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东 叶飞战斗过的地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7
支提山

位于宁德市城西北50公里,南距福州市127公里。虎贝镇区东北侧,与宁德第一旗山为邻,“支提”为梵文“聚集福德”之意。

支提寺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年),历代重修,历朝帝王敕赐寺名,5次钦差太监赐物修寺。现存有御赐文物如“千圣天冠”铁佛、“鎏金大毗卢”铜佛以及佛教经书等。198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

“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299.93h ,森林覆盖率达91.49%,是天然的大氧吧。公园内“峰峻、谷幽、水秀、瀑奇”自然景观独特。被明永乐皇帝御赐“天下第一山”的支提山与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等华夏佛教四大名山齐名,有千年古刹华严寺,是天冠菩萨道场,为我国佛教圣地,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

御赐五爪金龙袈裟

千圣天冠菩萨铁佛

支提山又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地,素有“红色圣地,芦荡火种”之称,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桃花溪等留下足迹,是全国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又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宁德肃【AB团】事件天峰院遗址

1936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在宁德县(今蕉城区)被以“AB团”(英文“反布尔什维克”Anti-Bolshevik的缩写)名义错杀的闽东独立红军指战员、地方干部、革命群众有370人。从1983年开始到1986年,中共宁德县委成立“二战办”,为这些被错杀同志平反昭雪。

天冠说法台

台高百丈(海拔约1090),“四方若削,上极平坦,可坐千人,多产兰蕙。”为天冠菩萨分身说法之处。

天冠说法台

绝顶众览小山,万物静观当自悟,啸风山岳耀龙时!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南方有山名曰支提,现有天冠菩萨,与其眷属一千人俱常住说法。”天冠说法台最早为高丽法师元表背负华严经至此,发现那罗延窟,惊为天冠菩萨说法地,由此成名。

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部旧址、叶飞旧居、阮英平旧居、范式人旧居、陈挺旧居、红军被服厂旧址及战壕旧址。桃花溪(桃坑)地处霍童、虎贝、洋中三镇交界地带,山高林密,地势险要,道路崎岖,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好,不仅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支撑地,也是国共合作抗日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的集结整编地和起始地,

成为闽东革命重要根据地之一。1934年9月底,闽东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闽东工农红军独立第十三团及闽东红军独立营在宁德桃花溪的支提寺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副师长赖金标。独立师师部设于桃花溪陈氏祖厅。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成立揭开了闽东革命新的一页,从此党在闽东有了一支统一指挥、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闽东红军在桃花溪一带广阔的山林中建立了修-厂、被服厂以及红军医院、仓库、战壕等,桃花溪、梅坑一带成为闽东革命的活动中心。叶飞、阮英平、范式人、陈挺等闽东革命领导人长期在此居住、办公,领导闽东人民开展了长期而坚决的革命斗争。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师部旧址:

向东延伸3米至路基断坎,向南延伸0.5米至南侧民居,向西延伸7米至断坎,向北延伸至红军会场北围墙。

叶飞旧居及

阮英平旧居:东至门前小路,南至阮英平旧居

南侧菜园,西至水泥路东侧路基,北至路基断坎。范式人旧居:东至大门前小路,向南延伸1米,向西延伸7米至菜园,向北至建筑滴水线。陈挺旧居:向东延伸2米,向南延伸2.5米,向西延伸至西侧民居,向北延伸2米至水泥路。红军被服厂旧址:东至门前断坎,向南、西各延伸0.5米至菜园,向北延伸2米至民居。红军战壕遗址:战壕两端向外延伸3 10米,面积472平方米。

2018年,桃花溪革命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岩又称袈裟岩,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境内,它因岩壁高达百余丈而得名。峭壁陡立,气势雄伟,远望胜似披展的袈裟,岩下过道,抬头眺望“大厦欲倾”之势,惊险可怕。

  

1936年10月,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约120多人在宁德县(现蕉城区)虎贝乡东源村遭国民党福建保安团3个连的包围。第2支队长阮吴近(又名阮吴润)率20余名战士掩护部队突围,在百丈岩与敌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阮吴近等九名战士被敌人逼到百丈岩的边沿,纵身跳崖,壮烈牺牲,誉称“闽东狼牙山九壮士”。

 1993年,在纪念闽东苏区创立六十周年前夕,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百丈岩九壮士题写了“百丈英风”四个大字镌刻在百丈岩石壁上以志怀念!

辟支寺建于唐代,披着缕缕青苔的古老山门边刻着明代的千圣同居士摩崖时刻,正述说着这座寺庙曾有的辉煌,辟支为古佛名,全称辟支迦佛陀,意为独觉或缘觉。

据说,辟支寺在鼎盛是该寺僧人多达500多人。辟支寺藏在高大的岩石下,寺院古香古色,寺前是大片的竹林,四周高山,植被茂密,使人感觉进入仙境。

闽东游击大队成立地——那罗寺

 

那罗寺在宁德蕉城区虎贝乡东北部,从支提寺西南行10公里,可达那罗头。那罗岩在狮子峰间,属支提山西脉。此峰突起九个小峰皆似狮子,或仰吼,或蹲伏,其中有一小峰最像站立的雄狮,威武异常,那罗寺就建在这只雄狮嘴里,也就是建在形像狮嘴的石窟中。这个神工鬼斧开凿的大石窟宛如雄狮张开了大口,那罗寺就象雄狮嘴里含着的玲珑小球。寺院以石岩为顶,不盖片瓦,岩上雨露只能滴在廊前3米多远的地方,四周层峦迭嶂,阳光照不到。

寺院清冷异常,不见蚊、蝇,也没一丝蛛网,堪称一块“净土”。寺内佛像雕工精巧古朴,寺周古树挺拔,银泉飞溅,景物清秀。

虎贝中洋里

中洋里村地处蕉城区西北部,位于风光秀丽的纱帽龙峰山脚下。东距 旅游 胜地那罗寺约3公里,西临猫头峰,南连乡政府所在地,北靠纱帽龙顶。四面环山,山清水秀。全村现游570人,150户,群众以种植香菇和畜牧业为主要收入。

 

 早在1933年闽东特委发展了中洋里第一个党小组,直到1946年,闽、浙、赣游击第四支队在这里成立,期间,叶飞、曾志、范式人、阮英平、黄垂明、叶伯安等(黄垂明、叶德步式本地人)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

因此中洋里村遭受-反动政府“三光”政策的浩劫,全村被强行搬移,封闭大门,筑起围墙,100多间房屋被烧,49人被关押,1人被杀害,受尽“老虎凳”等酷刑-。村民们坚持革命,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解放后被评为老区基点村。光辉篇章、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