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年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7
李白的作品年表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
李白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段:
一、出蜀以前(701-725年)
二、循江东游到离开安陆(725-735年)
三、移家东鲁到离南陵入长安(736-742年)
四、在长安(742-744年)
五、离开长安到长流夜郎(745-757年)
六、巫山遇赦到病逝当涂(758-762年)
客中作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静夜思 将进酒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送友人 登金陵凤凰台
月下独酌 清平调 其一 清平调 其二
清平调 其三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春思
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蜀道难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 其二
行路难 玉阶怨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怨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人李白(701-762)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从小居住在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710年 (睿宗景云元年) 李白10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2年 (玄宗先天元年) 八月改元,玄宗即位。李白12岁。

  718年 (开元六年)李白18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

  720年 (开元八年) 李白20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21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是年王维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24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26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斐长史书》)春往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27岁。居于淮南小寿山(今湖北省广水市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此。

  728年(开元十六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28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在寿山创作了《静夜思》。

  729年(开元十七年)李白29岁。在安陆。

  742年(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吴筠推荐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南陵,今安徽南陵县,时李白在曹娥江上游山中隐居)

  745年(天宝三载),45岁。“赐金放还。”结识杜甫(洛阳)和高适(汴州),结下深厚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

  755年(天宝十四载),55岁。安史之乱爆发,至763年结束,历时8年。

  756年(天宝十五载),56岁,安史之乱第二年,李白隐居于庐山,受永王李璘邀请入幕府。肃宗李亨已经即位,下诏讨伐,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下浔阳狱。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58岁。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

  759年(肃宗乾元二年),59岁。西行至巫山,遇大赦,由白帝城回江陵。(《早发白帝城》)

  761年(上元二年),61岁。李光弼率军讨伐安史余部。李白请缨杀敌,行至金陵,因病折回。

  762年(宝应元年),62岁。病逝于安徽当涂令族叔李阳冰家中。

 
武后长安元年(701) 一岁
  按李白生年原有二说:一、曾巩《李太白文集后序》云:“以病卒,年六十有四,是时宝应元年也。”薛仲邕《翰林李太白年谱》据此由宝应元年(762)上溯六十四年,谓李白生于武后圣历二年(699)。二、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公又疾殛”之语,末云:“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后世遂以此为李白之卒年。 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云:“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王琦以二者合而推之,谓白生于长安元年。又以《为宋中丞自荐表》核之,《表》言“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是表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由此上推五十七年,亦为长安元年。 今人多从王说。
  中宗神龙元年(705) 五岁
  父李客率全家迁居剑南道绵州昌隆县,见李阳冰《序》及范传正《碑》。开始读书,见《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
  睿宗景云元年(710) 十岁
  读诸子百家,通诗书。 《上安州裴长史书》:“十岁观百家。”《新唐书》本传:“十岁通诗书。”《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亦约于是时。
  玄宗开元三年(715) 十五岁
  观奇书,学剑术,好神仙。 《赠张相镐二首》:“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酉阳杂俎》谓李白三拟《文选》,当在此时。疑《明堂赋》、《拟恨赋》或作于此年。《与韩荆州书》:“十五学剑术。”范传正《碑》云:“少以侠自任。”魏颢《李翰林集序》:“少任侠。”《感兴八首》:“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旧唐书》本传:“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
  开元六年(718) 十八岁
  隐居大匡山,往来旁郡。从赵蕤学纵横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约作于此年或下一年。
  开元八年(720) 二十岁
  《大猎赋》初稿疑作于是年。
  开元九年(721) 二十一岁
  春,游成都,拜见苏颋。 按苏颋于是年初春赴蜀为益州长史,详见郁贤皓《苏颋事迹考》(《唐代文学研究》第三辑)。 《上安州裴长史书》:“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所献作品中疑有《大猎赋》初稿,故苏氏以司马相如比之。同时献有《春感》诗。《登锦城散花楼》亦当作于是年。是年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此后几年游历蜀中各地。
  开元十二年(724) 二十四岁
  辞亲远游,有《别匡山》诗。 《上安州裴长史书》:“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峨眉山,写有《登峨眉山》、《峨眉山月歌》。出三峡,至江陵,遇司马承祯,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大鹏赋序》云:“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是年还写有《渡荆门送别》、《秋下荆门》等诗。
  开元十三年(725) 二十五岁
  游洞庭,南穷苍梧。夏,权殡友人吴指南。秋至金陵。《上安州裴长史书》:“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遂权殡湖侧,便之金陵。”是年写有《望天门山》、《金陵城西月下吟》、《杨叛儿》、《长干行》等诗。开元十四年(726) 二十六岁
  春,自金陵至广陵,又东南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东涉溟海。 然后回舟北上,复至扬州,散金三十万。卧病。是年写有《金陵酒肆留别》、《夜下征虏亭》、《苏台览古》、《乌栖曲》、《越中览古》、《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等诗。开元十五年(727) 二十七岁
  沿江西上,观云梦,寓安州北寿山。北游汝海、襄州,结识孟浩然。回安陆,冲撞李长史车马。与元丹丘一起受安州都督马正会和李京之长史接见。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是年写有《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上安州李长史书》等。

