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说的"山中宰相"是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0
中国历史上的山中宰相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陶弘景,被人们称为是“山中宰相”,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文学、药物、数学、地理、生物、冶炼、天文方面都有过研究,是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对本草学贡献尤其大。那么,山中宰相陶弘景都有过哪些人生经历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陶弘景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好奇心很强,而且博览群书,在十岁的时候因为看了葛洪的《神仙传》,从此就迷上养生之道。因此,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声名远播,才华不凡,很擅长下棋、弹琴,在书法上工于草书和隶书。等到萧道成称帝以后,还不满二十岁的陶弘景,就被萧道成先后任命为诸王的侍读。之后又让他担任了奉朝请一职,这是一个非常闲散的官职,当时朝廷上的礼仪事务,皇帝以及百官一般都是向他请教,由此可见他深受器重。不过,陶弘景志不在官场,他虽然经常和这些贵族待在一起,但是他其实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不和外面来往。
陶弘景在幼年的时候,受到了葛洪的影响,所以他从小就立志修仙学道。可是到了梁朝的时候,全国都推崇佛教,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陶弘景就辞官到茅山过起了隐居的生活。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其实也是充满了无奈的,最后他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去了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从此开始佛道兼修。也正是因为这样,才避免了像寇谦之的新天师道那样一世而亡的下场。后人都经常把这件事看作是齐梁佛道交融的例子来讲述,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分析过陶弘景礼佛的原因,其实陶弘景礼佛,并不是他自愿的,而是为了维护茅山众道士才做出这样的选择。

陶弘景的好朋友沈约去世的时候,他曾经为沈约写过一首悼亡诗:“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其实是假借了悼念沈约之实,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心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即使像陶弘景这样超然物外的人也不能例外。后来梁武帝萧衍希望他能出山帮自己处理国家大事,可是陶弘景拒绝了他的好意。梁武帝拿他没有办法,可是又觉得陶弘景真的很有才能,最后就只好在有大事的时候,就亲自去咨询陶弘景,人们就觉得陶弘景就像是隐居在山里的宰相,因此陶弘景后来就有了“山中宰相”的称号。

陶弘景的人生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他一生爱松,尤其喜欢听松涛,他闻松涛声就如同闻仙乐,有的时候会一个人进到深山里,专门去山野谷壑听松涛,人们因此还称他是“仙人”。陶弘景一生都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虽然这一点并不可取,可是他为了寻仙访药,常漫游于名山大川中,遇到美景就会吟诗作赋,作出了很多优美的诗文。而且陶弘景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医术药物、山川地理、棋琴书画,在天文、地理、药物、生物、治炼、数学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陶弘景有着“一事不知,深以为耻”的探索精神,这也是他在众多领域都能有所成就的主要原因,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借鉴,

