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关于铜奔马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历史上的马踏飞燕是青铜器铸成的吗

分很多种,兴于唐,大都青铜制造,也有金的和l鎏金的.后来做的有黄铜的.

古人对马产生无限的敬仰和神往;而现代人对太空站开始征服,并以此为跳板,实现向宇宙进军的划时代的革新计划!而千年后的人们,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铜奔马,一件中国精美绝伦的稀世珍宝,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在甘肃武威横空出世,并成为后来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铜奔马是中国众多珍贵文物的代表,古老文明的象征。而这件国宝的出土故事却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古墓劫难

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和考古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出土铜奔马的古墓在“文革”时期被公社社员随意挖掘,古墓的境遇可想而知……

雷台祖庙位于甘肃武威城北两公里处,一座长方形的夯筑土台上坐落着雷台观,因其后殿供奉有“雷祖神”像,也称“雷坛”。

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的社员在雷台祖庙南面开挖战备地道。9月10日,社员们在地道侧壁发现了青砖墙壁,队长王某举起镐头向砖墙砸去,砖墙被砸出一个黑洞。人们爬到里面,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

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人们看到墓室里整齐排列着大量铜人、铜车、铜马等,旁边还有座棺床,里面放着两具尸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当时社员们误把这些铜车马当成“金人”、“金马”。王某随即将洞口封住,并告诫大家此事不能外传。

然而第二天,雷台下挖出“金人、金马”的消息很快在生产队传开。傍晚时分,王某急忙叫人将洞口重新打开,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进麻袋,悄悄转移到大队库房里藏了起来,想等事情平息后再做打算。

王某怕公社领导发现此事,为掩人耳目,9月15日早晨,他调动大批农民赶到雷台脚下,在离洞口大约20米处的台基下重新开挖地道。而所挖地道恰巧又与这座古墓的甬道形成了直角沟通,大家在墓道的尽头发现了墓室。那里堆放着大量的铜钱,还有一些铜壶、铁器、陶罐等散置在墓室四周。

得知消息的公社书记立即命令封存墓葬洞口,并派专人监控现场。武威县有关领导马上派党寿山和张有追缴失散文物。

武威市博物馆研究员党寿山回忆说,我们沿地道爬进去大概有30多米时,看到右下方有一个黑洞,里面是一个大型砖室墓。我搞文物工作十多年,像这样大型的古墓还是第一次见到。墓室里有大量的铺地钱,还有一些陶器;另外看到了被掀翻的棺材板和尸骨。据此可以判断这座古墓当时的随葬物品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当时就意识到重要文物已被转移了。

国宝幸存

古墓曾多次被盗,但由于盗墓者对青铜国宝毫无认知,使得铜车马仪仗俑队得以完好保留至今,并最终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党寿山和张有到处打听文物的下落,村民们都说不知道。经过他们反复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许多农民纷纷交出私藏文物,王某这才同意让他们去看藏匿在库房里的文物。

党寿山面对这批珍贵文物时,他惊呆了。大量的铜车马仪仗俑和大批铜器,统统积压在一个油箱里,文物的人为破损很严重。他们马上将这批文物全部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

11月3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魏怀珩、张学正前往武威。清理墓葬时,专家发现数个早期盗洞,但当时盗走了什么,无人知晓。

在甬道右侧壁有一口古井,直径为1.2米、井深约12.8米,它那独特的“人字型”的砌砖方式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并不多见。古井到底是排水系统,还是为迷惑盗墓者,人们不得而知。

古墓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

墓门向东开启,从墓门到后室总长19.34米。前室向东由甬道和墓道构成,古井位于墓葬甬道的右侧壁。

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铜奔马就陈放在墓葬前室的右耳室。而铜器用品都存放在中室,中室右耳室则陈设有高达5层的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较小,是墓主人夫妇合葬的地方。这里还发现了4枚印有“将军”印文的龟钮银印。

这位墓主人生前地位非常显赫,墓葬虽曾多次被盗,但仍出土了230多件珍贵文物,尤其是铸造精美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可谓国之瑰宝。

墓主身世

用大规模铜车马仪仗俑进行随葬的现象,在汉代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此举难道仅仅是为了显示这位将军生前的显赫与豪华吗?

