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改革,加大内容,加强城镇化有何看法?就最近两年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供给侧改革,中小企业该有何作为

一、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改革目的(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三、改革措施:
1、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宏观政策提出的具体要求,释放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信号。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201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实施稳定市场的有效措施,新的动能加速孕育形成,就业扩大、收入增长和环境改善给群众带来不少实惠。在此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功不可没。
2、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正加快向第三产业主导的形态转变。然而,在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提升潜力仍然十分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仍然较低,还不到50%。
另一方面,中国工业体系中传统工业较多,新兴产业的增长难以弥补传统工业的萎靡,内部结构矛盾十分明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明了方向。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例下降,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社会化养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3、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微观政策要活”。做到灵活的微观政策就是要通过完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放活政策做活微观经济,充分释放生产消费活力和内部增长潜能,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微观经济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发展的“推进器”,放活微观政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蓄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求。做活微观、提质增效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微观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不竭源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市场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干预得太多。因此,实现“微观政策要活”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快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将该放的放下去,将该管的事管好,将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激活微观经济。
①增强经济领域简政放权力度:
简政放权应避免各类部门“一刀切”,向经济领域适度倾斜。另外,简政放权应更加重视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角度进行整体部署、全方位为企业松绑,避免各种抓大放小、抓实放虚、我抓他放等行为对改革红利的抵消,切实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②简政放权应向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倾斜:
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一是降门槛,加快清理不必要的证照和资质、资格审批,给小微企业更多的“出生证”;
二是优服务,在财政、金融、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适当地“喂点奶粉”,切实让新注册的800万小微企业尽可能地活下来,并以此带动“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③通过社会领域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社会领域的简政放权也不能裹足不前,而要齐头并进。
一是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为政府“补位”,加大教育、养老等社会领域的投入力度;
二是要对社会领域的各种评比、达标、认证、收费事项进行全面评估,该保留或下放的进行保留或下放,其余的则应尽可能取消,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切实降低市场门槛;
三是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要跟上,使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积极性跟随中央步伐进行简政放权,为避免社会领域的“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的支撑。
4、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加快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培育一大批改革的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的新红利。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因素较多。走进新常态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趋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每一项任务,担子都不轻,所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增强结构调整动能、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点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有成效、难以可持续;不深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就可能更严重,甚至不能完全排除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改革过去、现在都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依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关键一招。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必须培育千千万万的改革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充分释放改革新红利。
5、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必须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社会政策要托底是其中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等,必然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就业和收入,但这是必须要过的槛,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所以要更好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的作用,守住民生底线。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兜底上,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好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真正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①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公共财政应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财政支出逐步向民生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实行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
完善和落实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优惠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加大支持自主创业力度;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扶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就业。
②要努力推进重点、困难群体就业:
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继续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加紧消除流动就业的制度壁垒,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同时,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体随出现随援助随就业。推进各类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做好妇女就业工作。
③加强配套措施改革:
一要全面提高就业能力。要加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工院校示范校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技工教育培养体系。重点支持急需紧缺行业技师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健全完善社会化职业培训网络。
二要提升就业服务能力。要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实行就业失业登记身份证识别系统,建设城乡人力资源基本数据库。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三要加强劳动者的保护措施建设。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小微企业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加大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违法行为预防预警和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有效处置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要努力实现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政策一:三权分置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土地改革一直是“三农”改革重点!尤其是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的改革。现阶段实行“三权分置”并行,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政策二:乡村振兴
