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比较宋诗和唐诗的区别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8
通过《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比较宋诗和唐诗的区别

唐诗以辞采的华丽,情韵 以及气象见长,宋诗则更注重理性的思考,同是以庐山为题材,《望庐山瀑布》对庐山的描写生动形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辞采华丽,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昂扬,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而《题西林壁》则是侧重哲理的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庐山的具体描写就比较口语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言直白平淡。所以总体来说宋诗比较倾向于平淡和节制内敛,比较“规矩”,不像唐诗那样摇曳生姿,大气外露,挥洒自由,个人感觉唐诗就像是繁花似锦的春天,而宋诗更像平淡微凉的秋天,唐诗像是丰腴的美人,宋诗像是气骨见长的道人,诗歌风貌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宋朝肯定在气度恢弘上无法和唐朝比,而且理学的确立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人的气质,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各种社会历史原因。

唐诗以辞采的华丽,情韵 以及气象见长,宋诗则更注重理性的思考,同是以庐山为题材,《望庐山瀑布》对庐山的描写生动形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辞采华丽,气势磅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气势昂扬,正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体现;而《题西林壁》则是侧重哲理的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庐山的具体描写就比较口语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言直白平淡。所以总体来说宋诗比较倾向于平淡和节制内敛,比较“规矩”,不像唐诗那样摇曳生姿,大气外露,挥洒自由,个人感觉唐诗就像是繁花似锦的春天,而宋诗更像平淡微凉的秋天,唐诗像是丰腴的美人,宋诗像是气骨见长的道人,诗歌风貌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宋朝肯定在气度恢弘上无法和唐朝比,而且理学的确立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人的气质,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各种社会历史原因。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的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汽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词句为瀑布设置了雄伟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的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悬挂在山川之间。“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副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即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俊。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字,用的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成功的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一二句:从正面看成岭,从侧面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是蜿蜒山岭,则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庐山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第三四句: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这两句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的发表议论,而是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这两首诗虽然描写的同是庐山,但两首诗的构思却大不一样;<<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李白。通过对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题西林壁>>的作者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的景色,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

从李白的诗中看到了他的潇洒、放荡不羁、对生活的热爱;从苏轼的诗中看到虽游庐山可心中有惆怅,最后两句给人以深思明显可以体会到虽然属于豪放派的大家但是没有李白的洒脱。从中也感到了唐诗的大气磅礴之感,对生活的激情显而易见,善于言情;宋诗是以文为诗,富于理趣,善于用典,总体感觉没有唐诗的恢弘大气之感。也由于宋朝社会动荡不安,是诗人心念国家安危,而唐朝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社会的安定使唐诗人与宋诗人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因而,唐诗与宋诗又很多不同之处。

唐诗丰腴,宋诗枯槁

  •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它们描写的风光有什么不一样?
    答:《望庐山瀑布》所描述的景色是庐山秀峰150米落差香炉峰瀑布的风光;《题西林壁》所描述的是庐山绵延起伏的秀丽山景。从艺术上看之不同: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比较宏大。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
  • 请比较苏轼《题西林壁》和李白《望庐山瀑布》描写庐山的诗歌在写作上...
    答:苏诗重在说理,是首蕴含哲理的七绝。李诗重在写景,描绘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好山河的热爱。
  • 比较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壁两首诗构思的不同
    答:写景的角度不同: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的确,...
  •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答: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
  • 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的不同之处
    答: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
  • 《题西林壁》
    答: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5.缘——因为。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
  • 《望庐山瀑布》《望岳》《题西林壁》《江雪》《观沧海》写作特点
    答:《望庐山瀑布》《望岳》《题西林壁》《江雪》《观沧海》写作特点 (叙事,抒情,句式方面)快!!!... (叙事,抒情,句式方面)快!!!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什么样的人容易遇上渣男? 百度网友3b04ea7 2008-03-01 · TA获得超过369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 庐山最好的十首诗
    答:庐山最好的十首诗是:《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庐山瀑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晚泊浔阳望庐山》、《登庐山五老峰》、《观潮》、《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寒食江州满塘驿》、《自咏示客》。一、《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 《题西林壁》诗中哪个词用得好?写下你的想法·
    答: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
  • 赞美“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答:1、宋·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唐·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