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国以来都发掘过哪些古代陵墓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建国到目前为止哪些大的帝王陵墓被挖掘?

建国后的帝王陵墓被挖的很少,解放前的就不说了(清东陵之类)
我只知道1956年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定陵被挖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皇帝陵的发掘。此次发掘工作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主持。其他的帝王陵墓应该没有被官方正式挖掘过。
参考:2007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接受采访时着重强调:保护好材质种类各异的文物,尤其是在出土的第一时间进行保护,以我们现有技术还做不到。既然如此,我们的原则方针是不主动进行文物发掘,特别是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
童明康讲这番话是有所指的。前些日子,出于各种原因,有人提出应主动挖掘秦始皇陵、乾陵等历史上著名的帝王陵墓,鼓吹者中有些甚至是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于是乎,在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引起了大规模的争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国家文物局的态度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家文物局表态不支持挖掘,但并没有因此使争论稍歇,尤其没有让支持挖掘的人心悦诚服。

“许多人是没有亲见那些精美的文物出土后,由于保护不力而消失殆尽,真是可惜呀!这都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而且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这么永远地丧失了,那是犯罪呀!”童明康谈到此处很是动情。

童明康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主动发掘过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其中许多精美文物,包括利用前苏联技术保护的丝织品都毁掉了,没有保存下来。十几年前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丝织品一直存放在冰箱中。近年开始揭取保护,多数遗物一触即碎。几年前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陶俑的彩绘颜料作过保护,现在仍然有褪色现象。

童明康告诉记者,各类文物的保护技术还是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我国的一些特有文物,比如木结构建筑、纸质文物、漆木质文物、纺织品、壁画、彩绘颜料等,其保护技术无法借鉴国外的科研成果。虽然近年来,我们在丝织品、彩绘颜料的保护技术方面有了一些进展,比起50年前,甚至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许多技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已经发掘的古墓有梁庄王墓,狮子山楚王陵,中山王刘胜墓等等。
2001年4月中旬至5月初,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荆门市和钟祥市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参加,共同对钟祥市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该墓是一座王与妃的合葬墓,有其独特的葬俗,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随葬品有金、银、玉、(珠)宝石、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共计5300余件,其中金、银、玉器有1400余件,珠饰宝石则多达3400余件。一墓随葬如此大量的金银珠宝,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未见,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是继定陵之后的又一明代重要考古发现。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则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这座楚王陵凿山为葬,结构奇特、工程浩大,凿石量高达5100立方米。墓中出土了各类珍贵文物近二千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漆等质地。该墓的发掘被评为9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