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逐年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方面。
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去年以来,各地频出新招,寻找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法。新时代各地应继续采取多种路径、多种模式,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政策三:粮改饲
粮改饲,是农业村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政策四:化肥农药零增长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三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备受人们的关注。农产品中化肥超标、药品残留超标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政策五:互联网+农业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互联网+农业于电商而言,拓展了发展空间。各大电商看重“农产品网上卖”的巨大市场空间,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
政策六:农业领域APP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资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是一次战略行动。
政策七:农村三产融合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乡村振兴战略已全面开局,期待三产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因子,增强“三农”发展的造血功能,让农业成为朝阳产业,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全社会普遍尊崇的职业。
政策八:返乡创业
截至2017年9月,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有700万人,其中农民工480万人,占比达68.5%。农村“双创”人员82%以上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类项目,广泛涵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并呈现交叉融合、竞相迸发的态势。
政策九:循环农业
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农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策十: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关乎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相较水污染、空气污染,防治难度更大。土壤污染治理专家认为,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中涉及多种行业标准,目前未形成“国标”,应加快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标准。

扩展资料: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现实意义: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成为农业机械投资的主体。现阶段农民对农业机械需求迫切,但有效购买力不足。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可以减少农民购机的一次性投入,从政策上直接给予农民实惠,让有机户有钱挣,让无机户有机用,共同利用农机脱贫致富,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文明成果。
第二,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接受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需要政府投入一定补贴资金加以引导、示范和推广,扶持和鼓励农民使用新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第三,购机补贴可以有效地培育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有力地推动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参考资料来源:农业政策_中国兴农网

论按“三化同步”要求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中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三化同步”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科学把握“三化同步”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集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优势力量,择优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最适宜的空间地域和最佳的区位作为切入点,推动城镇化,这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探索中国实现“三化同步”成功之路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对于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对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化同步”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化同步”理论基础萌芽于16世纪初叶,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经历了约4个多世纪。16世纪初,英国著名思想家莫尔提出了“乌托邦”设想,认为每个城市附有经营农业的土地,社会进行合理分工,没有固定职业人员,每人都轮流从事两年农业劳动,大家都具有闲暇时间从事科学或艺术创作,并按照民主原则进行管理。这表明了“三化同步”的思想起源。20世纪,英国城市学家--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思想: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城乡一体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赖特在《宽阔的田地》中正式提出“广亩城”设想: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络上。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集中于城市的必要,而最为必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生活、居家居住、就业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三化同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20世纪60年代,世界著名发展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刘易斯,非常认同赖特“区域统一体”观点,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特大城市困扰,最终达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设想。他从城市发展的立场出发,深刻地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刘易斯最大的贡献,就是使“三化同步”思想达到成熟。  刘易斯描述了一个“三化同步”发展的经典框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框架。他认为实现“三化同步”的基础是工业发展,没有工业发展就没有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生,就没有现代城市的产生,更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出现。工业发展则至少会带来两件事:一是工业消费品供应的增加,二是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来自哪里呢?恐怕只能来自于农业或者说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同样有两件事:一是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也就是通过非农就业得到了比从事农业高得多的收入;二是城镇化,也就是在实现非农就业、提高收入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人口的永久居住地随着就业地点的变化而迁入城市。这两种变化产生一个结果,就是这些城市新增人口旺盛的消费需求使工业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扩大,成为支撑与带动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动力。于是工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并进一步产生劳动力需求,继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实现城镇化,再产生新的消费需求,形成完整的“刘易斯循环”。随着“刘易斯循环”的不断推进,农业与农村的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入均耕地增加,土地经营规模随之增加,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只要农村还存在富余劳动力,理论上说“刘易斯循环”就会继续推进,直到农村不再有富余劳动力,这样工业因为找不到富余劳动力而无法持续发展,消费品生产因为没有新增市场需求而无法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消失,整个社会完成从落后的二元经济向稳定发达的一元经济的转变:不但工业化完成了,由于农村不再有富余劳动力与多余的人口,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与工业相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也完成了,在这样的一条路径下“三化”是同步的。  从上述“三化同步”思想理论基础梳理中,可以这样认为,从近代历史看,没有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基础上的。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讲,如果哪个国家的农业基础还停留在小农生产结构状态,那就几乎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小农生产结构需要大量农业人口,并不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农业和农村市场狭窄且软弱,从根本上限制了工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工业产品市场的发展,是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实现的实际阻力。