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提纯的方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DNA的提取如何进行以及最常见的方法

提取DNA主要有SDS和CTAB法,其实提取效果的好坏主要看提取的对象是什么样的材料,在提取之前一定要好好分析材料的特性,然后在设计实验步骤。
一)CTAB法
CTAB是一种去污剂,可溶解细胞膜,它能与核酸形成复合物,在高盐溶液中(0.7 mol/L NaCl)是可溶的,当降低溶液盐浓度到一定程度(0.3 mol/L NaCl)时,从溶液中沉淀,通过离心就可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同蛋白质、多糖类物质分开,然后将CTAB与核酸的复合物沉淀溶解于高盐溶液,再加入乙醇使核酸沉淀,CTAB能溶解于乙醇。
(二)SDS法
利用高浓度的SDS,在较高温度(55—65℃)条件下裂解细胞,使染色体离析,蛋白质变性,释放出核酸,然后采用提高盐浓度及降低温度的做法使蛋白质及多糖杂质沉淀(最常用的是加入5M的KAc于冰上保温,在低温条件下KAc与蛋白质及多糖结合成不溶物),离心除去沉淀后,上清液中的DNA用酚/氯仿抽提,反复抽提后用乙醇沉淀水相中的DNA。
以下是在提取热带水果DNA时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法步骤,对比起来CTAB法好,在禾本科植物效果差不多!
1、 CTAB法
1) 在所需量的CTAB抽提液中加入2-巯基乙醇,使终浓度达2%(v/v)。将此溶液预热至65℃。
对于每克新鲜的叶组织大约需要4ml的2-ME/CTAB抽提液。
2) 用液氮(-196℃)或干冰(-78℃)冷却粉碎器/匀浆器,将0.5 g植物组织粉碎成细粉,然后将组织转移到2.0 ml离心管。
3) 加入800 µl预热的2-Me/CTAB,混合使之充分湿润,于65℃温育20 min,不时颠倒混匀。
4) 待冷至室温后,加入800 µl氯仿/异戊醇(24:1),颠倒混匀至溶液呈乳浊状----但不要振荡。25℃,10000 rpm离心10 min。
5) 上清(~700 µl)转移至另一干净的离心管中,加入5 µl RNaseA贮液,37℃温育30 min。
6) 加入700 µl氯仿/异戊醇,颠倒混匀,25℃,10000 rpm离心10 min。
7) 上清(~600 µl)转移至另一干净的1.5 ml离心管中,加入600 µl异丙醇,颠倒混匀,室温或-20℃放置20 min。
8) 25℃,12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沉淀。
9) 去上清,加1 ml70%乙醇洗涤沉淀两次。(25℃,12000 rpm,离心10 min)
10)凉干DNA,溶于50 µl ddH2O,4℃保存备用。
2、 SDS法
① 将0.3 g植物材料于液氮速冻,然后在研钵中将其磨碎,将粉末转至2 ml离心管中。
② 加入1.2 ml预热至65℃的提取缓冲液(其中加入3 μl β—巯基乙醇,增加DNA的稳定性),置65℃水浴中放置30分钟,不时颠倒混匀。。
③ 加入0.45 ml 5M的醋酸钾,混匀,冰浴20分钟,在10000 rpm离心20 min。需要的话,Miracloth纱布过滤除去沉淀,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④ 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轻轻颠倒混匀,12000 rpm离心15 min。
⑤ 转移上清液到另一新离心管中,加5 μl RNaseA贮液,37℃温育30 min。
⑥ 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轻轻颠倒混匀,12000 rpm离心15 min。
⑦ 转移上清液到另一新离心管中,加入0.7V异丙醇,轻轻颠倒混匀,-20℃放置30分钟沉淀核酸。
⑧ 25℃,12000 rpm,离心10 min,收集沉淀。
⑨ 弃上清,70%乙醇洗两次。
⑩ 凉干DNA,溶于50 µl ddH2O,4℃保存备用。

检测:用足迹法,又称为足印法(footprinting)是一种用来测定DNA-蛋白质专一性结合的方法。用于检测与特定蛋白质结合 的DNA序列的部位,可展示蛋白质因子同特定DNA片段之间的结合区域。其原理为:DNA和蛋白质结合以后便不会被DNAase分解,在测序时便出现空白区(即蛋白质结合区),从而了解与蛋白质结合部位的核苷酸对数目。在用酶移出与蛋白质结合的DNA后,又可测出被结合处DNA的序列。 纯化:蛋白质和dna均可用电泳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DNA带负电,电泳向正极移动,由于不同DNA片段的大小不同,所以电泳时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可以分离。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的缓冲液中所带电荷一般不同,分子质量也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利用以上两方面的差别,电泳时不同蛋白质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不同,可以彼此分开。

  一.酚抽提法:先用蛋酶K、SDS破碎细胞,消化蛋白,然后用酚和酚-氯DNA大小为100-150kb
  二.甲酰胺解聚法:破碎细胞同上,然后用高浓度甲酰胺解聚蛋白质与DNA的结合,再透析获得DNA可得DNA200kb左右。
  三.玻璃棒缠绕法:用盐酸胍裂解细胞,将裂解物铺于乙醇上,然后用带钩或U型玻璃棒在界面轻搅,DAN沉淀液绕于玻棒。生成DNA约80kb。
  四.异丙醇沉淀法:基本同1法,仅用二倍容积异丙醇替代乙醇,可去除小分子RNA(在异丙醇中可溶状态)
  五.表面活性剂快速制备法:用Triton X-100A或NP40表面活性剂破碎细胞,然后用蛋白酶K或酚去除蛋白,乙醇沉淀或透析。
  六.加热法快速制备:加热96℃-100℃,五分钟,然后离心后取上清,可用于PCR反应。
  七.碱变性快速制备:先用NaOH作用20分钟,再加HCI中和,离心后取上清,含少量DNA。
  名词解释:
  DNA
  DNA,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中文名为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称为四种脱氧核苷酸,由碱基,脱氧核糖,磷酸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基因组成的,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DNA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以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长期性的资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RNA所需。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
  物理性质
  DNA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的解螺旋。
  

加入2MOL/L的氯化钠溶是DNA的溶解度达到最大,此时过滤已经将杂质滤去。调节溶液到0.14MOL/L析出DNA这个地方再过滤,就只过滤出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