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选车就看这几个方面 传祺GS4 PLUS对比长安CS75 PLUS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传祺GS4 PLUS 、长安CS75 PLUS对比试驾

2015年,iPhone6 plus的推出,让PLUS这个英文单词开始广为人知,而后众多手机厂商纷纷加入跟风使用,一时间PLUS概念开始在手机行业盛行,PLUS代表着“大、加”,也就是说一般带PLUS的手机,都可以看做是普通版的升级款,它满足了更多国人追求“大”和“更厉害”的消费心理。
而近两年,PLUS风潮也开始在汽车行业流行起来,比如朗逸PLUS,长安CS75PLUS等等plus车型一经推出就备受消费者青睐。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最近正在预售期的传祺GS4 PLUS,一经发布就喊出“同级最强PLUS”的称号,关注度直线攀升。
有趣的是传祺GS4 PLUS上市后将面临是直接竞争对手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长安CS75 PLUS。而长安CS75 PLUS恰恰又是目前众多PLUS车型中的佼佼者,在10-15万级SUV市场也是绝对的销量担当,曾数次将国民神车哈弗H6从销量榜榜首拉下马,目前月均销量更是保持在2万5千台左右。
作为同级PLUS车型,传祺GS4 PLUS刚刚发布就敢于喊出“同级最强PLUS”的口号,也被外界看做是对长安CS75 PLUS的明显挑战。
因此,为了验证传祺GS4 PLUS到底是真实力还是假嚣张?近日,我们就特地将两台车型拉到试驾场地进行了一番对比试驾体验。

考虑到篇幅的问题,外观和内饰设计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较主观层面的评价,这里不多赘述了,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重点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
抛开主观层面,下面就重点聊聊动力、智能化配置以及空间三个方面的对比表现供大家参考。
首先交代一下两台车型的基本信息:

动力方面: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GS4 PLUS和CS75 PLUS的两款高配车型都采用了2.0T发动机,CS75 PLUS的2.0T最大马力233匹,GS4 PLUS的2.0T最大马力有252匹,显然参数更强,但是在变速箱方面,同为爱信AT变速箱,CS75 PLUS的8AT档位数则更多,两者相比可谓互有优势吧。但是实际跑起来,马力更大的GS4 PLUS在加速能力上则明显比CS75 PLUS要快一些,经过场地实测,GS4 PLUS的零百加速成绩为7.5S,而CS75 PLUS的零百加速成绩为7.8S,在动力性能表现上,GS4 PLUS略胜一筹。

长安CS75 PLUS

传祺GS4 PLUS
除了绝对动力更强,GS4 PLUS的操控表现也更加灵活。虽然数据上看CS75 PLUS的车身比GS4 PLUS更短,但是GS4 PLUS却要灵活许多,连续绕桩信心十足,转向精准悬架支撑到位,反倒是CS75 PLUS开起来更像是一台中大型SUV,稳重感满满但是灵活性不足,对于喜欢驾驶的年轻人来说,GS4 PLUS或许更有吸引力。

传祺GS4 PLUS

长安CS75 PLUS
智能化方面:中国品牌的座舱智能化体验,相比国外品牌一直以来都是领先。而在这方面,CS75PLUS和GS4 PLUS的表现都紧跟了当下的潮流,除了常规的语音识别控制、在线音乐、在线导航、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外,还能使用车载微信,驾驶者不用特地掏出手机,直接用车载微信就能收发消息,整个过程十分方便快捷,智能化体验都十分出众。

传祺GS4 PLUS

长安CS75 PLUS
而如果非要做对比的话,作为后来者的GS4 PLUS首次搭载了广汽传祺最新研发的ADiGO超感交互智能座舱,依托全新一代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基于“先知·共生”的设计理念,通过AI、AR、大数据和5G互联,赋予座舱提前感知、主动服务、五感融合的能力。比如可以实现抽烟了会自己开窗,困倦了会车机会自动放音乐吹空调为车主解乏等等更加细致、更加智能的用车体验。此外,在语音识别功能上GS4 PLUS的车机系统还能辨认粤语,这点对于广东的用户来说会更加实用。
最后是空间方面:
CS75 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00mm/1865mm/1710mm,轴距为2710mm。
GS4 PLUS的长宽高分别为4710mm/1885mm/1726mm,轴距为2710mm。
从数据上可以看到,GS4 PLUS和CS75 PLUS的尺寸差异很小,轴距也完全一样。但是从我们实测的乘坐空间对比来看,GS4 PLUS会更大一些,同样前排身高1米75驾驶员座椅位置调整好,GS4 PLUS的后排腿部空间会比CS75 PLUS多近出一拳,而且后备箱在五座状态下实测可以放下两个30寸和四个20寸,共计六个拉杆箱,比CS75 PLUS多装一个20寸箱子,所以对消费者来说,GS4 PLUS的“得车率”相对会更高一些。

