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个80后回家养鸡的励志的创业故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土鸡每天吃补药
昌耀堂等人创办的“汇河农场”,位于仙桃市彭场镇木兰村3组的一处荒郊野外。简易房舍内,放着一台连接无线WIFI网络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音箱里不时传出QQ好友拜访的“嘟嘟”声,让人以为到了咖啡店,他们每天将养鸡场的情况写成日志发到网上,实现与网友的互动,并处理订单。
环顾四周,一道河沟将50多亩山林团团围住,周围砌有一道围墙。
走进农场内,仿佛进入了鸡的王国,数千只土鸡四处自由行动,行为完全不受拘束,有胆大的鸡,甚至“散步”溜出农场外。这幅景象和大多数养鸡场用笼子圈养的情形完全不同。
偌大一个养殖场,目前只有昌耀堂和王海涛两个人打理,另一个创业伙伴王平目前主要负责外销。
在值班室边的库房中,除了饲料外,还堆积着大量黄芪、甘草、桑叶等常见中草药,旁边专门有一台粉碎机负责将这些中草药粉碎,然后人工按比例掺到饲料和饮水中,供这些鸡享用。
昌耀堂告诉记者,他们喂的鸡除了吃普通饲料外,还在饲料中掺进各类中草药,以便提高鸡的免疫力,遇到下雨天,他们甚至将双黄莲等草药煎好,掺入水中喂食,以防止疾病。
一次聚会萌生的创业 ***
作为农场的创办人,三人都是80后,最“年长”的昌耀堂也才32岁,谈起3人的创业经历,别有一番曲折。
3人都是仙桃人,20xx年大学毕业后都参加了工作。昌耀堂做过连锁超市部门经理,也做过医药公司经理,手下最多时管理6家超市;王海涛在山东一家公司做业务主管;华农动物学专业毕业的王平则身兼多家养殖场的技术顾问,工作10年,3人都成了老乡眼中羡慕的白领,可随他们的创业梦想没有熄灭。
20xx年10月,昌耀堂回乡探亲,同学聚会谈到昔日的理想,3人都觉得必须要趁年轻做点什么。
席间,有人谈到当地有不少人正在从事养鸡,但效益并不太好,同时也有人抱怨,现在到处想买到真正的土鸡蛋实在太难,超市卖的也不放心。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凭借多年的销售经验,昌耀堂立刻意识到这里面存在巨大的商机,他将想法和王平、王海涛商量后,得到两人的认可。
经过资料蒐集和分析,3人确定了进行中草药土鸡养殖,这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在仙桃是第一家。
明确目标后,3人同时递交了辞职报告,忍受着家人的不理解,一头扎进农村,进行艰苦的创业。
“6月26日,星期二,暴雨一天。辛苦了半年,我们三兄弟的鸡场终于建好了,昨天晚上小鸡进场了,看着这些小家伙,心里非常激动,也很紧张。我们都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工作,做自己完全不懂的养殖业,现在想想心里空荡荡的(都不知道家人是怎么同意的),很不踏实(虽然我们的前期准备已经很足了)。下了一天暴雨,气温降的厉害,为了保证小鸡温度,我们几个人忙了整整一晚上,现在真是困得要命。”
这是昌耀堂养鸡日志的第一篇,这份日志一直在坚持更新,随时汇报农场的情况,并定期上传土鸡的生活照片,目前已经更新了近百篇。
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有志于此的网友讨论,这份日志俨然成为中草药散养土鸡的论坛,各种与之相关的问题都会被提出讨论。
昌耀堂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创办农场伊始就弄了这个日志,其实也是受到以前营销手法的启迪,现在很多人对这种方式养殖的土鸡不了解,也心存疑虑,为了打开市场,他们在小鸡尚未长成产蛋前,就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一方面让网友熟悉、了解这个新生事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每天更新土鸡的成长过程,可以让网友了解整个生产流程,对这种产品产生信任感。
“老天开眼了”鸡下蛋了
首次创业,3人不敢贪多,运进了3000多只种鸡,在最初的2个月里,3人几乎都是24小时扑在鸡场,连家都没有时间回。
小鸡逐渐长大,他们根据网上查找的资料,自己动手配置含有中草药的饲料和饮水,足足实验了一个月终于成功,有了这些“补药”,他们的鸡很少患病,周围鸡场爆发鸡瘟时他们也未被殃及。
为了保证鸡有足够的运动量,他们每天喂完食后都要强行驱赶鸡飞行,他们管这个叫“饭后散步”,昌耀堂说,运动量大的鸡一是抵抗力强,二是肉质紧,有嚼劲,他们的鸡放在高压锅里要压半个多小时才能烂,但口感超好。因此,他们每天要5次逼着鸡“散步”,每次到“散步”时间,鸡场里就是一片“万鸡起舞”的壮观景象。
