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为啥没打印度?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7
二战的日本为什么不侵略印度?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时期日本非常嚣张,几乎侵略了整个亚洲国家。对众多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然而有意思的是,日本在二战当中那么强大,竟然没有攻打下印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印度当时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日本打不过印度吗?其实不然。任何一个侵略别国的国家都会考虑一点,那就是战争所带来的利益。日本之所以侵略中国,第一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第二则是因为中国距离日本非常近,如果将中国侵略成功,那么日本将会拥有源源不断的战略资源进行补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向外扩张。

具体日本没有攻打印度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来说,要想攻打印度日本必须先攻破整个中国才可以实现。从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是中国的邻国,但是必须横跨中国东西全境,才能够对印度实施打击,事实证明,日本在二战当中并没有取得横跨中国东西全境的战果。其次则是因为,印度当时还有英国驻军。打印度本身并不费力,但是打英国就另当别论了,毕竟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它的武器装备和中国印度肯定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把日本放到欧洲来说,战争就非常难打了,面对众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日本武器装备就显得没有优势了。最后就是因为资源的原因,攻打中国是因为中国战略资源非常多。印度的国土面积虽然也不小,但是战略资源比较匮乏,在当时来说印度要石油没石油,矿产没矿产,仅有的资源还被英国人霸占着。

生产力和军队数量,补给能力还有整体战争态势的多方面原因~~

首先日本有后备计划,攻击第一计划目标是对付美国,和德国在印度会师。但是日本大本营在英帕尔科希马大战之后就果断放弃了印度计划,转而继续南下~~~(并没有倾全力一战)

日本的大部分军队被牵制在中国,而日本驻在东南亚就那点兵力。进攻约有10万人,结果有53000多人在战斗中死亡或失踪.
印度当时有美国大量航空兵、英驻印军、印度军、中国驻印军(很精锐的部队)。

双方的后勤保障能力和计划也有极大差距.
日本仅完成了18%的后勤补给。部队出击时,只携带了1—2周口粮、1.5—2个基数的弹药,牵了2万余匹马、牛和象,数千只山羊。他们计划用这些牲畜驮运物资并兼作食用,估计可支持一个月,至于尔后的后勤补给,只待“打下英帕尔,坐吃丘吉尔”了。

