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7
新课程倡导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 新课程倡导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1)坚持多元性,不要“一把标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学生的智能类型不一样,表现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上是不一样的。对于同样的知识,学生即使掌握了,表达的方式也会因智能表达不一样而得分不一。因而,应为学生营造适合他的检测方式。

这里谈的“一把尺子”是指做试卷,做试卷是学生用笔来表述思维过程和呈现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样的考核方式,只适合那些书面语言智能特别发达的学生,对于此类智能不强的学生,无疑是不适合的。

(2)坚持全面性,不要“只是分数”。对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业的检测,应该是缤纷多彩的呈现,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理应体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3)坚持过程性,不要“只看结果”。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次考试结果能体现出来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习惯、态度,与人的交往,对事物的认识,等等,都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性因素,语文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生命灵动是学生获得成长的“感性表现”,是无法用分数来量化和考核的,是需要观察并体验的。这些都是我们改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坚持民主性,不要“教师独裁”。民主性的坚持需要以“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起来”作为前提。在学业评价改革中,必须将学生的自主评价放在评价的重要位置。整个评价包括教师参与、学生参与、家长参与,适当的时候应该还有社会参与。

(5)坚持语文性,不要“淡化实践”。小学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小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对这科学业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当前,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正在我省全面展开,为了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对高中历史的原有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大方面:在课程结构上,新课程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新课程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的评价体系也要跟上改革的步伐。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国现行课程评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东北师大博士生温恒福先生在《教育探索》撰文指出,要想科学、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树立新课程改革十大教育理念, “以评价促发展的理念”是其中重要一条。这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课程改革为学生评价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本文试就高中学生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作初步探讨。 
学生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这为学业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基本思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学习成绩评判主要是纸笔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我教的学生虽然经历了课改,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学习氛围也很活跃,但是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思维习惯中,认为只要背下现存的答案,考试就可以得高分,历史学习成绩就好。不少学生曾对我说:老师,你多布置一些题目给我们背吧,考试我们就没问题了。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使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点,但其弊端也很多: 
一是脱离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而在传统测试的导引下,历史学习变成了死记硬背,并且答案也是既成的;二是不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背离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落不到实处。 
  
一、在传统的纸笔测试基础上发展的学业评价新体系: 
传统的纸笔测试仍是目前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最大优点是客观性和可比性。在目前的高考下,它仍是教师、学生所能选择的最好方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近年来,学生学业评价出现世界性改革趋势:评价目的开始转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选拔鉴定;评价指标多元化,重视学生成长的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从只偏重学科知识向同时关注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转变,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情感因素受到了高度重视;强调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由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旨在实现上述目标的高中历史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具体评价项目和量化参考指标参见下表: 
评  价  内  容 
所占分数权重 说   明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1.纸笔测验 (占学期总评的60%) 平时测验 15% 平时测验在加总平均后与期中、期末成绩按比例折算成学期总评成绩 
期中考试 20% 期末考试 25% 
    
评   价     内     容 
评价等级及分值权重 A B C D E 
2.长作业 (10分) 写作(小论文、调查报告、议案、宣传稿等) 10 8 
6 4 2 
项目研究评价(含参观访问、爱国主义活动、社
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及报告等
项) 
3.课堂活动(15分) 口头表述(时事报告、演讲、辩论、答辩等) 15 12 9 6 3 角色扮演活动(剧情表演、课本剧等) 4.他人评价(10分) 其他同学的评价(加总平均后计入,5分) 5 4 3 2 1 教师和家长评价(同上,5分) 5 4 3 2 1 5.学生本人自评(5分) 


3 2 1 6.收入成长记录袋的获奖作品和其它学习成就(加分项目) 10 8 

4 2 
注:1.学期总评成绩总分为100分。 
2.限于篇幅,表中项目的具体量化标准不作具体说明。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赋予了纸笔测验60分的较高分值,其它评价方式占40分。本方案仍侧重以量化标准来界定一个学生的学业成就,包括表现性评价这样的质性评价。这是因为,纸笔以外的评价方式以量化进入学期总评,能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强化其功能。 
  
二、对具体实施学业评价改革方案的说明: 
1.关于纸笔测试:命题应与高中课改相衔接,把握课改后高考命题的方向,设置一些选考试题;吸收新课标能力要求,发挥纸笔测试在推进高中课改探究性学习的指挥棒作用;平时测验要注重诊断性、过程性功能;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分析、应用、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现在各种历史试卷开放性题目很多,很多题目都包含着高级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为了适应历史新课程的需要,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此我们引入一种新的学业评价方法SOLO分类评价法,这是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 
SOLO分类评价法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意义: 
第一,介绍一下什么是SOLO分类评价法?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比格斯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方法。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第二,那么具体来说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究竟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点: (1)有较强的操作性,来进行思维层次划分; 
(2)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学习某一问题要得到哪一思维层次。 (3)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学生对某个具体问题的认识水平。 (4)为检测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一个新思路。 
第三、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学业评价中有什么作用?总结起来有四个层次:一是根据思维






