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降价,不降价承诺书成一纸空文,频频降价为哪般?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今年的降价潮有多猛,可能早就超出大家的想象。就以特斯拉来说,先是年初率先下调售价,打响新能源降价潮的第一枪,之后一段时间价格也是频繁调整,进入到8月份,更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开启了两次大降价,而此前特斯拉自己刚刚签订的不讲价承诺书显然成了一纸空文,因此一时间成为国内话题热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今年以来都有哪些调价?

特斯拉“忽上忽下”的价格调整,似乎由来已久,只是今年尤为频繁。

新年伊始,特斯拉发布,1月1日至2月28日完成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新车订单,既可以获得6000元的交付激励方案,还可以获得4000元的保险补贴。紧接着1月6日,特斯拉就宣布国产特斯拉全系降价,入手门槛已低至22.99万元,最高降幅近5万。特斯拉用一波力度空前的降价,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新年礼物”,同时也狠狠地搅动了中国汽车圈,降价狂潮的大幕自此拉开。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特斯拉似乎稍有“收敛”,主要在2月份针对不同车型进行了小幅涨价,涨幅基本在2000元左右。6月份还曾针对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车型推出过8000元保险补贴的政策。就在消费者觉得特斯拉可能要消停一段时间的时候,特斯拉就已经开始酝酿下半年的“大招”了。

7月1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大陆用户购买全新Model S/X两款车型现车,即可享受3.5万至4.5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其中,Model S现车77.39万元起售;Model X现车86.39万元起售。7月7日又宣布,升级Model 3/Y引荐奖励,成功引荐好友下订并提车,购车人可赢得3500元引荐奖励、90天EAP免费试用权。另外,引荐人可享有7000积分奖励,可兑换超充额度、儿童学步车等众多好礼。

这还不止,8月份更是继续“开大”。8月14日,特斯拉针对Model 3后轮驱动版现车,推出了8000元的限时保险补贴政策。针对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车型售价,直接下调1.4万元。两天之后,特斯拉官网再次下调了全新Model S/X的现车价格,推出了5.4万元-7万元不等的优惠。优惠后,全新Model S和X的售价也降至了历史以来的最低点。 

频频降价的底牌是什么?

关于特斯拉的大范围大幅度降价,网络上也是流传各种说法,要么是说特斯拉卖不动了,马斯克光环散尽,要么是说特斯拉对国内车企大开杀戒,他们难以招架,还有说是大范围车主维权而最终“讨而无法”。。。。。。不过这些似乎并不为马斯克所动,比如马斯克就曾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回应表示:“当特斯拉价格下跌时,已经购买的人想要更低的价格,但是如果价格上涨,已经购买的人也不给特斯拉补差价,就这样吧。”看似有些傲慢,但其实这来自特斯拉本身的底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一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计交付产品超131万辆,同比增长40%,超越第二名比亚迪的91万辆纯电动车销量,稳坐行业第一。 7月3日,特斯拉官方发布其二季度生产及交付报告,该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了近48万辆电动车,交付超过46.6万辆电动车。这一成绩特斯拉继续打破单季度交付记录,向着全年50%交付增长的目标迈进一大步。可见,特斯拉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是稳稳把持住了头部位置,至少目前来看,“卖不动”的说法很难成立。

还有一点不可否认,十年补贴大潮褪去后,特斯拉几乎是唯一一家在中国,也是全球强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对比部分中国车企的毛利率,特斯拉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一个惊人的事实是,虽然比亚迪2022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但一辆特斯拉的毛利(约12.26万元)抵得上四辆半比亚迪(2.75万元),而看似光鲜的“蔚小理”更是仍在亏损路上,因此,在利润空间这部分,特斯拉要远高于比亚迪和一众新势力车企。

还有,与大多数车企不同,特斯拉走的是一种“重研发轻营销”的路线,每年的广告营销费用几乎都为零,但研发费用却占了很大一部分,以今年二季度财报数据为例,特斯拉二季度全球总收入约24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约27亿美元,而研发费用达到9.43亿美元(约合6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这种“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做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了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就比如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单车的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包括原材料采购、制造过程的优化以及工厂运营的效率提升,从而使降价成为可能。因此,这也使得特斯拉对于成本的控制做到“遥遥领先”的水平。

“重研发”的另一大回报,自然是带来更为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产品力,目前,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基于特斯拉第一代汽车平台开发,Model 3和Model Y是基于第二代汽车平台开发,而在今年3月1日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发布了第三代汽车平台,将更为专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汽车产量。据悉,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下一代产品平台成本预计只有Model 3和Model Y平台的一半,销量将是特斯拉在售车型的总和。 

未来或将进一步下调价格

其实自去年年底以来,特斯拉在美国、中国和其他市场多次大幅降价,并增加了折扣和其他激励措施,试图抵御竞争和经济不确定性。马斯克曾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认为,我们正处于动荡时期。此外,我认为牺牲利润率来生产更多汽车是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从大环境来看,宏观经济状况的持续不稳定,直接导致特斯拉不得不采取继续降价策略,尽管他对竞争对手的全面价格战挤压了该公司自己的利润。

