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有关于诸葛亮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吗 。。。。。。来几句

〖案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阿斗太子〗 成语典故: 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八攻八克〗 成语典故: 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闭门思愆〗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比居同势〗 成语典故: 树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 三国·蜀·诸葛亮《兵要》〖八面驶风〗 成语典故: 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老舍《神拳》第三幕〖闭门思过〗 成语典故: 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不求闻达〗 成语典故: 不求闻达于诸候。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知所言〗 成语典故: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不知所云〗 成语典故: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成败利钝〗 成语典故: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迟回观望〗 成语典故: 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清史稿·李森先传》〖除患宁乱〗 成语典故: 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草庐三顾〗 成语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豺狼之吻〗 成语典故: 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淡泊明志〗 成语典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德薄任重〗 成语典故: 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顶头上司〗 成语典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二三其节〗 成语典故: 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二桃三士〗 成语典故: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方寸已乱〗 成语典故: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伏龙凤雏〗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裴松之注引《襄阳记》〖非学无以广才〗 成语典故: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负阻不宾〗 成语典故: 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固壁清野〗 成语典故: 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北齐书·李浑传》〖苟全性命〗 成语典故: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肝心若裂〗 成语典故: 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豪杰并起〗 成语典故: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虎踞龙盘〗 成语典故: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好尚不同〗 成语典故: 人各有好尚。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汉贼不两立〗 成语典故: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军不血刃〗 成语典故: 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积功兴业〗 成语典故: 《意林》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 卷五引晋·杨泉《物理论》〖计日而待〗 成语典故: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积思广益〗 成语典故: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集,亦作“积”。〖进贤进能〗 成语典故: 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俭以养德〗 成语典故: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俭以养廉〗 成语典故: 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继之以死〗 成语典故: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开诚布公〗 成语典故: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枯鱼得水〗 成语典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跨州连郡〗 成语典故: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蒙尘〗 成语典故: 主上蒙尘。 《三国志·诸葛亮传》〖木牛流马〗 成语典故: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命世之英〗 成语典故: 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 《三国志·蜀志·邓芝传》〖民殷国富〗 成语典故: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龙蟠虎踞〗 成语典故: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力排众议〗 成语典故: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理所不容〗 成语典故: 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凌上虐下〗 成语典故: 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陵上虐下〗 成语典故: 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临危受命〗 成语典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难以逆料〗 成语典故: 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囊中取物〗 成语典故: 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偏安一隅〗 成语典故: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情见乎言〗 成语典故: 谓为信然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七擒七纵〗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迁善黜恶〗 成语典故: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弃邪从正〗 成语典故: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去邪归正〗 成语典故: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后主刘禅诏曰〖亲贤远佞〗 成语典故: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道勿履,非礼勿行。 唐·韩愈《顺宗实录》卷三〖跷足而待〗 成语典故: 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三国·蜀·诸葛亮《劝将士勤功己阙教》〖七纵七禽〗 成语典故: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七纵七擒〗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擒纵自如〗 成语典故: 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如虎生翼〗 成语典故: 今玄德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矣。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如虎添翼〗 成语典故: 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人心如秤〗 成语典故: 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三国·蜀·诸葛亮《书》〖如鱼得水〗 成语典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使法量功〗 成语典故: 是故先王之治国也,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韩非子·明法》良将之为政也,使人择这,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 三国·蜀·诸葛亮《兵要》〖三顾茅庐〗 成语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社稷之器〗 成语典故: 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三国·蜀·诸葛亮《又称蒋琬》〖十命可受〗 成语典故: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答言书〖受命于危难之间〗 成语典故: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上楼去梯〗 成语典故: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深入不毛〗 成语典故: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食少事繁〗 成语典故: 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晋书·宣帝纪》〖事无大小〗 成语典故: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事无巨细〗 成语典故: 政事无巨细咸于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视微知著〗 成语典故: 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思贤如渴〗 成语典故: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所向无敌〗 成语典故: 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注引《江表传》〖芟夷大难〗 成语典故: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圣主垂衣〗 成语典故: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葛亮乾坤。 