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找赞颂名人的散文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名家写的赞美母亲的散文诗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

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散文)三梦毛泽东

三梦毛泽东

● 刘建华

题记

圣人孔子深以“不复梦见周公”为憾,说明他自然是爱做梦的,至少也是不反对做梦的。鄙人乃凡夫俗子,也不知是大脑思想的问题,还是身体之毛病,回想能记事起,凡是睡觉哪怕是打盹,不做梦之时实在少之甚少,如朱自清所云“夜夜有梦,而且不一其梦”。

毛泽东,是全国人民爱戴的领袖,堪称世界伟人。他的传奇经历和丰功伟绩在我孩提时就得到祖父母和父母的灌输和教化,在我的心目中,他是那么伟大和神奇。在我六岁时,也就是他老人家去世那年,全生产队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队会议室听广播,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们哭声一浪盖过一浪,我的眼泪也扑簌簌地往外涌…… 好长一段时间,大家和整个村子都处在万分悲痛之中。岁月如斯,他的话、他的书、他的歌如潜滋暗长的树根深深扎进我的心灵和思想,伴随我人生年华茁壮成长。

或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他老人家能入我梦来自然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平生梦见他已有三次,醒来历历在目,细细品味,意蕴深长,欣然记之。毕竟是梦,纯属巧合,读者朋友大可不必细细推敲。

一梦:雪山相邀

那是西部,中国莽莽的西部。

西部。隆冬。山村。山岭逶迤,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整个山村没有鸟鸣,没有笑语,更没有歌声……呼啸的寒风犀利地割刮着被雪覆掩之山的身躯,以及山腰那爿岌岌可危仿佛要被风之雪雪之风吞噬的稻草房……

那是山野唯一的一座稻草房,唯一的山野人家。屋檐下悬挂着一串红辣椒,火红火红的。

草房里住着我,仿佛与祖父住在一起,但没见着祖父的身影(因为祖父已去世好几年了,祖父在解放后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梦中的我很年轻,但下巴已是胡须髯髯,是一位隐居世外的居士。整个冬季,我都独自蜷伏在那个稻草房里,惟有手上捧着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与堂屋中那明炎炎的火盆,烘暖着、享受着冬的礼遇。

在火盆温暖的草房里,我来回踱步,高声吟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不时用左手捋抚着那微白的胡须。那时我的兴致是那么高昂,心境仿佛那么明亮而高远,我的思想好像在凛冽的雪风中燃烧,血在逼人的寒气中沸腾 ……

“啊,毛主席!”枣红马,人影。——“腾”地蹿入我的眼帘。我的眼睛豁然一亮。

铺雪的山涧小道,挑寒挂雪的枣树林。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向山上走来,他们的衣着简朴,穿着军便装。

他们走走停停,边走边谈论着什么,像是关于我的话题。走得更近了,毛主席指着我的稻草房,回过头对后面的几位说了些什么。枣红马是那么抢眼。毛主席还是那么年轻,还是那么笑容满面……

到家了,他们就在我的地坝站着,讲解历史,谈论人生,其实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事,他们仿佛是邀请我下山。毛主席说:“年轻人,革命很需要你们的”。

他们说完,就走了。走时留了一匹枣红马。

我望着他们远去……

(1992年4月23日晨记家)

二梦:草地检阅

一条大河,清亮亮的河水,一路欢歌悠悠远去……

河边草地,碧绿绿的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际……

碧绿的草地,绿色的军营。

一支队伍正在集训。那支队伍仿佛是个很特别的队伍,大约只有一个排。

队伍“一”字儿在绿色的草地上排开,喊操的声音响彻天空……

毛主席,啊!毛主席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

他,来检阅我们的队伍。毛主席身着军装,笑容满面,春光无限……

他,要求我们“报数”。“一”、“二”、“三”……“八”,我响亮地报出了我的位置——第八位。

毛主席快步向我走来,问:“你为什么不接着前面报七而报八呢?”