墓葬的年代和墓主人是谁,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专家认为,从墓葬的形制、出土陶器、出土“四出五铢钱”和铁镜以及出土铜马上的铭文判断,雷台墓的年代应是东汉末期。

汉魏时期,诸侯割据,战乱频繁,货币短缺。据《后汉书》记载,称得上“两千石”官爵的太守死后,铺地钱才能达到2万枚,而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钱多达28000多枚。

在出土的12件男女铜人俑背后,分别刻有“张氏婢”和“张氏奴”字样,可以断定墓主人姓张。胸前有铭文的8匹铜马及4枚将军银印则告诉我们,墓主曾担任“张掖长”,后又升兼武威郡的“左骑千人官”。4枚将军银印证明这位墓主人生前曾4次被册封“将军”,还兼任过武威郡郡守。

出土铜马上清楚刻有“张君前夫人”和“张君后夫人”的铭文,《礼记·典礼》规定:“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由此可以断定,这位墓主人的最高身份是诸侯。

用大规模铜车马仪仗俑进行随葬的现象,在汉代考古发现当中极为罕见。不过,武威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汉代时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这里铜矿资源丰富,青铜冶炼技术闻名遐迩。因此,在这位将军墓葬中发现铜车马仪仗俑也就不稀奇了。

奔马之谜

气势非凡的铜奔马昂首嘶鸣,三足腾空的气势,令人惊叹不已。其艺术成就在我国青铜器铸造工艺和冶炼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有学者认为铜奔马是墓主人的坐骑。但马蹄下面那只奇特的飞鸟,使这一观点遭到否定。

有人认为铜奔马是汉代“相马式”的产物。“相马式”是评判良马的标准,这件铜奔马从形象特征完全符合良马标准,但铜奔马奔跑姿态非常奇特,它前蹄弯曲跃起,后蹄用力蹬出,马的双蹄与前胸平齐。这种姿态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

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学勤认为,铜奔马象征的是“天马”,也就是“汗血马”,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特产。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神马当从西北来。”而武威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部。从铜奔马体形硕大强健、四肢修长的形体特征分析,它的确是以西域“大宛马”,即汉代所谓的“天马”为原型而铸造的。在汉代,“天马”被老百姓敬奉为“马祖神”,而对“马祖神”的崇拜要追溯到殷商时期。那么,铜奔马会不会就是“马祖神”呢?

铜奔马出土时,考古人员发现它的头部和背部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这种特殊的彩绘纹饰叫“云气纹”,是表现在“马神”身上的一种“羽翅”,它能使“马神”腾云驾雾、展翅飞翔。因此可以推断,铜奔马就是“马祖神”。

马踏飞燕

郭沫若认为铜奔马脚下展翅的飞鸟是燕子,并给铜奔马起名“马踏飞燕”。但对这只神奇的飞鸟,专家们曾有不同的解释。

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东辉认为,从飞鸟的飞行姿势和翅膀样式判定,飞鸟是燕子。

而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认为,马所踏的鸟绝对不是一只燕子,这只鸟的整体造型较修长,头部较圆,颈部较粗,眼睛大而突出,双肩耸起,尾部较长,而且不分叉,这绝对不是燕子的特征,而应是一种猎鹰。

还有人认为那只飞鸟是“龙雀”。龙雀最早是秦人崇拜的“鸟图腾”,也叫“飞廉”,人们把它称作“风神”,常以鹿头马身、长着翅膀的形象出现,后来逐渐演变为龙头马身。汉朝时,“飞廉”改称“龙雀”。但同时代出土的“龙雀”与这只飞鸟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最后专家认为,铜奔马下面的飞鸟确实像一只燕子。我国古代有一种被称为“紫燕”的良马,它奔驰的速度足以与燕子相媲美。所以,才有后来李白《天马歌》当中“回头笑紫燕”的千古绝句。这里的“紫燕”一语双关,既指“良马”又指“飞燕”,而铜奔马不正是这一历史典故的真实写照吗?

