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实验课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1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实验课

在中学任课的化学老师都曾有这样的深刻体会,每到学生实验课,课堂就象街市一样,大声喧哗,吵闹非凡,让许多新的化学老师非常头痛。实验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存在这种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课堂纪律不好的体现,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纪律是质量提高的保证,分析出现纪律不好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教师未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意义,忽视学生实验课的课前准备和组织指导工作不周等因素而造成的。教师忽略了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导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来到实验室就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到实际操作时,就出现盲目混乱,不知要做什么实验,用到什么仪器,要证明什么原理,按自己的喜好,乱做一通。另外,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围住教师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再有,教师没有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作好周密的指导计划,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陷于被动、忙乱。有困难的学生常因得不到及时指点而呼喊教师;实验技能比较好的学生,又因提前完成了实验而未得到很好安排,就无事可作,互相谈论,甚至来回走动,影响别人操作等等。因此要上好学生实验课,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 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老师方面的准备。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与演示实验的边讲边实验的预试相比,对学生实验课的预试实验的要求应更高一些。除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指导计划应包括重点指导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重点指导的学生以及巡视指导的路线等。其次,应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仪器,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最后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防止造成某些同学只能作“观察员”或“记录员”的机会,还要拟订实验思考题。学生方面准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内容,并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掌握实验装置所需的仪器和组装过程,并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扼要地做好实验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二、必须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实验课开始时先要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时还要进行课前讨论和个别操作示范,然后挂出事先写好了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一般应着重从下面三个方面巡视指导。(一)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在中学里,学生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是存在的。例:未垫上石棉网,就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不按需要量取药品,使用的药品大多比较多;常将剩余的药品倒回原瓶;不是用手腕而是用整个胳膊的活动来振荡试管;手握试剂瓶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不是向着手心,而是向着下方;面部靠近瓶口去闻气体气味;用同一支滴管吸取一种液体试剂后,未经冲洗清洁,又去吸另一种液体药品;滴加液体药品时,滴管伸入试管中等。老师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进行的重要工作,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要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二)做好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例如,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某些特征性质,反应中发生的某些特殊现象等。要善于对学生恰当地启发提问。例如在讲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黑色粉未逐渐变为光亮红色金属,证明有铜生成;同时细心观察试管口,发现有水珠,证明反应后有水生成。概括出发生的现象,从而推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实验不可能是百分这百都成功的。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反常现象或实验失败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老师要善于及时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必须及时地给予提示,或从理论方面,或从仪器装置方面,或从操作方面让学生去仔细检查,找出原因,使之重新做实验并获得成功。这样,既保证了实验进度,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课的质量。(三)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实验题目,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对现象的分析解释和结论。四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教师在巡视指导中,应随时记下学生在以上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并作为小结中讲评的依据。三、必须做好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必须做好实验总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做好清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充重点指导中未能一一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抓好课前准备,严格课堂纪律,做好课时指导,认真分析总结。并坚持不懈的抓,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习惯,学生实验课的质量将出现快速的质量飞跃,学生动手实验的速度、效率和实验质量都有显著的提高。以上是我在十多年的实验课教学方面的一些教学体会。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提高化学实验课的质量,又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大有碑益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它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直观、最重要的手段。如何上好化学分组实验,这是每个化学教师不可避免的课题。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需要做过细的工作,尤其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操作的示范性
  教师平时课堂演示实验操作的示范,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做到:
  1.操作正确、规范。正确和规范的操作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基础,也是提高演示效果的前提,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在教师示范操作中,指出实验步骤的要领,使学生心中有数,操作有序,才能做好分组实验。
  2.对现象和结果的解释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演示时,对出现的意料之外的现象或结果要做科学的分析或解释,一时无法解释的,不要忙于做出结论。对于没有成功的演示应在以后补做。
