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暴雪连连,这背后有没有隐藏什么气候问题,是环境得到改善了还是进一步恶化了?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0
极端气候进一步恶化由哪些危害?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等等。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 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 (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 (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 (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 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 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 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在急剧减少。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目前能够为人类开采利用的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一般只能达到40%。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 ,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 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
  贰)我国水资源面临形势

  a)新世纪面临的重大水问题
  当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人均和亩均的水资源数量极为有限,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这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基本特点。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但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有限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就全国而言,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 立方米,从地区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这是先天决定的水情。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南方最高和北方最低可以相差十倍,西部比东部可以高达五、六百倍。这是我国北方属于资源型缺水的根本原因,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也相当严重。目前全国性的干旱缺水越来越严重,尤其北方地区发生水危机已不是危言耸听。
  (一) 主要灾情
  进入90年代,中国水旱灾害和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1)洪涝灾害:累计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万亿元,约相当于同期财政收入的1/5。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的年份有1994年(1797亿元)、1995年(1653亿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的年份有1996年(2208亿元)、1998年(2684亿元)。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损失100多亿美元。
  (2)干旱灾害:由于供水不足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正常年份和较旱年份,粮食减产在100~250亿kg(正常年份,如1996年减产100亿kg,较旱年份,如1994年、1995年减产粮食250亿kg),但遇到严重干旱年份粮食减产曾高达近500亿kg(如1997年,北方一些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0多天,黄河下游发生了有史以来,断流天数、断流河长均创历史记录。这一年因旱粮食减产476亿kg,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是新个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年份)。世界银行曾测算,中国每年干旱缺水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
  (3)水环境:一是水土流失,区域性、局部性的治理成效较大,但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缓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开发建设项目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急剧增加。全国平均每年因开发建设活动等人为新增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堆积的废弃土石约30亿吨,其中20%流入江河,直接影响防洪保安。二是水体污染严重,由于工业废污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里,导致了以淮河、太湖污染为代表的水环境恶化。世界银行发表的中国环境报告测算,中国仅水和大气造成的污染,年损失为540亿美元,占中国年GDP的8%。这就表明,水环境质量在继续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以上这三大灾害合计年均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占全国年GDP的15%左右。从这三大灾害损失来看,进入21世纪这三大灾害,水资源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将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主要矛盾
  1. 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五十年来,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21%。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供水能力增长缓慢,1978~1998年全国供水能力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而同期国民经济以8~12%的高速度增长,同期人口又增加了约2.5亿,更加剧了缺水矛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与径流关系,产流与汇流条件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江河的天然来水量己呈现衰减的趋势。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海河成为季节性河流,以及内陆河部分河流干枯,2000年发生的旱灾,经济损失严重,充分暴露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抗旱能力的脆弱性,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
  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近400亿m3,其中,农业每年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4亿多亩,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在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天津市由于连续四年遭受华北干旱影响,为天津供水的潘家口水库水位已接近死库容,于桥水库已无水可供,直接威胁到天津市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尽管采取一系列限制用水措施,但今冬明春用水水源仍难以保证。为此,国务院批准了水利部制定的“引黄济津”应急输水工程的实施方案。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
  2.水已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严重问题
  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中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及海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我国每年平均损失耕地100多万亩,流失土壤50多亿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旱和风沙灾害。我国自然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水体污染。
  全国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又不能得到回补,目前年超采量达80多亿立方米,已形成了56个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导致部分地区地面沉降、海水入侵。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河湖萎缩,下游有些尾闾与湖泊消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胡杨林大面积枯死;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此外,有些灌区和绿洲,由于大水漫灌、排水不畅,导致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质量下降,农业生产能力衰减。
  1999年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606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7%,生活污水占33%。根据1999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1.36万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只占30%,Ⅲ类水以上的河长占70%(其中Ⅰ类水河长占 5.5%,‖类水河长占24.5%,Ⅲ类水河长占32.4%,Ⅳ类水河长占12..6%,Ⅴ类水河长占7.8%,劣Ⅴ类水河长占17.2%)。