  开元十六年(728) 二十八岁
  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暮春,送孟浩然之广陵。回安陆,寓居白兆山。是年写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江夏行》等。
  开元十八年(730) 三十岁
  隐于安陆白兆山,有《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山中问答》诗。 遭受谤毁,有《上安州裴长史书》,要求雪谤。 书末云:“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可知雪谤无门,即赴长安。是年春夏之交,自安陆启程经南阳至长安时已是秋天。隐居终南山。结识崔宗之。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写有《酬崔五郎中》、《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乌夜啼》等。
  开元十九年(731) 三十一岁
  下终南山,有《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 在长安北门与斗鸡徒冲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云:“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当为是年事。见宦官、斗鸡徒之猖狂,写有《古风》(大车扬飞尘)。西游邠州,有《赠裴十四》、《登新平楼》、《赠新平少年》等诗。
  开元二十年(732) 三十二岁
  是年春游坊州,《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旋归长安,有《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诗。友人元丹丘寄书问候,作《以诗代书答元丹丘》诗。在长安穷途失路,作《行路难三首》(其一、其二)。送友人入蜀,作《蜀道难》,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五月,离长安,由黄河东下梁园,作《梁园吟》。
  开元二十一年(733) 三十三岁
  是年应元丹丘邀请,赴嵩山隐居。结识元演,往来于洛阳、襄汉、安陆之间。有《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元丹丘歌》,《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冬夜宿龙门觉起言志》等,还写有著名乐府诗《梁甫吟》。
  开元二十二年(734) 三十四岁
  春在洛阳,写有《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春夜洛城闻笛》。过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写有《与韩荆州书》。秋至江夏,有《江夏别宋之悌》等诗。冬至随州,与元丹丘、元演同访胡字阳。
  开元二十三年(735) 三十五岁
  五月与元演越太行游太原,并曾北游雁门关。 写有《太原早秋》诗及《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等。
  开元二十四年(736) 三十六岁
  春由太原经洛阳回安陆。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写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著名乐府诗《将进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语,当作于此时。
  开元二十五年(737) 三十七岁
  闲居安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或作于此年。
  开元二十六年(738) 三十八岁
  游襄阳,有《赠孟浩然》诗。 至颍阳元丹丘山居,旋别,有《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 至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写有《送侯十一》、《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等诗。
  开元二十七年(739) 三十九岁
  春在楚州安宜,有《赠徐安宜》、《白田马上闻莺》等诗,重游扬州、苏州、杭州,《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有《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诗。 秋至巴陵,遇王昌龄。 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开元二十八年(740) 四十岁
  许夫人约卒于上年或是年。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写有《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等。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写有《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等诗。
  开元二十九年(741) 四十一岁
  居东鲁,游东鲁各地。
  天宝元年(742) 四十二岁
  四、五月间,游泰山,有《游泰山六首》。 秋,自南陵奉诏入京,有《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玄宗召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冬,侍从温泉宫。写有《侍从游宿温泉宫作》、《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温泉侍从归逢故人》等诗。
  天宝二年(743) 四十三岁
  待诏翰林,草《和蕃书》或《出师诏》,醉写《清平调》、《宫中行乐词》,自以为升迁有望,有《金门答苏秀才》诗。 秋,遭谗见疏,遂有归隐之念。 有《玉壶吟》、《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等诗。
  天宝三载(744) 四十四岁
  正月,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诗。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 写有《还山留别金门知己》、《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等诗。秋,在梁宋间会见杜甫、高适,畅游梁宋,纵猎孟诸。冬,从高如贵道士受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写有《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等诗。天宝四载(745) 四十五岁
  春,与杜甫同游东鲁,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二韵》:“行歌泗水春。”夏,与高适、杜甫同在济南会见北海太守李邕。秋,与杜甫重游鲁郡同寻范居士,同往龟蒙山元丹丘处作客。 旋于东鲁送别杜甫,写有《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天宝五载(746) 四十六岁
  卧病东鲁。秋,怀念杜甫,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复思游越,告别东鲁诸公,写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宝六载(747) 四十七岁
  至越中,吊贺知章,写有《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重忆一首》。返舟至金
  陵。
  天宝七载(748) 四十八岁
  在金陵,与崔成甫相遇,写有《酬崔侍御》、《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等诗。游扬州江阳县、庐江等地,写有《叙旧游赠江阳宰陆调》、《寄上吴王三首》等诗。天宝八载(749) 四十九岁
  在金陵,怀念子女,写有《寄东鲁二稚子》、《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等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约作于是年暮春。冬,写有《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
