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初三语文总复习资料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制定计划 勤于复习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九年级文言文单元过关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30分)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陈胜王( )忿恚尉( )( )尉果笞广( )怫然怒( )
  一箪食( )一豆羹( )惠子相梁( )醴泉( )昳丽( )
  期年( )荷担者( )穷匮( )关雎( )在水之涘( )
  蒹葭( )( )白露未晞( )寤寐( )( )
  2、完成通假字表格的填写。(5分)
  例 句 通假字 本 字 读 音 意 义
  将军身被坚执锐
  欲信大义于天下
  必能裨补阙漏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困于心,衡于虑
  故患有所不辟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徐公来,孰视之
  甚矣,汝之不惠!
  3、完成古今异义词表格的填写。(5分)
  例 句 异义词 古 义 今 义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先帝不以臣卑鄙
  诚宜开张圣听
  今齐地方千里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旦是,卒中往往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池非不高也

  4、一词多义。(4分)
  ① 受上赏 ( ) ① 朝服衣冠 ( )
  上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 朝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上使外将兵 (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
  ④辍耕之垄上 ( ) ④皆朝于齐 ( )

  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 ① 欲有求于我也( )
  之 ② 孰视之 ( ) 于 ② 皆以美于徐公( )
  ③ 暮寝而思之 (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 ) ④ 皆朝于齐 ( )
  5、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⑴、《陈涉世家》选自 ,它是我国的第一部 通史, 作者 是 ______(朝代) 家, 家。这篇课文记述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
  ⑵、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 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6、用原文填空:(24句,每三句1分,共8分)
  ①、《陈涉世家》中表明陈胜年青时就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武陵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渲染忧愁之深重。夸张奇异,意新语秀,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④、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
  ⑦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⑧、语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
  ⑨、《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追求过程以分为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部分(70分)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A.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B. 扶苏以数谏故 ( )
  C会天大雨,道不通 ( ) D. 天下苦秦久矣 ( )
  E.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F. 陈胜、吴广喜,念鬼 ( )
  G. 度已失期 ( ) H. 或以为亡( )
  2、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1分) ( )
  A.楚人怜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上使外将兵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有人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纯属偶然,因为此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概括陈胜吴广起义前做的舆论准备① ② (2分)
  6、根据此段内容分析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臣未尝闻也( ) (2)长跪而谢之( )
  (3)秦王色挠 ( ) (4)今日是也 (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3分)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②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品读文段:秦王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时,他是什么语气?这句话又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6、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你觉得唐雎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3分)


  (三)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由是感激(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③夙夜忧叹( ) ④庶竭驽钝 ( )
  2、用原文回答:(4分)
  ①诸葛亮在文中自述平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诸葛亮出山是临危受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够准确概括诸葛亮在此文中的思想感情的六个字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临危受命、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1分)
  5、诸葛亮一生对刘氏政权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既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臣贤相的代表,因而深受后人敬仰。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再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歇后语或故事。(至少两个)(1分)


  (四)、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回答问题。(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舍鱼而取熊掌 ②死亦我所恶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批评的是怎样的人: (2分)
  5、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概括其事迹。
  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_____________
  (五)、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10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又何间焉 ②肉食者鄙
  ③小惠未徧 ④小大之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3分)
  ①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
  3、用原文填空(4分)
  ①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两个词语是: 、
  ②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_________ ____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______________之时。
  ④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4、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1分)

  (六)、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问题。(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王之蔽甚矣 ④时时而间进
  2、同样是表示劝说之意,文中使用了五个同义词,请具体解释它们的含义。(3分)
  讽: 谏:
  刺: 谤:
  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①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
  6、“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的必要性,请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1分)
  三、附加题部分(20分)
  (一)、《鱼我所欲也》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3分)


  (二)、从九年级的三个文言文单元中,任选一篇让你感受最深的课文,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最少说两点)(3分)。所选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感受和启示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4分) 行本①进谏
  隋主尝怒②一郎③,于廷前笞之。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④宽之。”帝不顾。行本于是正当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因置笏⑤于地而退。帝敛容谢之,遂原所笞者。 (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释:①刘行本:人名。 ②怒:责备。 ③郎:官职。一郎:一位官员。④少:稍微。⑤:笏: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捧在面前,用于记录向皇帝上奏的有关内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谏议大夫刘行本进曰( ) ②帝不顾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此人素清,其过又小,愿少宽之。

  ②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听?若非,当致之于理。岂得轻臣而不顾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与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意思是( )。A、素湍绿潭 B、吴广素爱人 C、可以调素琴 (2分)
  4、从文中看,刘行本是个 的人,而隋主是 的人。(2分)
  5、邹忌的进谏与刘行本的进谏方法明显不同,你来归纳一下他们的异同点,再谈谈学了这两篇文章后,对你今后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发? (4分)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制定计划 勤于复习
中考临近,有些同学开始紧张慌乱起来,对下一步的语文复习感到有些困惑,总觉束手无策。在此,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就语文复习谈几点自己的意见,希望能为同学们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 初三语文重要知识点梳理
    答:⑷火车上你与一位老奶奶相对而坐,老奶奶旁边是她的孙女,由于彼此间不熟悉,气氛很沉闷,你该如何展现你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这几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打交道,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气氛呢?初三语文复习资料归纳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三、标号:...
  • 初三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答: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
  • 初三语文的复习资料
    答:9、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③、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知识点储备]1、分类:①、按表现形式: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②、按内容性质:悲剧、喜剧、正剧...
  • 初三语文必背知识点
    答:初 三年级语文 文言文复习资料 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
  •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答:初三 语文知识 点梳理 陈涉世家 一、熏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阳夏jiǎ辍chuò耕怅chàng恨zhé戍 度duó已失期以数shuò谏故陈胜王wàng 罾zēng忿恚huì尉笞chī宁nìng有种乎 蕲qízhìcuó柘zhè谯qiáo社稷jì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辍耕之垄上之:去,往。(2)苟富贵苟:如果。(...
  • 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
    答:初三语文复习方法 一、复习的总体思路:先跑面、再捋线、后蹲点。1、跑面。即把六册语文书从四个方面整体复习一遍。这四个部分为:字词、古诗文默写与理解、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2、捋线。积累与运用、阅读、 作文 三条线穿插进行。在巩固基础知识(古诗文)的同时,重点抓现代文阅读,使学生能...
  • 初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答:人教版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 1.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2.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色少壮的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驹,少壮的马。3.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风,风趣。生:生动。4.茅塞顿开:原来心里...
  • 初三语文复习提纲
    答:1、字音字形 2、病句 3、连贯、排序 4、成语运用 二、课内文言文 1、实词、虚词解释 2、重点句子、句型解释 3、文章内容理解 4、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三、课外阅读 1、散文 (1)文章内容、中心思想、主旨 (2)句子的含义(一般是修辞句、哲理句,所以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3)词语含义(...
  • 部编版初三语文知识点梳理
    答: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要点复习资料 课文理解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作者诗词的豪迈风...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答:★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知识点 ★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 ★ 人教版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复习重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你推荐: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