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最冷漠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我公公家是文化人,外人看彼此说话客客气气,但是生活在这个家庭就感觉跟冰窖一样,逢年过节回去公公婆婆永远没有一颗菜毛,一口开水,都是我老公买回家做个他们吃,我心脏做手术,出院以后去看公公,公公非常客气说他非常挂念我,操心的寝食难安,但是没有去看过我一次,回去一样连口开水都没有,她女儿做手术,我老公去陪伴,我公公问我老公,你姐姐怎么样,我老公说反正你有没有事,可以去看看,我公公说好的,等她姑娘养了2个月回家看他,他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其实坐公交车都不用倒车就可以达到,公公见我老公就说他非常挂念我儿子,他唯一的孙子,但是孩子长这么大,没有吃过他一个糖豆,一寸线头,婆婆去世,大姑姐怕他孤单,让我们回去陪伴他过春节,我们给他做好吃好,晚上睡觉,他说什么都不让我儿子上他的床,儿子说,爷爷,我洗过澡了,公公说,洗过也不行,我不喜欢外人上我的床,我公公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领导,过去拿的高工资,但是老公兄弟姐妹小时候却连饭都吃不饱,公公一辈子对婆婆冷暴力,婆婆去世,公公在墓园写怀念婆婆,潇潇洒洒写了几张,一口一个爱妻,公公一辈子对家人一毛不拔,最后被骗子拔的一毛不剩,连他的墓地都是孩子给他掏钱,看不要他掏钱,就挑一个最大最贵的。

我的原生家庭。

从我记事起,任何时候,我妈只要开口跟我爸说话,我爸就一副很嫌弃,很不耐烦的神情,摆脸色就算了,嘴巴也是不饶人,而且一开口就冲着她咆哮。其实客观地说,当时的我觉得我妈并没有说一些很过分的话,只是小家子气一点,啰嗦一点。当我长大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当心里已经厌恶一个人,她不需要做什么,光是出现,你就忍受不了。

我爸冲着我妈咆哮的时候,我妈就不做声了,她几乎不会顶嘴,所以争吵的局面也是从没有过的,我爸一开口已经把我妈压住了,从头到尾,都只是我爸一个人的舞台,在外面那么有修养有风度的人像个暴君一样对我妈在发狂在咆哮。我们三姐弟从小到大在家为什么会不敢出声,都是被这阵势吓的。一家人相处一个晚上,可能都没有十句话。所以别人家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家长里短,儿女说着学校的事,父母微笑倾听的画面是我们永远得不到的奢侈品。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爸还会对我们三姐弟笑。但自从我八岁起,自从他开始对我妈不耐烦,我就没看见过他对我们三姐弟笑过。我爸很爱我们三姐弟,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也许他是不自在吧,也许他做不到这边对我妈凶完,那边就笑着面对我们三姐弟。多么可怕,在这个家,我爸已经自动带上了一个不苟言笑的面具。

可是他明明就会笑,我看到他和朋友们在一起,平时紧绷的脸舒展开来,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这样在笑的爸爸,令我感觉很陌生,我一年也没有见过他几次笑。他只有在他朋友面前才会这样快乐。

我还清清楚楚记得那年还在读四年级的我,好几个晚上,听着他们房间里传出的我爸歇斯底里的对我妈的怒骂声,我难过得躲在被窝里面压抑着声音无声地哭。今天的我,想起这个场面,还是会为那个小小的自己心痛。

读初中的我写了很多信给我爸,有次在信里,我说我已经对你们的关系不抱期待了,我不希望你们能相敬如宾,只求你们能“相敬如冰”,不开口说话就行了。甚至在信里,为了他们各自的幸福考虑,我希望他们能离婚。

我爸给我的回信是,他不会跟我妈离婚,原因是我们还小,对我们成长不好。我那时一个初中生,都已经知道了我爸的虚伪。他不是真的为我们好,他只是怕离婚会影响到他的名声而已。婚姻里面的馅已经不见了,可是还是要装做表面完整的样子。