  b)十大挑战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要研究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有力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水利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水利建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一)人口增长出现峰值,人均水资源量降到低谷。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如果2030年人口增长达到峰值总人口就达到16亿,人均占有水资源将下降到1750立方米。人口的增长不仅增加对水的需求,而且增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对水的有效利用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未来50年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最大的挑战,也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挑战。
  (二)水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开发利用更加艰难。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专家们根据国际上评估的标准认为,中国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大约为 10000-11000亿立方米,1997年,我国年总用水量达到了5623亿立方米。按照21世纪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初步估计,我国未来水需求将达到7500-8000亿立方米,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00-2200亿立方米的供水能力。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可经济开发的水源不仅受到区域性的限制,而且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更加艰难,供需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三)经济快速增长相应废污水排放量将急剧增长。未来50年,这种发展趋势对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基于目前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偏低的现状,如果未来50年工业用水成倍增加、城市化水平成倍上升、小城镇快速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因此,中国将面临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废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的巨大压力。
  (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矛盾更加尖锐,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可能更加严重。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沙化、海平面升高、资源匮乏等将造成一系列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降水、水资源和地区性的分配,以及可利用量势必会带来影响,尤其是北方地区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见未来50年内,水旱灾害防治任务更加繁重,尤其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
  (五)北方地区缺水形势严峻,黄河及其以北地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是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加剧的。黄河断流、天津城市用水告急就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黄河断流的原因虽然有许多因素,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管理不善和用水浪费造成的,还包括区外引水等因素。专家们分析认为,在未来10-30年内,黄河每年将缺水40-150亿m3,如果未来50年,黄河流域干旱频率增高,黄河中下游泥沙淤积量增加,有可能加重水资源短缺和治黄的难度。黄河以北紧邻的海河流域,尤其是京、津两大城市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出现用水危机。进入21世纪如果北方缺水不能未雨绸缪,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六)粮食增长主要在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在中国历史上水利与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盛唐时期生主要经济区在北方,当时水利设施的数量的比重占全国41%,到宋朝主要经济区转移南方,北方水利建设被忽视,这时水利设施的数量只占7%,到清朝北方又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水利设施的数量又上升到占全国49%。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生产主要在南方,曾形成“南粮北运”格局。然而,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水利建设力度减小,粮食增长主要转移到北方,产粮区与水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北方旱灾更加严重。在1985年以前,中国长江以以南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占全国粮食生产总量的比重略高于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南方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1—57.8%,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7.2—61.5%,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前期,南方粮食在低消费水平下,自给有余,余粮调给北方,1953—1959年年均南方净调给北方粮食332.97万吨,1960—1969 年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174.54万吨,1970—1975年均净调给北方粮食192.82万吨,从而形成“南粮北调”的格局。
  由于经济发展,南方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农田水利建设比北方明显减缓。1998年南方地区有效灌溉面积35978万亩,比1980年只增加1679万亩,仅增加了4.9%,其中,东南沿海地区还减少了912万亩,减少了12.4%。而北方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由30979万亩增加到40554万亩,增加9575万亩,增加了30.9%,其中,东北地区有效灌溉面积由3242万亩增加到6533万亩,增加3291万亩,增加了一倍多。蒙宁新区和华北地区灌溉面积也有很大的增加。
  随着南方农田水利建设的减缓,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粮食增产在全国的贡献率大幅度减少。表8—17中列出了南北方1985年前后在我国粮食总产增产中贡献率的变化。1952—1985年我国粮食增产量中,南方占61.4%,北方占38.4%。1985年以后,粮食生产地区格局发生了巨大逆转,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的增量比重已上升到69.4%,其中华北地区占25%,而南方粮食生产增量却下降为30.6%。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北方地区由1985年占40.7%上升到48.4%,南方地区由59.3%下降到51.6%。人均拥有粮食,北方由表1985年的349公斤增加到1998年的484公斤,增加了38.7%;而南方地区由372公斤只增加到377公斤,几乎没有增加。
  随着南方粮食生产的减缓,导致了南方粮食总量不足。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研究,1978—1990年平均南方粮食自给率100%以上,1991—1994年平均粮食自给率下降至95.2%,1997年南方粮食自给再下降到95.9%,每年需要从北方调运粮食1400万吨以上。粮食产销地区格局逆转为“北粮南运”,这种格局的急剧变化,对未来50年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将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己十分尖锐,如果未来年粮食生产总量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未来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尖锐。
  (七)水利工程将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繁重。我国水利设施目前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现有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着萎缩衰老的“危机”,二是工程保安、维修、更新、配套任务大,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到21 世纪中叶这些水利基础设施将逐步进入百年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按经济规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不够,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上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管理。因此,许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差、尾工大、设备老化失修、管理水平低,运行状态不良,至今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如果未来50年,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不能巩固、提高和充分发挥效益,那么现有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很可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随着水利基础设施逐步进入百年期,巩固改造任务愈加繁重。
  (八)科技含量和管理素质低,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任务艰巨。从目前来看,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未来水利基础设施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都取决于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水利领域,目前水利科技贡献率只有32%左右,水的有效利用和节水技术的应用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此,进入21世纪,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水利科技水平和管理人员素质的任务十分迫切,也十分艰巨。
  (九)水价过低,建立水市场经济体制任重道远。目前水价格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各方面资金投入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国内外经验表明,提高供水价格,可以促进节约用水和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因此,制定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对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至关重要。 30多年来,国家发布的收取水费和水价改革的文件,至今未能完全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水的认识,更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加上农业一直是用水大户,它更难靠市场经济来调节。因此,从总体来看,水市场体制的建立任务十分艰巨。
  (十)管理体制分割,影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践表明,水利涉及到农业、工业、水运交通、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等等;水资源利用涉及到防洪、排涝、灌溉、水电、供水等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但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经济体制上,水利只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没有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待。目前水资源分地区、分部门的管理体制,既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多龙管水”的时代应当尽快结束,现