随着鸡长大,飞行能力也日渐加强,不少鸡甚至飞出篱笆,飞到旁边公路的树梢上,记者昨日就亲眼看到,鸡场的鸡滑翔时普遍能飞10多米远,离地2米多高。
遇到鸡飞到树上,他们也不能硬抓,这样会让鸡飞得更远。昌耀堂告诉记者,他们后来根据鸡的习性想了个办法,就是趁半夜鸡打盹时,3个人带着头灯和袋子偷偷去“偷”自己的鸡,头灯的光罩定鸡后,趁着鸡短时间没反应过来,一把将其抓捕归案。这样的行动足足搞了一周,调皮的土鸡们才知道厉害,从此就不敢再跑到鸡场外。说起这段趣事,两人还都忍俊不禁。
养鸡让3人吃了不少苦头,但同时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昌耀堂至今仍难忘看到第一个蛋时的情景,“盼这个蛋差点盼瞎双眼”。
按照规律,土鸡养殖到140天时就会开始产蛋,但他们的鸡到了140天时仍然没有动静,这让3人心里直打鼓,因为周边有的养殖户的鸡得了怪病,也是不产蛋,一查才发现原来是“绝育”了。这让3人心里更是忐忑,投资的25万元都是借来的,要是真的不产蛋,那就真是血本无归了,一想到这个结果,3人感到身上压力山大。
第147天的下午,昌耀堂正在外联系销路,忽然接到王平电话,他用颤抖的声音说,自己刚在林子里捡到了2个鸡蛋,欣喜若狂的昌耀堂立刻驱车回场,路上还险些出了车祸,看到这来之不易的2个蛋,3人不禁眼泛泪花,“老天开眼了”。
为了给即将产蛋的土鸡们创造良好的产蛋环境,3人立刻加班,花了3天时间搭起了200多间鸡舍,满怀信心只等捡蛋。可眼巴巴地等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没有见到第三枚蛋的身影。
当3人心情再次陷入低谷时,第三枚蛋终于姗姗来迟,此时距离头两枚蛋相隔5天,随后土鸡陆续开始产蛋,目前每天基本可产蛋700余枚。
他们的创业目标:创造全国名牌
目前,昌耀堂已经将自己农场所产的蛋取名为“汇河农场土鸡蛋”,并递交了商标注册申请。
因为现在还在创业阶段,农场的鸡蛋主要还是通过亲戚朋友的口碑直销,昌耀堂也会不定期邀请一些企业人士来农场参观,现场了解自己的产品。
11月份,昌耀堂带着自己的样品回到武汉,在光谷、常青花园、民航小区等地点推销自己的土鸡蛋,效果很好,虽然自己的蛋售价要比其他市面上的土鸡蛋稍贵,但不少人试过后都赞不绝口。
目前,因为产量有限,农场尚不能大规模供应武汉市场,但他们已经计划在武汉设立10个代理点作为根据地。同时,已经有多家仙桃当地的养殖户表示愿意向他们学习,成立合作社,等到产量提高后,就可以实现大规模产品覆盖,甚至打响品牌后,可以冲向全国。
在他们的计划里,除了扩大养殖规模外,还在考虑一旦规模成型,可以自己成立中草药种植基地,除了保障养殖需求外,还有一笔额外收入。
【寄语80后创业者】: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昌耀堂和王海涛都很不平静,他们表示,自己虽然不后悔,但创业期间遇到的种种困难确实远远超出了自己当初的设想。
除了资金筹措的困难,家人的反对外,技术上的困难及突如其来的成本上涨等问题都是这些昔日白领所遇到的挑战,对此,他们都是咬紧牙关,想办法去应对,“至少目前还没有过不去的坎“,两人说。
昌耀堂表示,80后们想要创业,首先一定要能吃苦,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创业之初要做好充分准备,要充分了解即将进入的行业,同时要对将会遇到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以免遇到困难后打起退堂鼓。



  • 湖北三个80后回家养鸡的励志的创业故事
    答:第147天的下午,昌耀堂正在外联系销路,忽然接到王平电话,他用颤抖的声音说,自己刚在林子里捡到了2个鸡蛋,欣喜若狂的昌耀堂立刻驱车回场,路上还险些出了车祸,看到这来之不易的2个蛋,3人不禁眼泛泪花,“老天开眼了”。 为了给即将产蛋的土鸡们创造良好的产蛋环境,3人立刻加班,花了3天时间搭起了200多间鸡舍...
  • 在农村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
    答:靠谱!因为长潭河中坝村9组有个“养鸡怪人”龚伦朋,他从家传古医书中得到启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创制出“人参+大米”的人参鸡饲养秘方,并经试喂获得成功。此后,他用独家研制的鸡饲料喂养乌鸡,生产“能鹏”人参鸡和人参鸡蛋投向市场,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看好。 在长潭河侗族乡龚姓是大姓。“我们祖籍在江西,...
  • 创业励志故事:郑州舞钢80后大学生生态养鸡
