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公民的基本规范,对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对吗?

对的。可依据《宪法》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并不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而是公权力的基本行为准则,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限制公权力的滥用从而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人权)不受侵犯。
宪法首先是“限权之法”。在本质上,宪法被视为一份授权委托书,也可看作一纸契约,所以中国先贤称之为“约法”。在这份契约上,公权力的内容和范围是由人民授予的,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之所以要明确公权力的界限,就是为了防止公权力的行使者违背人民的意志滥用权柄,避免人权陷入遭受任意践踏的危险。宪法先驱托马斯·杰斐逊说:“在权力的问题上,不要奢谈对任何人的信仰,而应当用宪法的锁链去约束他们,使他们想违法不能违法,想犯罪犯不了罪。”因此,宪法是一部限权之法,是“治官”“治权”“治政府”的法律,而不是“治公民”的法律。
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列宁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公权力的合法行使和人权的有效保障。不过,这两部分的地位并不是平行的,其中保障人权具有支配性。如果说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及其职权与运作机理是从积极方面厘清公权力的界限,那么宪法明示公民的基本权利则是从消极方面进一步划出公权力不可逾越的边界,并以此对抗公权力越界可能给人权带来的侵害。故而,制定和实施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保障人权,而不是规制公民的行为。
质言之,传播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首当其冲应是正确认识宪法,树立符合法治逻辑的宪法观。“宪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个命题违背了宪法的根本旨趣,不符合宪法的价值取向,不宜堂而皇之地大肆宣传,应予摒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包括行为规则、道德规范、行政规章、法律规定、团体章程等。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我国《公民日常行为规范》全文如下:

公民素质要提高,行为规范要记牢。
  公民行为十不准,我愿遵规展风采。
  社会形象靠大家,为国塑形我尽责。
  思想品德高境界,点滴行为来展现。
  文明守礼讲诚信,国家精神美名扬。
  乘车打饭要排队,占座剩饭叫人嘲。
  人行道上排队走,美观安全乐陶陶。
  奇装异服不提倡,不穿拖鞋不光脚。
  随地吐痰要杜绝,公共场所形象好。
  上班之前不喝酒,杂物烟蒂不乱抛。
  说话声音要适当,语言文明勿喧吵。
  接打电话问声好,心情愉快效率高。
  爱护环境和公物,不折花朵不踏草。
  弯腰拾起杂乱物,采撷文明硕果丰。
  尊重他人之劳动,随手冲厕要知晓。
所以,宪法和规范是两个很大的概念,需要一一澄清,其中相互关联!

不对 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基本规范是民法通则吧或者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