  51回答者: _不抛弃不放弃_ - 十二级

这种暴冷暴寒的现象并没有说明今年的天气有所好转,恰恰相反这正说明我们的环境变的更恶劣了。从生物的生存环境来讲,需要有一个相对平稳的气候条件,以保证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行。举个例子,如果极端寒冷或者极端炎热,就像近些年来一样,夏季酷热,而冬季像今年一样特别寒冷,这样的气候对生物的正常生存很不利。从今年的天气情况来看,应该说这样一个比较大范围的降雨雪和温度偏低的异常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系统出现了异常的状况,尤其是1月份以来,中高纬度的环流以经向型为主要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此外,副热带系统偏强,较常年同期的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把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一方面是北方的冷空气很活跃,另外南方的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向北输送,冷暖气流交汇的位置主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创造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出现这样的环流异常,从气象来讲一般归结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气自身的运动规律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受到外强迫的影响,今年的环流异常与2007年8月出现的一次拉尼娜事件有关。这里提到了拉尼娜现象,这个词可能对于我们来讲不如厄尔尼诺现象熟悉。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所以说不管是拉尼娜现象还是厄尔尼诺现象都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人类自身的摧残下不断的恶化,大自然不断地给人类敲响警钟。
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不能排除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从人类所掌握的气象记录来看,地球的气温在冷与暖之间交替,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不过像今年的情况用以上观点以及“意外”来描述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来表现出来,这种“意外”实际上就是人类对地球破坏的“必然”。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南方连日暴雪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次序。回家的回不了,吃菜的吃不上,火车、公路、飞机无一能用。偌大的城市像一个大垃圾堆样的,到处是积雪,到处是等车的人。
今年的暴雪让我想起夏天重庆的高温,真的是有这么巧?
我总是相信平衡,世界本是平衡的,只是有些东西破坏了平衡而后出现些极端的事件,目的就是创造新的平衡。自然也是一样的本来很平衡的,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去打破这个平衡自然会受到惩罚。会有极端的事件出现来显示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即将建立。
问题在于这个新的平衡比以前的好吗?我看不见得,所谓好坏也就是人们感觉舒适,这种极端的气候没几个BT的人感觉舒适吧。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 违;自作孽,不可活”