  天宝九载(750) 五十岁
  归鲁郡,写有《任城县厅壁记》、《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并序》。秋,访元丹丘石门幽居,写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等诗。
  天宝十载(751) 五十一岁
  在梁苑,与宗楚客孙女结婚当在是年或在此之前。 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 冬,离梁苑北上幽州,写有《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天宝十一载(752) 五十二岁
  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 写有《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赠临洺县令皓弟》、《赠清漳明府侄聿》等诗。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有《行行且游猎篇》、《幽州胡马客歌》等。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 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写有《北风行》、《远别离》等诗。
  天宝十二载(753) 五十三岁
  南下过魏州贵乡,县令韦良宰盛情招持。又西北游汾州,写有《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回到梁园。又从梁园经曹南南下宣城。写有《留别曹南群官至江南》、《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独坐敬亭山》、《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诗。
  天宝十三载(754) 五十四岁
  春游金陵,有《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等诗。 五月至扬州,与魏万相遇,同返金陵,尽出诗文,请魏万编集。 写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闻晁衡回国途中遇难,写有《哭晁卿衡》诗。秋冬,游秋浦、泾县,写有《秋浦歌十七首》、《赠汪伦》等诗。
  天宝十四载(755) 五十五岁
  游皖南。回到宣城。与宣城太守赵悦交游,写有《赠宣城赵太守悦》、《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赵公西候新亭颂》。反对杨国忠发动的两次征南诏之战,写有《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等,冬,北上梁园。适逢安禄山陷陈留、洛阳,李白携宗夫人自梁园经洛阳西上华山。肃宗至德元载(756) 五十六岁
  从华山南下宣城,写有《奔亡道中五首》。过当涂,写有《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抵宣城,又往越中,写有《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过溧阳,写有《扶风豪士歌》、《猛虎行》、《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至杭州,写有《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秋,与宗夫人隐于庐山屏风叠,有《赠王判官时余隐居庐山屏风叠》。冬,永王璘水军至寻阳,三次遣使聘请,李白下山入幕。写有《赠韦秘书子春》、《别内赴征三首》等。
  至德二载(757) 五十七岁
  在永王璘水军幕,随军东下。 写有《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永王东巡歌》。二月,永王兵败,李白自丹阳郡南奔,有《南奔书怀》诗。被系浔阳狱,写有《狱中上崔相涣》、《上崔相百忧章》、《万愤词投魏郎中》、《寻阳非所寄内》等诗。宗夫人奔走营救,经宋若思与崔涣为之清雪,出狱,入宋若思幕,写有《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诗、《为宋中丞自荐表》等。旋卧病宿松,有《赠张相镐二首》。 岁末,被判长流夜郎。
  乾元元年(758) 五十八岁
  在流放途中。 自寻阳启程,宗夫人弟宗璟送别,写有《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诗。 至江夏、沔州,写有《流夜郎题葵叶》、《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泛沔州城南郎官湖》等诗。 至洞庭,遇郗昂被贬,写有《送郗昂谪巴中》诗。 入三峡,写有《上三峡》诗等。
  乾元二年(759) 五十九岁
  至白帝城遇赦,立即返舟东下江陵,写有《早发白帝城》诗。在江夏停留很久,写有《江夏赠韦南陵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良宰》等诗。 秋至岳州,遇贾至、李晔被贬,同游洞庭,写有《巴陵赠贾舍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等诗。获悉崔成甫已卒,写《泽畔吟序》, 闻襄州叛将张嘉延袭破荆州,写有《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等诗。 至零陵,有《赠卢司户》诗。
  上元元年(760) 六十岁
  自零陵返江夏,有《早春寄王汉阳》、《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等诗文。 下寻阳,上庐山,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 赴豫章,有《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豫章行》等诗。
  上元二年(761) 六十一岁
  暮春,送宗夫人上庐山,有《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东下重游皖南。 有《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等诗,来往于金陵、宣城间,有《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 欲投李光弼军未果,写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至当涂依族叔李阳冰。 写有《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
  宝应元年(762)
  在当涂养病,有《九月龙山饮》、《九月十日即事》诗。冬,病重,“枕上授简”,将诗文交李阳冰编集。十一月,赋《临终歌》而卒。葬龙山。元和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宣歙观察使范传正迁葬于青山。有孙女二人。伯禽有一子,出游,下落不明。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
  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绍兴)。秋,病卧扬州。冬,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秋,滞留太原。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谪岭南(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于 徂徕山(音cúlaí,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又以学道为事,意欲出游越地。
  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夏,与子女一道至南陵(今安省南陵县),欲游越中。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以“谪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
  743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去绍兴,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请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属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还归任城。