 
 3 
层次来打分,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定,但一般应该有三个以上的层次。二是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阅卷老师不必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而应该深入领会该题目的思维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三是大规模的考试,要给一个具体的答案例子,可以通过抽样试评来充实各层次的例子。四不能简单地从正面或反面回答,要从思维层级来分析。 
第四,结合高考题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以2007年的高考卷题目为例 阅读下列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状况的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 
第二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 第三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问题:你认为当时工人阶级的状况如何?(9分) 
本题采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所给答案与所要回答的问题没有任何关联。如回答工人阶级很穷,得分0分。 第二层次:仅给出结论,未利用任何材料进行论证。如回答工人阶级遭受压迫,工人自由散漫等。能得2分。 
第三层次:给出结论,并组织材料进行论证。能得4~5分。 
第四层次:利用材料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论证。即先提出结论,再从材料中找证据,从两个不同角度加以论证,能得7分 
第五层次:利用材料综合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证,最后归纳到一个框架中(答案结构是:总(观点)——分论(观点+史实)——结论)。例如:能得出总体上看工人阶级是艰苦的,能结合个人、国家,和社会制度等多角度分析,并得出结论)。9分   
2.关于长作业:写作能反映学生的整理与描述资料和分析探究能力,项目研究可以较为充分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积极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同时,为了便于对小论文的质量做出评价,我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了一个评价表: “历史小论文”量规设计表 
  优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恰好其分评述; 论点鲜明; 
论据充分,能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 语言流畅,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良 
能对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做出评述; 论点较鲜明; 
论据较充分,并能综合分析问题; 语言较流畅,条理较清晰  
及格 
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述不够清楚; 论点不明确; 
论据不充分; 语言不够流畅  
不及格 
小论文写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或不知所云; 






 
 4 
没有论点、缺乏论据; 
或论点与论据相矛盾; 语言不流畅,缺乏条理。  
参加各项爱国主义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展现学生的一些能力、并且让学生对一些历史问题的形成自己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结合对学生参加活动的表现、体验及活动成果加以评定。长作业应综合评价,一般每学期每人只评价一项,参评的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成果,也可以是个人成果。 
3.关于课堂活动: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学生课堂活动的内容,如综合探究等。这些活动能反映学生知识运用、综合素质及口头表达、感情气质、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主题、语言、感情、小组合作、教育效果等几个方面评定等级。尤其是让历史课堂变的丰富多彩的“历史剧”,导演和演出这一个“历史剧”需要动手动脑,从中能展现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历史剧”的优劣评判标准我也设计了一张表格:  “历史剧”量规设计表 优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符合历史事实或生动反映历史现象; 
道具运用及情景设计有创意; 
表演到位,有感染力。 良 
独立创作剧本; 
剧情内容基本符合史实或反映历史现象; 表演认真,能表达剧情;  
及格 
剧本内容缺乏设计,平铺直叙; 
剧情内容设计与历史事实有一定的距离; 表演较为马虎。  不及格 
照搬别人的剧本; 
剧情不能反映历史事实; 表演不能表达剧情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从根本上改进历史课堂教学,所以对它赋予了较高的分值。应鼓励人人参与,口头表述和角色扮演可任选最佳的一项评定成绩,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还可以酌情加分鼓励。 
4.他人评价:有多种具体组织形式,建议采用班级所有同学对某一个体的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可集中在平时学习态度、课堂提问、课堂与考试纪律等项;评价应客观、公正,多关注对方的优点;条件好的学校可使用涂卡机读的方式:题号对应于学生的座号,ABCD分别对应于该生所应得的分数5,4,3,2,得出该生的平均分后,再计入学期总评。 
    表中未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单独列为评价项目,这是因为,这些内隐的个人品质难以直接进行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途径进行,也可在“他人评价”项目中得以体现。学生的互评也可以是描述性评价,不一定是分数和等级。如果这样,分数的比例应作调整。 
5.自我评价:实施中应突出自我反思、激励、调节功能。 
6.成长记录袋属学校综合评价项目,表中未列入。为了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论文或其它学习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收入成长记录袋的可实行加分奖励措施,可按每2分一个等级,即国家级10分,依此类推的方式计入学期总评。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评价方式和标准不变,一切改革措施都难以实施,改革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历史教育的现状尤其如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