雪,曾经是南京人期盼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之下,近年来,南京的雪越来越少,去年干脆踪迹全无。

但这几天,近50年中最大的暴雪一度让南京主城积起了37厘米厚的深雪,明天又将有中到大雪降临南京。南京人以往冬季期盼的雪,现在成了一个“问题”。

如此大雪出现有无预兆?为什么全球变暖了还会出现这样的反差?罕见雪灾的出现说明什么问题?带着市民心里的诸多疑问,昨天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和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进行了一次对话。

雪情早有预兆但雪量之大出乎意料

记者:第一次准确预报南京地区1月12日会降下今冬第一场雪,是在1月9日。而早在月日中央气象台发布的中长期预报中就已出现,10日—13日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先后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局部地区有大雪(雨)。雪情有预兆吗?

韩桂荣:我们很早就捕捉到了雨雪迹象,并且一直在密切关注。本月上旬出现的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也是今冬雨雪天气较多的预兆。民间不是说“春雾雨,夏雾日,秋雾凉,冬雾雪”嘛,这是古人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中央气象台的中长期预报针对的是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提前10天左右是可以明确江淮、江南地区要下雪的,而大气环流内部变化莫测,其中有很多非可控因素,一个环节改变,就将导致巨大变化,产生“蝴蝶效应”。因此,针对具体某个地区来说,为避免误导公众,不宜过早发布不能确实的信息。同时极端天气情况的预报,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难点。

我省气象台在中期预报中提前预报了这场雪,而且及时把最新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就相关防御工作提出了建议。

记者:最近这场大雪,南京积雪厚度达37厘米,创下近50年之最。这在你们预料之中吗?

韩桂荣:自1月12日以来,南京地区连续多次出现明显的雨雪过程。但前几次的雪影响都不算大。对于25—29日的强降雪过程,我们预报时已经将其升到了最高级别———“暴雪”。不过,这一次雪量之大还是有些超出我们的预计。

“三九”天雨雪天气频发并不少见,但是本月中旬以来发生了两三次明显过程,几乎一星期一次,而且每次都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雨雪频频来袭均因大气环流出现异常

记者:今冬雨雪为什么频繁出现?

韩桂荣:主要是因为今年的大气环流异常。一方面是暖湿气流势力西进。今年,冬季本该“退位”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往年我国东部沿海是在东亚大槽控制之下,以晴好天气为主。今年东亚大槽偏西了1000多公里,使得长江上游都位于低槽区。另一方面,贝加尔湖一带的冷空气中心不断分裂南下,势力也较强,但是始终没能相对稳定地维持一段时期。冷暖空气交汇在中东部地区,导致从黄河流域到江南北部区域的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

记者:有人说这次雪灾是“拉尼娜”作怪,而它将导致冷冬和暖夏。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夏天南京会特别热?