燕子以平均每秒80米以上的飞速居飞禽之首。人们在马下塑造一只飞燕,显然是为了衬托马的奔跑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燕子,以此来证实它是一匹天马。

发现于甘肃酒泉的十六国时期墓葬里所描绘的天马图,上面有一匹腾空飞跃在祥云里的神马,其造型与铜奔马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可见,这件铜奔马,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曾经供奉过的“马神”,寄托着保佑这位将军死后灵魂升天的祈愿。

时光流逝了1800多年,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件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在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地位。铜奔马的奇妙构思和独特造型,还有那精湛的铸造技术,都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宝。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造型】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这样一来,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塑绝了!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东汉铜车马出土历史
    答:自铜奔马出土以来,关于其命名、年代以及制作者的诸多谜团,引发了无数学者的热烈探讨,形成了独特的“天马文化热”。然而,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于铜奔马的深入研究进展缓慢,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揭开。
  • 什么又称东汉铜奔马
    答:马踏飞燕,又名东汉铜奔马,是一件著名的东汉时期青铜雕塑。以下是关于它的几个条目的润色和修正:1. **艺术表现**:马踏飞燕通过精湛的雕塑技艺,捕捉了马儿奔腾瞬间的力量与速度。这匹马似乎正腾空跨越,蹄下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形象,增添了作品的动感和生动性。2. **历史背景**:这件作品是东汉...
  • 铜奔马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武威古称?
    答:铜奔马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武威在古代被称为“凉州”。武威,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位于甘肃省的中部。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武威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古称“凉州”的武威,不仅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是众多珍贵文物和古迹的...
  • 马踏飞燕铜奔马发掘于哪里
    答:马踏飞燕铜奔马,是中国著名的青铜文物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这件文物于1969年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荐理由:1. 历史价值:马踏飞燕铜奔马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2....
  • 铜马铁燕传奇(铜奔马的前世今生)
    答:铜马铁燕传奇(铜奔马的前世今生)姓名:铜奔马 年龄:约1800岁 主人:张姓某人 住址:甘肃省博物馆 个性签名:马踏飞燕不是我的真名 马是中国古人的“宠儿”,几千年来备受赞誉。在中国,有一匹铜奔马,它的意义已超越了一件普通的文物:它是中国旅游的“形象大使”,足迹遍布全国;1983年,它被国家...
  • "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典故
    答:"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典故:明帝永平五年,汉明帝亲往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明帝指的是汉明帝,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东汉的第二个皇帝。飞廉兼铜马应该指的是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人称“马踏飞燕”,或谓“马超龙雀”。专家们认为该铜奔马的墓主为东汉末年人...
  •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东汉铜奔马
    答:东汉铜奔马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 什么又称东汉铜奔马
    答:马踏飞燕又称东汉铜奔马。其详细内容如下:1、马踏飞燕是一种描绘马匹奔驰时的场景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将一匹奔马的形象与一只飞翔的燕子结合在一起,展现了马的力量和速度。这件艺术品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大约在公元25年至220年之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艺术和文化成就在当时...
  • 马踏飞燕是什么朝代的
    答:马踏飞燕 1、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青铜古器。2、马踏飞燕的方名称叫做“东汉铜奔马”,它还有着“马超龙雀”、“马踏飞隼”等别称,它是由我国考古学专家于1969年在甘肃发掘出来的国宝级文物,现如今被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当中。3、马踏飞燕这座青铜古器,造型十分别致,马儿呈现飞驰之姿,三足...
  • 谁描述一下《马踏飞燕》这件古代青铜作品的历史背景
    答: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