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 新国标详细标准是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快递包装新国标怎么样?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务快速发展,快递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积极应用低污染、高效能的绿色环保封装用品,已成为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版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根据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要求,对原有标准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的绿色环保内容可谓亮点纷呈——新标准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增加了重金属与特定物质限量要求等。

据了解,早在2009年,我国便发布过《快递封装用品》标准,其中对规范快递封装用品的生产、使用和检测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标准中并未过多涉及绿色环保的相关内容。
而在日常运输途中,为防止出现损坏,快递往往都被层层包裹。快递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快递运单、纸箱、标识贴、气泡膜、气柱袋、发泡塑料、胶带等。这些材料大部分均不易自然分解,不管采用填埋还是焚烧的方式处理,都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具体来看,新版国标首次明确提出“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并相应增加了生物分解性能要求等。据中国邮政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在自然条件下需200年才能实现降解,而生物降解塑料快递包装袋,采用堆肥方式半年可实现90%以上降解,若温湿度合适,1年内可全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新国标还补充完善了重复使用要求和印刷要求等,倡导快递封装用品二次使用。针对不同的快递封装用品,应分别印有可回收标志、重复使用标志或塑料产品标志,便于回收处理。

减少快递包装污染,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筹码不能全部压在自觉上,立法推动才是托底措施,必须有常态化的制度保障方能奏效。

关于验收:“先签后验”还是“先验后签”昨天,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曾毅表示,原先验收快件时,快递和市民对此的理解不同。市民认为,只有打开快件,确认内件完好无损后才能签字,应该“先验后签”;而快递企业认为企业只负责寄递,应该“先签后验”。双方观点不一致,导致发生大量投诉、申诉。收件人在签收前,应对外包装进行验收,仔细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重量有无减少或有无重新包装过的痕迹。如外包装完好,收件人应签字确认。如果外包装出现破损等异常情况,收件人应先验收内件再签收,快递员应予以配合。在外包装完好的情况下,若收件人还担心发生内件丢失、短少、损毁等问题,可以在签字后和快递员一起对内件进行拆包验收。关于网购代收货款:]收件人可先验收内件再签收b] 对于代收货款快件,诸如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验收内件再签收。验收时,可对内件外观和内件数量进行清点,但不能对内件进行试用或进行产品功能测试。“商家,应在用户下单时,明确告知用户对该快件的验收方式,是‘先验后签’还是‘先签后验’,避免在投递环节,市民和快递员发生争执。”曾毅还强调,如果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快件交给单位的收发室、小区门卫签收,由此出现快件遗失等问题,快递公司应当承担全部责任。针对“快递变慢递”现象,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同城快递、省内异地快递的服务时限:同城快递24小时;国内异地快递72小时。如果同城3天、异地7天快递还没有,就算彻底延误。延误赔偿应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由于延误导致内件直接价值丧失,应按照快件丢失或损毁进行赔偿。建议:现在主要矛盾在于是先验货再签字,还是先签字再验货的问题上。站在快递公司的立场看,如果先验货再签字的话,1.影响快递员的工作效率;2.担心货物不是由于快递过程中出现的损坏,而是卖家本身货物的问题,而被买家拒签字,导致这次快递失败。 站在买家的立场看,如果先签字再验货的话,担心签字后快递员为了“工作效率”不等买家验货就走了。终上所述,个人认为,快递员要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先提前半小时(因人而异),这个可由买家要求寄件人在寄件单上面说明,收件人在接到电话后,做好验货准备工作,等待验货。货到后,可以先签字再验货,如果货物有问题,可以由快递员当场取证(这个应该由快递公司给每个快递员配备一个电子摄像设备,能够迅速的上传到快递反馈信息中,卖家、买家、第三方都能看见)。

5月1日起,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1]正式实施。今后,市民无论收、寄快件时都要先过一道验视关。寄快件时,先由快递员查验才会收件。如果拒绝验视,快递员可以拒绝收件。收快件时,市民要对外包装进行验视,外包装完好方能签收。 《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基本术语”、“组织要求”和“服务环节”。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快递服务》标准的全部内容。   新标准明确,经过验视,快递收派员仍不能确定安全性的存疑物品,应要求寄件人出具相关部门的安全证明,否则,不予收寄。快递收派员收寄已出具安全证明的物品时,应如实记录收寄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收寄时间、寄件人和收件人姓名地址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应不少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