如果要先实现工业化,再去实现农业现代化,那就可能会使一个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很难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因而大多数国家为了解决农民进城务工并逐步移民定居的问题,都依靠“贫民窟”的办法。即使在今天,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仍然大量存在“贫民窟”。但应当看到,上述西方国家思想家的相关研究侧重于空间环境的城乡融合设计,其理论亟待完善。中国在具体应用相关理论时,需结合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演进以及贯穿其中的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以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对策。    二、“三化同步”建设的实践基础    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实践看,工业化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此后一系列的战争和社会动乱,直到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仍然局限在沿海地区少数几个城市的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触动整个国家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社会结构。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展的大规模工业化运动,仍然是以城市为空间依托的,现代工业不仅没有走出城市、走向农村,反而由于实行城乡隔离政策,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结构”格局。广大农村和农民没有被纳入工业化发展轨道,延迟了整个国家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进程。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真正把农村和农民纳入现代化进程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自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农村的工业化从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东部沿海地区向内地逐渐推进,现在的西部边陲最偏僻的农村角落都感受到了工业化对其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分布不均、区位差异较大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地工业化起步的先后时间、发展条件和发展程度不相同,面临的挑战也很不相同。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较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则相对缓慢,三者之间已经显示出明显不协调。尽管如此,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中尚未出现其中某一化的单级发展态势,如果在工业园和城市边缘区,基于现有的实践基础,建立“三化同步”,在全国率先作出示范,既可以解决中国当前工业园区劳动力紧缺和因聚集人口规模小而城镇服务业滞后的问题,又可以尽快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中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说明目前“三化”还没同步,二是“三化同步”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当中国综合国力已经到了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成了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必然选择。  从中国近年来的实践看,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农区走“三化同步”道路并不单纯等同于在传统农区办工业、建城市,而是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理念建立与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适时推进城镇化,逐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农村社会。特别是为了避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走某些西方国家“贫民窟”的老路,许多地方在工业园和城市边缘区,将现在的行政村整合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发展、人口集中居住、公共服务集约提供的新型农村社区,专供包括自愿实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的农民、失地农民、农民工甚至是城市低收入人群或“城市新移民”居住,并且从劳动力流动和居民迁徙自由等观念上、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城市管理和服务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如中国河南、山东、湖北等省从2010年起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每年依托工业园和中心城镇抓好一批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有的人口规模已达到5万人以上,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二三产业,原有耕地基本上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基地,发展成为一个既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又促进农业现代化,体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三化同步”。这些“三化同步”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二是成为城市居民旅游休闲观光基地;三是成为工业园区劳动力的“蓄水池”和城市“蓝领工人”的主要来源;四是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使中国的工业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减缓目前已经出现的城市劳动成本上升过快势头;五是推动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迁徙,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了中国城镇化步伐。    三、“三化同步”建设的辩证思考    “三化同步”不仅集中了区域范围内工业、城镇、农业的优势资源,而且涵盖了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三者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那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协调推进,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从中央总的要求来看,应当是充分发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对“三化同步”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各自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最终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一要以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带动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二要以特色城镇化为枢纽加快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工业化;三要以农业现代化为保障提升新型工业化,推动特色城镇化。从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大省面临的首要问题来看,用加快推进城镇化启动“三化同步”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农田保护、农业基地、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一)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解开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门禁    从理论上说,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导致要素的空间聚集和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工业化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彻底改造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从中国国情特别是某些内陆省份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空间制约。就国家层面来看,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同时,中国又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较少的国家,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不能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用地的增加而大幅度地减少,确保1.2亿公顷耕地红线,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就中国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几个内陆省份来看,它们都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承担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责任。但它们同时又是人均收入较低的省份,加快发展、提高居民收入的任务很重。要履行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就必须保证农业生产不能因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受到损害,要提高居民收入,就必须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保农业就要保耕地红线不能突破,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就要不断占用农业用地空间。这显然是一对矛盾。