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出自《史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有哪些成语出自《史记》

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史记成语”:

1.卧薪尝胆:“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 声名狼藉:“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史记·蒙恬列传》
3.相得益彰:“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史记·伯夷列传》
4.正襟危坐:“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史记·日者列传》
5.一鸣惊人:“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酒池肉林:“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史记·殷本纪》
7.坐上琴心: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8.乐而忘返:“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史记·秦本纪》第五卷
9.兔死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0.沐猴而冠:“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史记·项羽本纪》
11.网开三面:“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史记·殷本纪》
12.怒发冲冠:“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庄子·盗跖》
13.. 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4.瓦解土崩:“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
15.脱颖而出:“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6.后来居上:“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
17.善始善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庄子·大宗师》
18.博闻强识:“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荀子·解蔽》
19.低回不已:“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0.象箸玉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韩非子·喻老》
司马迁的《史记》,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即在史学与文学两方面,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书中有不少故事与佳句美言被后世提炼为成语,至今广泛使用。
来自《史记》的成语究竟有多少,没注意这方面的统计,印象不下几十个,例如赤县神州,毛遂自荐,奇货可居,背水一战,秋毫无犯,肝胆照人,因势利导,正襟危坐,捷足先登(疾足先得),沐猴而冠,多多益善,独当一面,四面楚歌,暗渡陈仓,等等。尽管另一些古籍,如《论语》、《左传》也提供了不少成语,但贡献最多的,可能就是《史记》。
《史记》中的成语素材甚至是“成品”,还有很多。一部历史著作何以能有这样的“文学作为”,这与司马迁修史的方法有很大关系。他写历史,不是单纯的记事,而是以人物为主体展开;写人物,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塑造有血有肉的性格。这就出现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生动而具有哲理的语言。因此,历代的中国人对《史记》,不仅是当作史书来读,还把它视为文学作品欣赏,并从中锤炼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成语。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无疑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奇迹。

暗度陈仓安堵如故案堵如故 案甲休兵按辔徐行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安枕而卧百步穿杨不避汤火 彬彬有礼北鄙之音卑谄足恭 不得要领博而寡要百二河山 百二山河变风易俗悲歌击筑悲歌慷慨变古乱常兵贵先声 变故易常不寒而栗白虹贯日 拔剑论功不绝如带败军之将不经之谈不可奈何不可胜道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注释】选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选择《史记 魏世家》。思:思慕,怀念。乱:混乱,动乱。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注释】选自《史记 ·周鲁公世家》。沐:洗头发。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注释】

选自《史记 管宴列传》。仓廪:仓库。实:充实。荣辱:光荣和耻辱。

【译文】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赏析】

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记载”。

1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注释】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士:男子的通称。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说:同悦,使高兴,使喜欢。容:装饰打扮。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赏析】晋国人豫让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对他很是尊宠。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多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自尽。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

1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注释】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格虏: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赏析】这是李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为迎合秦二世的残暴河贪欲献计献策的一分奏章,也是李斯奉行的发家学说走向没落的标志。他借用“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这句话,劝秦二世厉行苛政,他认为,贤明的君主所以贤明,就在于能够严格追究河察处轻微的罪过,这样臣民就不敢犯法了。这一主张是发家政治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发家学说已从富国强兵的进步思想变成了促使秦灭亡的反动论调,它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的进步作用,将它与《谏逐客书》相比,同一个李斯,前后判若两人。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即使有不做民贼的贤明皇帝,却没有皇帝不是独夫。如何处理君臣关系、人主与子民的关系,是历朝皇帝必须精通的一门学问,否则就会危急皇帝的尊严、权势、利益和绝对的统治。所以,李斯劝秦二世厉行苛政的主张,对历朝都有重大影响,今天读来,就不仅仅世在读秦朝政治一份难得的自供状,而且也是在读整个封建社会一本难得的教科书,不持批判的态度将会误入歧途。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赏析】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7、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选自《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诺:许诺,诺言。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赏析】这是当时楚地流传得一句谚语。也是对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躬,赴士之 困”侠义品格的由衷赞赏。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选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身:自身,本身。正:正派,正直。令:发布命令。行:做,行施。从:听从,顺从。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赏析】此语出自《论语 子路》篇,司马迁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赞扬李将军的为人,说他诚恳质朴,虽不善言谈,但在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人和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极尽哀痛。他的品质确实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任。由此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统治者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兴旺起来。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招致国家的败亡,人心的离散,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的产生。