我一女同事说,她的原生家庭特别冷漠。为了叙述方便,我用第一人称讲她家的故事。

我们兄弟姐妹6个,从小我爸我妈就总打架。我爸长得好,风度翩翩的,还是小学校长。我妈就一家庭妇女,在家做饭。我妈也不知道听谁的风言风语,总怀疑我爸跟着别人。我爸回家他就跟我爸吵,他们俩好像从来没有好好说过话。我爸在家得不到温暖,烦了,有时就到学校去住,一住十几天不回来。那时候我们还小,我妈伺候我们,唉,也是够累的。她就拿我们撒气。我妈最看不上我二姐,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就打她。打的最狠的一次,是因为我二姐忘了喂猪。我妈随手抄起纺线锤儿就扔过去。我二姐的手脖子当时就鼓起个大包。这个大包过了10多天才消。

我妈对我们都不好,不是打这个,就是骂那个。现在我妈80多了,躺在床上瘫痪了。这几天给她找了两个保姆,就都叫她骂走了。唉,没办法,也就是我妈,要不我们都不管她。

女同事一边说还还一边抹眼泪,我知道她生在这样冷漠的家庭,真的很苦啊。

我见过最冷漠的家庭关系是我的邻居一家。 邻居是是一个高学历大学老师,住我们隔壁,三十多岁的样子,长得又矮又丑,土里土气的样子,他老婆虽穿着也很土,但五官端正,比老公长得漂亮,听说他们原来同在一所小学当民办教师,然后走到了一起,后来高考制度改革后男的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读了研究生,男的上学期间都是这个女的在负担男的生活费,但这男的现在身份变了,总嫌老婆长得不好看、不洋气、没文化,总之就是毫不掩饰的看不起他老婆,家里家外,男人连正眼都不瞧他老婆孩子一眼,我们当时年轻职工都住在相邻两栋塔式楼里,平时没事,年轻的父母们喜欢聚在两楼之间的水泥坪里遛娃,拉家常,总是听到从他家(他住一楼,窗口对着小坪里)传来女人的哭声,不是大人的就是小孩的,这男的对老婆孩子非打即骂,也有人去调解过,但被男的骂了出来,领导也出面做过工作,但这男的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反而会认为是女的在外面讲了什么,于是变本加厉的折磨她...... 直到有一天,这男的跟一学生勾搭上了,直接跟女的提出离婚,这女的不同意,男的步步紧逼,有一天,可怜的女人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下在卫生间悬梁自尽…… 当时也有人怀疑是这个男的害死的,但大家又没证据,那时候也没监控什么的,最主要是娘家没人,旁人虽然鸣不平,但在没证据的情况下谁也不会贸然为一个已经死去的可怜人而得罪一个正在上升期的新贵,不过,这个事一直在我心里有个坎,快三十年了,我眼前总出现那可怜的女人那双惊恐不安的眼睛。 后来,这个男的跟女学生结婚了,又生了一个小男孩,上天无眼,这男的事业还蒸蒸曰上,他们的女儿跟他们一起生活,女孩成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小保姆,典型的现代版的灰姑娘,经常干着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家务活,后母倒也就算了,这父亲没有因为自己的亲生女儿失去了毌亲而有半点的怜惜,依旧、甚至更为严重的虐待女儿,好像只有儿子才是亲生的,稍不如意往死里打,当别的同龄孩子在外面嘻笑打闹的时候,经常听到这女孩子凄惨的哭声,听得我们心头发紧,虽然看不惯,但这也是人家的家事,不敢管,唉,同事们只能感叹世界上有如此狠心的男人....... 有两点至今我都想不明白,1、说好的因果报应呢?坏人为什么一点都没得到惩罚,反而青云直上,现在又是处长,又是教授的,还这个头衔那个名誉的一大堆的,活得滋润着呢。2、一个男人是有多狠心,逼死负担自己七年上学费用的糟糖之妻,还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不管不顾,连一个旁观者都看不下去的事他却心安理得,记得这个女孩只有七八岁的时候经常在大冬天用冷水给弟弟洗衣服,手都皲裂了,长满冻疮,我们几个女的正围着看她的手,正当其中一个妈妈回家去拿冻疮膏给她之际,女孩远远看着父亲走过来拚命挣脱我们往家里跑.....因为怕她父亲会怪她给我们说了什么又免不了一顿爆打..... 再后来,女孩大了,被安排在单位做资料员,从此这女孩子就像与那个家没了关系,家里没了她的容身之地,每天睡在资料室角落一行军床上,在校园与父亲偶尔碰到,女儿叫爸爸,做父亲的看都不看她一眼,直到举行婚礼,我们这些看着她长大的人为给这个可怜的女孩凑个人气,连最平时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都去相约去了,但她的父母都没出现,也没任何表示.... 人性冷漠至此,以前只在电视电影、书本上见过,这个人是我唯一生活中亲眼见到的,每每想到他,我觉的所谓苍天有眼就是一个笑话。

我见过最冷漠的家庭关系莫过于我村里这一家人了!把这个真实又可悲的故事看完,会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生!