实际上,不仅仅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也需要空间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可见,工业发展要空间,农业发展也要空间,城镇发展本身就是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空间问题成了目前发展的突出矛盾。  如何解决空间短缺和空间需求强度大这一矛盾,从而解开空间这一制约“三化”发展的瓶颈?显然,只能从提升空间使用效率上寻求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农民进城,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也就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因为农民大规模向城镇迁徙和集中,人均居住和生活用地空间肯定会减少,从而腾出工业项目落地的空间。同样道理,农民进城也腾出了农业用地空间,可以使留在农村的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可见,城镇化是制约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也是解开这一瓶颈的钥匙。因此,用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同步”建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思路。  在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9.68%,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比如,曾经多次将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都是立足于将小城镇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部分,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作为主要功能。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改制转型进市、县工业园区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也到沿海地区务工了。另一方面,不少市、县工业园区面积已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但都是立足于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立足于办工业,作为本级财政的增长来源,很少考虑和城镇建设的配套、融合以及对农业领域的带动与渗透作用。建设“三化同步”,完全可以统筹解决工业园区缺劳力、城镇建设缺人气、现代农业缺土地等问题,开辟一个占领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新阵地。  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增长从过分依赖出口向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不断扩大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未来5年内,中国城镇化率将首次超过50%。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中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进程的重头戏,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二)通过建立“三化同步”,解决城镇化系列病症    “三化同步”围绕在大中城市郊区,为大中城市配套,就像世界上发达国家那样,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交通十分方便,设施设备齐全,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果每个“三化同步”都接纳3万~5万农民进城,如果全国的大中城市(工业园区)郊区拥有1万个这样的“三化同步”,就能新增3亿~5亿城镇人口。  一是推动解决“大城市病”。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市规模扩大及城市人口骤增相伴随的是空气及环境污染、交通严重堵塞、居住拥挤、越来越高的房价,生活节奏也日益紧张。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致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建设和不断扩大“三化同步”,再分流一半以上的城市人口,上述“大城市病”就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只有人口、土地、道路、水、住房和环境等各种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城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造农民就业机会并增加中低群体收入。如建设1万个“三化同步”,既可以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为农民创造数千万个就业机会,为这些就业人口增加上万亿元的收入。特别是在“三化同步”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将得到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他们的消费能力将会显著增强,进而促进中国消费,并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更为重要的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能够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同时,大量“三化同步”建设将使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有利于加快推进国民经济结构从以二产为主转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从以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向以出口、投资和消费协同推动转变。  三是推动控制城市房价。一方面,“三化同步”内居民通过扩大就业增加了收入,进而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实现“让穷人买得起”。另一方面,“三化同步”内城镇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可以实现“让富人有的买”。有效抑制城市高房价,出路还在于开辟“三化同步”这个新的空间,使大量的城市人口尤其是富裕阶层对住房购买的注意力转向环境优美、更适人居的“三化同步”。  四是推动缓解城市压力。“三化同步”处于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起到承上启下带动广大农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直接消除大中城市郊区的城乡差别,还能带动广大农村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政府把用于大城市的“公共福利”分散到“三化同步”内,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城市压力,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筹城乡发展”。“三化同步”享受到与大城市同样的“公共福利”,大城市的吸引力就可以分解到“三化同步”内,使“三化同步”具有同等的吸引力,有助于缩小并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四、“三化同步”建设的政策探讨    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民进城、产业聚集和耕地集中问题人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农民绝大多数从事二三产业,原有耕地基本上建设为现代农业基地,实际上是既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建设“三化同步”既可考虑在县级工业园区经济实力较强、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城镇化平稳发展的地区先行先试,也可考虑在各省设区市选定一个“三化同步”,以此作为示范点,总结经验,进而全面推广。  “三化同步”建设,首先要解决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对“三化同步”重视不够,或者说认识不够、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真抓实干,指定一个综合部门,挂上“三化同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负责做好指导督导工作。国家层面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对地方适当放权,各地要结合实际,构建“三化同步”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利益协同机制、互惠互补机制、系统均衡机制,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解决好农民进城的问题。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    目前情况是,连最偏远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都大量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他们的家庭却没有随之迁徙进城。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变化并没有带来永久居住空间的变化,以致形成了一个候鸟式流动的人群,他们平常的劳动和生活时间在城市,节假日或农忙季节又回到农村。大量人口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来回流动,成为中国的一道特殊景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户籍、住房、社保、医保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着制度障碍,已在城市就业的农民愿意定居城市而不被城市接纳;二是由于他们对农村财产利益可能丧失的担忧而不愿意定居城市。  要促使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就要从城市“融入”和农村“迁出”两方面排除相应的制度障碍。  从城市“融入”人手,就要梳理过去出台的各种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并加以评估,弄清楚哪些方面是已经有了明确的政策规定,但由于落实不到位而未能达到促进农民进城的目的。哪些方面是政策模糊、不完善或未顾及到的,在促进农民进城的政策方面还欠力度。如果属于前者,就出台督促落实措施,建立健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或故意拖延不落实的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如果属于后者,就出台更加完善和力度更大的政策。总而言之,在“融入”方面,要做到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可靠的生活来源,使愿意在城市定居的农民都能够随时在城市落户,并相应享受市民在住房、社保、养老、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  从农村“迁出”人手,就要深入分析潜在离乡者对其在农村财产利益可能丧失的担忧产生的制度原因,找出并排除制度障碍,解决其担忧的办法。