日本并没有对英属印度网开一面,1944年,日军曾攻入印度东北部,日军大本营于1944年1月7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了代号为“乌”的英帕尔作战计划,企图占领英帕尔和科希马等要地,进而控制整个东印度地区。英帕尔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地区的一座边境城市,位于吉大港(今属孟加拉)通往印度东部阿萨姆邦的交通干线上。该城周围是曼尼普尔山脉,近郊是长40英里,宽20英里的英帕尔平原。自英军兵败缅甸撤退至此后,英国人就把英帕尔建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和后勤补 给基地。平原上遍布着军营、医院、军械库、弹药库和军需库。日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缅甸方面军第15军,由素有“小东条”之称的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辖有第15、第31和第33师团。英军驻守英帕尔和科希马等地区的是斯利姆将军指挥的第14集团军,下辖第4、第15和第33军。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领第15军的3个师团共约10万人的兵力,赶着作为肉食给养品的大批活牛、活羊渡过了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拉开了英帕尔会战的序幕。牟田口廉也站在钦敦江畔,口出狂言,宣称:“陆军现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太阳旗将宣告我们在印度肯定胜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英东南亚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得知日军渡过钦敦江的消息后,迅即亲临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在听取了集团军司令斯利姆的军情汇报后,蒙巴顿决定:把钦敦江以西沿边境进行防御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高地上来组织防御,使日军的进攻部队远离自己的后方基地,日本军不仅要被迫背靠宽阔的钦敦江作战,而且还得完全依赖很不安全的丛林运输线。此外,盟军的空中优势不仅会保证可能遭到包围的一些英军部队的补给供应,而且还能轰炸日军的地面运输队,阻止其获得补给品。又由于雨季即将使一些干涸的河床变成汹涌的急流,日军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迅速取得胜利,否则就不得不面临一场灾难。对蒙巴顿的这一决策,战后日本防卫厅的战史专家们称:“它正中日军的要害,而牟田口廉也中将却没有怎么在意这些。”  日军第15军全部渡过钦敦江后,随即兵分三路,以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分别从南面和东向英帕尔进攻,而第31师团则向英帕尔以北的科希马进攻。日军初期的进展比较顺利,3月28日,第33师团打到了距英帕尔西南约20公里的比辛布尔地区,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南部通道。与此同时,第15师团攻占了英帕尔至科希马之间的密宣,封锁住了英帕尔的北部通道。向科希马进攻的的31师团也打到了科希马的外围。  面对日军的两个师团已对英帕尔形成南北合围之势,驻守英帕尔地区的只有由斯库纳斯中将指挥的英军第4军的英印第17师和英印第20师两个不满员师。斯库纳斯急电集团军司令斯利姆派兵增援,而集团军下辖的第15军主力尚在300英里以外的若开地区,从地面赶到需时3个星期。蒙巴顿立即向美国人求助,请求美军帮助空运部队。美方很快同意了英方的请求,从3月下旬开始把用于喜马拉雅山“驼峰”运输线的45架“达科他”式运输机借给蒙巴顿使用。美国的“达科他”确实是救命恩物,这45架运输机满载着第15军之第5英印师及全部枪炮,从若开飞往英帕尔平原,协同第4军的部队保卫英帕尔。  日军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形成了对英帕尔的南北夹击态势后,4月上旬,牟田口廉也决定以第33师团为主攻部队,逐步从东南向英帕尔推进。为了加强该部的攻击力量,他从山本支队调来坦克和重炮联队,又从新编入第15军的第53师团调来两个步兵大队增援,并亲临第33师团指挥战斗。4月10日,日军攻占了英帕尔东南面的伯莱尔公路上的谢阿姆山口,英印军被迫退守直接俯瞰着公路干线的坦努帕尔。牟田口廉也认为胜利已经在望,又调集了一批新锐部队,企图在坦努帕尔突破防线。经过一连几昼夜的疯狂进攻,日军取得了一些进展,英印军的防线被迫向后移动。此时的牟田口廉也,确实已接近于突破对方防线。但是,他的部队经连日激战,疲惫不堪,官兵们缺乏给养,口粮从出发时的6两降到4两、3两、1.5两,甚至0.3两,战斗力大为下降。而英印军却大不一样,他们每天除了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外,还能得到诸如香烟、甜酒之类的物品。  雨季很快就到来了,地面逐渐变成得泥泞难行。为了再尽最后一次努力,牟田口廉也决定变更主攻方向,向英帕尔以北迂回,企图从北面打入英帕尔。为此日军通过滑溜难行的丛林小道向前推进。6月10日,日军第33师团和配署的第15师团一部与英印第20师在丛林里迎面相撞,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士兵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撑下和各级军官的督促下,忍着饥饿在连绵的阴雨中拼死战斗。