写在最后:
抛开外观、内饰等比较主观层面的评价,仅从本次对比试驾体验来看,在动力性能、智能化体验、空间表现三个方面,作为后来者的GS4 PLUS显然是有备而来,丝毫不输“老大哥”CS75 PLUS,这或许就是广汽传祺敢于喊出“同级最强PLUS”的底气所在吧。
但是,即便如此,传祺GS4 PLUS需要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除了需要挑战长安CS75 PLUS上市两年多来积累的好口碑之外,定价才是传祺GS4 PLUS需要真正考虑的问题。作为后来者,要让消费者看到性价比,感受到诚意,才有可能迅速打开市场,而目前13.5万元——14.6万元的预售定价还不足以打动消费者,所幸!还在预售期内的传祺GS4 PLUS还有改变的机会,所以,对于这场“同级最强PLUS”之争,最终会花落谁家,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尚时刻,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管名号如何,动能、乘坐体验以及智能配置方面的差距是掩盖不了的,这也是我更喜欢传祺GS4 PLUS的原因。既然价格差不多,看的就是区别是什么,哪个更有优势了。

易车原创 相信很多消费者和我有差不多的经历,刚结完婚想要买车,手头上的积蓄又不是很充足,所以在有限的预算内必须精打细算,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当然,既然是夫妻共同财产,老婆也必须满意才行,于是我选择了两款综合实力都比较强的车给老婆,让她做最后定夺。

我的选车思路是购车总体花销不能超过15万元,配置比较丰富,变速箱选用更稳定一些的手自一体变速箱,所以可以选择的款式并不太多,最终我的选择分别是13.19万元的长安CS75 PLUS 1.5T尊贵版(下文称为长安CS75 PLUS)以及13.18万元的传祺GS4 PLUS 270T 星辰版(下文称为传祺GS4 PLUS)。

从我对配置的需求来看,传祺GS4 PLUS和长安CS75 PLUS两个车的价位非常接近,动力水平也相似,而在我关注的安全以及车辆实用性上也做到了惊人的相似,也因此我陷入了纠结,我只能把最后的选择权交给我老婆,看看她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为了让她更好的了解这两款车的配置情况,我把两款车从外到内和她分析讲解了一一遍,她最终选择了传祺GS4 PLUS,我也和大家分享下她的选车思路。

在外观层面,传祺GS4 PLUS和长安CS75 PLUS都是我比较喜欢的设计风格,但是从我老婆角度来看它们两个都“不合格”。

来到内饰,我老婆首先就被长安CS75 PLUS的红色内饰所吸引了,传祺GS4 PLUS又是全黑又是规规矩矩的设计风格则显得普通了一些,不过我也和她说,传祺GS4 PLUS也可以选择红黑的内饰。

不过在接下来的细节中,她发现长安CS75 PLUS只是造型设计得比较好,但是在全液晶仪表盘所呈现的精致感以及高级感上不如传祺GS4 PLUS。

对于长安CS75 PLUS中控屏幕偏向驾驶员的设计,她认为即便是有一些视频娱乐功能,坐在副驾位也会看得比较辛苦。当然如果是她开车,那效果就很好了,也完全不用考虑我的感受。

女性对皮质的东西比较敏感,我老婆也不例外,对比完两车的座椅皮质以后,她认为GS4 PLUS的皮质更好,舒适度应该也会比长安CS75 PLUS更好一些。

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后排座椅调节上也有不同,传祺GS4 PLUS可以直接用坐垫旁的扳手调节,而长安CS75 PLUS需要转身用靠背上的扣手调,相比之下,传祺GS4 PLUS的调节方式更人性化一些。

除了外在的感受以外,我老婆也考了驾驶证,她也想偶尔能开车和姐妹出去玩,新手女司机独自上路,对车辆又不熟悉,那肯定是“傻瓜式”的配置越多越好了。

传祺GS4 PLUS与长安CS75 PLUS都配备了全LED大灯,并且也提供有自动大灯功能,不过传祺GS4 PLUS胜在多了自动远近光,可以避免在夜晚行驶中忘记关闭远光的情况。

传祺GS4 PLUS的雨刷同样支持根据雨量自动打开并调节刮刷频率,提升了雨季驾驶的安全系数(新手女司机突遇暴雨会手忙脚乱)。

尾门同样是两车都配备了电动尾门,不过传祺GS4 PLUS支持感应开闭,避免了女性穿裙子或者身高不够的尴尬情况。

由于新手女司机对转向的把控不是特别好,所以我认为除了要有自适应巡航以外,车道保持和车道偏离辅助对她帮助更大,这两个配置传祺GS4 PLUS就有。

在自动化配置方面,传祺GS4 PLUS和长安CS75 PLUS也做到了主流车应有的高水准,如果看配置表,两个车90%的配置都是相同的,不过在10%的不同中,我和她一起发现传祺GS4 PLUS更适合女性司机。

结语

从硬核实力来说,13.19万元的长安CS75 PLUS 1.5T 尊贵版和13.18万元的传祺GS4 PLUS 270T星耀版都是综合表现非常强的选手,但是他们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不同。

在这次选车中,我也让我老婆以女性的眼光来帮我选择,她认为传祺GS4 PLUS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以及“傻瓜式”配置上更能满足她的用车需求,希望我的这个简单的案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