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针刺什么穴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中风针灸哪些穴位?


针患侧、地仓透颊车、四白、清明、鱼腰、人中、迎香、耳门 和谷,足三里等

针灸治疗中风病人,一般分急性期和后遗症期二个阶段。对于急性期病人的针灸治疗,不少人认为,只要针刺痛觉敏感的穴位,采用泻法,就有急救与治疗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往往取人中、百会、十宣等穴位,当然这些穴位治疗急性期的病人,是有一定的急救和治疗作用,但如果不加辨证,单纯地采用这些穴位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病人,显然有一部分病人的疗效是不显著的,即使在当时取得了一些效果,也是不可能巩固持久的。我认为想要治疗效果显著而持久,必须采取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治本的方法.如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中风昏迷的病人,首先要辨别它属于哪一种原因所引起的脑血管病变,如属脑出血病,由于肝阳夹痰上扰,蒙闭清窍所引起的昏迷,症见面红,发热,牙关紧闭,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弦滑,属中风中脏腑之闭证。分析其原因,大多为精血衰耗,以致水不涵木,故肝阳偏亢。.治疗应以平肝熄风补肾为主,取穴补太溪(肾水)、泻太冲(肝木)。这两个穴位,从辨病上来说,有降血压的作用,脑出血患者,血压不降,出血随时均有可能发生,整个病情难以稳定。从辩证上来讲,这两个穴位均为原穴,前者属于足少阴肾经,后者属于足厥阴肝经,二穴具有疏通三焦原气,调节内脏功能,起补肾泻肝的作用。反之,如属脑血栓形成,由于风痰流窜,瘀阻血脉,气血壅滞,营卫失调所引起的昏迷,症见头痛,头晕,肢体瘫痪,口歪,语言不利,脉滑,苔白腻,属于中风的中经络证.分析其原因,大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或素体肥胖,多湿多痰,日久痰郁化热,痰热与肝风上逆所致。治疗应以化痰开窍为主,取穴人中、丰隆、三阴交、太冲。均用泻法.从辨病上来说,这些穴位,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辨证上来讲,这几个穴位又有化痰开窍,祛淤生新之功.实验研究表明,人中有开窍醒脑的作用。从以上所举例说明,同样见有昏迷等症,但治疗取穴却完全不同,说明辨证与辨病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辨证与辨病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方能取得显著而持久的疗效。当然,上面所举之例,在辨证的同时还要注意其标本虚实,脏腑的盛衰,因为在临床上疾病的变化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特别是致病因素,机体的抗病能力各有不同。 关于偏瘫,语言不利等后遗症患者的治疗,在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上,虽然没有急性期那样显得重要,但也有它一定的意义,对于那些病程较短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如半身不遂,治疗取穴除了手足阳经的穴位,如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解溪等穴外,同时还必须取一些阴经的穴位。如曲泽、三阴交等穴,特别是对拘挛型的病人,如上臂内收,握拳,五指不易伸直,下肢内收,走路时呈跛状弧形前进的病人,更有必要,因为中风刚形成后遗症时,极大多数病人表现为阳亢(实),阴不足(虚)。所以在针刺这些穴位治疗本病时的手法上,采用泻阳经的穴位,深刺透穴,补阴经的穴位,使其阴阳得到平衡,气血通畅,营和卫调,如果单纯地采用阳经的穴位,泻其阳亢的部分,那么没有合理地调整阴虚不足的部分,这样治疗效果会非常缓慢.如通过上述的治疗,有时效果不著时,还可以采用先针健侧,用泻法;后针瘫痪侧,用补法.这样也能提高疗效,目的是通过健侧的针刺,来激发瘫痪侧的功能恢复。有些中风后遗症患者,由于病程日久,出现肌肉消瘦,关节废而不用,表现为软弱无力,或拘急强硬,象这样的情况,可以参照<<素问?萎论>>“治萎独取阳明”,所讲的独取阳明,是以阳明经为主。所以在治疗时应采取一些与脾胃有关的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建里、三阴交,以及脾俞、胃俞等穴,使其脾胃运化功能转健,津液气血充沛,脏腑功能转旺,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在针刺手法上,以补法为主,一般不宜刺激过强。除了偏瘫外,常见到的还有失语或语言不利的后遗症,针刺应以廉泉、通里、照海为主,哑门也可配合。面瘫(口眼歪斜),在中风后遗症中亦属常见,不过属中枢性者为多,取穴除合谷针双穴外,余均针瘫痪侧,如翳风、地仓、颊车、太阳、阳白、人中等穴,以疏通面瘫局部的气血为主。另外,中风急性期易出现吞咽困难, 临床可见吞咽延迟或无可吞咽。针灸取穴: 翳风、上廉泉、完骨、正廉泉、列缺、复溜、等穴位。舌针取穴:主穴为舌三针、金津、玉液、廉泉、风池、完骨。
治疗中风后遗症,在方法上,如采用泻法的病人,一般以深刺透穴为好,如曲池透少海、阳陵泉透阴陵泉、悬钟透三阴交、地仓透颊车等。也可用足三里透上巨虚。如病程短,每日治疗1次,用提插结合捻转的补泻手法;如病程超过3个月者,一般隔日针刺治疗1次,以平补平泻或补法为主。除了上面所讲的体针外,还有头皮针,取偏瘫对侧的运动区,感觉区。
下面再谈几点,在治疗过程中与疗效好坏直接有关的几个问题,它对于治疗中风的成败,虽不是关键,但也有决定的作用:(1)病程短,疗效好,所以早期治疗很重要.但如果遇到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病人,合并有明显的脑水肿,或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形成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暂缓针刺治疗,因此时病人需要绝对安静,尽可能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刺激,不然会促使病情加重。有关资料报道:一般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后5~7天,其它脑血管意外病人在发病后3~5天,病情逐渐稳定,即可采用针灸治疗,这种意见较合理。从临床实践来看,一般中风后遗症的病人,通常在病后三个月内效果最明显,极大多数病人下肢单独行走约在15~30天间,上肢的功能恢复远比下肢慢。如病程超过半年者,收效即慢得多,但尚有逐步恢复的可能。如病程超过1年者,恢复的希望就不大了,想取得一点微小的进步,有时也很难见到,大关节比小关节的活动又要快一些,差不多这也成了中风后遗症病人恢复的规律.(2)在治疗期间,应强调病人的功能锻炼,因为锻炼活动,可以促使瘫痪肢体的经气运行和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加快,可以激发神经的营养机能,防止肌肉,骨骼,关节等产生废用性萎缩,同时锻炼还可以牵引和伸张瘫痪的肌肉,保持关节,韧带的正常伸展活动。一般先以被动运动,待病人自己能站立时,应扶持练习走路,锻炼次数多一些,时间短一些,以不疲劳为原则。但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有些病人,在病后2个月左右,同时并发肩和髋关节的疼痛,这样就影响了病人的正常功能锻炼,必须及时处理,针灸肩髃、肩内庭、肩髎、后溪、居髎、脾关等法,采用补法,每日治疗1次,针后加灸或拔火罐(局部穴)。同样的,如果及时进行锻炼,也可避免这种疼痛的产生。(3)关于血压问题:中风病人极大多数发病以后,血压趋向正常范围以内,但也有部分病人,发病后血压持续不降,或降后复升,升降不定,且出现头昏等症状,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不然不但对瘫痪肢体的恢复不利,甚至个别患者还会有复发中风的可能,针灸取穴补太溪、复溜、泻太冲、曲泉。