韩桂荣: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气象学上的“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5个月以上)。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并持续至今,形成“拉尼娜事件”。理论上说,“拉尼娜”会导致冷冬和暖夏,和会导致暖冬和冷夏的“厄尔尼诺”现象正相反。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此次“拉尼娜”的影响将至少持续到2008年夏季之前,强度达到中等或者偏强。统计分析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将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不过,“拉尼娜”对气候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而且,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对于某一个地区来说,还可能出现局域性的“意外”。所以现在就断定南京地区今年将是“暖夏”为时过早。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这种异常天气,但网上的消息都还是很零碎,下面我试图按照从宏观气候到微观天气的顺序结合我的研究和亲身体验来探求这次气象灾害的原因。
一.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
今年全球的气候大背景是拉尼娜,厄尔尼诺我们近乎年年听,年年讲,但对于她的姐妹拉尼娜我们都还很陌生。
拉尼娜是同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现象,他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小小的0.5度,又远在南美洲,但却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南太平洋的问题是怎样扩散到全球的
海洋表层的洋流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从东太平洋也就是秘鲁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也就是中国日本,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从而加剧气流在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实际上是削弱了西太平洋的副高,加强了信风和西风,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将拉尼娜的影响从秘鲁扩散到全球,特别是中国。
2. 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加强对中国的影响
西太平洋的上升运动加强,导致了本来在冬半年就已经远离中国大陆进入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进一步远离大陆,对大陆冷气团的牵制抵抗作用进一步降低,很明显,没有了副高的阻拦,副高两侧的风带,一是北方强大的寒冷的西风带,二是南方印度洋上的信风带可以长驱直入大陆,横扫全亚洲,而中国恰恰就在这两个风带的控制之下。
3. 风带加强对中国的影响
(1)西风带
西风带对中国造成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北方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的,冷气团比较寒冷,冷空气强度比较强,因为北冰洋的蒸发作用小,空气极为干燥,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雪,以前对我国造成影响最大的,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股冷空气。今年主要受北方气团影响的东北降雪量就很少,跟过去持平。还有是从西路过来的,这是我们很少关注的,但他正是借助西风带加强从冰岛大西洋沿途过来,经过欧洲地中海横扫整个亚欧大陆,由于来自较湿润的大西洋,这股冷空气打来了大量的降雪,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因为这股强冷湿空气,巴格达这么极度干旱的地方降了百年以来第一次雪,中亚地区,特别是阿富汗山区积雪超过两米。甘肃这种比较干旱的地方今年降雪量超过常年的两倍,为60年之最。多有趣,我们天上下的雪竟然来自大西洋的海水。
(2)信风带
信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在过去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
但由于拉尼娜的加强,加上西风带由于青藏高原阻挡分流至喜马拉雅山脉南翼的逐渐加热加湿的气团,使得中国南部受到了来自印度洋大量的暖湿气流,造成云贵高原的气温甚至比常年的还要高。
(3)共同影响
由于太平洋上的副高减弱,因而南北两股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中国内陆,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控制南方,象深圳这一段时间湿度都高达百分之九十。过去北方的冷空气一南下,就单一的控制全国,全国都是寒冷干燥,但今年拉尼娜引导着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同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从而形成了大范围的暴雪,降雪同降雨的原理是一样的,现在温度一上升就下大雨,甚至暴雨。从影响范围看,灾害程度从东向西递减,沿海省份影响较小,可见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而非太平洋,信风影响巨大。
二. 局部分析
1. 长江中下游,安徽,湖北
这一地域处于北纬30度附近,正好是西风带同信风带交汇的地方,南北气流交汇,是必造成大量降雪。另外一个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当地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也是降雪的来源。
1. 湖南
湖南主要是由于南岭的阻挡,将剩余的冷空气都集中在了郴州衡阳一带,也就是南岭的山脚下,从而将冷空气最后的力量全部发泄也湖南。
2. 广西、贵州
云贵高原过去就一直是同时受到南北两股气团的共同影响,只是今年的强度特别大,过于湿润,又过于寒冷,造成严重的凝冻,冻雨。
3. 北方
过去印象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依然没变,东北主要受到北方的干燥冷气团,所以降雪量没有太大变化,从卫星云图上看这几天基本没怎么下雪。倒是西北地区由于强大的西风带来了大量的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降雪较常年偏多。

植被的变化造成直接影响到上升大气流的变化使冷气流南移下,与暧湿气流在南方相遇造成灾害,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和温室效应的共同作用.