这一家人全部自私自利,夫妻各开各灶,互不理睬;子女之间刀光相见,大打出手。父母最后都不得善终,一大家子人冷漠到令人发指!毫无亲 情感 ,让人咂舌。



都说父母是个复印原件,孩子怎样,来源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家的事就完完全全验证了这个理论。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具体的吧!


先来给捋一下人物关系:

主要成员有:老两口,两儿子、儿媳(各自三孩子)


老两口都是解放初期生人,那时候农村还都是见一面就结婚。彼此之间没有爱情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像他们这样相爱相杀到老的时属罕见。


老太太呢,贪吃又比较自私,年轻的那会去赶集买点吃的东西,常常躲在街上吃完再回家,不顾孩子也不管丈夫。对公公婆婆也不咋的,给口饭吃还要看心情!老头子,也差不多,有好事从来想不到自家老婆身上,又是个暴脾气,看不惯的事从不沟通,直接就开打。


就这样也混过去了半辈子,送走了老人,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经各自成家,自己也慢慢步入老年的步伐。


到老了,大概是积累了几十年的矛盾全力迸发,再也无法生活在一块,于是各开各灶,互不理睬。你吃你的米,我种我的菜。


没过几年老太太患上了糖尿病,并有高血压。人又胖的变了形,慢慢的失去了劳动能力,两个女儿供养吃了几年药后,再也不肯出钱,而儿子更是一毛不拔,老头子又拒绝照顾,绝望之下,在一个午夜自己偷偷喝了药。


老太太走后,老头子年纪也大了,地估计是种不了了。就把仅有的家当,分了分。其实无非也就是一点土地和农具。就为了这,两兄弟闹的不可开交。老大觊觎给老弟的分的地,又平整又离家近,于是不满意父亲的分配,要求重新抽签决定。



然后抽到了偏僻一点的老弟又不干了,吵来吵去,谁也不让谁,最后菜刀都拿出来了。如果不是村干部出面干涉说再不停止就报警了,这两人不见血是不会停手的。



从此两家彻底结下了梁子,反目成仇,不要说妯娌之间了,就是各自的孩子都不给玩到一块去。堂姊妹之间,连陌生人都不如。



这样的关系,不禁让人唏嘘。其实,就我们当地农村来说,妯娌之间闹个口水仗很常见,但没有亲兄弟因一点琐事而动手翻脸的。这可是一母同胞的血亲兄弟啊!


而那边闲下来的老头子呢,一个人悠哉悠哉的打打牌,反正孙子是懒得看的。吃的口粮是两个儿子按约定给的谷子,没有零花钱了就找两女儿要。一家人,成了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边的三家人!连重要的节假日都是各过过的,顶多女儿回来给老头“送个节”(逢年过节送礼,后来有一个女儿因意外走了。)



但这种所谓的“好日子”也没有持续太久,打破了原本的那丝“平静”。老头子住的房子在一个风雨夜塌了,腰和腿都伤了。后来,一直没有痊愈,儿女也懒得送他去就医。没错,因为谁也不肯出钱。慢慢地,老头就瘫在了床上,只有手还能动。


兄弟俩不得不一起面对,这次他们达成了共识: 谁也不愿意把老头接回自己的家里,老大就把废弃的烤烟房稍微收拾了一下,用木板搁了张简易床,把老父亲一个人丢在了里头。



接下来,新的矛盾又迸发了。兄弟俩轮流一人送一个月饭,但逢大的那个月有31,便谁也不肯送。争来争去,谁也不妥协。这个事被在外打工的侄子知道了,实在看不下去了,交代自己的老婆每逢31号去送个饭。


瘫痪的病人,何止送个饭这么简单呢?后续一大堆事呢?翻身,清洗,伺候大小便等。尽管两儿子都敷衍了事,但老头子还是顽强的挺了大半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本来就斤斤计较的两兄弟。看着老父亲还健在,兄弟俩越来越烦,越做越毛躁。翻身,大小便都懒得管了,每次就匆匆丢一碗饭就走了。


为此,村里的长辈还批评过这两兄弟。对待亲生父亲,哪能像喂狗一样。但这两人皮是真厚,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送个饭有时候都不按时,饥一顿饱一顿的。其他,还指望什么呢?


