员中,有9名官员直接因饮酒死亡,排名“官员杀手”第二。

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是重要的饮食文化,国人从酒中发掘出了许多有趣的“酒文化”。诗人以酒助文,“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乐者以酒成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忧者以酒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连居家生活,也有“会亲酒”、“回门酒”、“交杯酒”等诸多“酒讲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古人坚信“唯酒无量,不及乱”,“不为酒困”,坚持“好酒宜在半醉中”,防止大醉伤身、酒后败德,所以中国古代,历来有禁酒的习惯。从夏禹禁酒开始,西周发布了《酒诰》,西汉实行“禁群饮”制度,规范饮酒。
今天我们虽然保持了节庆饮酒的传统习俗,但与以前的“酒文化”又发生了许多改变。一些人叫嚣“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用男子汉的气概激发人们饮酒的豪情;一些人鼓励“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劝解“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用豪饮、快饮表示对友人热情。“酒逢知己千杯少”,宁愿伤身体不伤感情,酒越喝越多,伤人越来越深。
这类“酒文化”越来越向官场转移,形成了官场特有的“酒文化”。一些干部形成“酒瓶看水平、酒量看胆量、酒品看人品”的“酒理论”,发展出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的“酒感情”,形成了“一喝就倒,官位难保;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的“酒准则”。“官场酒文化”成为干部“纵酒”的心理支点,有的为了取悦上级,大搞“接待文化”;有的为了办成事情,推行“接待就是生产力”;有的为了沟通感情,坚持“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更有甚者坚信不喝酒融不进“圈子”。一些干部基于各色认识,鲸吞豪饮,过着“革命小酒天天醉” 饕餮酒徒生活。
干部在“酒精战场”上的锤炼,不仅违反了“铁八条”,也深为群众所厌恶,败坏了社会风气。改变官场“酒文化”,需要完善“酒规”,用制度强化约束,构筑“酒笼”;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强化“酒监”,加大“惩酒”的力度;社会也要加强监督,形成“监酒”的天罗地网。只有积极行动、多管齐下治酒

你可以看一下“面试北楚”这个公众号,里面的“北楚三分热”专栏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很犀利,很有深度。

谁偷走了奥尼尔的篮球?
奥尼尔和中国网球女选手晏紫来到地震灾区绵阳市实验中学,和孩子们打篮球并捐赠给学校一批篮球装备。然而此后却发生了极为不和谐的一幕,当奥尼尔结束了整个活动,去教室与媒体见面时,校方突然要收回所有获赠的篮球,从而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场面一度混乱,让各方都觉得很尴尬.

“2009奥尼尔中国行”一直吸引着不少篮球迷的眼球,作为奥尼尔的忠实球迷之一,笔者希望奥尼尔能在中国玩个高兴,更希望灾区的孩子能在奥尼尔的幽默感中真正地体会到快乐。可是,让人尴尬的事儿还是发生了——校方没收了奥尼尔向五位学生捐赠的签名篮球,学生、学生家长与学校领导之间竟上演了一起“窝里斗”,着实让人心寒。究竟是谁偷走了奥尼尔的篮球和学生们的快乐?

堂堂学校竟和几个孩子争夺篮球,并且这种争夺是当着明星们的面儿进行的。这对于信奉“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来说本身就是一大丑闻,更不用说习惯了“天赋人权”思想的美国人了。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我是很难理解学校这种做法的::签名篮球给孩子们会带来快乐,给学校会带来什么?学校的强盗做法是真正的集体主义吗?学校如果连明星签名的篮球都不放过的话,那些向此学校捐赠的赈灾物品果真能公平发放吗?

毋须讳言,学校已经在过多的物资发放中习惯了自己的“本职”——灾区物资的施舍者,于是他们坚信,学生的一切都是学校给的,所以学生们所获得的一切也应该属于学校,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篮球。这种逻辑的荒唐之处在于,学生已经不是学校的主人的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校领导们的利欲和贪心。

校领导们的贪心蚕食掉了孩子们的快乐,更吞掉教育的终极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奥尼尔在当天活动仪式上曾动情地说:“希望此行能给灾区孩子带来欢声笑语。”但是,奥尼尔走后,我们却发现几个孩子们只有泪水而没有欢声笑语。奥尼尔是当今NBA中最富幽默感的“快乐明星”,而如果连他也不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话,我们确实也该问一下我们的教育理念了。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说,一些剧目使用方言过滥不符合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精神。朱虹强调,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少儿题材一律要使用普通话;影视剧中领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话

早在2005年,广电总局就曾作出过这样的“指示”:一般情况下影视题材不许讲方言。时隔四年,广电总局老题重谈。相比较而言,广电总局这一次的态度显然要比上一次严肃的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少儿题材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领袖人物要使用普通话。但是,笔者却有这样的疑问,没有了方言的电视剧就好听且好看吗?

少儿题材以普通话为主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之于革命和历史题材,我看就未免有些“一刀切”了吧。众所周知,在前些年的红色电影中,方言是普遍存在的。拿《开国大典》为例,如果哪一天要重拍此戏并完全用普通话的话,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誓势必会苍白许多。再拿近些天来比较热的《团长》和《顺溜》来说,若是没有了方言,这两部电视剧也定将逊色不少。还有前两年那部《疯狂的石头》,通篇里基本全是搞笑的方言,如果砍去方言,这部电影能够获得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更何况,对许多有地方特色的文艺片来说,方言就是这些影视剧的命根子,而失去方言就意味着失去了全部。

不可否认,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取消方言的正当理由,比如,之于普通话的推广,之于各地的文化交流。但是我们也能找出许多方言影视剧存在的理由,在这一个问题上,广电总局切忌“一棒打死”和矫枉过正!

任何影视题材都有他们自己的发展规则,是兴是衰、是流行是落伍也自有自的规律,这其中的规律有时间规律更有地域规律。比如说,在国内电影界持续低迷的2006年,《疯狂的石头》以方言和搞笑为特色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在今年年初上映的同类题材电影《疯狂的赛车》就没有取得《石头》那样的成绩。再比如,赵本山老爷子拍的几部东北口音的电视剧,如《马大帅》、《刘老根》等能够北方颇受欢迎,不意味着就能在南方受到追捧。

毋须讳言,方言对于影视剧来说不是必须有的,更不是必须取缔的。有时方言就是一部影视剧的催化剂,有时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广电总局岂可以一概之?在这个时候,遵循影视业自己的市场规律,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或许就能达到老庄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