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乔大乔的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大乔和小乔有什么故事?

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有诗句:江东有二乔,河北甄芙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激怒周瑜而谎称曹操在《铜雀赋》中有“揽二乔于东南兮”。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也提到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真三国无双5小乔
——苏东坡
折戟沉沙铁未销,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这是围绕三国时的英雄和美女所作的诗篇。
这里说的英雄是孙策和周瑜,美女是大乔和小乔。
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二乔长得很美,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看到二乔,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
孙策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三国志》记载,孙策“美姿颜”,周瑜“有姿貌”,可见都是完美的奇美男子,二乔得此二人也算是琴瑟和谐了。
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而乔公和他的两位国色天香的女儿当时正住在皖城东郊。孙策慕名前来求亲,周瑜和他一道前来。
大乔、小乔都美若天仙,常常让人分不清,孙策和周瑜也一样。还是孙策开了口:“公瑾,你我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我比你大几天,干脆这样,我娶大乔,你娶小乔。”周瑜欣然同意。乔公看到这两位将军少年了得,战功赫赫,也有意把自己的这对姊妹花嫁给二人。于是,便有了孙策纳大乔、周瑜娶小乔的韵事。孙策还得意非凡地调侃周瑜这位连襟,说:“乔公二女虽然光彩照人,不过,得到我们两个人做女婿,也算快慰了吧!”
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即容颜光彩焕发),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城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孙策、周瑜对能娶到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看法,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书上没有说。不过,从有关资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给孙策之后,孙策忙于开基创业,东征西讨,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时甚少。仅仅过了一年,孙策就因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客刺成重伤。孙策生命垂危,回到吴国,使人寻请华佗医治。不料华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吴国。徒弟说:“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其疮难治。”可怜孙策没有死在激烈的战场,而是死在一个穷途末路的人手中,年仅26岁。
大乔和小乔闻讯一起赶来,孙策先望着妻子,再看看小姨子。有人说,孙策每当他跟妻子在一起的时候,他觉得他是爱大乔的,但每次看见了小乔,他又觉得自从第一眼见到小乔,他便一直在爱着她。这种感觉在他临死前分外强烈,到最后的一刻他还是没有弄清楚。他在临终前拉住小乔的手,对小乔说:“请妹妹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
孙策死时,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报,星夜赶回来奔丧。吴太夫人领着二乔和孙权出来,当面将孙权托付给周瑜。周瑜望着大乔,回想孙策的知己之恩,十分同情她的悲伤与哀痛。
当时,大乔充其量20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传闻曹操虎视江南,其实也为二乔。曹操发誓说:“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于是都督周瑜主战,看似为了保住二乔。其实,这些政治家不一定是单单为了两个女人。
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11年。在这11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周瑜死的时候,小乔并不在他身边。周瑜的遗体运回来的时候,太阳即将落山。小乔素服举哀,她没有看见丈夫的脸,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阳下闪烁,映出晚霞的光芒,却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将,才36岁,竟然就这样死去了。
当时,小乔不过30岁,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为小乔所生,史无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终归是这二子一女的嫡母。由于周瑜的特殊功勋,孙权待其后人也特别优厚:其女嫁给孙权的太子孙登,若不是孙登死得早了一点(亡年33岁),当皇后是没有问题的;长子周循,取了当朝公主,拜骑都尉,颇有周瑜弘雅潇洒的遗风,可惜“早殇”;次子周胤,亦娶宗室之女,后封都乡侯,但因“酗淫自恣”,屡次得罪,废爵迁徙,不过最终仍被孙权赦免。

1800年前,三国时期出了两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大乔小乔,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别是三国东吴霸主孙策和大将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这二乔家喻户晓。   有文献记载说这两位大美女是安徽潜山人。最近,二乔的籍贯似乎又出现了一点新问题,浙江义乌、湖北嘉鱼还有河南商丘这三处都纷纷拿出证据,请专家考证二乔的故乡在自己这里,并且宣布说要打造二乔故里、二乔公园、二乔故里休闲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四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作为二乔故里,安徽潜山有史料可考。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和孙策在公元199年攻占皖,即今安徽潜山一带,并分别娶小乔、大乔为妻。现在潜山据说仍有二乔当年生活游玩过的乔公庄园,附近还有二乔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河南商丘争夺的切入点在二乔的父亲乔玄身上。依据也是《后汉书》中有《乔玄传》,称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而后汉时的“梁国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样,商丘人称乔玄是“俺老乡”,好像有那么点根据。父亲是商丘人,女儿自然也错不了。   湖北嘉鱼人称,二乔的父亲是乔玄,乔玄是汉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阳堡”一个中医家,后来,娶了该中医家的千金,生下了大乔、小乔。而这个“沙阳堡”,就是现在的嘉鱼县,因此,可以说:乔玄是在嘉鱼结婚的,或许,大乔小乔也是在嘉鱼出生的。水边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乔“洗遍温泉”一说――至少,嘉鱼是二乔的“外婆湾”。   浙江义乌西南山区的赤岸镇有个乔亭村,乔亭到处都是大小乔的影子,有关二乔的地名、传说,在乔亭实在是举不胜举。义乌人称,这里就是三国时东吴国丈――乔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乔的故里。   “小乔墓”也有两个   安徽庐江小乔墓据说建于东汉年间,现墓址位于安徽庐江县城内。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居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坟,墓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门向东,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岳阳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称:“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今江西省境内),瑜病卒之巴陵,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即今岳阳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小乔大乔的故事:

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仅25岁的三国名人——周瑜,领着他的两千亲兵,追随他结拜的大哥——孙策,从东吴向西边横扫。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这个地方。

现在的安徽省简称“皖”,它的来历,就是源于这里是古代皖国的封地,这个“皖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潜山一带。

关于周瑜和孙策攻占“皖”的这一历史事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纳小乔。”这里的“桥公两女”,就是大乔、小乔。“乔”作姓氏时,古人又写作“桥”。

战败失地,连美女也逃脱不了,看来是自古亦然。陈寿说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可见这是两个绝代美人,活生生被挥师打来的战将拥为己有:只比周瑜大一个月的哥哥孙策占了大乔,周瑜要了小乔,可怜的岳丈桥公,心情何其凄苦,这已不言而喻了,天下还有比失去亲骨肉更伤心的事吗?

可孙策却从容地对周瑜说:“老弟,桥公的这两个女儿虽然从此颠沛流离,但他一天之内得到我们俩作为女婿,也足够他欢喜一辈子了。”能想象得出,这两位盖世英雄得意之时,似乎还生发了一点恻隐之心。

扩展资料:

胭脂井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二乔姐妹深处闺中,养尊处优,梳妆打扮是每天的重要“课程”。

每天到胭脂井边梳洗,胭脂残水就流到井里去了,久而久之,这口井中的水不仅香气扑鼻,而且水泛微红,色泽艳丽,于是各种与二乔相关的美丽传说就出笼了,称这口井里的水是可以“美容”的。

千百年来,胭脂井一直孤寂地晾身野外,可钟情美丽的人们,却一直热心于这口井的保护。现在,人们用水泥钢筋将它包围着,准备当作旅游景点进行开发。

参考资料来源一:百度百科-大乔 (东汉末年的美女)

参考资料来源二:百度百科-小乔 (东汉末年美女)



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仅25岁的三国名人——周瑜,领着他的两千亲兵,追随他结拜的大哥——孙策,从东吴向西边横扫。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这个地方。现在的安徽省简称“皖”,它的来历,就是源于这里是古代皖国的封地,这个“皖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潜山一带。

关于周瑜和孙策攻占“皖”的这一历史事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是这样记载的:“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纳小乔。”这里的“桥公两女”,就是大乔、小乔。“乔”作姓氏时,古人又写作“桥”。

战败失地,连美女也逃脱不了,看来是自古亦然。陈寿说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可见这是两个绝代美人,活生生被挥师打来的战将拥为己有:只比周瑜大一个月的哥哥孙策占了大乔,周瑜要了小乔,可怜的“岳丈”桥公,心情何其凄苦,这已不言而喻了——天下还有比失去亲骨肉更伤心的事吗?可孙策却从容地对周瑜说:“老弟,桥公的这两个女儿虽然从此颠沛流离,但他一天之内得到我们俩作为女婿,也足够他欢喜一辈子了。”能想象得出,这两位盖世英雄得意之时,似乎还生发了一点恻隐之心。

当然,在这个题目里,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陪着桥公落泪,需要告诉读者的是:大乔小乔虽然绝世美丽,但她们和那个时代的千万女子一样,没有名字;她们的籍贯在安徽潜山。现在,潜山仍有二乔当年生活、游玩过的“乔公庄园”,附近还有二乔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胭脂井的来历,有个美丽的传说。二乔姐妹深处闺中,养尊处优,梳妆打扮是每天的重要“课程”。每天到胭脂井边梳洗,胭脂残水就流到井里去了,久而久之,这口井中的水不仅香气扑鼻,而且水泛微红,色泽艳丽,于是各种与二乔相关的美丽传说就出笼了,称这口井里的水是可以“美容”的。千百年来,胭脂井一直孤寂地晾身野外,可钟情美丽的人们,却一直热心于这口井的保护。现在,人们用水泥钢筋将它包围着,准备当作旅游景点进行开发。