  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四十五岁。春在任城。杜甫来东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一带。夏,与高适、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与杜甫复会于郡(今山东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鲁郡别杜甫,游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746年(天宝五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鲁郡。是年自春以来屡有南游之念,终于秋末启程。至宋城,又游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园),旋到扬州。
  747年(天宝六年)李白四十七岁。在路上遇崔成甫。秋到绍兴,往会稽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
  748年(天宝七年)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县南),冬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
  751年(天宝十年)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滞留在高凤(后汉的隐士)石门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752年(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途留连。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
  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自范阳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县东),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县),继续沿汾水南下,入潼关(关所在今陕西省,为洛阳与长安之问的要地),登西岳华山。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长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
  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五十五岁。夏游当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冬返宣城。旋至金陵,获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今山东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别后,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 756年(肃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绍兴)。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
  757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 王东巡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缚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761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赈济为生,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
  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绍兴)。秋,病卧扬州。冬,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秋,滞留太原。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谪岭南(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于 徂徕山(音cúlaí,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又以学道为事,意欲出游越地。
  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夏,与子女一道至南陵(今安省南陵县),欲游越中。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以“谪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
  743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去绍兴,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请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属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还归任城。
  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四十五岁。春在任城。杜甫来东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一带。夏,与高适、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与杜甫复会于郡(今山东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鲁郡别杜甫,游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746年(天宝五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鲁郡。是年自春以来屡有南游之念,终于秋末启程。至宋城,又游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园),旋到扬州。
  747年(天宝六年)李白四十七岁。在路上遇崔成甫。秋到绍兴,往会稽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
  748年(天宝七年)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县南),冬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
  751年(天宝十年)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滞留在高凤(后汉的隐士)石门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752年(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途留连。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
  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自范阳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县东),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县),继续沿汾水南下,入潼关(关所在今陕西省,为洛阳与长安之问的要地),登西岳华山。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长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
  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五十五岁。夏游当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冬返宣城。旋至金陵,获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今山东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别后,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 756年(肃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绍兴)。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
