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法律允许寡妇改嫁吗,改嫁需要什么条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9
汉代寡妇改嫁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需要给去世的丈夫守孝三年,其次需要留下子嗣,然后分割好财产,最后要获得夫家的允许。大多数情况下满足这几个条件,就可以再嫁别人了。

古人对女子要求高,然而汉代时候还是民风开放了许多,允许寡妇改嫁。当然,在改嫁之前,你得给前夫守孝,一般没有意外的是三年。受够三年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这个女子是个有情义的。其次,古人最看重子嗣。你都要改嫁了,绝对得把孩子留下,不能带着我家的人再嫁到别人家去!一般来说儿子是不可能带走的。不过女儿的话,有时候可以带走。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汉武帝的母亲王夫人就是二嫁给景帝的,而且还带走了前夫的女儿(而且后来为了缓和跟匈奴的关系,还被景帝嫁给了匈奴人)。

再者比较重要的就是财产的分割。古时候法律裁定女子的嫁妆是完全属于女子的,如果女子去世,则属于自己的孩子。所以女子再嫁的时候,除了在夫家用掉的,其他都可以带走。这是得到法律保护的。最后,女子改嫁需要得到前夫家人的认可。

古代的女子不同于现在的女子可以自由恋爱,嫁人这个事情也掌握在父母手里。如果是爱护儿女的父母亲还好,如果遇上重男轻女严重的,女儿嫁的好不好根本没人关心,只关心出嫁女儿能给儿子带来多大的利益。所以说寡妇改嫁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实际上古代民间寡妇改嫁,没有多少条件。
先秦时期,官方与民间对寡妇再嫁基本不予禁止和限制,从一而终的观念还远没有形成,休妻得多,改嫁的也不少。
秦汉以后,情况并无大的改变,再嫁的女子也不会受到歧视。比如陈耳取的就是寡妇,陈平不但取寡妇,还是嫁过五次的寡妇。
六朝时期,思想趋于多元化,夫死改嫁完全是个人选择。到了唐朝,思想更加开放,守节与主流思想格格不入。余风所及,宋代再嫁之风仍然盛行。程颐“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一语主要针对的是男子,说男人气节比生命可贵,被后人误解为是说女性。
朱熹的思想在元代开始确立官方地位,他的贞节观开始受到重视,元代对朝廷命妇的再嫁行为曾加以禁止(隋唐宋都对上层妇女,比如公主的再婚做过限制,但基本上都没有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元朝为了保证军队战斗力,规定出征军人的妻子不可改嫁,但此外没有什么限制。
对守节最提倡的还是明代。朱元璋曾诏令,妇女30岁以前丧父,能坚持到50岁不改嫁的,不但免除本家差役,还免费建牌坊一座。由于政府提倡,守节能带来实惠;又由于学者提倡,守节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所以民间也行动起来,把守节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但由于寡妇再嫁在客观上有必要性,所以再嫁行为从来没有断绝过。有的是族人觊觎家产,强迫寡妇改嫁;有的是出于彩礼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造成条件差的大龄男子知音难觅,只有寡妇肯下架;还有些男子出于实用主义取寡妇,善于理家;还有坐产招夫、收继婚等。
一方面整个社会对再嫁者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寡妇再嫁者屡见不鲜,“鲜有从一而终者”。所以,尽管明清时期对民间妇女再嫁总体上持反对态度,但国家法律从来没有禁止民间寡妇再嫁。

古时候的法律是允许寡妇改嫁的,但是身份高贵的人如诰命夫人就不能改嫁,普通妇女是可以改嫁的,但是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首先,古代寡妇不能在为丈夫守孝的时候改嫁。在我国古代,丈夫死后,妻子要为丈夫守孝,守孝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在这三年期间,寡妇要悼念亡夫,并且要伺候好已故夫君的家人。等到三年的守孝过了,才能考虑改嫁的事情,否则就是违反了古代的法律,会受到惩罚。

2、  古代寡妇改嫁,不仅要过了丈夫三年的守孝期,还要获得丈夫家庭成员的同意,才能进行改嫁。因为女子嫁入夫家以后,就是那个大家族的人了,改嫁必须征求自己家人的同意,并且要家长主婚,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比较突出。

3、  另外,改嫁的时候,女子只能带走自己的嫁妆等财务,属于已故的夫君家的财务是不能带走的,这也是古代改嫁规定中的一个。只是这个规定容易引起纠纷,因为说不清楚女子的嫁妆有多少,同时婚后双方共同创造的财富如何分配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古代寡妇改嫁并不容易。

4、  改嫁的妇女不能带走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属于夫家的血脉,就只能留在夫家,古代对血脉还是很重视的。

只有满足了以上四个条件,古代的妇女才可以改嫁,而且唐朝李世民为了增加国力,恢复生产力,也是非常鼓励寡妇再嫁的。



法律上没有禁止任何寡妇改嫁,但是改嫁可能不允许带走嫁妆(尤其是有孩子的情况下)。但是受到道德约束,寡妇一般不改嫁,这种还会受到朝廷嘉奖或者免税。因此很多家族强迫寡妇守节