就在陶弘景隐居的这一段时期,写下了千古绝唱《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我读陶弘景的这首诗,是在汪曾祺写楠溪江的文章里,一读之下,立即被陶弘景这首晶莹透亮洒脱自如,仿若山岭上悠闲漂浮的白云般的文字所征服。这20个字仿佛脱口而出明白如话,又幽默隽永,绝无卑躬屈节之态,如朋友间坐对调侃,字里行间飘着仙气,显得是那么的怡然自得。从此我记住了陶弘景,记住了陶山。现在选入初中课本的《答谢中书书》也是一篇佳作:“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现在专家们都在考证,他笔下的实景到底是哪里。我却觉得他所描绘的就是温州乡间的典型景色。你看陶公笔下的景观:高山、流云、溪水、翠竹、青林……至红日隐去时,潜游在水底的鱼儿,争相跃出,一派浓重景色。永嘉、瑞安、文成、平阳,哪一个地方不是如此?哎,还考证什么啊!陶弘景曾在我市的福泉山、寺山采药、炼丹,据说为穷苦人治病,分文不取。百姓感其恩德,称他住过的地方为“陶山”,他种的甘蔗为“陶蔗”。传说,陶弘景修道练功的地方,长年云雾缥缈,诗中又有“白云”一词,所以把张染、沙门山一带称为:“白云乡”(1956年后和另两乡合并为陶峰镇)。现在的福泉山上尚有福泉寺、炼丹岩、白云岭等古迹。福泉山因为有了这些渊源,所以在乡人的心目中就显得特别神圣。我曾在福泉山脚下的桐浦乡中学担任过3年校长。那是一所处境窘迫的农村学校,学生大量流失,我临危赴任,压力颇大。所以每天总觉得自己有忙不完的事。3年间,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上山拜谒一下陶公,但直到卸任也未能成行,深以为憾。今年的10月2日,是国庆假期。我终于能自己驾车奔赴福泉山了。福泉山刚刚新通了公路,路上汽车还比较少,所以开起来很顺畅,谁知开到半山腰,一辆大型拖拉机在拐弯处迎面向我冲来,差点相撞。当时,我紧踩车刹,脑里一片空白,两车相隔不到20厘米,总算是停下。陶公保佑啊!至福泉寺,个个虔诚地烧香叩拜,细看座中的陶公,容颜生动,平静地注视着众生。出寺门,头顶白云飘飘,门前翠竹漪漪,清风怡然,正是陶公笔下景致:绿水淙淙,篁竹深碧,一派幽清旖旎风光。众人皆忙着拍照,我却在心中早已酿好了数篇稿子,现抄录如下:《登福泉山祀陶弘景》挂冠神武遁人间,济世悬壶猿戏闲。凶吉未卜诏令至,白云翠竹真仙颜。《题福泉山联》炼丹台边,翠竹、白云依旧昔人去;盘转路上,青山、道院不改雾霭来。白云绕翠竹,觉真人至今未远;峡谷筑丹台,迷虹彩到此探望。丹灶有否高千尺;东南可期第一山。平仄如何姑且不论了。算是表达了自己对陶公的敬仰之情。陶弘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药物学家,在医药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对《神农本草经》的整理校订,是本草学发展史上贡献最大的早期几个人物之一。在他生活的年代,本草著作有10余家之多,无统一标准,临床运用相当不便,于是他“苞综诸经,研括烦省”,将当时十几家的本草著作分别整理成《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后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该书新增药物365种,合计730种药物,成为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作为魏伯阳、葛洪之后的中国著名炼丹家,陶弘景对后世的贡献之一,是记载了硝酸钾的火焰分析法:“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硝大同小异﹐朏朏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消石也。”所谓的“紫青烟起”,是钾盐所特有的性质。陶弘景这一记载,是世界化学史上钾盐鉴定的最早记录。陶弘景还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其祖、父皆有书名。《华阳隐居录》称其祖父陶隆善写行书,其父陶贞宝因袭祖艺,善藁隶书,书体以羊欣、萧思话为法。陶弘景则工草隶两体,尤擅长行书,师法锺繇、王羲之,采其气骨成自己风格。传世书迹有《屈画帖》。被宋代黄庭坚称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传为陶公所书。《瘗鹤铭》刻在江苏镇江焦山崖石上,字体厚重高古,用笔奇峭飞逸,既有帖学的流畅,又有北碑的气势和开张,所以虽为楷书,却兼有隶、行两体的意趣,是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转变的产物。所以历代对此碑的评价甚高,被誉之为碑帖交融创新的典型代表,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书法地位。陶弘景还著有《与梁武帝论书启》一书,是其与梁武帝论书的信札集,讨论的是锺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的优劣,文辞优美,议论深刻,为后世书家所看重。经过五胡乱华后,中原基本已经佛化,南有梁武帝下诏合道事佛,就连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躲在深山修炼,也要在道馆两旁各修青坛和佛塔一座,以表两教双修,死后更是要用佛教的袈裟入殓,陪葬器物。齐文宣帝高洋崇信佛教,于天保六年(555 年) ,齐文宣帝高洋便灭道兴佛,强迫道士 削发为僧。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洋下令境内穿黄衣的道士要么归俗为民,要么剃度为僧,并连杀四位抗拒者,自此之后,北齐境内再无道士踪迹。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的下场。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假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据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载,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现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诰》、《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如此看来,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 (林新荣文)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在江苏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丹阳(今属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 《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故事
在江苏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丹阳(今属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隐居与茅山,时人称为“山中宰相”的是陶弘景。

山中宰相
词目 山中宰相

释义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 《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故事
在江苏离南京不远的地方,有座连绵几十里的句曲山,传说汉代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成仙,所以又称茅山。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常有朝廷的使者带着皇帝的信件风尘仆仆地前往茅山,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一常有那么几次。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梁武帝那么重视茅山的信息,一定是山中住有高人。这人并不是朝廷重臣,而是一位隐居的道士,名叫陶弘景。梁武帝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他意见,他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所以当时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这位陶弘景,原先也在官场里滚过。他原籍丹阳(今属江苏省),从汉到南朝宋、齐之间,他祖上和父亲,都有人做过或大或小的官。弘景自小聪明,四五岁时便喜欢读书,九岁便读熟《礼记》、《尚书》、《周易》等深奥经书,十一岁做了某王子的博士官。二十三岁做过南齐巴陵王的侍郎,以后又担任过诸王侍读一类官职,兼掌书记。当时陶弘景所撰的各类官方文件,同行中奉为定式。然而他尽管才高八斗,做的官却都是没有实权的,既不是中央政府中的尚书一类大官,也不是治理一县一地的实权官职,所以他常怏怏不得志。到了三十六岁那年,决意辞官修道,来到茅山。他以为此山号称“华阳之天”,神仙家洞天福地之一,于是自号为“华阳隐居”,在山中筑道馆居住。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是好朋友。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陶弘景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说其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事后,萧衍当然感谢弘景,派人进山慰劳,同时也让陶为他探求些长生不老的道理,炼些丹药。史书上称当时武帝对陶弘景“书问不绝,冠盖相望”——书信、问候不停传递,使者车辆在途中一辆接一辆,可以相互远远地望见。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采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只是有军国大事,仍然派人咨询,“山中宰相”的名声便是这样形成的。
陶弘景所属的道派叫上清派,从他隐居茅山之后,茅山实际成了该派的中心,史称茅山宗。从他开始,上清派名声大振,从唐到北宋前期,上清派是社会影响最大的道派。陶弘景自己勤于撰述,写有道教教理、历史、养生等方面的著作多种。其中像《神农本草集注》是中国药物学的重要著作,《养性延命录》是养生学方面的著作,《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

