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为什么定16两为一斤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4
祖先为什么定16两为1斤

相传16两秤的秤星,每一颗代表一颗星宿,它们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倘若短斤少两,少1两叫“损福”,少2两叫“伤禄”,少3两叫“折寿”。

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那是因为古时候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古代的杆秤用木头制成,杆上有16颗秤星,一颗星代表一两。杆秤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有许多学问。

杆秤是由秤杆、秤砣、秤盘组成的。秤砣也叫“权”,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属星宿,是主雷雨的神。秤杆称作“衡”,象征紫薇星座。而“权衡轻重”这个词,也是由此而来的。

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一斤。秤星必须是白色或黄色,不能用黑色,比喻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秤杆上的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做杆秤的关键是能选准定盘星,只要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因此,人们往往把定盘星用来比喻事物的准绳。

在做买卖时商人手提着那个绳纽,叫做秤毫。它的意思是叫你在约秤时要明察秋毫,决不可粗心大意。秤一提起来首先看到的是定盘星,提醒商人要权衡一下良心,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不得缺斤短两。如果给人短斤少两则损阴德,其中少一两叫“损福”,少二两叫“伤禄”,少三两叫“折寿”。以此暗示人们做生意要诚实,不能昧着良心干那损人利己的事。

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那么老祖囘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是他们不聪明吗?不是的。

传说我们的先人观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他们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所以说:人在做,神在看。

据说做买卖的人,如果称东西,短斤少两,都要受到惩罚。卖东西少给人一两,福星就减少这个人的福;少给二两,禄星就给这个人减禄;要少给三两,寿星就给这个人减寿。

古代人都知道〝人在做,神在看〞,所以人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现代的人破坏了老祖宗的传统,在六十年代把十六两一斤改为十两一斤。在现代文化中长大的年轻人不知是怎么回事,以为是好事呢,其实是在破坏传统文化,使人没有心法的约束,道德急剧下滑。为了钱什么坏事都敢干了。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以十粒粟米并排的长度为一寸,也就是说,最小长度单位——分是以米粒的宽度为标准的。行不择路据此推测,重量单位可能也是以米为确定最小单位的,可能以充填成年人一口的米粒重量计作一两。因为,成年人口腔的容积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在一时没有标准计量单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确定一个临时性的重量单位。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秤,所以“两”字的古文很像两只天秤的称盘。简易天秤很容易做出来。这样,当用成年人口容的米粒确定了“一两”的重量之后,就可以利用简易天秤确定另一个“一两”,如此反复,就可以确定“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这样确定的“十六两”米大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因此就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斤两之间为十六进制的原因。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如果先定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为一斤,若把这样的一斤像长度单位那样采取十进制,就必须把一斤十等分,很不容易做到。再对照一下古文记载,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的进位制十分混杂,除十六进制外,还有四进制、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唯独少见整十、整五的进制,可能都与天秤这种称量工具有关。因为,称量一次可以确定两个“一两”,再称一次就可以得到三个“一两”或两个“一两”和一个“二两”,再重复就很容易得到四、十二、十六、二十四等重量单位。。。

  • 十六两是一斤? 为啥
    答:2.史考 我国自古以来的长度、面积、容积、体积、重量等度量单位,大部分是十进制的,唯有重量单位很特别,我国的市斤原来竟然是十六进制的,即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后叶,现在可能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十六两一所的老式称。难道中华民族早就采用了最先进的基于二进制的十六进制?
  • 冷知识: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
    答:祖先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各地的度量衡很不统。就拿重量单位来说,有一斤十两的,有一斤十三两的,五花八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决定全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改为十六两,这就需要在称杆上每斤之间加上三颗星。这三颗星分别是第一颗叫作福星,它代表福份;第二颗叫作禄星,它代表禄量;第三颗...
  • 古代的秤为什么是16两为1斤
    答:中国古代16两为一斤,因此,秤杆上1两1星,总计16颗.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买卖交易时,短1两"减福"、少2两"亏禄"、缺3两"折寿",商家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自律.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
  • 古代人为什么说,十六两等于一斤
    答:因为旧制一斤为十六两,现在一斤的为十两。起源: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
  • 古代的称为什么十六两为一斤
    答: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 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四次方。
  • 古代一斤为什么是十六两制?
    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
  • 为什么古代的秤,一斤十六两
    答:古人之所以要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是为了让其具有“四时乘四方”的含义。说法三:秤的等份法则:对折法。制秤的匠人只要把用来打线的墨绳,对折,对折,再对折,一共四次,就可以把一个1斤的单位长度等分为十六份,把用这十六分之一长度称量的重物命名为1两,于是一个十六进制的秤就诞生了。
  • 古人为什么把十六两定为一斤呢?“十六两一斤”是怎么来的呢?
    答:因为在旧制中一斤为16两,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也称为司马金,司马两,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秦朝统一度量后,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
  • 十六两称的由来
    答: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在钱币、长度等方面,李斯顺利制定了标准,但在重量方面遇到了难题。他无法确定一斤应等于多少两,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天下公平”四字作为标准,李斯据此将一斤定为十六两,这一标准沿用至今。2、另一种说法是,十六两秤称为十六金星秤,其秤...
  • 古代人为什么要把一斤定成十六两?
    答:木杆秤据说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当时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由于春秋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和度量工具,导致度量衡各地都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了将混乱不清的度量衡统一起来,才改成16两一斤。李斯当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