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自古有齐鲁之称 依据史实可以追溯到什么朝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中国历史上一哪一朝代设置的山东省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明代山东布政司(又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 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基本沿袭明代山东的版图,称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古人以左为东,故又称山东为“山左”。
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刻在动物骨骼上的甲骨文字是商朝的通行文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成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面,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

扩展资料:
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契的第十四代孙商汤灭夏后,返回亳都。以“商”为国号 ,在亳建立商朝。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
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商纣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商朝疆域,北到辽宁,南到湖北,西到陕西,东到海滨。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文明。
商朝灭亡,殷商的王族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部分殷民北迁,建立朝鲜国,史称箕氏朝鲜。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朝

山东,古为齐鲁之地。 其历史可追溯到商王|朝,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
继而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姜太公封于齐国;周封武王之弟周公封于鲁国。
战国时代,山东大部分地区由齐、鲁两国拥有。
秦朝。中|国统|一,齐鲁之地从此成为中|国的组成部分。
唐代,山东主要属于河南道。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
清朝设山东省。

快毕业后

应该是西周
姜子牙被分封到齐,周公被封到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