 
 5 
体系,需要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同时,在改革中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去积极的实践,如何去更好的执行,我也提了我的几点要求。   
三、高中历史课学业评价改革方案实施的保障 1.方案的实施需要获得学校的理解和支持 
本方案牵涉改革的系统工程,只由历史科单兵突进几乎是不可能的。学校应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例如,传统的成绩册已不适应改革后的新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完善;改革后的成绩统计更为复杂,条件好的学校有必要设计相关成绩统计软件为教师提供教学服务。 2.教师要端正教学动机,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3.与过去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相比,改革后的评价方式相对复杂,不可避免带来操作上的困难,尤其一个历史教师通常要管理4-6个班级,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教师除了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外,还应动员学生广泛参与,一些统计工作可由学生协助完成。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以减轻历史课教师在学业评价工作中的负担。 
总之,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全面改革,将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重大变化,也给历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教师要注重评价的实效,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做法,切实把评价改革落到实处。以上方案仅是个人的初步设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由于学业成就是预测性的,因此,学业成就往往被学生必须掌握的某些知识、技能所取代,并把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业评价,关注学业活动和过程本身,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关注学生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运用信息、资料的活动过程及其表现,关注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深入介入自己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活动,自动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自己的“内省标准”对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个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
(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只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但是这不等于平均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有个人特色的知识技能结构、能力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形成良好的学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
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教师习惯于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量化考核,通常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让评价内容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游离出来,进而设置一定的评价层次要求,诸如“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等。然后,依据这些内容和要求进行客观性试题编制和量化测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 它关注的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记忆和再现,而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实践能力,评价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和趋向。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活动表现”的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袋,教师根据学生学业活动表现的档案及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学习的行为,从而调整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1 强调多元主体的相互配合
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多元主体在评价上的相互配合,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参与的活动,实现多元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作为教育反馈信息,不但可以发现教师本人对学生评价的偏差,还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与不足,并及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如学生成长记录袋不但收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将学生本人、同学的评价、父母的期望及个人的特殊作品收入其中,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实录,通过大量的多元主体评价资料,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进步及存在问题。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了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双向沟通、选择与协调,实现了各种评价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发展性学生评价主张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它将学生以往素质积累的成绩、现在所处的水平和将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综合评价,通过有效关注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评价过
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多维培养目标,使评价的诊断、选择、导向、改进等功能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强调质性评价,关注差异
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质性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较好地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对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983年斯塔弗比姆在《方案评价的CIPP模式》一文中指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发展性表达了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
4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评价内容,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观不仅注重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注学生心理水平、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较
大、较快、较好的进步。因此,“考试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起点的标准,它帮助每一个人估计他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效率。评定的手续应象衡量一
个人是否符合外在标准一样衡量他的进步。”发展性评价不再把评价仅仅看成是甄别与选拔人才
的过程,而是把评价看成是促进学生改善学习手段、完善自我的过程。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 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要求学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学业成就),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活动)的评价。新课程鼓励学生对自己负责,改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淘汰的功能,希望通过甄别选拔类的考试,把学生按照所谓的“智力水平”层层筛选———评价学生,是以选拔为目的的。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发展。新课程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特有的表现,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习的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做出评定。

  • 新课标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3、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标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新课标还强调了评价改革,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自评,使评价...
  • 新课程改革评价管理
    答: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体系的全面作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再局限于学业成绩,而是着重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评价应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对于教师,改革也强调了评价体系的提升。倡导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行为,构建以教师...
  • 如何建立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体系
    答: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方法和手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以往的学生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样的评价是甄别,选拔和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作用有限,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 新课程的改革给你的学习带来哪些新变化,有哪些期望
    答:这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包括很多方面,新课程改革为学生评价的实施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成为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本文试就高中学生历史新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作初步探讨。 学生学业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是促进教学...
  • 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特点有哪些?
    答: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学生只要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就能得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解决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 过 于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目前初中英语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结合实际分析新课程的学业评价有...
    答:新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有以下特点。( 1 )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成功。( 2 )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的不只是结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 )评价放弃了单一的考试这种评价形式,而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
  • 如何认识新课标基本理念下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答: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的地理学业评价过多地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则要求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强调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此次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还存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评价的目的单一 目前...
  •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内容简介
    答:在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中的重要单元——"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深入探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这个单元聚焦于三个关键专题:高中学生评价新理念,强调对评价体系的重新审视,以适应新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注重过程的高中学生评价,主张评价不应仅仅关注结果,而是要关注...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哪些
    答: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哪些呢?首先,我们需要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
  • 2022新课标变化有哪些?
    答: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