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个RC震荡电路的设计图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求一个最简单的rc震荡电路图

rc震荡电路有方波的,有正弦波的;
自己百度下,
rc移相震荡电路---正弦波输出
多谐震荡电路---方波输出

就是这个电路了,但频率肯定不会刚好是10KHZ给你的,因为,元件都是是5%的误差的嘛
电源是无所谓的了,双5V到双18V都行的
像你这个电路,没有自动增益,输出要么电压很小,要么是方波

一、无线话筒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图 1 是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图1 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驻极体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音频电流,加在由晶体管 V、线圈 L 和电容器C1 组成的高频振荡器上,形成调频信号由天线发射到 空间。在 10 米范围内,由具有调频广播波段(FM 波段)的收音机接收,经扬声器还原成 的声音,实现声音的无线传播。

 

 二、元件的规格和检测方法 本机结构简单,包括电池在内,一共才有 8 只元件。 C1 为 10PF 瓷片电容器C2 为 10uF电解电容器R为 lk 1/8W碳膜电阻 k 为拨动开关 V 为高频三极管 9018 日BM为小型驻极 体话筒 L 为空心线圈。 驻极体话筒灵敏度越高,无线话筒的效果越好,对话筒吹气时,万用表指针摆动越大,驻极体 话筒越灵敏。  L 是空心电感线圈。用直径0.5 毫米的漆包线在元珠笔芯上密绕 10 圈。用小刀将线圈两端刮去漆皮后镀锡,可点上一些石蜡油固定 线圈然后抽出元珠笔芯,形成空心线圈。

 

 

 三、焊接电路上图是调频无线话筒的印刷电路图。  1.将各元件引脚镀锡后插入印刷电路板对应位置。各元件引脚应尽量留短一些。 2.逐个焊接各元件引脚。焊点应小而圆滑不应有虚焊和假焊。焊接线圈时,注意不能使线圈变形。 3.用一根长 40-60 厘米的多股塑皮软线做天线。一端焊在印刷电路板上,另一端自然伸开。

 

 四、电路的调试 1.先检查印刷电路板和焊接情况,应元短路和虚、假焊现象。然后可接通电源。 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 V 基极发射极问电压,应为 0·7 伏左右。若将线圈L两端短路,电压应有一定变化,说 明电路已经振荡。 3.打开收音机,拉出收音机天线,波段开关置于 FM 波段, (频率范围为 88 兆赫至 108 兆赫)将无线话筒天线搭在收音机上。 4.慢慢转动收音机调谐旋钮,同时,对话筒吹气或讲话。调到收音机收到信号声为止。若收音机在调谐范围内收不到信号, 可拉伸或压缩线圈 L,改变其宽度,再仔细调谐收音机直至收音机收到清晰的信号。然后逐渐拉开无线话筒和收音机间的距离,直 到距离在 8~10m 时,仍能收到清晰信号为止。注意在调试中无线话筒发射频率应避开调频波段内的广播电台的频率,以免产生干 扰



一、频率稳定的调频信号传输电路。[转帖]出处不详图1所示电路可以将音频信号以调频(FM)的方式传送到异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中,VT1、R2、R3、C2、C3、L1、Cx组成谐振频率在88MHz~110MHz之间的电容三点式调频振荡电路。话筒B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经过耦合电容C1送入三极管VT1的基极。此时,VT1的基极电压将随着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于是VT1的集电结电容也相应变化,引起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随之变化,达到调频的目的。VT1集电极负载L1、Cx、C3等调谐回路决定了高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即发射频率),由于C3、L1的参数为固定值,所以电容Cx为振荡频率调整电容,调整电容Cx可以改变该发射器的发射频率,当Cx的电容量为12.5pF时,发射频率约为108MHz。 包含有声音信号的调频信号由VT1的集电极输出,并由发射天线向空中发射。天线接在VT1的集电极,长度约为690mm时发射效果最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L1的电感量为0.17μH,如果买不到成品电感,也可以自己绕制。绕制电感的电感量与线圈骨架的直径、长度以及匝数有关,如图2所示。图中,r表示骨架的半径(单位为mm),x表示线圈成型后的长度(单位为mm),n表示线圈的匝数,电感量为n2×r2/(228.6r+254x)(μH)。根据以上方法,电感L1用φ0.1mm的漆包线在直径为6.7mm的圆形木棒上绕5~6匝,然后脱胎并将线圈长度拉至6.4mm即可
二、高保真调频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在深夜看电视时通常都要降低音量以免影响他人休息,这就有可能听不清电视伴音。如果有一个电路能够将电视伴音信号发射到周围空间,然后再用调频收音机接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该电路如图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1电路中,VT1及其外围电路组成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约为98MHz,R1、Cx为音频预加重电路,用来改善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提高音质。 L1、L2均采用1mm的漆包线在5mm的骨架上绕10匝脱胎而成,将其长度拉长为11mm左右即可,如图2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如果该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要检查元器件引脚和连线的接触是否良好,尤其是晶体管的引脚不能有虚焊。用镊子短路L1的两端,整机电流若发生变化就说明电路已经起振。如果电流不发生变化,应检查谐振电容C3是不是已经接好,并调整其电容量直至电路起振。

