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春节所有的传统习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襄阳春节习俗荟萃有哪些

春节的风俗(资料整理)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襄阳的春节风俗:初一清晨祭拜祖先。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少小者打发“压岁钱”,纸币钱数即据家庭经济状况多少不一。岁首第一餐吃饺子,谓“得元宝”,初三、初四,一般亲朋互相拜贺,至亲好友开始接春客。初五叫“破五”,请采纳

襄阳人民的春节,不仅隆重热闹,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实际上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就开始过节的准备工作。有些街道、乡村组织还准备排练文娱节目,扎制灯具、练习龙灯、旱船、小车等民间歌舞。家家户户购置节令食品、用具,腌制鸡鸭鱼肉等腊味,俗称“办年货”。

1、过小年,吃灶饼

2、除夕到,吃元宝

3、正月里来走亲戚

4、闹元宵,放孔明灯

扩展资料:

在襄阳旧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有少数居在在二十四小过小年),这天打扫室内外清洁,送灶神,吃灶饼,城镇居民这天还吃灶糖。

腊月三十贴春联,敬年神,迎祖宗,放鞭炮,全家团聚,同桌共餐,名为“吃团年饭”,庆祝一年来的吉利平安。晚间守岁至深夜,也有通宵不眠的。正月初一至初三,3天为年节。

初一清晨以香火、牲醴、糕点等供品祭拜祖先,继而少小给长者拜年,长者赏以“压岁钱”。第一餐吃饺子,称做“得圆宝”,用作团运亨通的象征。然后左邻右舍、家门亲族互相拜年,一般以烟茶招待,至亲好友则款待酒饭。

初二至初三走亲戚,带上礼品往拜岳父母、姑父母或舅父母,特别是给岳父母拜年必不可少。

初五叫“破五”,比所节更隆重,人们见面互道“恭喜发财”。

春节期间颇多禁忌,初一不能做针线活,不能扫地出门,不能把水泼在地下,鱼不能吃掉,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非说不可则用隐讳的方法,比如把“死”说成“老了”。



当地原住居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客籍居民二十四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还有扫尘的习俗,打扫室内外垃圾秽气,洗涮用具、餐饮食具。

有送“灶王爷上天”,吃“灶饼”、“灶糖”的习俗。

腊月三十上午称作“叫花子”集,人们只做半天营生。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厅堂内布置年画,呈现过年的氛围。下午,男的祭祖上坟。家庭主妇准备丰盛的“团年宴”。

晚上,全家吃“团年饭”。通宵不眠,谓之“守夜”、“守岁”。半夜子时,放鞭炮礼花,喜迎新的一年到来。正月初一,称“大年初一”。

天刚亮,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未婚晚辈“压岁钱”。早餐吃过饺子,依次给家族、邻里、亲朋好友拜年。正月初二,女婿带年礼给岳父母拜年。其次,是给姑父母、舅父母拜年。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扩展资料: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据《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期以此年头岁尾举行祭神祭祖活动。 

在童话传说中,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在大年初一出没;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春节习俗。

参考资料:春节习俗—百度百科



1.“吃了腊八饭,都往年下办”,开始作过年的准备工作。家家户户购置节日食品,用具,服装鞋帽,做黄酒,腌制鸡鸭鱼肉,灌香肠,缠猪蹄等腊味,当地居民称办年货。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叫“祭灶”,民俗有“祭灶祭灶,全家都到”的说法。当地原住居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客籍居民二十四过小年。楚霸王戍边,二十五才赶回家过小年。

3.腊月二十三,还有扫尘的习俗,打扫室内外垃圾秽气,洗涮用具、餐饮食具。有送“灶王爷上天”,吃“灶饼”、“灶糖”的习俗。

4.腊月二十七炸肉,二十八蒸馍。菜肴已备好,只等过年三十。

5.腊月三十上午称作“叫花子”集,人们只做半天营生。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厅堂内布置年画,呈现过年的氛围。下午,男的祭祖上坟。家庭主妇准备丰盛的“团年宴”。晚上,全家吃“团年饭”。通宵不眠,谓之“守夜”、“守岁”。半夜子时,放鞭炮礼花,喜迎新的一年到来。

6.正月初一,称“大年初一”。天刚亮,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未婚晚辈“压岁钱”。早餐吃过饺子,依次给家族、邻里、亲朋好友拜年。

7.正月初二,女婿带年礼给岳父母拜年。其次,是给姑父母、舅父母拜年。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8.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灯节”、“上元节”,是春节后的第一大节日。元宵节一般把出门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中午,家家要摆丰盛的酒席。晚上,吃元宵(汤圆)。傍晚,做“米面灯”,放在门墩上照门户,或放在鸡笼、牛槽、猪圈上,以除灾免疫,保人畜两旺;农村有“点天灯”、做庄稼的习俗。

扩展资料:

1.襄阳系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古今对时令节日都很讲究。一年四季几乎月月都有节日。传统的节日依次为春节、元宵节、穿天节、二月二、清明节、三月三、端午节、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除夕。其中,尤以春节特别隆重。

2.“点天灯”是将灯笼挂在高杆顶上,红灯高照,彻夜不息,预示人财两旺。

3.“做庄稼”是老年人教给小孩用秸秆等做成小麦、谷子、芝麻、棉花等农作务及木掀、耙子等模型,插在粪堆上,祈求农业丰收。

参考资料:

  1. 襄阳网:春节映像.襄阳人的春节民俗

  2. 襄阳政府网:春节习俗之办年货



  • 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辖3个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 襄阳系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之地,古今对时令节日都很讲究。一年四季几乎月月都有节日。传统的节日依次为春节、元宵节、穿天节、二月二、清明节、三月三、端午节、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除夕。其中,尤以春节特别隆重。