一般来说,农民在农村的财产利益包括宅基地和承包地,其丧失利益的担忧源于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集体所有性质所导致的长期利益的不确定性。按照目前的现状,宅基地和承包地,只要占用或使用,利益归属不会有问题,农民一旦离开农村在城市落户,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长期利益在目前的制度中是没有保障的,也就是说随时有被收回的可能。为了排除离乡农民对自己宅基地和承包地随时可能被收回的担忧,地方政府应在其权限许可的限度内对离乡农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进行确权,并发给相应的证书,同时争取能够得到中央政府对此种制度改革尝试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允许宅基地和承包地以市场化的方式流转。  值得重视的是,在排除体制障碍的同时,还要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其中最大的成本是住房。一个农民可能倾其若干年的积蓄也难以在城市买得起房。所以,解决住房问题或许是促进农民顺利落户城市的有效办法。为此,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农民用农村宅基地交换“三化同步”住房的方案。具体思路是农民放弃宅基地可以相应得到“三化同步”内免费提供的住房一套。成立省级农村宅基地储备管理中心,农民放弃的宅基地交由中心管理,进城农民住房由其所在“三化同步”提供。作为对提供免费住房“三化同步”的补偿,农民交由中心管理的宅基地可由城市设专户管理,并根据某一“三化同步”宅基地账户中累积的面积大小定期划拨为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至于由于进城农民交由土地储备中心管理的宅基地空间散布及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上的分离造成的问题,可由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指标优化配置和空间置换来解决。    (二)解决好产业聚集的问题    “三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是产业,又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工业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支撑,基础设施只有在众多企业共享的情况下,单位经济活动的成本才最低。所以,工业产业的发展天然需要特定空间点聚集。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制度障碍和规划滞后,农村工业企业往往是分散布局的,造成了基础设施使用的不经济和土地使用的浪费。如果能够加强“三化同步”的规划,根据城市功能和可能的产业布局留出产业发展的空间,并采取措施促进现存分散布局的产业向规划产业区集中、新增产业在规划产业区落地,同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持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就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平台,从而起到通过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农业发展用地的持续利用,工业发展用地就必须由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宅基地)来解决。  当前,进城就业农民之所以在乡村仍保留有宅基地,且大量闲置,形成空心村,除了前述的城市入籍方面和农村利益保障方面的制度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拟进城的农民缺乏多层次、最适宜的选择空间。具体说,就是大城市因生存成本高而使很多农民望而却步,县级以下小城市和城镇又缺乏规划其落脚的空间。如果加大县级以下的小城镇尤其是县城规划的力度,留足农民在此落户的空间,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无疑会加快农民进城的步伐,同时腾出大量的空闲宅基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配置于城镇特定空间,作为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这样就起到了通过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作用。    (三)解决好耕地集中的问题    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全国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有的中部省份更少,据计算,一个三口之家拥有不到0.2公顷的耕地。按目前农业仍以农户作为最基本生产单元的格局,每一单元的规模是非常小的,即使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一个农民家庭仅仅依靠种植业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这也是目前农村家庭普遍存在兼业现象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农业要走上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道路,耕地向少数专业农户集中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或者说是绕不开的一道坎。但是,要促使耕地向少数农户集中,前提必须是有更多的农民家庭完全地离开土地,彻底地迁移到城市。不说更大规模,就以2公顷耕地为一现代化农业经营单元的基本规模,就必须有9/10的农户迁移到城市,并将其承包地转让给专业化农户。这就是说,只有城市化和农民大规模向城市迁徙,才能为农业现代化留下空间。这也是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因此,除了排除农村人口进城落户融入城市和解除其宅基地利益担忧之外,还必须有鼓励耕地转让的政策,推动耕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经营活动的专业化和农产品商品化。

  • 2019年要推动城镇化发展,抓好已经在城镇化就业
    答:一是大城市、特大城市集聚人口的速度可能提速;二是都市圈、城市群人口在城镇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三是相关的改革如“人地钱挂钩政策”将进一步得到落实推动过程。2019国家之所以进一步加码落户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其实都是扩大消费、稳定经济增长之举 据统计,2018年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农村...
  • 中国城镇化该如何发展
    答:要继续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村社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随着...
  • 李铁:城镇化改革真的有那么难吗?
    答:1996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外贸出口遇到了较大的压力,使得国内经济学界“增加内需”的呼声导致了城镇化政策坚冰的突破。沉寂了长达几十年的城乡二元制度的壁垒,终于在改革的呼声中面临着挑战。然而政策只停留在文件的纸面上,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仅限于在小城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也只限于...
  • 为什么进行供给侧改革,及其其主要内容
    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
  • 怎样加强经济建设
    答:*** 和企业要高度重视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 问题二: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文化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升文化...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和形式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传播能力的强弱。今天,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数字...
  •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新形势
    答:2013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3.73%,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仅为3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工业化角度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除东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
  •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答:问题一:怎样理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呢?总体上讲,这是由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的。 第一,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化解农村改革发展矛盾、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当...
  • 工业化、城镇化为何能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目前刺激消费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比如调高个税起征点、继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提高住房货币补贴标准等。”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未来中国还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和...
  •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问题
    答:二是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加快落实简政放权年度计划,积极在全国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加快放松对各类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准入限制,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大新型城镇化相关改革的力度,推进“三个一个亿”的战略和政策的落实。三是坚持着力调...
  • 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答: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如果2015年按预期完成改革任务,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又如,行政审批权限的取消和下放、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试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