6月22日,他们竟奇迹般地闯过了英印军的堵击,冲出了丛林,打到了英帕尔的边沿。日军官兵们,“遥望英帕尔市街,祁祷着作战成功”。不过,此时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发起攻击了。他们经过数月一系列苦战,打到了英帕尔英军的家门口,却发觉自己无力再迈进去,对日本人来说确实是件天大的讽刺。与英帕尔方面的战况相似,日军第31师团在科希马方向上的进攻也成了强弩之末。  随着雨季的到来,日军士兵有3万多人染上了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尤其是军队的克星——伤寒,更是蔓延猖獗。由于缺乏药品和医疗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士兵们的皮肤常常布满溃疡和脓疮,穿着湿透了的衣服躺着任随蚂蚁去叮咬。”雨季的丛林就像是一座蒸气弥漫的绿色地狱,那些被饥饿和疾病折磨的士兵一个个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牟田口廉也感到他应当全线撤退了,而在科希马战线上的第31师团司令官佐藤中将未经他同意就先行率第31师团主力撤退了。  6月25日,进攻科希马的日军第31师团那些忍饥挨饿、疾病缠身的官兵开始沿着一条山谷小路向乌克鲁尔撤退。英军第33旅旅长刘易斯·皮尤后来回忆当时日军的狼狈情形时说:“我旅置身于那些随带着大量伤病员撤退的日军部队及其最近的目的地——乌克鲁尔之间。敌军已不存任何希望,他们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药品,什么也得不到了。他们衰弱不堪,嘴里塞满野草。……在路上深可陷足的泥浆里,漂浮着日本兵的尸体。四下里零乱丢散的装备,正是不体面溃败的见证。……那些当初想成为印度征服者的士兵,现在从炮火下得以逃身,带着一身的疾病,正沿着无数条丛林小道,痛苦地向前挣扎前进着……。”  7月2日午夜,经东京大本营同意后,日本南方军司令部正式下达了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为了好听一些,该命令将这次行动冠以“退却作战”的名义。日军所谓的“退却作战”,实际上是一场真正的大溃败。当英军沿着铁定公路向钦敦江追击推进时,他们见到了战败者的全部情景:“到处是赤脚露体的尸体,士兵像骷骸一样躺在泥地上;行驶中遭到轰炸的运输车和烧毁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满地都是的枪支弹药和军事装备。”  日军的悲惨之状,据日方自己记载:“这次退却作战是日军战史上未曾有过的艰苦作战。各师团既处于艰苦环境中,而将士还由于长期苦战和补给断绝,早已疲惫不堪;众多的伤病员即使用全部兵力也不能抬着护送,而且处于第一线上的人员也大都患有疟疾、痢疾和脚气病,医药用品的补给,却毫无准备。……由于道路的泥泞崩坍,车辆完全不能行动。而且时值雨季顶峰,横在我军道路上的曼尼普河、雅纳河、尼瓦河和钦敦江几条大河自不待说,所有河床干道也都泛滥,洪水奔流。至于我军渡河器材、设备、则廖廖无几,无济于事。……有些部队伤病员徒步先行,行动困难的大部分选择了自杀的办法。徒步的病人,在沿途的密林中力尽倒下的、被浊流吞没下落不明的人不计其数,真是鬼哭啾啾,凄惨万状。  8月20日,日军溃退至钦敦江边。此时钦敦江因暴雨和山洪,江面宽度已达1500米以上,而且各渡河点均暴露在英军炮火和飞机扫射轰炸之下。日方材料称:“当时我军有5000多名重伤病员猥集呻吟在各渡河点,8月25日,我军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渡河退却。经过第31师团、第15师团后卫部队的拼死战斗和渡河战斗队的奋斗,终于在8月30夜半,使最后一兵渡至钦敦江东岸。……第33师团早已损失惨重,且要抗击腹背之敌。然而军部无法援助他们,只好信任该师团的勇敢奋斗精神,期待他们靠自力突破敌人包围,向后撤退。”至9月初,日军第15军在钦敦江西岸已没有一兵一卒,半年前他们越过钦敦江发起的英帕尔战役,就这样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英帕尔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西方和日本的军史学家评价这是日本历史上在陆战中遭到最惨重失败的一次战役。日军在开始发动进攻时约有10万人,结果有53000多人在战斗中死亡或失踪,并且败退回原来进攻的出发地。日军之所以在英帕尔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后勤保障。日军在进攻前,片面强调“就粮于敌”的传统补给思想,对后勤保障问题不仅计划不周,而且准备不足。担任进攻任务的第15军,直到向部队下达展开命令时,原定的后勤保障计划仅完成了18%。部队出击时,只携带了1—2周口粮、1.5—2个基数的弹药,牵了2万余匹马、牛和象,数千只山羊。他们计划用这些牲畜驮运物资并兼作食用,估计可支持一个月,至于尔后的后勤补给,只待“打下英帕尔,坐吃丘吉尔”了。英军在战后总结这场战役时写道:“由于对后勤供应需要的估计不足,由于对英军部队战斗素质的估计过低,这就导致了日军的毁灭。”日军在战后总结这次场战役失败的教训时也承认,对后勤保障重视不够是造成这场劫难的重要原因,他们在英帕尔是打了一场“忽视后勤的无谋之战”。  英帕尔会战后,作为日军驻缅方面军主力部队的15军,已不再具有一个战役兵团的战斗力了。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了总进攻的战略阶段。 (转自“新浪军事”,略有改动)图中的“因帕尔”就是英帕尔。

