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苌怎么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蒹葭两个字怎么读

[jiān jiā]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本词条主要针对《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全诗: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úi)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 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苌[cháng]

就是念chang 吧,用手机输入chang 可以找到苌

mao chang 直接就可以了

  • 瑀字怎么读
    答: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𠀤王矩切,音羽。《说文》石之似玉者。《徐曰》按诗传:佩玉,琚瑀,以纳其闲。《後汉·舆服志》乃为大佩冲牙双瑀璜,皆以白玉。书《注》诗云:杂佩以赠之。毛苌曰:珩璜琚瑀,冲牙之类。月令章句曰:佩上有双衡,下有双璜,琚瑀以杂之,冲...
  • _露掇其英.怎么读
    答: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文选》卷三十李善注“泛此忘忧物”说:“《毛诗》曰:‘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苌曰:‘非我无酒,可以忘忧也。’潘岳《秋菊赋》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之随波。’”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 姓氏\"毛\"的由来
    答:请读片断: 1.1翻尽了族谱和历史,从晚清上溯到远古,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那令人惊羡的血统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做"聪明有种,富贵有根"。 不论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还是目不识丁的村野山夫,当他们面对某个显贵要人或显赫的家族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这人如此富贵,这家如此发达,肯定有一个很好的家世渊源。
  • 从古至今 燕赵大地的人才都有哪些? 包括现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 越多越...
    答:13、毛苌,西汉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河北邯郸人,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汉学大儒毛亨、毛苌注释的“毛诗”。。 14、韩婴,西汉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注:诗经传承有齐鲁燕赵四家,后惟赵毛苌一家流传至今)。 15、董仲舒,汉初大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人。功罪千秋...
  • 一个金一个奇组成的字怎么念
    答:錡 拼音:qí yǐ 简体字:锜 部首:釒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繁体部首:金 五笔86&98:QDSK仓颉:CKMR 笔顺编号:3411243113412512四角号码:84121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321 基本字义 錡,兵器,齐刃如凿,《毛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音化)。毛苌传...
  • “金奇”合成一个字怎么念?
    答:qí 錡 qí 基本释义 1.古代一种三足的釜。2.古代一种凿木工具。详细释义 〈名〉(形声。从金,奇声。本义:釜之有足者)同本义 于以湘之,维錡及釜。——《诗·召南·采苹》一种兵器,矛属,齐刃如凿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诗·豳风·破斧》...
  • 蒹葭怎么读
    答:另外还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
  • 三家诗的毛诗
    答:今本《诗经》即由毛诗流传而来。《诗经》作为汉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经孔子删定,并教习弟子,后大行天下,流传于世。不可否认,《诗经》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其之所以能够流传今日,毛亨、毛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汉书·艺文志》、东汉郑玄《诗谱》、...
  • 诗经·采薇的背后故事!!!
    答: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
  • 古代含沙射影是什么意思???
    答:含沙射影是一个成语:读音: hán shā shè yǐng 解释: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用心险恶、手段卑劣的人暗中进行造谣诬蔑,打击或者陷害别人的行为。出处:(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