长期无人贴心照顾,老头子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上长满了疮褥,盛夏的时候,伤口都长了活蛆虫。女儿一个月来给清洗两次,但也掩不住他那屋子里的臭气熏天。终于,在某天晚上孤独的走了。


第二天中午送饭才被发现,保持着瘆人的姿势,据说寿衣都没穿的进去……


按理说故事到这里,他们的矛盾也随着老父亲的离开而结束了。但没想到这两兄弟,在老父亲葬礼上又闹出了幺蛾子。不知因什么琐事,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全然不顾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们。不按传统还礼(我们当地孝子要对前来吊唁的宾客下跪,表示尊重)就算了,一大群人还给他们在拉架……


写到这里,看的好可悲。如此亲近的关系,闹成这样子。这兄弟二人,现在都是做爷爷的年纪了。本是从一个娘肚子出来,现在却闹的老死不相往来,着实让人很无语!


这个事是发生在零几年的真人真事,那时候我正在初中走读,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亲历者吧!这家人给当时十几岁的我,造成了深刻的恐婚。怕以后自己也有这样的家人。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想把这家人的故事写写,警示自己,也告诫他人。


写在最后:


但愿,他们的下一辈会好点吧?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些不好的不会因此“传承”下去呢?大家怎么看,欢迎留下您的看法一起交流学习。

老头口袋里被搜出有避孕套,老太太为了惩罚老头,等到半夜老头睡着,把老头的脸抓得稀烂。大儿子养小三被媳妇知道,儿媳领着公婆把两人堵在地下室,大冬天,儿媳和公婆三人在外面守了一夜。小儿子离婚手续还没办妥当,就当着媳妇的面领着女朋友住在家里。

多年前认识的一个年龄稍大的同事,家庭关系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老两口有个两个儿子,都以成家立业。老两口独自生活,平常都是各顾各的,老头天天在外面跑,老太太从来不顾及老头的死活,只要把当月的工资上交就完事。

有一次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老头口袋里有个避孕套,因为上面都是英文,老太太也不认识,就问了老头,老头为了蒙混过关,就说是给孙子买的气球,老太太信以为真,就把避孕套给了孙子,谁知老太太领着孙子在玩气球的时候,被街坊看到,街坊的一句玩笑,让老太太得知是避孕套,老太太就怀疑老头在外面瞎搞,为了报复老头,就在半夜老头睡着的时候,把老头的脸抓得稀烂,说是要教训一下老头,害的老头好几天都不敢出门。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用在这个家庭真的是在合适不过。

大儿子成家后,天天花天酒地,从不把媳妇放在心上,整天在外拈花惹草。有一次被媳妇发现后,自己又没主意,就告诉了公婆,公婆就领着儿媳把大儿子和小三堵在了地下室,明知两人在地下室,可怎样叫门都不开,无奈三人就在外面守了一夜。这一夜,大儿子搂着小三在被窝里暖暖和和的睡了一夜,公婆和媳妇三人大冬天在外面冻了一晚上。

小儿子和大儿子一样,也是一路货色,刚结婚一年就在外面找了一个情人,小儿媳妇没办法,就想和他离婚,在还没有办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小儿子竟然堂而皇之的把情人带到家里,当着媳妇的面,晚上还非要和情人睡在一起,无奈小儿媳妇只好自己搬回到娘家去住。

我以前的邻居,两口子都是某卷烟厂职工,有一个女儿。单位效益好,收入都不少。但是他们是各自花个人的工资。他们家没有窗帘,窗户上糊的是牛皮纸。因为谁也不买窗帘。

各做各的饭,女儿轮流跟爸爸妈妈吃。衣服也是各洗各的。女儿上学后也是自己洗自己的衣服。

有一次我和女主人聊天的时候她给我说了他们家洗衣服的事,我听完后好奇地问:“双人床单咋办呢?”她说男人洗。因为没有洗衣机,男人力气大。

那时候家属区供热水,他们也是各自拎着保温瓶打水,谁打的水谁喝。

我当时就非常不理解,一个家庭都成这样了,夫妻两人怎么还在一起生活。那时候住房面积小。夫妻二人还得在一张床上睡觉。她女儿当时已经上初中了,十二三岁。结婚十几年他们也不知是怎么过来的。

