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五到位”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隐患治理五到位是什么

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
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扩展资料:
隐患治理的措施:
加强对生产企业、建筑施工现场、冰雪旅游景区、食品安全领域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销等行业的隐患排查,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要抓好交通隐患排查,重点打击超载、超速、超限、非法营运、疲劳驾驶、携带危险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尤其要严格抓好学生校车、大客车安全。
还要抓好消防隐患排查,对学校、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和粮食仓库等易燃易爆单位,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全方位排查,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西安委会发布重点监督整改的18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落实是指:1.必须要落实“党政同责”的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应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
2.必须要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应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的职责。
3.必须要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要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担任主任。
4.必须要落实安全管理力量,应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5.必须要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相关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
五到位是指: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拓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要对事故隐患整改工作负全面责任,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企业职代会“双报告”制度;

实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扩展资料

认真做好事故隐患整改验收销号工作。各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单位在事故隐患消除前或消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隐患整改竣工后,有条件的整改责任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整改责任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评估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整改责任单位要及时向监管责任单位提出隐患整改验收申请。

各监管责任单位要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销号情况要及时向市人民政府专题报告;对验收不合格或整改未完成的,要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督促整改责任单位重新制定整改方案,并转入下年度重点监督整改项目;

对整改无望或者企业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广西安委会发布重点监督整改的18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安全隐患整改五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五落实是指由各个安监局对生产企业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层层建立了台账,做到了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的“五落实”。“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中:
4.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停产整改逾期未完成的不得复产。

查出隐患内容后,做到落实责任人或部门、小组,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整改的资金必须到位,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确定整改的时间范围,然后整改完毕,制定出防范的措施就行了





  • 安全生产五到位内容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即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共同承担本企业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2.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要求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3. 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的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五到位指什么
    答:法律分析:五到位,是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履职到位、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排查及整改到位、危险源监控到位。五落实,即:领导机构人员落实、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宣传教育落实。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五到位指什么
    答:到位的责任落实,到位的排查措施,到位的治理措施,到位的整改措施,到位的监督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五到位是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对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全面落实,到位的责任落实,到位的排查措施,到位的治理措施,到位的整改措施,到位的监督管理。
  • 安全生产五个到位指的是什么
    答: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根据查询新安全生产法得知五到位是指: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
  • 五到位五落实是指什么
    答:五、应急救援到位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损失。总之,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五到位: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这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的明确...
  • 安全工作五到位是指什么
    答:三、安全培训到位:生产经营单位需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四、安全管理到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得到有效执行。五、应急救援到位:生产经营单位需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
  • 安监五到位、五落实是什么
    答:一、领导机构人员落实 二、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 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 四、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 五、安全宣传教育落实 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位 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履职明确到位 做到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到位 做到隐患排查及整改到位 做到危险源监控到位 ...
  • 安全生产五落实五到位的内容是什么?
    答:二、安全生产五到位1、 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2、安全投入到位;3、安全培训到位;4、安全管理到位;5、应急救援到位。法律依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
  • 五到位是哪五到位
    答:5、应急救援到位: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及宣传到位,加强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及物资储备,提升应急能力。全面开展工作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安全生产五个落实要求 1、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2、必须落实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五到位指什么
    答:一、五到位的含义 五到位指的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履职到位、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排查及整改到位、危险源监控到位。二、五落实的内容 五落实包括:领导机构人员落实、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宣传教育落实。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