  • 脑中风后遗症可以治疗吗?
    答:中风后遗症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恢复起来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有耐心。最好有条件的话到康复中心做理疗。这个也需要对症的做康复锻炼。
  • 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
    答:调神通络针刺法的具体方法 取穴方法:头针是在2个头部腧穴(百会和承灵)的基础上,引出的4条治疗线。其中第一条为顶中线(百会向前至前顶);第二条为顶斜1线(百会前斜下45度,长1.5寸),前两条治疗线,均具有调理神明,疏通经络(下肢),平肝潜阳,益气升阳的作用;第三条为顶旁线(距顶...
  • 常用的急救穴位有哪些
    答: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刺激人中穴为何有急救作用呢?这是因为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
  • 穴位密码-风池穴
    答:根据临床经验向对侧眼球方向刺入主治偏正头痛、调节椎动脉的功能以及改善血管的运动异常;3、向同侧眼球方向 刺入风池穴后针尖朝同侧眼球方向可以治疗眩晕、枕大神经痛、颈椎病、中风偏瘫以及眼疾等。4、向咽喉方向 针刺风池穴针尖向咽喉方向刺,主要可以改善椎动脉供血及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症。在临床上假性...
  • 风池穴,7种刺法治病各不同
    答:向对侧风池(风府)透刺,类似于颈椎夹脊穴,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改善脑供血,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更为显著。 严教授经验:施针者宜气定神闲,抱元守一,仔细感觉针下气血之流动和患者的反应,深刺进针后若无针感,可退针稍变方向再刺入,随着针刺的逐渐加深,可出现第1次针感(浅刺),第2次针感(深刺),...
  • 针灸治疗偏瘫后遗症的常用穴位有哪些?
    答:丘墟透向照海穴 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风池、完骨、翳风 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3. 中风病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1) 便秘:针外水道、外归来、丰隆。(2) 呼衰:针刺双侧气舍。(3)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
  • 脸部中风按摩什么穴位
    答:脸部中风要具体的部位,中风一般是受风寒邪所致,可针灸迎香、地仓等脸部穴位。
  • 少商穴位的准确位置图长什么样子?其作用是什么?
    答:少商穴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也就是在大拇指的指甲角,大拇指指甲角旁开一分,就是指甲角一点点处。此穴可治疗热邪内郁,气机阻滞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善调气血阴阳之逆乱,开窍启闭,醒脑宁神,用于治疗经络闭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中风昏迷、小儿惊风、...
  • 中风、昏倒、口眼歪斜……针灸治疗效果好
    答:配穴: 关元、气海、神阙。神阙隔盐灸 将食盐填到患者肚脐中,与肚脐相平,用姜片覆盖在盐上。将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艾柱即可。神阙隔盐灸操作演示 针灸治疗中风注意事项 1.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但需要注意针刺深度及刺激量,如果深度不够、刺激两不足或针刺方向错误,则疗效较差。也不能为了追求...
  • 掐人中有什么用?掐人中可以救人
    答:人中穴又称水沟穴,有“醒脑开窍”的重要作用。中医里,紧急时掐按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呼吸停止、休克,以及昏迷等。我们经常在影视中看到人一旦昏厥,就会掐人中穴。掐人中可以救什么病症?怎么掐人中?一起看中医的解释吧。人中穴 “人中穴”属于督脉,是阴阳经气的交汇点,紧急情况下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