三、简单的单管FM发射电路在制作无线传输电路时,常因电路级数过多导致调试工作过于复杂。下面这款FM发射电路只采用了一只三极管,大大简化了调试工作。该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示电路中VT、C5、C6及电感L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主要由C5、C6和L的参数决定。 电感L可以在直径为4mm的圆木棒上绕7匝(上端电感绕1匝,下端电感绕6匝),在6匝处抽头。为了简单起见,也可以分成两个线圈绕制。如果想把这个无线电调频话筒接到随身听的耳机插孔里用来转发音频信号,可以将电阻R1(4.7kΩ)省掉,并将C1(1μF)的电容调换极性。 天线用长度为600mm的软线代替。由于天线是直接在谐振线圈上引出的,因人体的感应或是天线的一些变化,会造成频率不是很稳定,因此将天线直接用印制板中的铜箔制作是比较好的选择。 图中的C2可以用270pF~2200pF的任意电容代替,但是当电容数值较高,语音信号的高频部分将有很大的衰减。减小C5电容值,将加大发射频率,按照上面的数值制作,频率大约在106MHz,调整R4的阻值可以调整后级电路的工作电流,进而达到调整输出功率的目的。R4阻值与整机电流的关系如表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不用电感的调频发射器以上介绍的几款发射电路虽然电路形式比较简单,但在电路中都使用了电感,制作难度较大,下面介绍一款不用电感的调频发射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驻极体话筒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经过C1耦合到反相器IC1-A组成的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加到变容二极管VD1(30V,4~32pF)两端使其电容量随着声音的变化而改变,达到调频的目的。三端陶瓷滤波器与IC1-B共同构成载波信号振荡电路。调制后的音频信号经过L1-C反相、IC1-D、IC1-E、IC-F放大,然后经过C7耦合到天线发射到空中。在该电路中,IC1-C不但内部将信号反相,还能够降低输出阻抗,使前置电路与后级放大电路能够更好地匹配,有效地提高发射频率。 图示电路中,六个反相器IC1-A~IC1-F采用CMOS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该机发射频率约为96.3MHz,天线为700mm时发射效果最佳。
五、立体声调频发射电路上面介绍的是几种单声道调频发射电路。下面再介绍一种立体声调频发射电路。该电路采用了ROHM公司生产的调频发射专用电路BA1404。该电路内部集成有立体声调制、FM调制和RF放大器等功能。该芯片在供电电压为1~3V范围内均能稳定地工作。由BA1404组成的调频立体声发射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发射频率为100MHz左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音频信号输入端所串接的由51kΩ电阻、1000pF电容组成的50μs预加重电路,可以使发射的信号特性与调频接收机的频率特性一致。BA1404的⑿~⒁脚外围元件与输出立体声信号的分离度有极大关系,若无特别需要,最好不要改动这几脚外围元件参数。 立体声音频信号经预加重和匹配网络由①、⒅脚输入,经放大后进入FM立体声混合器,产生一个由L+R主信号和L-R的副信号组成的立体声复合信号经缓冲放大后从⒁脚输出,⒃、⒄脚可对复合信号的参数进行调节,以控制左右平衡度(这两个引脚也可以悬空,对电路工作影响不大);④、⑤、⑥脚的外部元件与内部电路组成38kHz振荡器,产生的38kHz信号经缓冲放大后分别供给混合器和1/2分频器,38kHz信号经分频器得到一个19kHz的导频信号从⒀脚输出:从⒀、⒁脚输出复合信号和导频信号经匹配网络由⑿脚进入FM调制器产生一个调频信号,经放大后由⑦脚输出并由天线发射出去;⑨、⑩脚的外围元件确定振荡频率,②脚为AF偏置,③脚为AF接地点,⑧脚是RF接地点,⒂脚为电源正极。 图中电感L1用0.5mm的漆包线在直径为6.5mm的圆棒上绕10匝脱胎而成,L2为铁壳可调电感;天线为1.2m的黑白电视机拉杆天线,也可以用一根600mm左右的金属导线代替。若38kHz的晶振找不到,可用一个57pF左右的电容接在BA1404的⑤、⑥脚之间代替,这时电路可以工作,只是立体声效果不太明显。电阻均为四色环1/8W普通电阻。其余元件的参数如图7所示。
六、调幅音频发射电路下面介绍一款AM发射电路,其发射频率可在500~1600kHz之间调整,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C1、C2、L1、VT2组成调幅振荡器电路,振荡频率可以通过调整C1的电容量来调整。音频信号经过VT1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后,再经过 RP1,C3耦合到VT2基极,与VT2荡器产生的载波叠加在一起后通过发射天线将音频信号发射出去。发射天线可以用一根1m左右的金属导线代替。元器件参数见图。