“报告首长,前面有两位战士都报了六,我应该是第八”。那时我的声音很洪亮。

毛主席走近我身边,用左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挥舞着右手对大家说: “好样儿的,我们就是要实事求是……”

(1993年10月6日晨记于某缫丝厂)

三梦:秘密会议

会议室,门窗紧闭,格外森严,万籁俱寂。

那是个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室。会议室的窗户是木方格窗户,都用白纸贴封着;会议室的桌子很长,是黑色的;凳子是那种能坐四、五个人的木椅子,会议室里燃着两盏灯,灯光有些昏黄。

会议室里像是要召开一次很重要的秘密会议。

会议主席台的墙壁上挂着作战地图,主席台的右边站着周总理,桌子的右边席位有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桌的左边席位有我,离门最近,接下来有几位我不认识的老同志,我是做记录的。

毛主席推门而入,站在周总理的左边,他口若悬河地分析作战形势……

“嗡,嗡……”,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苍蝇,在主席台前的空中盘旋,格外引人注目,那“嗡嗡”的叫声格外刺耳,给本来肃静的会议室凭添了几分紧张,空气凝重了许多,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毛主席……

毛主席一边指着苍蝇 ,说: “同志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一边抓起桌上的一本书——《论持之战》,向苍蝇 挥拍而去……

(1997年6月13日晨记于某学校)

2003年12月整理

  • 求两篇优美的文章(或散文)、诗歌、谢了
    答:2011-12-01 求优美散文5篇,谢!(最好是写四季景物的,如:雪) 3 2017-05-20 求几篇以 诵读经典热爱生命 为主题的诗歌或文章要优美一点的谢... 7 2012-09-01 求几篇优美的文章,适合朗读 不论诗歌还是散文谢谢 11 2011-11-18 求多篇长篇散文,优美的,或抒情的,大约3000字,谢谢!急。... 9 ...
  • 名人名家诗歌散文朗诵
    答:诗歌朗诵就是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下面我整理了名人名家诗歌 散文 朗诵,供你阅读参考。 名人名家诗歌散文朗诵篇1 春天,遂想起 余光中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 江南 小杜的江南 苏小小的江南 遂想起多莲的湖,多菱的湖 多螃蟹的湖,多湖的...
  • 名人散文网 名人的散文或古诗
    答:沪上烟雨渐行渐远,入秋的风把这个城市修理得那么清凉,凉透了的让人不禁赞叹几声。这个城市在薄薄的历史尘埃里,掺杂了辣椒的火热又投入了砂糖的颜色,输于嗅觉的热泪盈眶,收于味觉的咀嚼,而偎依在屋檐斜窗旁穿着旗袍的女子似乎诠释了它的全部!梦!寻梦!有时候梦就像浮在树叶间薄薄的纱,美的...
  • 求几首名人诗歌,范围是散文诗歌或儿童诗歌,中国外国都可以
    答:”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滟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关于爱国的散文(名人)
    答:满意答案大钊同志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陵轧黔首,残毁学术”,“抑塞...
  • 名人经典散文全文
    答:2011-06-23 名人经典散文 74 2011-11-28 名家散文精选 62 2010-07-17 中国名家散文经典段落 231 2007-11-13 收集名家名篇(叙事的散文)要全文 57 2013-06-08 求一些经典的名家散文,txt下载滴~~~ 3 2016-07-03 求名人散文全集百度云 2016-02-20 散文集的名人? 2013-06-03 人物描写的名家美文...
  • 名人经典散文
    答:1】巴金的《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
  • 推荐几篇适合朗诵的文章或诗歌,三分钟左右,名家之作,急需跪求
    答:适合朗诵的名人诗歌散文三分钟歌颂祖国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王怀让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 写一篇有关哲理的散文要名人作家的
    答:写一篇有关哲理的散文要名人作家的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时尚达人1718 2022-11-19 · TA获得超过14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8.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 生活,...
  • 谁能提供一些名家写人的散文!~
    答: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