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注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1. 古文有翻译有注释

21.欧阳询观古碑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西晋著名书法家)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返,下马伫立,及疲,乃布(铺)裘(皮衣)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

欧阳询曾经出行,看到了一块西晋的索靖所书写的古碑。于是他就停下马观看,很久后才离开。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立在碑前观看。等到疲惫了,才铺开大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睡在旁边,一直到三天三夜才离去。

[文言知识]

“所”字结构。文言中“所”字后面如果跟着动词,便形成“所”字结构,如上文“所书”。又,“所往”、“所击”、“所读”、“所有”……这种“所”字结构,往往省略了宾语。“所书”即所写的字;“所往”即所去的地方;“所击”即所攻击的对象;“所读”即所读的书;“所有”即所占有的东西。

[文化常识]

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是唐朝初年的著名书法家。他的字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格,世称“欧体”,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碑刻真书《九成宫醴泉铭》广为流传,是初习书法者的范本。

[启发与借鉴]

博采众长,才能自成一体。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及 ;②乃 ;③方

2.翻译: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22.公冶长与鹞鹰

世传公冶长(孔子的学生)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即鹞鹰)来报长(公冶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鸱是以怨之。

居(过了)无何(不久),鸱又来报如前。长复往,望见数人围一物而哗。长以为死獐,恐人夺之,遥呼曰:“我击死也!我击死也!”至,乃一死人。众遂逮长见邑宰(县官)。宰审问,长再三辩,宰曰:“尔自言‘我击死也’,何为诈!”冶长无言以对。

[译文]

世人都传说公冶长能够理解百鸟的语言,一天,有一只鹞鹰来报告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城南有一只死了的的獐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子!”公冶长答应以后就前往了,果然得到了獐子,但是他没有给鹞鹰肠子的念头了。鹞鹰以此来怨恨他。 过了一段时间,鹞鹰又来报告了和以前一样的情况。公冶长再一次前往,望见有几个人围着一个东西喧闹。公冶长以为那是死獐子,害怕别人夺去,远远的就叫喊说:“我打死的!我打死的!”到那以后,是一个死人。众人于是就捉着公冶长去见县官。县官审问的时候,公冶长再三的申辩自己没有那样做,邑宰说:“你自己说的"我打死的"怎么会有假!”公冶长无言以对。

[文言知识]

是以。“是以”要按“以是”理解,解释为“因此”或“所以”。“以”解释为“因”,“是”解释为“这”、“此”,连起来指“因为这原因”或“因此”。又,“其人仁受,是以人多敬之”,意为那人有仁爱的心肠,因此众人都尊敬他。

[思考与练习]

1.选择:公冶长自食恶果的原因在于:①贪得无厌;②以怨报德;③言而无信;④目中无人;⑤不劳而获。( )

2.翻译: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2. 文言文解释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守株待兔”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人们用它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注释

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

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

走——跑的意思。

颈——音井,脖颈,就是脖子。

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

耒——音累,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

冀——音计,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

评点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这告诉我们,切不可把偶然的侥幸作为做事的根据,如果抱着侥幸的心理,片面地凭着老经验去办事,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粮食仓库。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3. 100个古文字词解释

3.行道以利世也 行:推行 道:自己的主张 利:造福 世:社会

4.修身以求进也 修:进修 身:养性 求:为了 进:进仕,做官

5.夫学者犹种树也 夫:句首感叹词

6.春玩其华 玩:赏玩

8.精神专利 精神:思想 专利 :专一而敏锐

9.长成已后 已: 过度词

10.思虑散逸 散逸: 分散

12.勿失机也 勿:不要

14:犹不遗忘 犹:更加

15.一月废置 废置:荒废

16.然人有坎壈 然:当然

18.不可自弃 弃: 放弃

21.夫圣人之书 夫:句首感叹词

24.亦足为人 亦: 也

25.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 何必:不必 即:就

26.亦复何在: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

29.譬诸逝水 譬: 就像

32.必能兼美 必:如果 兼美:两全其美

你己经翻译的我就没重复了,你没翻译的我都翻译出来了,祝你学业有成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 人教版文言文课文及课下注释
    答: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自】:这里有“在”的意思。 【两岸...
  • 亡羊补牢文言文原文和注释
    答:1. 亡羊补牢 文言文注释 原发布者: *** 亚 文言文亡羊补牢【篇一:文言文亡羊补牢】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
  • 悬梁刺股文言文原文及注释
    答:悬梁刺股文言文原文及注释如下:一、原文 1、苏秦乃洛阳人也,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而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2、苏秦乃叹曰:“此皆秦之罪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 马钧异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马钧异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原文 1、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日: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日: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2、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
  • 文言文摘抄有翻译注释
    答:文言文摘抄有翻译注释例子如下:1.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出自董仲舒《论御匈奴》。正义能够感动君子,利益能够触动谈的五言的小人。2.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天和地是万事万物的居住之所,光阴是穿越古今的过客。
  • 曾巩绝弊文言文阅读翻译及注释
    答:三、文言文注释 1、今当复盛世:指当前正值社会繁荣昌盛的时代。天下独太平:意指整个天下都享有太平安宁。若利国家者,忠诚贵莫先: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要为国家做利益的事情,那么忠诚是最重要的品质。方城:指李斯在秦朝修筑的方城之策。2、帖木瓦复古之刻:指宋朝的帖木儿将政治体制回归到古代。寒腹心...
  •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注释 之:取独 畏:害怕 果诚:果真 何如:像这样 莫:没有人 求:寻找 而:承接 子:你 使:派 长:做首领 是:这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信:诚实 为:相当于“于”,在 以为:认为 然:对 遂:就 与:跟随 之:代词,代指狐狸 方:方圆 甲:士兵 专:单独,独占 属...
  • 猿母中箭文言文翻译注释
    答:1. 《猿母》/《顽猴》的文言文翻译 是“猿母中箭”和“顽猴见巧”吗?《猿母中箭》原文: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①人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②,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
  • 小古文带注释、译文
    答:小古文带注释、译文——《义鹊》《义鹊》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揭示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下是《义鹊》小古文翻译及注释,《义鹊》文言文寓言,欢迎阅读。文言文 大慈山之阳(1),有拱木(2),上有二鹊各巢(3)而生子者。其(4)一母为鸷(5)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6);其一方...
  • 谢奕作剡令文言文翻译注释
    答:谢奕作剡令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原文翻译 1、谢奕在剡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于他喝醉了,却还不停地罚。太傅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青布裤子,坐在哥哥的膝旁。2、他对谢奕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这时候脸色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