语出《易·系辞下》〖舌战群儒〗 成语典故: 诸葛亮舌战群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受制于人〗 成语典故: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诚布公〗 成语典故: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畏敌如虎〗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卷三十五〖危急存亡〗 成语典故: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位极人臣〗 成语典故: 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三国·蜀·诸葛亮《答李严书》〖万全之计〗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威刑不肃〗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裴松之注引《蜀记》〖我心如秤〗 成语典故: 《冯堂书钞》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卷三七引诸葛亮《杂言》〖威仪不肃〗 成语典故: 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三国志·蜀志·简雍传》〖妄自菲薄〗 成语典故: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胸有鳞甲〗 成语典故: 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三国志·蜀志·陈震传》〖应变将略〗 成语典故: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游辞巧饰〗 成语典故: 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元恶未枭〗 成语典故: 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义结金兰〗 成语典故: 《太平御览》张温英才镶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引《吴录》〖应机权变〗 成语典故: 若孝文卑辞匈奴,先主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一箭之地〗 成语典故: 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第三折〖应权通变〗 成语典故: 诏策亮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忿者也。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以弱毙强〗 成语典故: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以柔制刚〗 成语典故: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以弱制强〗 成语典故: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扬武耀威〗 成语典故: 臣已有退诸葛亮之计。不用魏军扬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犹鱼得水〗 成语典故: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与亮情好日密,自以为犹鱼得水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摇羽毛扇〗 成语典故: 小说和戏剧上的诸葛亮,几百年来在群众中,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形象,即所谓摇羽毛扇的人物。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引喻失义〗 成语典故: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诛暴讨逆〗 成语典故: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志存高远〗 成语典故: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三国·诸葛亮《勉侄书》)〖坐而待毙〗 成语典故: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陟罚臧否〗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作奸犯科〗 成语典故: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众难群疑〗 成语典故: 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志虑忠纯〗 成语典故: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中情烈烈〗 成语典故: 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卷一〖诛凶殄逆〗 成语典故: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教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诛凶讨逆〗 成语典故: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教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坐以待毙〗 成语典故: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斟酌损益〗 成语典故: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有关诸葛亮的诗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坰.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欤?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世;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锺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刘镇华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负天下奇才,若定指挥,独惜赍志偏安,鼎足三分屈王佐;
叹风尘末吏,未遑窃比,追溯鞠躬尽瘁,心香一瓣学乡贤.
——曹慕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江西抱、白水东环,只许长留名士隐;
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隆中对,五丈原 成语: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躬耕南阳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隆中务农.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过江作说 当时,刘表之子刘琦因其后母影响,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十分器重诸葛亮,便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在外却可得安吗?)”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黄祖被孙军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诱骗至曹操辖地,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诸葛亮便和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大民众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若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双重意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的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11月,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师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在连连战败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逝世,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托孤 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至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亲自夺取.)”诸葛亮涕泣的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事诸葛亮为父,只是与诸葛亮共仕而已. 延至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以南中的丰富资源为国家提供军用,蜀国变得富饶,便开始训练士兵,准备北伐. 北伐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诸葛亮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刘禅无用.蜀军战败 【诸葛亮年表】 [编辑本段]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年 1岁 公元一八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年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年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 兴平元年 194年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 兴平2年 195年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年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年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主孙权抗曹. 建安14年 209年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年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年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刘备攻占成都,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年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岁 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年 43岁 刘备兵败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年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 蜀建兴3年 225 年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蛮. 蜀建兴5年 227年 47岁 诸葛亮上《出师表》,屯兵汉中,即日北伐.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 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伏杀魏名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年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病故五丈原. 