商丘:二乔祖籍地

河南商丘人加入“二乔”的争抢行列,切入点在乔玄身上。

正史《后汉书》中有《乔玄传》,称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而后汉时的“梁国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样,商丘人称乔玄是“俺老乡”,当然是有根据的。

《乔玄传》中还说,乔玄是后汉时声名显赫的人物,和曹操的关系很不一般。他出生于公元109年,公元183年去世,活了75岁。曹操刚出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他的能耐,可乔玄见了他就说:“我见到的天下名士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像你!你好好干,前途无量。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请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可见,乔玄是相中了曹操的“伯乐”,对曹操是十分信任的。曹操发迹之后,一直惦记着乔玄的知遇之恩,来往经过乔玄的墓时,都前往祭拜。

商丘人说这个“乔玄”,就是孙策、周瑜攻占“皖”时所“得”二乔的父亲——桥公,所以,商丘是二乔的祖籍地。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孙策、周瑜攻“皖”是公元199年,此时乔玄已经去世17年,如果乔玄就是桥公,怎么会有“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的说法呢?

另外,小乔出生于公元177年,而这一年乔玄已经69岁,所以小乔不可能是乔玄女儿。

文献记载乔玄只有一个儿子,名字叫乔羽,曾在任城做过官。

可见,乔玄被错误地当成了桥公,这才有“商丘是二乔祖籍地”的说法。

嘉鱼:二乔舅家

新年刚开始,湖北嘉鱼县即对外宣布:政府今年将投资3000万元,建造“二乔公园”,称三国时的美女大乔、小乔曾在嘉鱼“洗遍温泉”,因此,他们准备在本县打造“三国风情景观”。

嘉鱼县对外宣称,该县的三国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除二乔之外,还有陆口古战场,它位于长江之中,是个“岛山”,当地人称它“鱼岳山”。文献记载称:“山皆石,独西一面峭壁高耸,岩洞奇险……夏月水涨时,拨起波涛中,有鱼跃之象。”远看上去,这个岛很像“鱼处于岳”,鱼岳山便因此得名。山背面的峭壁上,原有“取箭所”三字,相传赤壁之战时,孔明“草船借箭”所得之箭,曹操就是从这里取走的。1957年,岛上修路,将这块刻字“石碑”炸毁了。现在,为了开发旅游,山上又出现了鲜红的“取箭所”三个字。

嘉鱼人还决定在景点设立二乔大型塑像、二乔玉枕根雕,并将二乔当年洗浴的天然古井,开发建设成现代风情温泉池……有远古的沧桑,也有现代的开放,显然,这是一张不错的“三国旅游牌”。

嘉鱼有古战场,这是事实,但嘉鱼人是如何将“二乔洗浴”、“草船借箭”等与当地环境糅合在一起的呢?当地人是从文献中钻出“空子”的。

嘉鱼人称:二乔的父亲是乔玄,乔玄是汉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阳堡”的一个中医家,后来,娶了该中医家的千金,生下了大乔、小乔。而这个“沙阳堡”,就是现在的嘉鱼县,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乔玄是在嘉鱼结婚的,或许大乔小乔也是在嘉鱼出生的;水边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乔“洗遍温泉”一说——至少,嘉鱼是二乔的“外婆湾”。

嘉鱼人还说,嘉鱼是二乔父亲的结婚地;孙策、周瑜在潜山“得”了二乔,那只能说明二乔的结婚地在潜山,而不能说二乔出生在潜山。

可见,嘉鱼人所打的这张牌,主要“证据”建立在“乔玄曾寄居嘉鱼”的基础上。事实上,即便乔玄曾寄居嘉鱼,这与美女二乔也不相干,前文已谈过乔玄与潜山桥公的关系,这里就不再饶舌。

但不管怎么说,嘉鱼人已经投资打出这张“二乔牌”,风情休闲即将开始,并正式注册了“二乔故里”旅游商标。

借助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传说,居然也能做出旅游大蛋糕,这是世间人追寻美丽的无聊?还是这个本来就不擦边的弧圈球迷惑了世间一双双俗眼?正在进行的似乎是学术争议,可嘉鱼人的捞钱活动已经开始了!

