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4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可以去中国知网上去查啊!!

一、社会主义本质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1、传统的社会主义观

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及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天才的、科学的预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没有商品和货币;第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第四,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消亡;第五,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十分确切的全面回答。但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述构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俄国的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了概括: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2]第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必然遭到剥削阶级的反抗。无产阶级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因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3]列宁的概括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落后国家实际的,特别是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迫切要求。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然而,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仅有短短的七年时间,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成了列宁未竟的事业。

列宁第一个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当然和社会主义本质还是不一样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在1899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这篇文章中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这是列宁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实质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这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提出了“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集中一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巩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战争的服务。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估计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企图直接而迅速的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比如说:小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等等,代之以新公有化的、消灭了市场货币的社会经济结构。目的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全国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种做法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急于过渡,也就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出现了农民、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所以1921年以后,列宁意识到这种错误并公开承认,果断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在坚持大工业、现代交通运输业、银行、土地国有、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的基础上,不摧毁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的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单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出发来考虑问题——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来安排工作的思路,回到实事求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发的轨道上来。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也就是说把考虑问题的基点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来,这是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变。列宁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地改变了。以前“直接过渡”存在问题,现在搞“新经济政策”适合苏联的实际。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条现在看来非常重要——落后国家直接搞产品经济、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行不通的。因此要通过发展商品生产这些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也是后来列宁提出的迂回的办法。

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今天看来也是在社会主义当中如何学习资本主义长处的问题。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教条主义地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描述出发,在苏联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单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按劳分配。这一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曾经获得巨大成就,以致后来被许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仿效。但是,斯大林却将其作为任何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仿效的惟一模式,搞“唯苏独尊”、“唯苏独社”,导致本来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实践变得僵化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自身进行了系列改革,却又在改革中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和演变。

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大量的、有益的、必要的探讨。具体表现为:首先向苏联学习,基本上接受“斯大林模式”,但是当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对斯大林作了批判,前后态度的突出转变导致毛泽东主席开始反思,并独立思考和探索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从理论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应该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这种不适应的一面在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解决。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区别。从实践上,1957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存在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产品按照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左”倾思潮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坏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优越性,而是在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理论上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了曲折。

总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原因主要在于:

1、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挫折和失误。这就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再三提出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

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前苏联和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3、非洲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可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是一句空谈。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多次讲到,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就是: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要求,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胡锦涛总书记阐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这一观点,符合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意和江泽民的论述,同片面强调这一面或那一面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线。记得1983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圆桌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所作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报告,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也遭到了苏联专家的抨击,指责这是搞社会主义多元化。在1985年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圆桌会议上,南斯拉夫专家批评了苏联的观点,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以自己的特定方式去发展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不能按照或低或高的利率进行借贷和租用,但也不能把它封闭起来,排斥其他概念和思想。假若不实现这些前提,那么社会主义就会受到自身的危害”;“由于存在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所以也将存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历史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它显然正在脱离这个单一性和一元性的模式”。我们注意到,苏联专家否定社会主义可以有各个国家自己的“特色”,是一种片面性;南斯拉夫专家支持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强调“多元的社会主义”,弄得不好会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一种片面性。从中可以看到,只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强调“中国特色”,并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科学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内涵,指出这条道路是由领导力量、出发点、基本路线、根本任务、长远的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等要素组成的。这对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有好处。

  第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坚持改革开放相联系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是通过变革旧体制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摸索和总结。今天之所以要强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对待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对于改革,邓小平在论述其科学内涵的时候,不仅强调改革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革命,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且强调改革是一场试验。既然是试验,不仅需要大胆地试,而且要善于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错的赶快改。这是因为,我们党领导改革的目的,一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二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为了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二要正确处理,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轻易地上纲上线,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我们要永远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事实上,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发展壮大。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再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邓小平曾经多次说过:“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我们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二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客观的社会矛盾,首先就是当代中国内在的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内在的社会矛盾,第一,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二,要求我们不断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及其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三,要求我们及时了解世界范围内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坚持不懈地推进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和利用人类文明的成果;第四,最终要求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要求,已经集中地体现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内在的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选择。我们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因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对我们的要求。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三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仅来自于对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而且具有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点。首先,当我们决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新开始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以过去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发生的事。其次,当我们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分工和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为前提的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明显的活力,我们就决定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取代原来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度,并且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来改造公有制经济。这就是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发生的事。再次,当我们决定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由于经济形式总要以人格化的形式包括阶级、阶层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面对着社会结构如此重大的变动和社会分层的新情况,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果断地肯定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统筹兼顾各方面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是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发生的事。最后,当我们研究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分层的新情况,统筹兼顾各方面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进一步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要通过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发生的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的历史进程,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下中国政治一步一步地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具有开放性特点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当然,这种开放性,也包括根据实践的需要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许多有益成果。
我们之所以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找到的指导中国发展进步和团结奋斗的科学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客观的真理。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是我们在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和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理论成果。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都参加了这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了我们每个人的劳动、心血和经验,是我们自己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真理,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真理。来自实践的认识是珍贵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是更珍贵的。近3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综合国力已居世界前列;中国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和90年代中期亚洲金融危机、21世纪初“非典”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我们的体会是多方面的。总起来可以说这样一句话: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我们的旗帜,民主社会主义也不是我们的旗帜,只有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辛努力,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的伟大旗帜。

真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行惺惺惜惺惺

是试题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哪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_百度...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与实践是围绕着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理论和实践在科学的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是有...
  •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导致了理论的本本化、官僚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诫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不断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建设的...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其基本内涵、核心内容及其内在逻辑主要如下:一是根本主题和目标任务。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好“接力棒”,续写中国...
  • ...马哲论述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谈谈理论与实践的辩...
    答:2,建设时,故技重演,结束新民主主义,引进斯大林模式,走了诸多弯路,摸着石头过河创出邓小平理论。3,然后,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再上升为理论,成了一种固定的老套路。--- 这符合马克思哲学原理中,对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描述:循环往复的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通过实践不断改善理论,通过理论...
  • 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巨大反差
    答:“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并持续发展,当前已到了贫富分化严重的程度,尤其是分配中的非合理性因素,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理想。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重树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 如何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答: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从广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可以叫做认识论。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是: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二,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
  • 马克思主义到科学,到实践到现实指什么
    答: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轨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1、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2、由理论到实践: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合的产物,它的成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
    答:(2)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精神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的生动体现。(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