  757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 王东巡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缚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761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赈济为生,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
  705年 (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绍兴)。秋,病卧扬州。冬,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三十五岁。五月应友人元演之邀游太原。秋,滞留太原。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李白三十六岁。春在太原,曾北游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南下洛阳与元丹丘相逢。秋,至篙山元丘处,结识岑勋。南返途经襄阳时,与孟浩然再会。是年杜甫二十五岁。在齐鲁燕赵一带漫游。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李白三十八岁。春,又出游南阳、篙山(元丘的居所)、陈州、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三十九岁。春至初夏,在安宜(今江苏省宝应县)。夏,漫游于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秋,逆长江西上,经当涂(今安徽当涂县),至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县),适逢王昌龄被贬谪岭南(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二人会晤。冬,自巴陵归安陆。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李白四十一岁。居东鲁,与韩淮、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河等隐于 徂徕山(音cúlaí,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纵酒酣歌,号称“竹溪六逸”。又以学道为事,意欲出游越地。
  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四月,游泰山。夏,与子女一道至南陵(今安省南陵县),欲游越中。玄宗征召入京,返南陵。秋,赴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以“谪仙人”称之,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
  743年(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去绍兴,送贺知章归越。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初夏,与杜甫识于洛阳。旋往开封,请北海高天师授其道,决心遁入方外。秋,与高适、杜甫共游梁宋(在今河南省)。冬,北往安陵(唐属平原郡,在今河北省吴桥县北),乞盖寰为造真(道教的秘籍),由高天师如贵道士授录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的道观紫极宫。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士,还归任城。
  745年(天宝四年)李白四十五岁。春在任城。杜甫来东相方。二人同游于任城一带。夏,与高适、杜甫同渴北海太守李邕于济南。秋,与杜甫复会于郡(今山东省曲阜市),二人同游甚密。秋冬,在鲁郡别杜甫,游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746年(天宝五年)李白四十六岁。春,游鲁郡。卧病任城甚久。秋,病愈,又游于鲁郡。是年自春以来屡有南游之念,终于秋末启程。至宋城,又游梁园(汉梁孝王所造的一座的御苑,又名兔园),旋到扬州。
  747年(天宝六年)李白四十七岁。在路上遇崔成甫。秋到绍兴,往会稽吊贺知章。登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冬返金陵,此后二年,留居金陵。
  748年(天宝七年)李白四十八岁。春在金陵,夏至杨州,秋游霍山(今安徽省六安县南),冬到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谒见江太守昊王李抵。
  751年(天宝十年)李白五十一岁。春在任城。秋滞留在高凤(后汉的隐士)石门山(又名西塘山,在今河南省叶县西南)元丹丘居处。秋末,自开封北游幽州(今北京市),经河北道、邺郡(今河南省安阳市)。
  752年(天宝十一年)李白五十二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今河北省南部),沿途留连。十月,抵达范阳郡(即幽州,今北京市)。初识安禄山跋启与边地战事之真相,颇感危险,即离范阳而去。
  753年(天宝十二年)李白五十三岁。早春,自范阳南下魏郡(今河北省魏县东),游西河郡(今山西省汾阳县),继续沿汾水南下,入潼关(关所在今陕西省,为洛阳与长安之问的要地),登西岳华山。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横江浦渡长江。秋,又南下游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句溪、敬亭山等地。
  755年(天宝十四年)李白五十五岁。夏游当涂。秋游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冬返宣城。旋至金陵,获安禄山乱。门人武谔许去鲁中(今山东省)接其子女南下。分别后,自往宋城接其妻宗氏。 756年(肃宗至德元年)李白五十六岁。岁初,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春在当涂。旋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乃自当涂返宣城,避难刻中(今浙江省膝县)。至漂阳(今江苏省滦阳县),与张旭相遇。夏至越中(绍兴)。闻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金陵。秋,闻玄宗奔蜀,遂沿长江西上,入庐山屏风叠隐居,永王数次下达聘书,几经犹豫,终于决定下山入其幕府。
  757年(至德二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 王东巡歌》。永王兵败丹阳,李白自丹阳南逃。旋被缚入寻阳狱中。妻宗氏为救其四处奔走。江南宣慰使崔涣与御史中承相宋若思极力救之,乃获释。宋若思辟白为军幕参谋,以掌军中文书事务。并随宋若思一同至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九月,病卧宿松(今安徽省宿松县)。曾两次赠诗宰相张镐求救。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
  758年(肃宗乾元元年)李白五十八岁。李白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县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760年(肃宗上元元年)李白六十岁。春由洞庭返江夏。秋至寻阳,再登庐山。决意游仙学道以度余年。冬在建昌(今江西省修水县西北)。岁末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
  761年(上元二年)李白六十一岁。流落江南的金陵一带。靠人赈济为生,闻史朝义势力复盛,李光弼派兵镇压,再次请缨入其军幕,但因病而半道还。冬初,寄宿于当涂县令(县知事)李阳冰处。曾出游历阳,旋归当涂,卧病于斯。
  762年(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六十二岁。早春,卧病当涂。晚春三月,作最后的一次旅行,游宣城、南陵。秋归当涂,病况日下,自知无望。而李阳冰又退隐在即,欲走无路,精神失常。临终之际,将平生所著托李阳冰。十一月,卒于当涂,有绝笔《临终歌》一首。