义乌:国丈故里

当二乔故里有了这些说法后,浙江义乌人称“实在坐不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义乌西南山区的赤岸镇有个乔亭村,该村人称:“这里就是三国时东吴国丈——乔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乔的故里。”

说这里是乔公的老家,几乎没有任何文献证据,但该村研究二乔的老村民、65岁的冯长银说:“乔亭到处都是大小乔的影子,有关二乔的地名、传说,在乔亭实在是举不胜举。古宅建筑有静修堂、漱花堂,这两幢古房子是乾隆年间本地贡生冯鵾为纪念‘二乔’而建的,因大乔年轻守寡,命名‘静修’;小乔是大美人,命名‘漱花’。静修堂保存完好,已被列为义乌市文物保护点;漱花堂保留着原来的徽派建筑风貌,大台门上的两块石刻,分别刻着‘乔仙处’、‘有竺居’,这是2006年该村申报省级文化示范村时发现的。乔岳峰有‘双岸’,后山有‘大飞凤’、‘小飞凤’;最奇怪的就是乔溪上的两座桥,分别叫‘大桥’、‘小桥’。桥虽然屡毁屡建,但桥名一直不变。隔壁村叫‘石城村’,那里有‘大孙塘’、‘小孙塘’,附近还有‘上孙塘村’、‘下孙塘村’等。”

义乌市政协原副主席冯志来说:“古人和今人一样,常常迁徙、寄居,几千年来,只有一个姓住到底的村庄很少。乔亭也一样,三国时期世居姓乔,东晋后为了躲避司马家族的迫害,人丁逐渐稀少。唐朝时,陶姓为主姓。明朝至今,则以冯姓为主。但‘乔亭’作为地名,两千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义乌人调研后发现,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直接以二乔命名的主题公园,所以该市赤岸镇率先打出了“二乔”品牌,将二乔文化与本土文化、休闲文化充分融合,筹建“二乔故里风情休闲园”,占地300亩、前期投资500万元的休闲园已初现雏形。义乌人还在去年上半年申报了“二乔故里”图文商标。据悉,国家工商总局已经受理。

义乌还有一位热衷于越国文化研究的企业家,特别钟情于“二乔文化”,他甚至把自己的双胞胎女儿取名大乔、小乔。他建议义乌成立一个专门研究“二乔文化”的研究会,保护相关名胜古迹,加快对三国人物史料的研究和挖掘等,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可见,义乌人打的“二乔牌”,是从“乔亭村”的名字上着眼的,如果该村真的“三国时期世居姓乔”,那么,又有什么能证明这乔姓中有二乔的父亲呢?至于将那两座清朝的老房子和一连串“成双成对”的地名与二乔联系上,这样的附会,已谈不上任何文献或学术上的考证与论证了。
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1800年前,三国时期出了两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大乔小乔,三国时的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美女,分别是三国东吴霸主孙策和大将周瑜的妻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赤壁》中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让这二乔家喻户晓。   有文献记载说这两位大美女是安徽潜山人。最近,二乔的籍贯似乎又出现了一点新问题,浙江义乌、湖北嘉鱼还有河南商丘这三处都纷纷拿出证据,请专家考证二乔的故乡在自己这里,并且宣布说要打造二乔故里、二乔公园、二乔故里休闲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四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作为二乔故里,安徽潜山有史料可考。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和孙策在公元199年攻占皖,即今安徽潜山一带,并分别娶小乔、大乔为妻。现在潜山据说仍有二乔当年生活游玩过的乔公庄园,附近还有二乔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河南商丘争夺的切入点在二乔的父亲乔玄身上。依据也是《后汉书》中有《乔玄传》,称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而后汉时的“梁国睢阳”,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这样,商丘人称乔玄是“俺老乡”,好像有那么点根据。父亲是商丘人,女儿自然也错不了。   湖北嘉鱼人称,二乔的父亲是乔玄,乔玄是汉末名臣。早年,他曾寄居在“沙阳堡”一个中医家,后来,娶了该中医家的千金,生下了大乔、小乔。而这个“沙阳堡”,就是现在的嘉鱼县,因此,可以说:乔玄是在嘉鱼结婚的,或许,大乔小乔也是在嘉鱼出生的。水边上的娃子水性好,因此也就有了二乔“洗遍温泉”一说――至少,嘉鱼是二乔的“外婆湾”。   浙江义乌西南山区的赤岸镇有个乔亭村,乔亭到处都是大小乔的影子,有关二乔的地名、传说,在乔亭实在是举不胜举。义乌人称,这里就是三国时东吴国丈――乔公的老家,是大美人二乔的故里。   “小乔墓”也有两个   安徽庐江小乔墓据说建于东汉年间,现墓址位于安徽庐江县城内。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居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坟,墓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门向东,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岳阳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称:“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今江西省境内),瑜病卒之巴陵,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即今岳阳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证。

