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的责任、经验和教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8
皖南事变的责任、经验和教训

皖南事变的责任:问题的提出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实施其积极反共消极抗战政策挑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标志,是一次有计划的反共阴谋。就内部原因来说,新四军在皖变中的惨败,是与决策人项英同志对国民党顽固派存在不切实际幻想的右倾思想是分不开的。

皖南事变的经验与教训: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制定并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与策略方针是我党能够成功应对皖南事变的基础性因素。
处变不惊,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针,凸显出党科学判断形势与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能力,是皖南事变后我党争取国共关系主动权的关键性因素。
引导舆论导向,争取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孤立国民党顽固派,是我党应对皖南事变的重要政治策略;系统总结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教训,丰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其后应对各类复杂局面提供理论武装。
扩展资料: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
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皖南事变

全歼黄伯韬部!

主观上,人家特意给中共布下陷阱。
客观上,我们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学术上,这叫右倾)。也就是说,人家让去就去。
这才有了路遇伏击,被带入了敌人的彀中的一幕。
事情的真相竟然是这样。

谁是谁非只有当事双方才知道,历史是由人编写的,不一定就还原了事实真相。

经验: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新四军失败的原因  不少研究者以皖南新四军惨遭围歼的结果,逆推出皖南新四军所选择的北移路线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是导致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如童志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事行动检讨——兼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刘庭华《略论皖南事变在军事方面的历史教训》、陈枫编著的《皖南事变本末》、段雨生等著《叶挺将军传》等均持此说。黎汝清同志在其所著小说《皖南事变》的代后记中更认为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是皖南事变的“根本性问题”,谁指定了这条使全军陷入绝境的北移路线,皖南新四军全军覆没的历史责任就应该由谁来承担。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部队最后确定的北移路线,并不失为一种有利选择,它并非是一条自投罗网的自杀路线。有谁能保证说由泾县往北在铜陵、繁昌间北渡,或向东去苏南再北渡,就一定是平安无事或较少牺牲呢?”如李良志著《烽火江南话奇冤——新四军与皖南事变》即持上述意见。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我们认为,从当时的情况看,对皖南新四军选择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不能一概否定,南下茂林的路线在当时是相对安全的路线。

教训:
 虽然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冲突中,国民党难得的“大胜利”,但事实上并未完全
皖南事变纪念陵园
消灭总兵力达90万人、35万支步枪、4万挺机关枪之新四军,但完全消灭了新四军军部和指挥机关,造成了比“黄桥事件”更大的影响。

  中华民国官方文献与部分报道指称,总兵力达1.03万的新四军调防是1938年至1940年间国共双方部队多起武装冲突和的后续处理。文献亦指:蒋中正虽与周恩来多次会谈寻求解决之道,却在双方缺乏诚意情况下,让蒋中正于国民党部队多人伤亡的“黄桥事件”及新四军攻击40师情况后,下令将新四军“消灭”。另外,该处置与1939年9月,毛泽东声称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中共强硬立场有关。
除此,国民党军队之后宣称: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于逃亡被部下所杀,并“歼灭”共军约7000余人。而面对舆论对此事变的质疑,蒋中正于接见苏俄大使潘友新时及对外公开会议两度强调:“新四军事件完全为整顿军纪,绝无其他问题,更无损于抗战力量。”

  • 皖南事变是什么???
    答:同时,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发表谈话,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的真相。在一片反对声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更陷于孤立。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至此,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彻底击退。(人民网)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为“皖南事变”题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 叶挺遇难机长3000小时经验,是阴谋没证据,60年后垂死老人揭真相_百度知 ...
    答:那么我们在 历史 上就看到了,皖南事变的发生,新四军九千余人,被国民党七个师,近八万多人包围了,新四军苦战七天七夜,除了两千多人突围,大部分牺牲或者被俘虏了。 而叶挺作为新四军的军长,在这个时期和国民党谈判,结果被国民党扣押了。 蒋介石很想说服叶挺为己所用,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蒋介石派来一波接着一波的说客,差点...
  • 抗战期间八路军多少兵力?
    答:等。这些文献为我们理解皖南事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五、关于皖南事变的后续影响 皖南事变对 新四军 和 中国共产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事变后,新四军进行了改编,进一步加强了其战斗力和组织纪律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事变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提高了其对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解。
  • 孔诚亲历皖南事变
    答:提及皖南事变,孔诚的话语中充满了情感。在那段历史时期,他担任新四军新1支队特务营副营长兼警卫连连长。1941年1月,新四军奉命北移,新1支队作为左纵队,途经茂林、琅桥河、土塘等地,却遭到了敌52师、40师、108师的层层包围。孔诚带领他的警卫连,肩负起保护傅秋涛司令、江渭清副司令(政委)、王槐生...
  • 皖南事变留下了哪些谜团
    答:2、项英的“三山计划”最后决定绕道的路线时,项英是作了遇到袭击时坚持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坚持战斗的准备的,并且主要是考虑了新四军各部队善于在山区地形进行作战的因素的。只不过在北上的实际过程中,由于他对蒋介石等的反动本性认识不足,应付突然袭击的准备不充分,故在皖南事变中遇到袭击时,还等不到我...
  • “皖南事变”的三个谜团是什么?
    答: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泾县濂坑石牛坞赤坑山的蜜蜂洞隐蔽时于3月12日夜遭叛徒杀害。1月17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表命令和谈话,反侮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对于“皖南事变”...
  • 皖南事变后中方参政员是否出席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答:毛泽东评论蒋介石的这个讲话是“一种阿Q主义,骂我一顿,他有面子,却借此收兵”。它实际上标志着蒋介石发动的这次规模更大的反共高潮又被击退了。这以后,国共关系又逐渐走向一定程度的缓和。毛泽东在打退这次反共高潮中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高峰。正如胡乔木...
  • 怎样正确评价项英?
    答:这时,中央档案馆刚刚公开出版了有关皖南事变的电报。李维民在会上提出,这些电报充分证明了当年把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遭受损失的全部责任推到项英身上是不公正的,请示在项英条目中应当如何表述。当时重新评价项英的条件尚不成熟,富有经验的胡绳同志表态说:“既然是简明百科全书,字数不能太长,皖南事变的事...
  • 中国抗日战争史论纲本书目录
    答:2. 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十、皖南事变及其教训 1. 事件性质与经过 2. 军事教训的总结 十一、八路军新四军的壮大经验 1. 党的领导与军队建设 2. 武装力量组织与根据地建设 ...下篇:战争遗留问题与日本战略 ...
  • 皖南事变发生在什么时期
    答:B 国民革命运动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党共产党一起北伐打击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国共共同抗日。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