各个朝代是不同的,这个寡妇其实说的通常是指正妻。宋代以后很难改嫁的。宋朝之前改嫁基本上就是必须改嫁需征得夫家的同意,所生的孩子必须留在夫家。

在不同时期是有不同的规定的,比如在明朝寡妇是可以二婚的,不过不能带走夫家的财产。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对于寡妇比较严苛,比如清朝很多人为了为了贞节牌坊,在儿子死后居然勒令自己的儿媳不能再次改嫁。

允许,但为丈夫守丧期间不可改嫁,改嫁需征得夫家的同意。所生的孩子必须留在夫家,不可以带走。

  • 古时候寡妇改嫁的习俗
    答:水族寡妇再嫁,不能嫁到夫家宗族居住的村内。嫁日从前夫家出门,只能走偏门。行至新夫家门前,须经过“回煞”、“跨五方灯”等仪式才能进屋。建国后,由于婚姻法的贯彻执行和对性歧视、性压迫的批判,寡妇和离婚妇女的再婚已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再婚方面的许多禁忌,也都消失或者明显地改变了。
  • 在古代,女子丧偶能改嫁吗
    答:古代女子死了可以在嫁,男人死了也可以再娶。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政府鼓励寡妇守节,但是民间寡妇改嫁很平常。古代鼓励寡妇守节是出于当时的条件所限,一家如果丈夫去世,上有老下有小,当时生产力很低,家里没有年轻人,负担很重,所以鼓励寡妇守节,明清时期政府更是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但是...
  • 古代大概是从何时起,开始不允许寡妇改嫁的?
    答:到唐朝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明文规定不允许寡妇改嫁,但是唐朝是中国历史中难得的开放朝代,所以对这个规定也没有真正的去执行。再加上唐朝还出了一个女皇帝,所以当时唐朝女人们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太平公主嫁了三次,所以这项规定在唐朝也是只在写在律法里而已。而唐朝之后是五代十国,那个时候战乱...
  • 为什么在重视人口的中国古代,会出现压制寡妇改嫁这样
    答:先秦时期,官方与民间对寡妇再嫁基本不予禁止和限制。秦汉以后,情况并无大的改变,再嫁的女子也不会受到歧视。到了唐朝,思想更加开放,守节与主流思想格格不入。余风所及,宋代再嫁之风仍然盛行。朱熹的思想在元代开始确立官方地位,他的贞节观开始受到重视,元代对朝廷命妇的再嫁行为曾加以禁止。但是,对...
  • 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人不允许寡妇改嫁了?
    答:大约很少有人想到,第一个不允许寡妇改嫁的人,是一统六国的秦始皇,当然,他提出这个观点,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始皇帝三十七年,即前210年,秦始皇巡行天下的时候,在会稽山留下一个石刻,上面说:有子而嫁,倍死不贞。也就是说,他仅仅反对有孩子的寡妇改嫁,认为这是对亡人的不贞。至于为什么会有...
  • 宋朝有多开放,那时候女子可随意再嫁或改嫁吗?
    答:北宋妇女再嫁完全不难,社会亦采取相当宽容的态度。无论是上层社会人士,还是民间,亦或是宋朝的法律,社会舆论等都支持改嫁,这种现象也随处可见。如宋律规定:“夫外出三年不归”,妻子可以改嫁。如南宋初期,岳飞长期在外打战,其妻子就申请改嫁,官府判定岳飞三年不归家,所以允许其妻改嫁。&...
  • 古代女人能二婚吗
    答:能,连明朝时候都可以二婚。明律》中规定, “ 夫逃亡过三年不还者,并听经官告给执照,另行改嫁,亦不追财礼。 ” 唐宋律没有此项规定,元律在这种情况下大多命令有关部门劝告此夫,但不得断离。明朝法律明确规定夫逃亡过三年,妇女就可以改嫁,并由官府出面发放执照,保障了妇女的这一权利;而不...
  • 古代为什么不让寡妇再嫁?
    答:在古代是男权社会,女子丈夫去世之后,一般都要守寡,长时期的承受着封建礼教的约束,丈夫可以休妻,但是妻子不能出现任何改嫁的心思,不然就会受到家族的指责,女性的权利受到了剥削,但是在一些朝代,对于女人改嫁这种行为是很开放的,上至皇室公主下到平民百姓女子改嫁的例子有很多。一、汉朝女子开放的风气...
  • 古代寡妇很少改嫁,这是为什么?
    答:可以说在古代女人的地位十分低下,没有几个女人有掌控自己生活方向的权利。因此受到条条框框限制的女人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像现代的女人,可以自由的恋爱,离婚后也可以再次成家,也不用受到谴责。其实在古代并没有明文规定,寡妇不可以改嫁,在唐朝李世民的时候,甚至还鼓励过妇女改嫁的行为,...
  • 清朝的寡妇可以改嫁吗
    答: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表字还要立牌坊这句话,清朝时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守寡超过15年,就可以立贞洁牌坊,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否则如果改嫁,那么就会背上骂名和不守妇道的帽子。其实很多时候,寡妇改嫁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丈夫死后,寡妇还是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总要继续,对于经济情况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