  •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称为春节,俗称过“三天年”。民间还有“破五(初五)大似年”、“初六小开市”、“初八大开市”的说法。还有“正月里是新年”的说法,一直延续到元宵节甚至到二月二的“春龙节”,整个正月人们都沉浸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

  • 进入农历腊月,吃过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各种粮食混合煮的稀饭)以后,人们就开始准备办“年货”,说话也谨慎起来了,尤其是小孩子们说话,要讲忌讳,不准说不吉利的话:如死呀,鬼呀,背时呀等。   

  • 过了腊月十五以后,人们见面时,不是问吃了饭没有?而是以“年货办齐了”来代替见面问候语。   

  • 过了冬至,殷实富商及一些有钱的人家,都要杀年猪、腌腊肉、腌鸡鱼、缠猪蹄,风干羊肉,卤牛肉等,还要给小孩子们做新衣新鞋,大人们则是长袍马褂、瓜皮帽(极少数是礼帽),一般妇女们则是用阴丹士林布料缝制的右腋下开叉布扣子短褂,毛西呢大裤脚裤子。闺阁小姐们穿戴,各有讲究之处,又当别论。   

  •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扫扬尘”(搬家式的大扫除),清洗各种家具、香炉蜡台等,用碱水洗过,再用瓦片灰擦拭,准备祭灶,名曰“过小年”。所谓过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送灶王爷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拜年,秉报一年来尘世情况,到腊月三十(除夕)再接灶王爷回来“过年”。但过小年则有二十三或二十四之分,市区汉江以上的几个县过二十三,汉江以下的几个县过二十四。也有过二十五的。   

  • 楚霸王戍边,二十五才赶回家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还有扫尘的习俗,打扫室内外垃圾秽气,洗涮用具、餐饮食具。有送“灶王爷上天”,吃“灶饼”、“灶糖”的习俗。二十七炸肉,二十八蒸馍。菜肴已备好,只等过年三十。

  • 腊月三十上午称作“叫花子”集,人们只做半天营生。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厅堂内布置年画,呈现过年的氛围。下午,男的祭祖上坟。家庭主妇准备丰盛的“团年宴”。晚上,全家吃“团年饭”。通宵不眠,谓之“守夜”、“守岁”。半夜子时,放鞭炮礼花,喜迎新的一年到来。正月初一,称“大年初一”。天刚亮,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未婚晚辈“压岁钱”。早餐吃过饺子,依次给家族、邻里、亲朋好友拜年。正月初二,女婿带年礼给岳父母拜年。其次,是给姑父母、舅父母拜年。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 襄阳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习俗
    答: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清厅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
  • 湖北襄阳有哪些独特的风俗
    答:2. 襄阳的传统节日:除了龙舟节,襄阳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襄阳春节庙会、襄阳花灯节等。这些节日丰富多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3. 襄阳的传统美食:襄阳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美食,如襄阳烤鱼、襄阳烧麦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制作精细,是襄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湖北襄阳...
  • 正月二十一是什么节日
    答:正月二十一是穿天节是穿天节。穿天节盛行于我国襄阳一带,是这个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它源于才子郑交甫在襄阳万山解佩渚偶遇汉水女神,相赠佩珠定情的美好传说。根据新闻和报纸记载,每一年的正月二十一,在这一地区都会有不同主题的活动。以“相聚襄阳城,放飞汉江梦”为主题的穿天节曾在鱼梁洲头...
  • 腊月二十三小年,你的家乡有什么习俗?
    答:当然是腊月二十三喽!“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灶王爷要把这一年的情况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这天得给灶王爷上供品,主要得糖瓜一类的甜果,把灶王爷嘴巴抹甜,他才会向玉帝说你的好话,保佑你全家平安如意。“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嘛!从这一天小年开始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 正月二十一是什么日子出门好吗?
    答:2023年正月二十一是一个适合出门的好日子,因此选择这天出门是吉祥的。在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俗语:“正月二十天穿,正月廿一地穿。”特别是在湖北襄阳地区,这是一种独特的传统习俗。以前,襄阳城的居民会在正月二十一日这天乘坐船只顺汉江而下。他们在沙滩上寻找一些小石头,尤其是那些有孔洞的石头,将...
  • 襄樊的习俗有哪些
    答:晚上包“元宝”(相当于北方饺子,唯襄樊人以梯形面页包制,形同银元宝,故名),通夜不眠,谓之“守岁”。建国后,门神演变为年画,春联也换了新内容,迎家神习俗已废除,包元宝守岁得到继承。近年来电视普及,于除夕收看春节联欢节目已成惯习。每当夜半。岁尾岁首交替之际,大街小巷鞭炮声不绝,迎接新春。 正月初一至初三...
  • 你们当地还保留着哪些你认为不合理的传统习俗?
    答:婴儿睡扁头,这个习俗不合理,不符合现代审美,幸好现在年轻一代父母很少这样做了。至于其他的好像还真没有,生活习惯的话,饮食不够健康不讲究营养,锻炼身体的少,不过这好像是中国目前的普遍现象。
  • 襄阳的习俗有哪些?
    答:小孩满月会外婆家,外婆抱到小外孙的时候第一时间,会把小外孙放在大门后面地上滚滚,寓意在外婆家生根发芽,喜欢到外婆家。另外,襄阳人早餐基本上都爱吃襄阳特有的牛杂面,很好吃哟!
  • 丹江节日习俗资料600字
    答:丹江口市地处秦巴东段、汉水中游,临近南北要冲襄阳,西通秦岭,北连豫洛,南抵荆沙,为东西南北交通要道。此地饮食禁忌和传统春节老讲究及老习俗兼容东西之习俗,说起老丹江口人的过年禁忌,丹江口人也有其独特之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有太多的人不懂“老礼”,认为是麻烦、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