基于颇有成效的成本利润控制,特斯拉也有更大的底气直面降价。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在过去五年中,成功将电动汽车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同时营业利润率从-15%提高到15%以上,而凭借即将推出的下一代汽车平台技术,未来五年,特斯拉的价格可能会继续减半。换句话说,特斯拉不仅不会停止降价,而且还会加大降价力度。 

小结:特斯拉的频繁降价,看似有些疯狂,但其实绝对不是简单的“以价换量”,背后的销量、利润以及控制成本的能力,都是不能忽略的。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或将持续发酵,竞争也将日益激烈。对于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车企而言,在保有现有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内外兼修,必将大有可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世界周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汽车又迎降价潮,承诺书也挡不住的价格战,真能拯救销量吗?
    答:当大家认为汽车价格大战将告一段落的时候,随即中汽协发布声明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表述不当已删除。这就相当于大家说好了一起不讲价,但转身一商量,大家要升要降还是各凭本事吧,承诺了个寂寞。于是,各大车企仿佛有了底气般,纷纷发布降价优惠和购车权益,一场轰轰烈烈...
  • 车企签不降价协议,特斯拉:不让降价?熟人介绍立减3500
    答:协会认识到承诺书中“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涉及“价格”表述,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现将上述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显然,这个不降价协议,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闹剧。面对特斯拉这个巨大对手,国内厂家不是应该联合发起不降价协议,而是应该提高研发水平,优化生产,只有核心竞争力...
  • 特斯拉的委屈,谁能懂?凭本事降价,中国车企不答应!
    答:知嘹汽车/陈壹 前两天,特斯拉跟上汽、长安、广汽、一汽、比亚迪、理想、奇瑞、长城等车企共同签署了一份《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声明“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说白了,就是“大家不能再降价卖车了”。有网友调侃“这分明是国内车企针对特斯拉的道德绑架,只要特斯拉不能再...
  • 行有行规 一份承诺书背后你所不知道的隐藏秘密
    答:很明显,这次的承诺就是告诉特斯拉,我们都不赚钱就你赚钱,你的降价资本先留住,别让我们过得不好,反正这个市场价格大家都是接受的,就别往低走了,这是圈内的游戏规则。最讽刺的是,签署完这个承诺书之后,特斯拉官宣用补贴的方式来变相降价,玩了一波文字游戏。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承诺书发布不久,...
  • 16家车企联合“不降价”?我不买还不行么!
    答:这份《承诺书》的寓意十分明显,就是希望各大主流车企不要搞价格战。而在这16家车企之中,只有特斯拉1家外企,其它15家车企全部为中国自主品牌,怎么看都有点警告特斯拉不要再降价,以免影响其它车企市场销量的意思。要知道,现在特斯拉车型的净利润是非常高的,如果特斯拉想打价格战,完全可以将Model ...
  • 价格战的战场再起波澜:五大缔约企业火力全开,上汽成为焦点
    答: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和特斯拉均为承诺书的缔约企业,其中上汽集团一度是中汽协的会长单位;所以中汽协的承诺书看来是“基本作废”了,合理的价格调整不会停止,下半年的汽车行业会因为各大车企的优惠而重现活力。“降价不等于制造观望情绪”,合理的价格调整无法避免 中汽协的担忧似乎是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会...
  • 不打价格战,先承诺再删除,是什么让16家车企不淡定?
    答:中汽协虽然删除了承诺书中有可能违法的内容,但各大车企对价格战的厌恶却不会消失,是否说出来,是否搞价格联盟,其实无关紧要。什么样的降价值得鼓励?事实上,即便修改之后,这份承诺书也没有什么约束力,汽车厂商们更像是走过场,该怎么降价还是怎么降价。就在承诺书签署的同时,签署者之一特斯拉公布...
  • 广汽曾庆洪:降价=自寻死路!所以中企不许特斯拉降价?
    答:知嘹汽车/陈壹 7月6日,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届中国汽车论坛上,16家车企代表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该承诺书中提及“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是唯一参加的外资背景车企,反而之前价格战打得猛的合资没有参加。这样的安排,针对...
  • 不降价的16家车企有哪些
    答:近期,一份《承诺书》在汽车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承诺书》由16家主流车企联合签署,旨在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价格战的发生。这16家车企中,特斯拉作为唯一一家外资企业,与其他15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共同参与了此次承诺。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对特斯拉的某种“警告”,希望其不要通过降价来扰乱市场秩序。
  • 特斯拉要继续降价,哪些厂商会被“卷”死?
    答:如果特斯拉继续降价,这些厂商很有可能无力跟进,最终被市场淘汰。​但从整个市场来看,特斯拉的降价是有利的。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特斯拉性能不错,品牌影响力强大,如果再给出一个亲民的价格,消费者没有理由不选择。事实上,前段时间16家厂商搞的“不打价格战承诺书”很快就没人再提,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