大葆苔(西)汉墓;老山汉墓;唐乾陵地宫;明十三陵定陵地宫;清东陵裕陵,定东陵

一、城址及相关建筑遗址
分为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和离宫遗址、地方民族政权都城遗址、地方城市和军镇遗址三大部分。
(一)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和离宫遗址
历代中央政权的都城遗址是所有城址中最受人们关注,也是考察工作做得最充分的部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书中,已将邺城、鄂城、汉魏洛阳城、隋大兴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辽上京、辽中京、金上京、金中都、元上都、元大都、明北京、明南京、明中都等遗址列为专条或有较集中的叙述,其中除邺城遗址当时仅有少量地面调查材料外,其他城址皆已有较多的调查发掘资料作依据,至少业已明确城址的范围、形制,而绝大多数城址已经查明了它们的城垣、主干道路、宫殿区、居民区和商市之所在,对其城市布局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1986年以来都城遗址考察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都城遗址,考察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扩展。对汉魏洛阳城遗址,相继进行了城垣马面遗址、建春门遗址、北魏永宁寺西门遗址、大市遗址的发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和太极殿、金墉城城垣的试掘(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汉魏洛阳故城金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1999年第3期。),取得了关于汉魏洛阳城市防御、交通、北魏寺院布局、宫殿建筑的新资料,得知金墉城的3座小城并非同一时期所建,只有丙城是魏晋时期的建筑。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城垣解剖(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汉魏洛阳故城城垣试掘》,《考古学报》1998年第3期。)、外郭城和水道勘探,初步掌握了自西周经东周、汉魏,该城由小到大的沿革轨迹;证明北魏确曾在故洛河北岸修筑外郭城,使此城的规模东西、南北都达到了10公里。勘察和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内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至晋代,宫殿区经历了由相对分散的南北宫制向集中于城区北中部的单一宫制转化;北魏时外郭城的出现,使汉至晋代洛阳城变成了内城,内城之大部为宫城及宗庙、中央衙署所占据,已具有某些如同隋唐皇城那样的性质,郭城则成为主要居民里坊区和工商市场所在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在隋大兴唐长安城,这些年又相继发掘了皇城含光门,大明宫含耀门、三清殿、翰林院、朝堂,以及大城内的青龙寺、西明寺部分遗址,并对大明宫含元殿做了整体揭露(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在隋唐洛阳城,相继发掘了郭城永通门(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等:《隋唐洛阳城永通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2期。),宫城应天门、乾元门、武则天明堂和皇城右掖门外上阳宫遗址(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洛阳唐东都上阳宫园林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2期。),勘探、发掘了宫内九洲池遗址和郭城东南隅的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并根据新的发现,对前所发表的宫城及宫侧诸小城的平面布局图提出了若干订正(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通过长安安定坊和洛阳履道坊坊内道路的清理,还明确了当时里坊的基本建筑布局。这些,对于再现隋唐两京的历史风貌,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一些以往尚未充分开展考察的都城遗址,考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对邺城和北宋东京城遗址的勘察发掘上。对此二城址较大规模的考察同始于80年代。在邺城遗址,迄今已完成对南北二城的城垣、城门、城内主干道路及宫殿区的勘探和重点发掘,据此可知邺北城平面呈横长方形,东西2400、南北1700米,四面城垣上勘探确定了6座城门的位置。城区之内,由东垣建春门通往西垣金明门的大道,将整个城区分成南北两大部分:道南为里坊区,道北部分自东至西分为三区,分别相当于文献记载中的戚里、宫殿区和铜雀园。在铜雀园西侧的大城西垣上,发现了铜雀三台中居南二台的遗迹,展现出有别于秦汉以来都城的一种新的城市布局(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邺南城平面呈竖长方形,南北3460、东西2800米。对南垣正门朱明门的发掘表明,此门为一门三道,门洞建筑同汉唐诸城门一样,采用大过梁式结构,不同的是,门外所筑双阙以短墙与大城垣连为一体(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因地理条件所限,对北宋东京城的勘察难度颇大。现已查明,此城由外城、内城、皇城(宫城)三重城构成。外城范围大于明清开封城,诸城垣夯筑,处于明清开封砖城墙外1.3~2公里处。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7590~7660、东西宽6940~6990米。按《东京梦华录》,四面城垣上应有城门12座、水门6座,现已发现城门10处,门外多有瓮门。内城位于今开封市内,南垣在大南门以北约300米的东西一线,北垣南距龙亭大殿约500米,东、西二城垣叠压在明清开封砖城墙下。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11.5公里,面积较明清开封城略小。皇城位于内城西北部,即今开封市区之潘、扬湖一带,平面略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周长2500米。东京城内主干道路共4条。其中最主要的街道,北起皇城宣德门,南达外城南薰门,时称御街,实为全城的南北轴线,其位置、走向约与今开封城中的中山路相应。另外3条大道,一条自州桥往西通往外城新郑门,一条由州桥往东通向新宋门,另一条从相国寺往北通向新封邱门。州桥遗址位于今中山路中段,其为横跨汴河而建的南北向砖石结构拱形桥,长17、宽30米,保存基本完好(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在东京外城西垣外近300米处,还勘探发现了金明池及其周边的建筑遗迹(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关于北宋西京城遗址,在勘察隋唐洛阳城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较重要发现,包括一些不完整的宫殿基址和官府衙署遗址等(注:杨育彬等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邺城和北宋东京城,都是处于我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发生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关键城址,对它们的勘探和发掘,不仅填补了我国都城遗址系列的空缺,而且对都城史研究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此外应该提到的是,北魏前期国都平城和南宋都城临安的考古勘察工作,近年也有重要收获。平城北魏明堂辟雍遗址的发掘(注:刘俊喜等:《平城考古获得新突破——大同发现北魏明堂辟雍遗址》,《中国文物报》1998年1月21日。)和临安郭城南垣及太庙遗址的发现(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都预示着究明其整体布局的那一天将不会距我们太远。