七、单管调频发射电路本文介绍的单管调频无线话筒,只使用一节电池,它发射出的信号,可以在十几米内用FM收音机进行稳定接收。 工作原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原理图如图1所示。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或唱歌时,驻极体话筒B产生的音频信号通过电阻R2,经电容C1耦合到三极管VT等元件组成的高频振荡电路中。它的振荡形成是这样的:对于高频信号而言,电容C2是短路的。工作电路是共基极放大电路。从集电极输出的信号经电容C3和C4的分压,加到三极管VT的发射极,由发射极和基极两端输入反馈信号进行放大,从而使振荡维持下去。这样,只要一打开电源开关振荡就开始。音频信号由电容C1耦合到三极管VT进行放大,这时集电极上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由于三极管的集电结存在结电容,这个电压的变化,就引起结电容大小的变化,而结电容又是并联在由线圈L和电容C5组成的振荡回路中的,就使得振荡频率随音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频率变化的高频信号再经过电容C6耦合到天线上,由天线向空中发射。 电阻R1为话筒的偏置电阻,R3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R4为直流负反馈电阻,用于稳定工作点。 元器件选择和制作 话筒B用驻极体话筒。三极管VT用9018,β在100~150之间。开关S用2×2的小型开关。线圈L用φO.51mm的漆包线在φ5mm圆柱体上绕5圈后脱胎而成。电容除C1外都用瓷片电容。天线用20cm长的铜芯塑料软线。 电路板图如图2所示。除开关和话筒外,其他元件都焊接在电路板上。要求元件引脚要尽量短,电阻全部采用卧式安装。焊接时,三极管、话简的脚不能接错。所有元件焊接无误,将电池装上,即可进行调试。找一台FM收音机并打开,开关S也打开,对话筒讲话,并调收音机的调台旋钮收到声音,使声音最大、最清楚为止。如还收不到,可拉开线圈、压紧线圈来调节,甚至可以给线圈加减一二圈试试,直到收到声音为止。 调试正常,将电池、电路板装入外壳中。如果使用的是套件,调试完后应把电路板用AB胶固定在电池架下方,以免安装后和开关S相碰造成短路。这样,调频话筒即制作完成。 拓展应用 该无线调频话筒除了可以用作话筒外,稍作改进就可变为一个很好的电视伴音发射器。其方法是:将电路板中的R1、话筒去掉,电阻R2改为200~470KΩ之间(可根据收到声音最清楚决定)。然后在电路板原来话筒位置焊一个插头插在电视机的伴音插口上。打开电视机后,再打开开关S,这时你就可以用FM收音机的耳机来收听电视伴音了。

百度文库有篇文档《无线发射电路集锦[1]》,电路图、元件参数都有,可以挑个试试。

RC震荡电路适用于频率比较低的场合。你用它来发射,它的稳定度是没法满足要求的。频率经常变,没法稳定接收。建议你自己做个FM无线话筒,一般是LC振荡电路,可以用收音机接收。这样的电路网上很多。自己搜FM无线话筒。