大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乔国老德尊于时。大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孙策攻皖,拔之。纳大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庐江皖县乔国老有二女,大乔和小乔。大乔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容。孙策征讨江东,攻取皖城,娶大乔为妻。自古美女配英雄,伯符大乔堪绝配。曹操赤壁鏖兵,虎视江东,曾有揽二乔娱暮年,还足平生之愿。
史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
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光彩焕发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第一,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经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
第二,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第三,二乔长得很美
,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第四,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周瑜比孙策小一个月),因此,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20上下。第五,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且最着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孙策: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江表传》
小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协策攻皖,拔之。娶小乔为妻。后人谓英雄美女,天作之合。
庐江皖县桥国老次女,秀美绝伦,貌压群芳,又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周瑜攻取皖城,迎娶小乔为妻。周郎小乔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传为千古佳话。

  • 名将美人江东二乔小乔与大乔的故事
    答: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这位被曹操称为“虎儿”的英雄,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这就是...
  • 大乔和小乔的故事是怎样的?
    答:小乔大乔的故事: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仅25岁的三国名人——周瑜,领着他的两千亲兵,追随他结拜的大哥——孙策,从东吴向西边横扫。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这个地方。现在的安徽省简称“皖”,它的来历,就是源于这里是古代皖国的封地,这个“皖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潜山一带。关于周瑜...
  • 三国时有个金屋藏娇的典故,讲的是大小乔的事,那么他们两个最后嫁给谁...
    答: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诸葛亮不想让周瑜站到投降曹操的一边,故意激周瑜,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曹操想要大乔小乔作老婆。其实大小乔于曹操是没什么关系的 具体如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65062.html?si=1 金屋藏娇典故源自汉朝 汉武帝幼时,长公主嫖抱他于膝上,问他...
  •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
    答:“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是:铜雀台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说的是大乔、小乔的故事。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如果赤壁之战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 大乔、小乔,分别嫁给了谁?那诸葛亮娶的谁?(帮忙解决,谢了啊)
    答:大乔嫁给了孙权、小乔嫁给了周瑜,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月英。大乔,在结婚后,大乔被直接送回驻地吴郡,孙策此时却在四处征战,二人并没有实际接触。四个月后孙策就去世,大乔自此孤苦伶仃的独自走完了一生。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随从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
  • 大乔小乔分别嫁给了谁
    答: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乔家两个女儿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位小姐惊人的美貌却在一路上有机会得以展现,人们都说看见仙女了。这话就悄悄传扬了开来,甚至连远在洛阳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听说了江东二乔的美名。孙策是当时远近闻名的“虎将”,被封为吴侯。周瑜也是当世英雄,还容貌俊秀,...
  • 大乔小乔的历史故事(周瑜死了小乔跟谁了)
    答:大乔小乔的历史故事小乔大乔的故事:公元199年,即建安四年,年仅25岁的三国名人——周瑜,领着他的两千亲兵,追随他结拜的大哥——孙策,从东吴向西边横扫。迅速“拔皖”,即攻占了“皖”这个地方。现在的安徽省简称“皖”,它的来历,就是源于这里是古代皖国的封地,这个“皖国”的中心,就是现在的潜山一带。关于周瑜和...
  • 真实历史上,姐妹花大乔小乔嫁给了何人?
    答:杜牧有一首诗叫做《赤壁》,非常的著名,诗歌描写的是三国赤壁的故事,其中有一句非常的著名,那就是“铜雀春深锁二乔”,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一句,诗中的二乔指的就是大乔和小乔,坐观三国历史,这对姐妹花在当时,绝对算是风华绝代的美人,现在的那些网红锥子脸,那都是无法和她们相...
  • 大乔小乔简介
    答:四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作为二乔故里,安徽潜山有史料可考。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周瑜和孙策在公元199年攻占皖,即今安徽潜山一带,并分别娶小乔、大乔为妻。现在潜山据说仍有二乔当年生活游玩过的乔公庄园,附近还有二乔梳洗用水的胭脂井。 河南商丘争夺的切入点在二乔的父亲乔玄身上...
  • 关于大乔小乔的历史、
    答:大乔 孙策 乔国老 本名:乔倩 备注:小乔之名,取字1997年出土的汉末皖县县志,虽为残卷,但其中提到二桥之名讳,只是不之县制所提二桥是否为 大小乔 。故虽属推测但应有一定依据 [编辑本段]【简明传记】小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建安三年,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