后来我搬家了,再没见过这位邻居,也不知他们夫妻是不是依然这样生活着。还是有所改变。

就是我老公家的,一家人坐沙发上看电视能一天不说一句话,一家人吃饭没有一个人说话,几乎不打电话,偶尔打就问好不好,好的,就挂了。我都不能理解他们家人相处方式。我和爸妈三个人在一起吃饭开开玩笑,闹一闹,很开心。我几乎每天都会给不在身边的父母电话,今天吃啥,村子里谁家有点啥事,家里缺啥。哎,人和人相处模式还真是好多种。去老公家特别不习惯

我一个同事,一米五几的个子,长相一般,能力也一般,但是嫁了一个又高又帅的丈夫,他丈夫一米八几,身姿挺拔,五官俊朗,会打篮球。想当年刚调过来时,两个人常常一起走,一高一矮感觉很不和谐,但她丈夫总是把手放在她肩头揽着她又感觉很和谐,画面很美。我们都很羡慕她。

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别人看到的只是这双鞋子漂亮不漂亮。

她曾感慨地说,如果能够再选择,宁可嫁一个事业成功的老头儿,也不会嫁一个野心勃勃的靓仔。你陪着他打拼,等到他想要的差不多都有了,那么他最不想要的就是你了,他的什么也都不是你的了!听起来很心酸,但是她说得很平静。

她和她老公早就分居了,各住一间房。婆婆在她家养老,住主人房。突然想到,在广场散步时,常看到她丈夫,或者是婆婆,没见过她,更是好久没见过那一高一矮的一双身影了!

婆婆和丈夫无论谁做饭都只做母子俩的,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下班多晚,她都要自己做饭。卫生间各有各的,但厨房只有一个,不能各用各的厨房,但厨房里的用具和用品是你的还是我的,却分得很清楚。

有一天她不舒服晕倒在了卫生间,没有完全失去意识时想到,要是就这样死去的话,不知道要多久才会被人发现,因为她的房间没有人会进来,当然了除了她的女儿。只是女儿已经在外地上学了,很少回来。

后来自己慢慢醒过来了,又慢慢爬上床去……

说的人很平静,听的人想流泪。

住一个屋檐下的明明是你的丈夫,你的婆婆,但是彼此的关系却连合租的房客都不如,合租的房客至少可以随时退出,随时解脱。

她才40多岁,可以说人生刚刚过半。漫漫人生路,越走人越老,未来的日子怎么过呢?想想真难受。

这件事要从两个老年人去民政局办离婚证开始说起。

周一的一大早,两个六十多的老年人排在民政局门口办理离婚证,工作人员十分诧异,那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老年人办理离婚证,一般都是小青年来办。

工作人员就问:“你俩这么大年纪了,为啥还办离婚证啊?”

大娘就说:“以前顾忌孩子,现在孩子也长大了,也都成家了,我们也没啥顾忌的了,想着就赶紧把未了的心愿给了了。”

工作人员就问:“你俩当初是怎么认识的啊?”

大爷就说:“我年轻的时候是个卖水果的,一天收摊早,正好路过一家卖首饰的,你大娘就在里面卖首饰,我上去就挑了一个金手镯,问你大娘,这首饰多少钱一斤?这一下你大娘给乐坏了,还以为碰到一个土豪呢?”

工作人员也笑着说:“你们这不是挺好吗?干嘛还要离婚啊!”

大娘就气着说:“好什么好,要不是今天商量着办离婚证,我们已经有三十多年不联系了。”

大爷也低下头说:“那时候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有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没法在一起,有了两个孩子后,天天吵架,看着对方就像冤家一样,孩子们看着我们吵架,每次都哭着哀求,后来我俩决定分开抚养,我来抚养儿子,她来抚养女儿。过了几年我终于鼓起勇气去她娘母,我女儿居然叫我叔叔,这是对我的侮辱,她居然教育孩子不要认我这个父亲,到现在女儿结婚成家了都不认我。”

大娘听到这来气了,大声的吼道:“我就不让她认你,凭什么认你,你知道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吗?我女儿现在大学毕业,你出过一分力吗?全靠我一人之力撑起来的。再说了,儿子现在也没叫我一声妈啊!我不管,今天这个婚离定了,我们在一起没有任何的意义。”

老头一听也火了:“离就离,反正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一个破证也没啥意义。就是我让儿子不认你的,每次孩子喊妈妈的时候你在哪?现在长大了想认,没门!”

