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幼儿园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对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学习培训,明确目标 新学期开始,首先对老师进行培训,组织大班的老师参观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和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座谈,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征询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医生举办业务讲座,介绍幼儿心理卫生知识和幼教理论,进一步拓展本园教师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素质教育指导纲要》,使老师更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教育原则,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通过反复调查,论证,修改了大班的一日常规及教学内容;其次,增加幼儿对学校的感性认识。老师分期分批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并参与小学升旗、入队仪式,让幼儿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然后请升入一年级的学生与大班孩子进行交流、游戏,讲一讲自己入小学的感受。通过幼小互动,引起了幼儿对升入小学的热切期待,有目的地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我还明确告诉他们,小学与幼儿园有哪些不同,使他们有思想准备,并且乐于接受一些入学准备和训练。 二、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孩子进入小学,一般要有两方面的适应: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社会适应问题实质上与一个人的情商有关,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上进心,能不断自我激励,能与他人融洽相处。为此,我着重培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儿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1.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养成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我们除了挖掘教材有关有意注意培养的儿歌、故事,还创编了《课堂别学坏习惯》《这样做真不好》《课堂趣事》等儿歌,以及故事《咪咪钓鱼》《我知道》《糖果的故事》等等;其次,在大班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故事大王诗歌朗诵童话表演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开展自我服务活动,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整理图书、玩具、床铺,通过每周六的劳动,让每个幼儿洗自己的手绢、擦桌椅,以及进行小种植活动等,逐步增强幼儿爱清洁、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3.通过开展玩具大家玩我懂礼貌大拇指等活动,给幼儿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爱护别人的良好态度。从日常小事入手,向幼儿进行热爱集体,友好待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教育,让孩子学会交往,发展其社会性。
4.生活当中总会有些不如意,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关键要顺其自然,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如:信心加强法,在大班开展主题活动我能做得更好;在区域活动中设立小小展示台,孩子们可以在展示台上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情境训练法,在大班健康活动中设计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如森林历险记,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创设了一道道障碍,如七彩路、沼泽地、躲避猛兽、过小河等,让孩子想办法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完成任务。另外,还可以用榜样暗示法、精神胜利法、换位思考法、家园共育法等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5.培养规则意识,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不该扰乱集体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秩序,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不能违反。例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喧哗;收玩具时摆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在竞赛游戏中增强合作能力;如:体育游戏:赛龙舟,游戏开始时孩子两人一组→四人组→八人组→到最后十六人组,游戏充分体现多人合作、团队意识带给孩子的快乐。又如体育活动:舞动的丝巾,刚开始孩子一人舞动小丝巾,到四人舞动大丝巾,到最后全体孩子玩彩虹伞,孩子由个体→小组→集体逐层过渡,使孩子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高。
三、把幼儿衔接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课堂学习活动是幼儿园孩子学习的主要形式,把幼小衔接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在游戏中丰富幼儿有关小学和小学生生活的经验,为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是大班幼儿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主题活动有啥不一样中,教师带领大班幼儿到附近小学去实地了解和体验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和讨论,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尤其要引导幼儿关注几个问题,如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等。
四、争取家长支持,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
广泛宣传幼小衔接的目的,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搞好幼儿衔接,不仅要靠幼儿园和小学的努力,更要靠家长的密切配合。我们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小贴士或咨询活动。我园是教育系统的幼儿园,又和区属的一所小学对门儿,所以我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进行咨询活动,并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组织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并制定了家长反馈意见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使命,家园只有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提升教育的价值。为此,我开展了体验式家长培训活动,效果显著。幼小衔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园幼小衔接工作的深入与细化,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让我们一起关注幼小衔接,从现在做起,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真正能够带着微笑离开幼儿园,唱着歌儿走进校园,并且在毕业离开学校的时候,仍然可以唱着歌儿,笑着离开。让我们共同担起责任,在孩子入学之始,为他踏上漫漫人生长路、迈出坚实的一步导航。

学知识:识字、拼音、阅读、数学20以内加减法、数学思维的培养、英语自我介绍
培养能力:自理、习惯、学习力
了解生活常识、安全知识
北京还需要幼升小面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满足孩子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孩子每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要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二、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活动中,加强幼儿的听、说能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要放弃任何可以帮助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提供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一定量的计算内容,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能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三、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感和独立交往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接受。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能力,班级集体中加强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能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幼儿园需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相关文章:
1.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4.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5.关于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7.教师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8.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要注意哪些问题
  1、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习惯和能力。进入小学后,回家作业的出现让孩子必须要养成任务意识和独立自主的习惯和能力。为此只有在幼儿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高效、自主的意识,其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从而适应小学学习。

  2、让幼儿能较强的集中注意力。到了小学后一次教学活动的时间都在40分钟至45分钟左右,对一直习惯30分钟至35分钟集体教学活动的幼儿来说,其注意力的集中尤为考验。为此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游戏、活动开始,对幼儿的注意力进行锻炼。

  3、让幼儿遇到问题知道表达、善于表达、愿意寻求帮助。幼儿进入小学后一定会遇到学习、生活中多种多样的问题,不管是不懂的知识还是需要寻求帮助,都一定要让幼儿有主动提问、主动表达的意识和愿望。

  4、让幼儿丰富阅读量。阅读不光能使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更是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对文字、图画的敏感性。大班孩子可以从自主讲述绘本内容开始尝试。

  5、让幼儿积极参与锻炼。培养幼儿对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光让幼儿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是希望幼儿能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交得志同道合得朋友,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6、让幼儿早睡早起。幼儿园的孩子若习惯了迟到和早退,那对其入小学后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此,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尤为重要。

  • 幼小衔接的措施
    答:幼儿园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和需要。升入小学,在教学内容上较为系统,以间接的知识传授为主,需要概括、抽象、逻辑等多种高级心理机能参与,在教学形式上多为集中教育和统一要求。2.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幼小衔接过程中一种脱离...
  • 幼小衔接的举措
    答:5. 适应性教育。在进入小学过渡期间,要关注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毫不掩饰地展示小学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引导孩子们积极面对新环境。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幼儿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家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应按照小学的发展要求,进行...
  • 幼小衔接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幼小衔接 1、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
  • 幼儿园怎样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提到,幼儿园教育应该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需要注意两个阶段的衔接。首先我们要帮助小孩去了解小学的相关知识和情况,激发起小朋友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其次培养好小朋友的好的行为拥有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也要培养出好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并且要建立初步...
  • 幼小衔接如何做?
    答:一,为什么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小衔接就是指由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低年级在教育中的连接。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设立的、具有不同教育任务的教育结构,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
  • 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
  •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计划_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答: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研究,创...
  • 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答:坚持的原则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没有适应所有孩子的方法。原则一:双向性原则。双向性是指小学和幼儿园相互衔接,园领导和老师要设法与小学沟通,既要保持幼儿园的独立性、特殊性,又努力使其与小学保持连续性。根据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发展特点,结合幼儿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