    答:创业励志故事:郑州舞钢80后大学生生态养鸡 ,365语录台词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下面就是365语录台词为你搜集整理的精彩内容,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河南省舞钢市杨庄乡薛庄村的后山坡上有一片养鸡棚舍。绿树下、草丛中,一群群山地鸡正悠闲地觅食……这就是“80后”大学生赵新朝的生态农业养鸡...
  • 青春励志故事
    答: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想发财但有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5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洪水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5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一个只靠三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不啻天文数字。他的母亲手不了这个刺激,竟然忧郁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
  • 励志故事:陕西黄龙80后夫妇生态养殖创业
    答:陕西延安黄龙县崾崄乡有一对80后夫妇,放弃都市职场生活,“蜗居”在家乡的大山里,生态养殖野山鸡3000余只、土鸡1000余只,土鸡苗和土鸡蛋远销江苏、宁夏等地,年收入达30余万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致富的梦想。6月的一个清晨,我们走访这对夫妻开办的养殖场,远远就听到嘈杂的鸡鸣声。养殖场虽只...
  • 5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
    答: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他们在创业时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时迸发的潜力令人侧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5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 李嘉诚,81岁,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他通过勤力、节俭、有毅力和肯求知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 改变人生的经典励志故事
    答:改变人生经典励志故事:希望在自己手中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三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瘫痪在床的祖母。八十年代,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乡里的干部告诉他,...
  • 大学生创业励志故事
    答: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
  • 5个成功人士的创业励志故事
    答:10个励志成功小故事 成功人士的 创业故事 1 李嘉诚 年龄:81岁 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 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 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
  • 创业于山区特色产业的年青人励志故事
    答:李爱国,1976年8月出生于石首市高陵镇三字岗村九组一个农民家庭,17岁那年,他因贫被迫退学,回到了家中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和纯厚质朴的品格。他怀揣艰苦创业、改变面貌的青涩志向,从农电管理员做起,利用为农业生产和家乡群众服务的有利条件,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和当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