主要问题是温室效应.
森林、湿地等植被覆盖率明显下降,冷空气没有受到阻挡和减弱。
是环境破坏造成的。

  • 吉林将迎今年秋冬第一场大范围雨雪寒潮降温和大风天气 还有大到暴雪
    答:此次雨雪天气具有极端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且强度大,部分地区可能刷新历史纪录,因此出行时务必小心谨慎。吉林省气象台特别提醒,5日午后至6日夜间,全省将出现今冬首场大范围雨雪,中西部地区会有暴雪,降雪同时伴随着寒潮和大风。降雪量预计在20~40毫米,部分地区可能达到50毫米,降水相态变化明显。各地...
  • 内蒙古多地降雪量已破1951年来极值,今冬还会出现这种大暴雪吗?
    答:1. 东北、内蒙古等地遭遇特大暴雪,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53厘米,市民表示这样的雪景已是20多年前所见。2. 专家指出,此次降雪有可能引发雪灾。然而,考虑到已经发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这种可能性已经转化为现实,雪灾已经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影响。3. 新闻报道显示,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学校屋顶坍塌,...
  • 今冬第四轮寒潮来袭,这波寒潮会影响到哪些省份?
    答:引言:今年冬天第4轮寒潮即将来袭,此次寒潮将会影响到很多的省份,很多城市都迎来了大幅度的降温,尤其是北方城市像一些省级行政区都有下雪的情况,虽然有些城市气温开始回升,但是这场寒潮还没有停止。目前这次寒潮从11月27日起,自西北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在西北地区,内蒙古,新疆已经感受到冷空气...
  • 今冬首个暴雪蓝色预警发布,所涉地区的相关部门需做好哪些防范工作?_百度...
    答:一、防范路面结冰、湿滑在暴雪来临之前,相关的部门都会在道路上撒上工业盐,防止道路出现严重的结冰现象。一旦有结冰的现象出现,不论是对于行车,还是行人的安全,都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而且在这一样的路面上行驶,也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即便是行人,也会因此而摔倒受伤。除了防止路面出现严重冰冻...
  • 2020年暴雪预警 影响地区有哪些
    答:秋末冬初,北方的诸多城市目前已经进入了冬季开始下雪了,而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了今冬的首次暴雪预警,内蒙古、黑龙江等城市将启动应急响应。那么此次的暴雪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有哪些地区会下雪呢。暴雪预警11月17日起,我国中东部大范围强雨雪来袭,这是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气过程。...
  • 今冬,怎么样抗暴雪?
    答:不知道你说的是身体对抗还是房屋车子对抗.如果是房屋那没办法你要是楼房不会有事要是瓦房平房那就看老天心情咯人和大自然抗衡是自不量力大自然可以造出人同样可以毁灭人还是顺其自然吧.如果是身体那当然是躲在自己屋里坐在火边取暖啦.非要出门就全服武装拉不用说都明白吧.虽然没有真正帮到你,但...
  • 北京今夜有大雪局地暴雪吗 2021年北京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的
    答:据气象北京的消息称,北京地区6日至7日将出现雨雪天气。预计7日早晨城区地面可见雪花白,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大雪或暴雪!这将是北京今冬的初雪,比往年初雪日提前了二十多天~本周末伴随雨雪而来的还有5级以上大风和猛跌10度的气温!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呀~2021年北京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11月,有可能...
  • 内蒙古多地降雪量已破1951年来极值,今冬还会出现这种大暴雪吗?
    答:东北地区新增积雪厚度达10厘米至20厘米,局地可达40厘米以上。据中国气象局发布,截至9日5时,吉林双辽最大积雪深度45厘米;9日8时,辽宁鞍山铁东区最大积雪深度53厘米。至于今冬还会出现这种大暴雪吗?这还不太好说,因为精准到几分几秒下雨,都可以,但那是15日之内的。但今年已经造成普遍雪灾。
  • 北京初雪变暴雪,故宫迎今冬第一场雪,下雪后的紫禁城到底有多美?
    答: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的网友们可以在微博上面看到大家发的照片,不少人都发了自己镜头下的故宫,各有千秋,大家不妨去浏览一下网上的故宫雪景。1、故宫是我国的著名景区,也是曾经皇帝的住所。故宫的保存程度是比较完善的,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前往故宫参观。在下雪后,游客会更加多。不少游客都专门赶来拍摄这...
  • 北京今夜有大雪局地暴雪吗
    答:2021年北京初雪情况:据“气象北京”的消息,北京地区在6日至7日将经历雨雪天气。预计7日早晨,城区地面可能会出现积雪,甚至有可能出现大雪或暴雪。这将是北京今冬的首场雪,比往年初雪日提前了二十多天。本周末天气影响:伴随这场雨雪天气的,还有预计的风力5级以上的大风和气温的大幅下降,预计降温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