日本有攻打印度本土的计划,但是在缅甸时被盟军挡住了,日本的军力不足以打到印度本土,但是日本占领过印度领土安达曼群岛。

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攻缅甸。此举意在切断美英援华战略物资进入中国的惟一通道,孤立中国,占领美英在缅的军事基地,伺机进攻印度,进而向西推进,与德军会师中东。1942年3月,日军便迅速占领了印度领土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在岛上利用傀儡政府在岛上强征慰安妇和劳工,严刑拷打与屠杀居民。对于印度本土,日军也曾发动过军事冒险,1943年底,日军批准进击印度的计划,即攻取印度东部边境城市英帕尔,企图切断盟军对中国的补给线。结果在英帕尔战役,被英印盟军打得惨败。

从1942年起的3年间,中国在缅印投入兵力30余万,歼灭日军6万余人,中国军队也死伤惨重,损失数个师的兵力。在印度东部加尔克汉德省境内,有一座环境清幽的公墓,原名“印度兰伽中国抗日远征军烈士公墓”,这里长眠着千名中国抗战官兵,正是这些血肉之躯才换来今日包括印度在内的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他们是中国抗日援印的最有力的血证,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

日本有攻打印度本土的计划,但是在缅甸时被盟军挡住了,日本的军力不足以打到印度本土,但是日本占领过印度领土安达曼群岛。



打了印度,不然怎么还有中国驻印军
中国驻印军是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作战失利后,在进入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的基础上成立的,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为反攻缅北、协同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国和印度公路、歼灭日军第18师团立下了赫赫战功。代表人物,孙立人,史迪威 ,罗卓英,郑洞国(继任), 邱清泉,廖耀湘。

日本毕竟是小国,依靠的就是以战养战的方式。倾全国之力也就这么多青壮年,加上从朝鲜的征兵,也根本不够在应付中国战场的情况下再开一个战场。

  • 在二战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选择撤军?
    答:这样,不仅可以打乱盟军的战略部署,同时对于自身军队士气的提升,也有极大的帮助。不过,由于眼下各处战场都在败退之中,要保证一定打胜仗,显然不现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开辟一处新战场。最终,希特勒将目光锁定在了印度地区。说起来,印度其实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由于在1942年,日本击败了中英联军,...
  • 希特勒点名让日本攻打印度,日军10万大军,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答:说起这个问题,需要指明一点,那就是二战期间的印度为英属殖民地,所以印度的土兵们基本是受英殖民者调度的,而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使得日本军队所面临的对手,也不仅仅是英军和印度土兵。当时的日本,一直醉心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企图在亚太地区搞霸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
  • 二战日本为什么不打下印度?
    答:生产力和军队数量,补给能力还有整体战争态势的多方面原因~~首先日本有后备计划,攻击第一计划目标是对付美国,和德国在印度会师。但是日本大本营在英帕尔科希马大战之后就果断放弃了印度计划,转而继续南下~~~(并没有倾全力一战)日本的大部分军队被牵制在中国,而日本驻在东南亚就那点兵力。进攻约有10万人,...
  • 二战时期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英属殖民地印度和锡兰
    答:1、日本短时间内占领数十倍于本土面积的土地,兵力捉襟见肘 2、日本所需要战争资源:石油、橡胶、金属、大米,在已占有的国家中已经能够满足了。攻击印度、锡兰的诱惑力不大。3、中国没有如同日本鬼子意料的投降,虽然战斗力低下,可是依然有数百万军队在抵抗。鬼子需要调整部署,好好地消化已经占有地盘...
  • 二战时期为什么日本人不首先对印度动手而是选择中国?
    答:1 印度当时被英国占据 2 中国与日本双方长期斗争,知己知彼,并且两方文化传统相近,所以日本人能培植出汉奸,便于统治 3 印度跟日本地理相距太远,并且是热带气候,日军去多少也水土不服,战斗力下降。
  • 日本在二战中为什么没有侵略印度
    答:我们都知道在二战时期日本非常嚣张,几乎侵略了整个亚洲国家。对众多亚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尤其是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然而有意思的是,日本在二战当中那么强大,竟然没有攻打下印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印度当时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日本打不过印度吗?其实不然。任何一个侵略别国的国家...
  • 二战时,日本侵略印度为啥只打了一仗就跑了?
    答:那么在日本攻击它的时候,它自然是反过来对日本进行攻击的。在美国群众的强烈支持之下,美国将大多数的军事力量投入到太平洋并且开始对日本开战。其实在这个时候日本才深知原来触碰了不能触碰的底线,所以说后来他们依旧凭借着自己这种盲目自大而去攻打印度,没想到到最后依旧是败下阵来,所以说才匆匆结束。
  • 为什么日军在二战时期并不进攻苏联和印度反而要进攻中国?
    答:首先说时间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件,侵略东北地区,这时二战还没有爆发,后来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抗战全面爆发 其次说过程 期间,日本陆军的主要进攻目标在中国,尽管1939年5月日本针对蒙古和苏联发动诺门罕战役,但是根本上是试探性的 最后说战略 日本占东北肯定处于未来战备的考虑,粮食、矿产等资源都...
  • 二战时,日本可以横扫东南亚,为什么没有打印度?
    答:日军 进攻印度的,当时还扶持了印度伪军,但英帕尔战役(Battle of Imphal,日军代号:ウ号作戦,1944年3—7月)失败了,没能成功。1944年3月8日,日本缅甸方面军发动英帕尔战役,日军企图夺取盟军反攻基地英帕尔,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布尔,并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参战日军为第15军(...
  • 日本入侵中国14年,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弃了?你知道原因吗?
    答:二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发动过非常多的进攻,甚至还产生了彻底吞并中国的野心和阴谋,日本从侵略中国到被迫投降,在中国境内肆虐的时间长达14年,但是日本当年攻打印度的时候,一次就选择了放弃,这是为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故事。日本早在隋唐时期,就跟中国产生了联系,他们对中国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