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整理项目要求新增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要求。一个是解决温饱,一个是奔小康,工程内容差不多。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拓展资料:
2012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亿亩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十二五”后几年,在总结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示范规模,把500个示范县建设作为推进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工作的主要抓手,进一步突显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资金保障,加大制度探索与创新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要求,500个示范县在今年年底要全部完成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同时查清基本农田情况,做到地类和面积准确,界址和权属清楚。此外,要严格执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加强实施监管和管护。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标准农田
百度百科——土地整理项目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2011年9月24日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鼓励群众全程参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明确“十二五”土地整治目标任务,部署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方各级土地整治规划,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统筹安排农田和村庄土地整治、损毁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同时,安排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低丘缓坡荒滩土地开发利用、旧城镇旧厂矿改造和城市土地二次开发等各项活动,逐级分解《全国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工矿废弃地集中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组织编制土地复垦专项规划。
2012年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明确:省级规划重点分解下达土地整治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确定重点工程和投资方向;市级规划重点提出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和区域布局,分解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确定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县级规划重点确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布局和工程措施,明确实施时序,提出资金安排计划。规划编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开发机制。农业综合开发成功与否,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认同,因而在开发实践中,注重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开发机制。阜阳市在近几年的开发中,创立了“业主负责制”,用公开、自愿、竞争的方式,对机井、电灌站等经营性工程,由农发部门和业主共同出资建设,地方政府颁发业主权证,业主获得工程使用和经营权。业主负责制调动了农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积极性,解决了部分工程农民筹资投劳问题,落实了建后管护责任和主体。池州市建立了农民意愿表达机制,让农民全面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项目申报要得到多数农民的同意,项目工程的类型、建设地点、投资大小要交村民代表进行表决,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主体。淮北市积极实行土方先行竞争激励机制,采取了先做好项目区土方工程,再申请立项的竞争机制,激发农民筹资投劳热情和参与开发的主动性,全市连续几年都是全面完成农民筹资和投劳任务。
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几年,为保证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安徽省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全面推行项目资金公示制、项目立项评审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资金使用县级报账制和项目竣工验收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上,进一步明确了招标代理制,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招标必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在工程质量监理上,进一步明确了监理机构的选定应通过招标方式来确定。在项目、资金公示上,除按公示制要求在项目区设立公示牌、公示栏外,进一步明确从申报、实施,直至验收交付各个环节的公示要求,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完整体系。在竣工验收上,实行单项工程验收、年度验收、三年总验收考评制,每一项单项工程竣工后,县乡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每一年度项目,实行全部验收并一年一验,其中省抽验30%,三年全覆盖;配合国家三年总验收考评,每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总验收考评。

参考《开发建设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

  • 高标准农田有什么要求
    答: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遵循规划引导和统筹安排的原则,优先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推进。2.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的整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田地、水源、道路、林业和村庄整治。3. 注重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整治目标,确保农田的可持续利用。4. 维护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听取农民意愿,保护土地...
  • 谈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答:确定重点工程和投资方向;市级规划重点提出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和区域布局,分解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确定重点项目和资金安排;县级规划重点确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项目、布局和工程措施,明确实施时序,提出资金安排计划。规划编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
  • 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
    答:法律分析: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粮食产能,2021年全国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各地要进一步优化高标准农田项目布局,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实施,集中力量加快小麦、稻谷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口粮绝对安全保障水平。多渠道...
  • 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建设要求
    答:为了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建设高标准示范区,以下是一系列具体要求:1. 土地整合与规划:在五年内,示范区内的基本农田需达到10万亩以上,土地应集中连片,无零星分散建构筑物,确保土地无废弃和闲散。平原地区农田应平整规则,便于机械化耕作,坡地则需实现梯田化,注重水土保持。2. 水利与道路设施:农田...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答: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如下:1、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2、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3、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4、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5、...
  •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答: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评价、上图入库。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和项目资金公示制等。二、项目建设内容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 如何建好高标准基本农田
    答: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第一部分 稻田 一、选点要求 1、地形部位: 位于河流阶地、沟谷盆地、洼地和平坝,以及中低山丘陵缓坡旁、沟垄或冲垄,地势平缓,适于作物生长。2、自然条件:水源、光照条件较好,存在的中低产田能够进行改造,集中连片,规模在3公顷以上。二、工程技术要求 1、充分开发河流与...
  •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答: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坚持以下五点要求:1、要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
  •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标准是指
    答:1. 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通过土地整治,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基本农田,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2. 该建设涵盖原有基本农田的整治及新增划入的基本农田的整治。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遵循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的原则,并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进行。4....
  • 高标准农田主要做什么
    答:《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规定,高标准农田应具备以下特征: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并且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实现旱涝保收和高产稳产。据农业农村部调查,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机械化水平比非项目区高出15%至20%,土地流转率高出30%,新型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