e

  • 江夏行的创作背景
    答:此诗作于唐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时。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作《江夏行》。
  • 我心目中的李白
    答:最开始你是句是梦,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先人们,然后就游历山水,是侠客梦。最后成为了求之不得济世梦。李白的情操相当的丰富,也有着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我觉得是我们这些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从李白的简谱年表之中,我可以看到他是会经常根据自己的感情来创作不同意境的诗了。最开始便是李白让我学习了...
  • 唐朝大事年表
    答:唐朝大事详细年表 发不上来,提供网址 http://jsfq.bokee.com/203154.html 简单的 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即位。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公元630年唐灭dongtujue。各族君长...
  • 李白和苏轼的朝代
    答: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
  • 李白写江夏的诗词
    答:2、此诗以赋法为主,比兴较少,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灵活多致。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李白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时。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作《江夏行》。三、作品鉴赏 1、《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采用...
  • 唐代年表谁知道?
    答:618 戊寅 唐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 619 己卯 二年 620 庚辰 三年 621 辛巳 四年 622 壬午 五年 623 癸未 六年 624 甲申 七年 625 乙酉 八年 626 丙戌 九年 627 丁亥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 628 戊子 二年 629 己丑 三年 630 庚寅 四年 631 辛卯 五年 632 壬辰 六年 633 癸巳 七年 634 ...
  • 我国历史大事年表
    答:公元762年诗人李白死。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学家韩愈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义。 公元880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公元907年朱温...
  • 28年华是什么意思
    答: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时。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作《江夏行》。
  • 绝句和望庐山瀑布是哪个季节的
    答:作者: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
  • 江夏行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作《江夏行》。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