诸葛亮 - 历史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贾惺椋挑碇勇远牛芄痉扯ぁ:卧颍烤挑碛胨础⒂砉蔡福芄肴合率甘墓室病A了胙裕≈谌朔彩浚桃叛裕跃伦畚铮现模斡谖哪阋灾淙酥饫恚胁轨兜笔馈?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隆中对,五丈原 成语:鞠躬精粹,死而后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躬耕南阳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弟在南阳隆中务农.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过江作说 当时,刘表之子刘琦因其后母影响,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十分器重诸葛亮,便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在外却可得安吗?)”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黄祖被孙军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诱骗至曹操辖地,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诸葛亮便和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大民众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若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双重意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的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11月,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师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在连连战败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逝世,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托孤 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至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亲自夺取.)”诸葛亮涕泣的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事诸葛亮为父,只是与诸葛亮共仕而已. 延至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以南中的丰富资源为国家提供军用,蜀国变得富饶,便开始训练士兵,准备北伐. 北伐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诸葛亮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份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馀日不下,粮尽而退.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督军抵抗,司马懿深知蜀军远道而来,粮食后勤有限,便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刘禅无用.蜀军战败 【诸葛亮年表】 [编辑本段] 公元 年龄 生平及事迹 光和4年 181年 1岁 公元一八一年农历四月十四日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中平6年 189年 9岁 诸葛亮生母章氏去逝. 初平3年 192年 12岁 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去世. 兴平元年 194年 14岁 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 兴平2年 195年 15岁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 建安2年 197年 17岁 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移居南阳. 建安4年 199年 19岁 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12年 207年 27岁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隆中对”.随即出山辅助刘备. 建安13年 208年 28岁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主孙权抗曹. 建安14年 209年 29岁 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 建安16年 211年 31岁 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建安19年 214年 34岁 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刘备攻占成都,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建安20年 215年 35岁 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 建安23年 218年 38岁 诸葛亮留守巴蜀,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 蜀章武元年 221年 41岁 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诸葛亮任丞相. 蜀建兴元年 223年 43岁 刘备兵败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蜀建兴2年 224年 44岁 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 蜀建兴3年 225 年 45岁 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蛮. 蜀建兴5年 227年 47岁 诸葛亮上《出师表》,屯兵汉中,即日北伐. 蜀建兴6年 228年 48岁 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 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伏杀魏名将张郃. 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蜀建兴12年 234年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病故五丈原. 诸葛亮 - 历史评价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贾惺椋挑碇勇远牛芄痉扯ぁ:卧颍烤挑碛胨础⒂砉蔡福芄肴合率甘墓室病A了胙裕≈谌朔彩浚桃叛裕跃伦畚铮现模斡谖哪阋灾淙酥饫恚胁轨兜笔馈?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评价、俗语等等
    答:隆中对, 出师表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
  • 结合"三国演义",请说说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
    答:诸葛亮 关于他的就比较多了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
  • 诸葛亮在三国的有关情节,并用一些名言
    答:有关诸葛亮的成语、迷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 1、成语:三个臭匹匠,赛过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出处〗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决定拉武装时我就说过,我们不拉...
  •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答:【篇一】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1)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2)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3)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4)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5)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三国·诸葛亮 6...
  • 有关诸葛亮的的名言警句,成语及俗语告诉几个吧
    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裏,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3. 三頋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5.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今人沈尹默摘句并书。这副联语摘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句赞扬诸葛亮的大名...
  •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答: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一说是9岁丧母,12岁丧父),...
  •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答: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如下: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4、欲速则不达。5、成事不说,遂事不谋。6、志高则得,志大则远。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9、以逸待劳,以静制动。10、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
  •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答: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如下:1、志当存高远。2、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3、有文事必有武备。4、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6、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8、统治者...
  • 诸葛亮的爱国名言警句
    答:诸葛亮的爱国名言警句如下: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3、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答:1.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7.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8.淡泊以明志,宁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