其三,多处著名离宫遗址被发现,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勘察或者清理发掘。迄今所知的此类遗址有唐九成宫、华清宫、玉华宫和翠微宫4处。九成宫系在隋仁寿宫基础上经修缮、增建而成,位于今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平面略呈长方形,有宫墙二重,内垣平直,外垣屈曲而跨谷据岭。外垣之内,以居中主殿为中心,凭山面水建造殿台亭榭数十座。已发掘的数座,规模大小不一,建筑风格各异,近年报道的37号殿址,以其宏伟的规模、独特的建筑结构,赢得各方面的重视(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图版柒,2)。位于陕西临潼的唐华清宫遗址,发掘面积已达6000平方米,清理出7个形制、结构各异的石砌汤池。据考证,其中的5个分别是当年的莲花汤(又称御汤九龙殿)、海棠汤(贵妃汤)、太子汤、星辰汤和尚食汤。各汤池的供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自成一体,彼此互不干扰,并注意避开地面建筑物(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玉华宫和翠微宫,俱为唐代皇室的避暑胜地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分别位于陕西铜川和长安县,对它们的了解虽不及前两个离宫遗址清楚,但现已可以初步确认玉华宫建筑群体的中轴线和宫殿建筑范围,并知道南风门、玉华殿、肃成殿的位置(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在翠微宫,也发现了当时的一处主体建筑基址和石舍利塔等遗存(注: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

唐太宗,武则天.....

  • 神秘的十大古陵墓
    答:这四处都有黄帝陵墓。其中陕西黄陵县桥山上的黄帝陵墓被汉武帝以来的历朝历代公认为是黄帝的正宗陵墓,传说里面葬着黄帝生前穿着的衣服。所以桥山黄帝陵也被称为黄帝衣冠冢,是唯一一座被《史记》记载的黄帝陵。黄帝陵也被称为“桥陵”,是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
  • 曾侯乙墓位于我国的哪个省
    答:该墓在湖北省北部。发现曾侯乙墓在随县,属于湖北省北部。曾侯乙墓在随县县城西北约3000米的地方,视野十分开阔,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古代陵墓择地的基本要素。曾侯乙墓,是建国以来正规发掘的最大的一座战国时期的木椁墓。此墓距今2400年左右,建于小山岗上,为竖穴岩坑墓。
  • 看看著名的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都有哪些
    答:Ea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
  • 中国考古历程中有哪些神秘古墓?
    答: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皇陵墓,规模之大举世罕见。陵墓里面的陪葬物品不计其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就出自其中,而秦始皇陵至今国家都不敢发掘,不仅是因为里面机关重重,太过危险,另外也是挖掘后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成吉思汗陵墓更是神秘,因为它的位置在历史上毫无记载。作为一代天之...
  • 中国的古代陵墓有哪些?
    答:郦山陵墓,马王陵,明十三陵……
  • 中国有哪些皇帝陵墓?
    答:它约在2770的西周晚期被第一次盗掘。2,1956年,明-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的定陵被国家挖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的一次对皇帝陵的发掘。3,明朝的祖陵被起义军盗过。4,清朝帝陵被盗过,是最有名的孙殿英大盗所为,慈禧陵墓洗劫一空。还有康熙景陵、光绪的崇陵都被盗过。
  • 我国最大的古墓
    答: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
  • 我国有多少位皇帝的陵墓都在洛阳
    答:宣武帝景陵 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西院,有一雄伟壮观的大冢,由于此冢的存在冢西的村庄便命名为“宣武村”,后改为“冢头村”。景陵是建国以来经国家批准科学发掘的第二座皇帝陵,也是我国目前挖掘开放时代最早的帝王陵。宣武帝,为北魏第八代皇帝,名元恪,孝文帝第二子,公元499-515年在帝位,继承了...
  • 中国有哪些皇家陵寝?
    答: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市的西南,西距北京125千米,是一座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群。它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陵区共有陵寝14座,其中帝陵5座,后陵4座,妃嫔陵5座,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在此安葬,还有14个皇后,136个妃、嫔及中国近代的慈禧太后安葬在这里。可见清...
  • 全国九大帝陵,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连一座都没有呢?
    答:首先,我们要知道,每一座坟墓都有一个死敌,那就是盗墓贼。而且,每一个墓主都希望自己死后,坟茔不会被盗墓贼打扰,让自己不得安宁。但是,在古代,墓主人被当作活人一样对待。墓主人下葬时,他的后代会把心爱的东西一起埋葬,陪伴墓主人。让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死前的待遇。这就导致了盗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