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可见的银杏,怎么就比大熊猫还濒危?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4
满大街的银杏,为什么濒危程度比大熊猫还高?

我们平常听到的濒危生物,几乎都是数量稀少的动物。比如:大熊猫,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有1864只,圈养大熊猫达到了375只,属于易危生物,然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银杏却比它们还要濒危,属于濒危物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银杏为什么是濒危生物对于植物而言,数量并不是决定生物是否属于濒危生物的唯一标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基因多样性。
对于动物而言,基因多样性体现在它们的数量上,数量越多,基因多样性就越丰富。但对于植物来说,数量并不能决定基因多样性丰富程度,这是因为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以银杏为例,银杏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生殖,另一种是无性生殖,苗圃中最常用的就是无性生殖。
他们可以利用银杏树的枝桠进行扦插,得到的银杏树苗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性状和原来的树木一模一样,非常有利于大规模商业推广。
但是无性繁殖的坏处是基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无论种植多少棵银杏树,本质上都是同一棵树的分身而已。从基因多样性来看,1棵银杏树与1万棵银杏树都没什么区别。
但是有性生殖则不一样,有性生殖是指雌雄各生产出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内储存了各自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会发生联会产生基因突变。但是基因突变没有方向,导致后代的特征不稳定,但这也是基因多样性的体现。
但是对于种植户而言,特征不稳定非常不利于商业推广,再加上有性生殖要从种子开始培育起,生长周期长,所以很少有苗圃会进行银杏育种。

再者,由于市面上常见到的银杏基因几乎都一样,即使采用有性繁殖,也无法增加银杏的基因多样性。而生物的基因多样性一旦减少,它们就非常容易被灭绝。
比如:虽然银杏树看起来很多,但如果自然界爆发一场针对银杏树的病毒,由于缺乏基因多样性,可能所有的银杏树都会因病毒感染而死亡。

这件事情在上个世纪已经发生在香蕉上一次,当时世界上流行的香蕉是大麦克香蕉,但由于大麦克香蕉的基因几乎一样,以至于当黄叶病的爆发,所有的大麦克香蕉在一夜之间全部死亡了。而我们现在吃到的香蕉,是大麦克香蕉的替代品:华蕉。
然而华蕉的基因多样性也不够丰富,以至于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当华蕉也爆发一场病毒危机时,我们该吃什么香蕉?

银杏也是如此,虽然银杏的数量很多,但是野生银杏的生存现状堪忧,据科学家观测,野生银杏的数量非常少,而且已经有将近10年没有幼苗发芽,并生长超过3年了,这说明银杏正在面临灭绝危机。之所以银杏濒临灭绝,很可能是因为与银杏共生的生物减少了。
银杏的灭绝原因植物在繁殖后代时,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后代传播到更远的地区,所以很多植物都会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比如:山竹甜美多汁深受森林里动物的喜爱,而动物在吃山竹后需要在肠道内消化一段时间,再排泄出难以消化的山竹种子,帮助了山竹的种子传播。
而银杏比较不幸,它们赖以传播种子的动物已经灭绝了。银杏曾经在恐龙时期非常常见,是一些恐龙的食物。但随着取食银杏种子的恐龙灭绝,使得它们的种子难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而银杏果仁中含有毒素,该毒对恐龙无害,但哺乳动物无法以此为食,所以银杏的种子只能掉落在母亲身边,而母亲又会抑制幼苗的生长,所以银杏的数量才会越来越少。

保护银杏关于如何保护动物,我们知道要为它们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禁止射杀保护动物。但对于植物的保护,则稍微有些区别。
首先,人工大规模种植的保护植物可以砍伐,比如:路边的银杏,只要合乎当地的法律法规就可以砍伐。但是野生的保护植物禁止砍伐,并且要为它们建立档案,建立数据库。还要清理植物周边的杂草、杂树,以免影响保护植物的生长。
再者,收集植物的种子,采用人工育苗的方式培养它们发芽、生长,等到一定的阶段时,再将小苗移植到自然界中。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育种手段,对银杏进行杂交、测交、回交等各种育种手段,尽量在短时间内丰富银杏的基因多样性。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这些手段有效缓解了银杏灭绝速度,但是关于银杏的保护仍旧不能掉以轻心。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银杏树,为什么反而成了濒危的一种植物呢?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银杏树它都是通过类似于克隆一样的技术,它的基因是很类似的,就像是无数个分身本身的基因段很相似,如果发生疾病,那这些所有的隐性术都会生病,因为基因不具有多样性。
在恐龙的那个时代,银杏树是有5种不同的大类的,但是到现在只有我们大街上所常见的一种银杏树了,而且这一种银杏树还是通过同体繁殖的方式,就是从一颗银杏树上面割下一部分的生物组织,然后通过人为培养的方式把它培养成一个单独的植株,但是归根结底这些培养出来的和原来的那颗银杏树基因是一样的,因为它最早的时候是一个母体,虽然现在他也长大了,也变成银杏树了,但是基因的多样性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一个动物没有基因的多样性,那就是最可怕的,最有危险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如果出现类似于基因病一样的存在,这个物种会在短时间之内灭绝它们彼此之间的基因是一样的,碰到了一种疾病,一个没有办法抵挡,所有的都没有办法抵挡,他们之间不具备任何的差异性,就像是一个强大的军团,你看这人数很多,但实际上她们每个人的实力都是一样的,你击败了一个人就意味着你可以击败所有人,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力量上的差异。
银杏树现在虽然在大街上长的似乎也不少啊,然后有一些古老的银杏树也长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真的就有这种很久很久的银杏树,因为人们从银杏树的基因里面发现它的生长速度比正常的植物慢得多,而且还会反复的更新自己的细胞,所以他们生存很久很久,银杏树最早出现的时候是跟恐龙出现差不多的,大概是在2.5亿年到2.7亿年前,恐龙在6,7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但是现在银杏树还存在着,可见它的生存能力。