你采纳的 是个lc振荡, rc的 振荡必须是 低频时候的 串并联混合连接才可以。你找 双灯闪烁电路,应该可以满足的你要求。
根据你的 提问,应该是 入门的,这个电路应该可以帮助你

  • 文氏桥振荡器的振荡原理是什么?
    答: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下:从电路构成看,电路由两个“桥臂”构成,R1、RF构成负反馈桥臂,并联RC网络和串联RC网络再串联构成正反馈桥臂。也就是说,文氏桥振荡器既有正反馈,又有负反馈。频率无穷低时,即f趋于0时,f0/f趋于无穷大,总增益趋于零。频率无穷高时,即f趋于∞时,f/f0趋于...
  • rc振荡电路原理
    答: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串并联网络振荡电路用以产生低频正弦波信号,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RC振荡电路。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其中集成运放A作为放大电路,它的选频网络是一个由R、C元件组成的串并联网络,RF和R支路引入一个负反馈。由图可见,串并联网络中的R1、C1和R2、C2以及负反馈支路中的RF和R...
  • 低频RC振荡电路设计
    答:R、C、三极管,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如果必须用到你的元件的话,那这个就不适合,如果是为了做一个振荡电路的话你不妨试试下图的这个LED轮流闪烁的振荡电路。RC充放电,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至,振荡周期由C的容量和回路电阻的阻值决定。
  • 模电中RC正弦振荡电路
    答:1.上正下负;2.rp+r2>10.2kω;3.f≈1.6khz 首先观察这图是典型的rc桥式振荡,你看上面的为rc串并联选频网络在正反馈一侧,下面r1,r2,rp一定引入的负反馈,起振后,rc选频网络从输出端采集的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做输入信号,与负反馈网络构成同相比例运算。所以运放上“+”下“—”,而rc串并联...
  • rc振荡原理
    答:利用 RC 网络(如下图所示)提供响应信号所需的相移的电路 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电路,它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经济方便。根据RC选频网络的不同形式,可以将RC振荡电路分为RC...
  • 关于一个产生正弦波的电路,请确认下图电路能否输出正弦波?
    答:显然其中必存在一个中间频率f0,使 RC串并联网络的相移为零。于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在幅度方面,负反馈环路使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R2/R4+1=4>3,满足幅度平衡条件。满足相位和幅度平衡条件,因此会产生自激振荡。振荡频率f0=1/(2π*R1*C1)。当R2/R4较大时,会产生削顶畸变,可以通过仔细调整R2/R4的...
  • 谁能帮忙设计一个模拟电子技术试验?谢谢了!
    答:由上式可得RC串并联正反馈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表达式和相应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由特性曲线图可知,当ω=ω0时,正反馈系数达最大值为1/3,且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即φF=0,满足振荡条件中的相位平衡条件,此时电路产生谐振ω=ω0=1/RC为振荡电路的输出正弦波的角频率,即...
  • RC振荡电路原理
    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下面是我给你搜的。振荡电路起震的条件就是正反馈,RC振荡电路也是一样,需要正反馈。判断方法就是看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否同相。下面我给出两个最常用的RC振荡电路,我在图上表有红色箭头,以帮助理解相位方向。上面是文氏桥振荡电路,它是两级放大输出输入同相(文氏桥的选频特性...
  •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模电设计报告 谢谢,满意会再加150分
    答:一、设计要求:用LM324或LM741运算放大器设计一个RC正弦波振荡电路,要求加上适当的外部电路。输出的正弦波峰峰值可达30V左右并稳定,电压大小和振荡频率均可调。二、实验作用及目的: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正弦波的产生原理,掌握桥式振荡的实现方法。三、实验内容。振荡电路的原理图如上图所示。其中集成运放A...
  • RC振荡电路填空
    答:在下图中,正反馈支路是由( Rp1、C1 )组成的,这个网络具有( 恒压 )特性,要改变振荡器频率,只要改变( Rp1 )或( C1 )的数值就可以。在下图中,Rp2和R2组成( 电压串联负 )反馈,其中( Rp2 )是用来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Au>=3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