  3.注意实验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精湛的实验操作技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给学生美的感受,为实验的成功打下基础。
  4.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正面的、反面的和侧面的不当操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什么是欠科学的,从而使学生明白一个实验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不宜怎么做。
  二、加强实验前的预习指导,精心筹备实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弄懂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记牢实验步骤,掌握要领及注意事项,做到胸有成竹。
  2.检查实验器材,消除隐患。对学生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要心中有数,以便能决解实验中突发的事件。
  3.分好实验小组,小组要尽可能分得小,力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做实验。不要一个人做实验,其他同学观看。
  4.严格检查实验报告中的准备部分是否完成。比如: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一张实验报告单,把重点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课前预习时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填的需做实验才能完成。
  5.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有效性,要注意学生的实验心理。教师得在心理上贴近学生,知道学生在做实验时怕什么,喜欢什么,对实验课还有什么要求等,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就会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巡视,注意引导,提倡探究
  学生在进实验室前的要求是:①能回答实验前教师的各种问题;②实验过程中不许互相询问,保持安静;③实验台上的药品、试剂瓶、仪器等要摆放整齐;④实验中,同组同学要互相协作,各小组互相监督;⑤实验结束后,立即清点仪器补充好试剂药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器材和设备;⑥注意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药品,不能随意乱放乱倒,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实验时,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常见的有:取完药品后试剂瓶塞不及时盖好;酒精灯灯帽“躺”在实验桌上;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使用胶头滴管取液时,取多了挤回原瓶中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切忌坐镇指挥,而应巡视引导,及时规范操作。教师要督促学生轮流实验,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完成实验。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组,应该多关心并给予指导看到不良的实验习惯,一定要及时指正。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学生实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思考进行实验的全程性探究,实现实验目的。例如,在实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在烧杯中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察能力弱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熄灭,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描述为蜡烛火焰由大变小,最后熄灭,所以在进行现象观察时,教师要悉心指导,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细微的现象,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要及时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书本知识而不顾实验事实猜想现象。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实验同步进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答,探究热情自然会高昂起来。
  四、认真总结,及时反馈
  实验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既可补足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对实验过程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五、细评价,多赏识
  对学生分组实验的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实验报告的评价,评价学生整理资料、解释结果、推理和分类的能力。2.实验等级量表,在做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方法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作评价。3.自我评价报告,用核定表形式写自我评价报告或感想,适用于评价学生情感,如态度、兴趣等。4.相互评价,在小组范围内,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适合于学生反思能力。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差异的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茁壮成长,是师与生心灵沟通的主要方式。
  总之,学生实验比教师单一的上课和实验演示要困难得多。它既有教学内容,又有实验组

一:做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分组实验中做到设计科学,不应该照本宣科,应该有所创新。不应该因为受实验室的条件所限,应该开齐开全书中所有的学生实验。 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手段,它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精心准备,课内规范操作,改进实验方法,确保实验成功,采用间接方法,突出实验现象,增加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自制实验教具,因陋就简实验。但是如果只是教师演示,又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作用,不能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特殊爱好,所以我认为应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探究实验为好。 三:变习题中的实验探究为课堂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检测题是考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这些表现是凌乱的,是不全面的,只有把它变成一种能力,才会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所以我建议教师应该把这部分内容搬到课堂上,进行综合训练。 四: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为探究实验: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实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这些有值得探究的实例要做到你要探究的实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操作程序。在分组实验中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控制。 五:实验教学完毕后要做到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收获,成功之处在那里,那些还需要改进。用这些经验和不足之处来改进下一节实验课堂的教学。这样,对老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获得到明显的进步,对化学学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了。 总之,有效性是指的让学生能在化学实验课上学到真正的知识,除了严格管理,学生要自觉遵守实验室的秩序之外,教师不可以给学生过高的自由空间,这样会给一些思想上不进步的学生分身溜号的机会, 尽量做到少讲解,实验在于趣味性,不在于枯燥的一步一步照着老师所讲的去做实验。只要不是危险性实验的话,讲一下化学用品的注意事项就行了,其他的让学生参照课本和所学的来自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