19、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注释】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尽:完。良:好,优。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赏析】身处顺境被主人恩宠,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志得意满,功成名就,要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因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了。”张良、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常让后人感叹赞赏;而李斯为秦国建立功勋而身亡,发出“出赏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出”的哀鸣,正说明俗语说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得道路。实际上,“走运”的人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他们随时愿意根据情况变化而修订策略,以抓住良机,全身而退。而一些在事业上“倒运”的人往往刚愎自用,自高自大,不知该在什么时候改变策略以减少损失,最后往往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善:友好,和气。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赏析】这句人们传诵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对禽情人性进行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见,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来面目,人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回归到了善的境界,总愿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译文】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赏析】齐威王喜欢使用隐语,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词来暗示的话语。一次淳于 用隐语对他说:“国中有大鸟,止之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是齐威王的自喻,用大鸟的一飞冲天,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充分表达了齐威王的远大抱负何理想,以后的史实也正面了齐威王自喻的形象准确。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3、置之死地而后生
4、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5、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6、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7、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8、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按辔徐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案甲休兵]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发指眦裂]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发综指示] 出自《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割地求和]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故不如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妇人醇酒] 出自秦数使反闲……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
[方枘圜凿] 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反其道而行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高车驷马] 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歌功颂德]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各从其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发蒙振落]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高材捷足]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高材疾足]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发踪指示] 出自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发纵指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多多益办] 出自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汉书》作“多多益办”。
[当断不断]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 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日中必移,月满必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蜚鸟尽,良弓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
[期期以为不可]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可同患,难处安]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战必胜,攻必取]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苍蝇附骥尾]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益彰也。”
[刀笔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壁上观]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案堵如故]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寄豭之猪]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司马贞索隐:“豭:牡猪也,言夫淫他室,若寄豭之猪也。”
[偶语弃市]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轻重九府]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设轻重九府。”
[霜露之疾] 出自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
[童男童女]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仰取俯拾]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重厚少文]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百无失一]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成败在于决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白马素车]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背水为阵]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变徵之声]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荜路蓝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荜路蓝蒌,以处草莽。”
[拔旗易帜]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不少概见]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不治生产]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不赞一辞]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补漏订讹] 出自清·叶廷琯《吹网录·钞辑史记正义》:“王板《史记》之外,并博考他书所引,为之补漏订讹,手钞成帖。”
[惨礉少恩]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采善贬恶]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长娇美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传》:“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娇美人。”
[带河厉山]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刀笔之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瞋目案剑]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
[瞋目张胆]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拨乱诛暴]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反经合权]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方正贤良]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分陕之重]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分寸之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见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无有分寸之功。’”
[分一杯羹]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飞将奇数]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非熊非罴]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非战之罪]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非我莫属]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以为非我莫属也。”
[奋臂大呼]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甘心为伍]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传》:“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高世之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盖晁错列传》:“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
[膏腴之壤]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
[高垒深堑]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
[功狗功人]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公车上书]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韩信将兵]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汗出沾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含血吮疮]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疾痛惨怛]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空言虚语]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块然独处]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崛然独立,块然独处。”

  • 史记得里面有哪些成语
    答:11.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12.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13.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4.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15.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等等。
  • 还有哪些成语出自史记
    答: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
  • 出自《史记》的成语
    答:出自《史记》的成语如下:1.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卖高价。也比喻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才智,以谋求获取名利地位。2.不约而同:出自《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3.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 还有哪些出自史记的成语
    答: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
  • 出自《史记》的成语
    答:出自《史记》的成语如下:约法三章、完璧归赵、沐猴而冠、破釜沉舟、运筹帷幄、指鹿为马、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先发制人、四面楚歌、多多益善、图穷匕见、怒发冲冠、招摇过市、拔山扛鼎、网开一面、围魏救赵、夜郎自大、脱颖而出、门可罗雀。史记简介: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
  • 出自《史记》的成语。
    答: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史记》的成语有哪些?
    答:1、轩辕天子 ——《史记·五帝本纪》2、网开一面 ——《史记·殷本纪》3、囊血射天 ——《史记·殷本纪》4、酒肉池林 ——《史记·殷本纪》5、左支右绌 ——《史记·周本纪》6、焚书坑儒 ——《史记·秦始皇本纪》7、指鹿为马 ——《史记·秦始皇本纪》8、拔山扛鼎 ——《史记·项羽...
  •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
    答: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成语:逐鹿中原、鸿鹄之志、旁敲侧击、纸上谈兵等。逐鹿中原: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在史记中,逐鹿中原是用来描述诸侯争霸的场景,意指群雄竞争,争夺天下。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重要的位置或者达到某个目标。鸿鹄之志:...
  • 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
    答:出自史记的成语有哪些如下 一、【沐猴而冠】1、【来源】《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2、【释义】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1、【来源】《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
  • 来自史记的成语
    答:5、明修栈道:意思是用假象迷惑对方,实际另有打算,出自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史记的相关知识 1、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