无论如何人们也不会把银杏和濒危联系在一起,毕竟在我们家楼下,道路两旁,甚至是公园里都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许多地方还以银杏作为景观,专门种植了大片的银杏林以供观赏。似乎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将银杏作为濒危物种来对待。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野生银杏的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增长,而且最近10年来,已经没有观测到3年成活的幼苗了,这意味着银杏的生存状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所以它们被列为濒危保护植物,而大熊猫则被列为易危生物。

银杏

虽然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种植了银杏,但是所有的银杏都来自于我国3个地方,分别是以浙江天目山为代表的东部种群,以贵州务川、重庆金佛山为代表的西南种群,以广东南雄、广西兴安为代表的南部种群。

通过化石证据显示,最早的银杏可以追溯到2.7亿年前,并且在恐龙时代银杏家族迅速崛起,只是在被子植物兴起后,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导致许多裸子植物因此而灭绝,幸存的裸子植物也退出植物界的霸主之位,在某一个角落苟延残喘。

银杏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原本它曾经有5个科,但现如今只有一个科,一个属,一个种,这意味着银杏既没有近亲,就连远亲也灭绝了,真真正正成了孤家寡人。这种现象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一旦该物种被宣告灭绝,整个银杏科也将会被宣布灭绝,所以保护银杏非常有必要。

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明明已经栽种了那么多银杏树,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精力保护它们呢?

为什么要保护银杏?

银杏数量虽然多,但大多用于景观用树。一般来说,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才能被选中当作景观用树:

株型整齐,观赏价值高。

生命力顽强,抗病虫害强。

对土壤环境要求较低,方便管理

树木发芽早,落叶晚,可供观赏期长。

树木的寿命较长,且成活率高。

银杏就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而且,现如今的育林师在培育银杏幼苗时,会选择无性繁殖的方式扦插,这样做的好处是银杏的株型统一,生长速度一致。

然而无性繁殖的缺点就是基因与母体几乎没有变化,相当于孙悟空用毫毛吹出来的分身。基因多样性不足时,就容易使得银杏对抗环境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它们容易灭绝。

另外,景观用树的缺点是这些树无法繁殖下一代,虽然银杏依旧会结果生子,但是城市里面的环境已经不具备银杏幼苗生存的空间,使得这些树的幼苗无法存活。

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使银杏树的数量再多,对于银杏的生存帮助也不大。而银杏真正的希望,蕴藏在野生银杏林中。

野生银杏林

判断一个物种是否处于濒危的关键因素,就是看它们的野外种群情况,而现如今研究发现,野生银杏林生存很不乐观。

首先,以银杏为食的动物大多都灭绝了,没有动物取食,意味着它们的种子很难落到更远的地方,只能落在自己周围。

然而当一片森林达到一定密度时,此时上方的树叶将会遮挡住底层阳光,使得幼苗难以萌发,即使萌发也难以长大。

正因为如此,科学家们已经连续10年没有观测到3年生活期的小苗了。这意味着野生银杏林正经历一次断层。

幸运的是,银杏遇到了人类。我们除了观测野生银杏林之外,也会主动做些什么来帮助它们度过灭绝危机,比如:让南部银杏种群和东部银杏种群杂交,在过去由于地理阻隔,这两个种群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基因交流,但现如今它们可以彼此交换基因,保留优势个体。

将银杏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种植,扩大栖息面积。为野生银杏林设立保护区,禁止人们砍伐野生银杏,并保护它们的幼苗不被其他动物伤害,提高银杏幼苗的存活率。