应该说的是李泌吧。他在唐朝做过三朝宰相,时隐时仕,具有高超的看破时局的能力,往往在关键时刻为君所重。
关于他的野史传说也很多,并且有把他神化的倾向,有失事实。

- -!复制粘贴

  • 关于“秦始皇”的历史故事?
    答:秦始皇看过奏章,本要再杀这个监工大臣,又一想光杀也不是个办法,天下人还会骂自己残暴哩。但他仍不改限期,并说十天头上他要来察看大堤。这一下更害苦了修堤的老百姓。每天日夜干,不能歇缓;没几天,堤上累死的人一堆堆一片片。十天期限到了,秦始皇骑着马来了,问监工大臣:“金堤完工了吗...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野史有哪些?
    答:诗:"自爱垂名野史中,宁论抱困荒城侧。" 元 萨都剌 《上赵凉国公》诗:"如此声名满天下,人间野史亦堪传。"这种闾巷风情、街谈巷说、遗闻佚事的纪录,也叫"稗史",如鲁迅所多次称道的《明季稗史汇编》之类。鲁迅所说的"杂记",大概即"稗史"之类。稗是野生的草,稗史其实就是野史。
  • 历史书籍有很多,那么这些书籍所说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答:古代关于那些个人事迹的书,肯定是有真有假。你想即使是现在的许多古代历史名人,其中的历史事迹都有真有假。有一些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对自己所推崇的人物就会故意夸大,就比如说历史上的关羽,真正历史上的关羽虽然战斗力真的很强,但是也不是小说和电视剧里面所说的那样,真的一夫...
  • 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勤学的事例?
    答:苏秦经常自勉说:“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儿,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
  • 历史上,狸猫换太子这件事情真的存在吗?
    答: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将李妃带回京城,查明真相,让李妃和已经当上皇帝的宋仁宗相认。 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的确是李氏所生,也的确是刘娥抚养成年,并将其扶上了皇帝的宝座,但狸猫换太子之事纯属后人演绎,不是历史的真相。花鼓姑娘当上了皇后 刘娥祖籍太原,她的父亲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曾是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
  •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帝王都有谁
    答: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帝王有君士坦丁一世、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屋大维、成吉思汗、拿破仑·波拿巴、居鲁士大帝、查理大帝、彼得大帝、汉谟拉比。1、君士坦丁一世(大帝),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开朝皇帝,公元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公元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敕令》。
  • 中国历史上的三代是指哪三个朝代
    答:但是,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艺术形态中蕴含的精神因素,显然还只是一种混合形态的精神因素;它所要达到的精神目的,还只是一种混合形态的精神目的,也可以说是带有浓厚原始巫术、宗教性质的精神目的。这是第二种艺术历史类型的前奏。应该说,在中华艺术史上,第二大艺术历史类型即精神性实用目的艺术的历史地位的...
  • 廖华在真实的历史上真的像演义中所说的一样无用吗?
    答:有句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意思是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只能用廖化这样的庸才。虽然网络上一度将这句话的意思进行所谓的“反转”,但我们看这句话产生的语境(出自清末小说《扫迷帚》第二十四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这里不赘述),就能知道上述的意思是正确的。在很多...
  • 历史问题 历史中周朝的封邦建国制度和现在所说的封建有什么联系或区别...
    答:中国的封建制仅限于周朝甚至西周时期。概念的区别: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目的还是巩固王权。封建社会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时间概念。而且封邦建国是这个时期的一种制度,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了。周朝的封建实际上是分封诸侯,即将...
  • 古代统领三军是哪三军?
    答: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或者是左、中、右军。1、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么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2、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骑兵步兵)。3、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当时负责军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