工作人员看这架势要打起来,赶紧去劝阻,然后把这件事上报给上级,上级让他俩先回去,因为这种属于特殊的离婚案例,民政局要分析后才能出结果。最后民政局把所有的亲属都叫到一起,好好的劝导一番,最后还是达成谅解,儿子和女儿终于拥抱在一起,溃不成声,其实两个人早就想相认,碍于父母之前的这种关系,谁也不敢跨出这一步。

这个家庭我认为是最冷漠的,三十几年的相识不说话,相爱不联系,相知不相认,两口子分开这三十年谁也没想过找老伴,一心放在孩子身上。为什么说人类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我算见识了。



  • 什么家庭养出自私冷漠
    答:1. 强权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个体的需求长时间被忽视和压制。《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将公众的目光引向了校园霸凌的问题。在审讯室,霸凌者魏莱用冷漠的双眼看着被自己欺凌得狼狈不堪的陈念,她的眼神就像动物界中的猛兽,缺乏人类的情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在电影中也得到了体现,揭示...
  • 中国亲情关系是不是太冷漠了?
    答:有人说每逢过年过节,家人团聚的时候,也正是家庭矛盾最为突出的时候,这其实很有道理。我们中国式的家庭关系的确很微妙的,不常联系,若即若离,这不能称之为冷漠。这也有可能是处理家庭关系、家庭问题的一种被动或无奈方式。关键一点是什么呢?古人云:兄弟睨于墙,外御其辱。也就是说,尽管自家兄弟...
  • 你见过最冷漠的夫妻生活是怎样的?
    答:当然,我不是提倡离婚。只是个人一点浅见,既然婚姻只剩下冷漠,为什么不给双方一个幸福的机会?都说幸福是靠自己给予的,彼此不能再温暖对方,何不放开,各自安好!我有一姐妹,孩子上初中时就和先生离婚了。正如别人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刚听说她离婚时,我们都...
  • 为什么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很冷漠?
    答: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之间就缺少了沟通的桥梁 有一位社会学家说过,每一代的父母都是他们家庭的支柱。一旦这一根支柱不见了,那么这个家哪管再坚固也都会化为散沙。有父母在的家庭,那才是较为团结和谐的幸福之家。而当父母离开之后,这个家就会迅速成为没有核心的空虚之家。曾见过这么一个事例。村...
  • 什么家庭养出自私冷漠
    答:3.分裂家庭:复杂的家庭关系让爱有了缺口。在中国社会中,有这么一个现象,很多夫妇即便已经从相看两不厌走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还是不肯结束这段残破的夫妻关系,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因此,他们的孩子便在满是争执与吵闹的家庭中长大,光顾着宣泄情绪的父母又怎么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否走...
  • 最坏的夫妻关系都是什么样子的?
    答:2,一方喜欢家暴,一方却选择容忍 容忍方容易感化自己,认为自己非常伟大,殊不知这种畸形的关系会带给后代严重的影响,要么孩子是自卑,要么孩子是暴躁,社会上很多犯罪分子,家庭中都有一位爱暴力的家长,这不是危言耸听。何况容忍带来的结局绝对不是理解和忏悔,更多是变本加厉的折磨和不屑一顾的冷漠。...
  •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子女亲情淡薄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子女亲情淡薄的原因最主要是缺少陪伴和沟通,其次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代沟。感情是需要培养的,不论是谁在一起相处久了都会日久生情,所以如果你和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之间感情淡薄,无疑是因为你们缺少相处和互动,彼此之间不了解,也就会产生陌生感。而父母和子女因为年纪关系产生了...
  • 有些家庭的关系很冷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答:连最平时不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都去相约去了,但她的父母都没出现,也没任何表示...人性冷漠至此,以前只在电视电影、书本上见过,这个人是我唯一生活中亲眼见到的,每每想到他,我觉的所谓苍天有眼就是一个笑话。有一次我和女主人聊天的时候她给我说了他们家洗衣服的事,我听完后好奇地问:“双人床...
  • 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很冷漠老死不相往来怎么办这样的家庭多吗
    答:上一辈的人的关系,你就不要多操心了,你要做的就是和你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建立一般的关系就行了。如果和你的 (堂、表)兄弟姐妹也建立不了很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