另外,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测序来研究世界各地的人工种植林银杏的基因差异,发现这些人工种植林的基因多样性能够帮助它们抵御外界环境,不至于让它们短时间内灭绝,而这也将会留给人类更多的时间保护这种生物。

相信随着我们的保护,银杏能够像大熊猫一样从濒危降为极危,甚至有一天能够迎来“无危”的状态。



因为银杏的数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增长,近10年以来根本就没有成活的银杏幼苗。所以满大街可见的银杏,比大熊猫还濒危。

满大街可见的银杏,比大熊猫还濒危,这是因为人们的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有些不文明的人看到银杏树就会对它们进行一定的破坏这就造成了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大熊猫区已经被国家列为了保护动物,人们如果对她造成危害的话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等。

因为已经十年没有在野外发现新的银杏幼苗,再加上果实有毒,没有动物能把银杏的种子带到别地方让其成长,传播途径就减少了,所以它现在的处境很不好,被归到了濒危物种,而大熊猫是属于易危物种的,银杏的处境比大熊猫的处境艰难很多。

满大街可见的银杏,比大熊猫还濒危,这是因为银杏没有大规模的增长,而且生存状况也非常的恶劣,所以目前存在的数量非常的少。

  • 感觉大街上很多银杏树,为什么银杏树仍是濒危物种?原因何在?_百度知 ...
    这与“大熊猫”的地位相同。稀有的东西更贵。银杏种群仅存一种。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繁殖和栽培,这个种群的保存就会出现问题。银杏具有古老的起源和特殊的形状。根据研究,银杏出现于二叠纪的古生代,在新生代第三纪逐渐衰落并死亡。特别是在第四纪冰期,世界各地的银杏叶都被冻死了,但中国却保存了下来。银杏叶...
  • 满大街的银杏,怎么就是濒危物种了?
    扦插繁殖果实发芽银杏树动辄可以活千年,它为什么能活那么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过一篇论文,银杏会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上百种保护性质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抵御病虫害以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另外银杏基因中不存在与衰老相关基因的启动机制,也就是说它一直都是以青春期的标准发展的,而且它...
  • 为什么说银杏树是植物中的大熊猫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的保存下来。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毫无疑问,国外的银杏都...
  • 满大街的银杏,为什么会变成濒危物种?
    其中就拿人们现如今必要聊起的白鳍豚,江豚,中华白鲟等等这些物种已经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处于灭绝或正在濒危的物种之一。也正是如此,现如今国家推出了很多保护政策保护这些动物,但是有许多的植物也该保护,就拿满大街的银杏树来说。它们也变成了濒危物种,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银杏树的一个生长周期...
  • 满大街的银杏树,为什么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呢?
    6. 然而,这种昌盛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经历三叠纪和白垩纪的大灭绝之后,银杏纲目的物种难以适应环境的生长。7. 随着更高级的被子植物出现,地球植物的统治权被抢夺,银杏纲目也只剩下一支独苗——银杏树。8. 现在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满大街都是银杏树,都是人工培植的。对于植物来说,是否濒临灭绝,不是...
  • 为什么说银杏树是”植物中的大熊猫
    因为银杏是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是中国特产,素有“活化石”之称。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银杏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
  • 银杏树满大街都是,为什么还是濒危?你知道吗?
    都是人工培育的;甚至你在某些农村看见年龄上百年的银杏树,很可能也是古人通过移栽得到的,属于移栽地的银杏种群。本质上说,我们见到的所有银杏都是孑遗物种,失去了基因的多样性,这样的物种会逐渐衰退,如果任其自然繁衍下去,最终大概率会灭绝,类似的孑遗物种还有我国的大熊猫、麋鹿、水杉等等。
  • 我国珍稀植物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__
    20世纪40年代,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水杉,一种从古代植物中留存下来的“活化石”。水杉的发现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被誉为“中国的国宝”和“植物界的熊猫”。水杉与大熊猫一样,都是仅在中国发现的古老物种,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银杏和水杉作为我国的珍稀植物,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 满大街的银杏树,为什么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呢?
    整个银杏纲目的物种难以适应环境的生长。而且随着更加高级的被子植物出现,抢夺了地球植物的统治权,而银杏纲目也仅仅剩下了一支独苗——银杏树,其实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看见满大街都是银杏树,这些都是人工培植的,而对于植物来说,决定是否为濒临生物,其实也不是根据它们的数量来的,而主要还是根据树木基因...
  • 我国珍稀植物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__
    银杏,这一我国独有的珍稀裸子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它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裸子植物的特点是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是裸露的,仅被一片鳞片覆盖。这就是为什么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的原因。水杉,这种在20世纪40年代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植物,是一种从古代植物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