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二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3)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4)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5)临床治疗: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是胰岛素的适应症。(6)对于那些通过临床表现很难判断是那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些检查包括:空腹及餐后2小时胰岛素或C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绝对缺乏还是相对缺乏。(7)各种免疫抗体的检查:如GAD抗体、ICA抗体等,这些抗体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糖尿病是否于免疫有关。

2型糖尿病是指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这可能导致高血糖和一系列的症状:疲劳、视力模糊、食欲增加、口渴、排尿等。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尿病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糖尿病的治疗。在患病比例中占的最多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常会问到,二型糖尿病有哪些日常生活饮食的禁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2型糖尿病人日常饮食要警惕“三不宜”———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型糖尿病最适宜的6类食物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很多糖友在发现患病时都十分惊恐,对于女性来说打击更为严重。因为女性性别上的差异,承受能力不及男性那么大,患上糖尿病对于她们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精神健康也会深受影响,比起男糖友更容易情绪激动、易发怒。
最新的研究发现:减重代谢手术是一条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值得我们每个人重视。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糖尿病手术是胃旁路手术,可达80%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会完全缓解,患者摆脱服药。术后胰岛素抵抗现象没有了,胰岛功能改善了。

不仅如此,大部分患者出现的手足麻木、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尿蛋白异常、高血压等并发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甚至是治愈。

可以说,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糖尿病的新选择,能够帮助女性糖友不再受糖尿病折磨,回归到健康幸福的生活。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尿。临床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即“三多一少”),可使一些组织或器官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并发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糖尿病
英文名:diabetes mellitus
别名:消渴症
传染病:否
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肢体坏疽、多发性神经炎、失明和肾功能衰竭等
疫苗预防:否
俗称:富贵病

内分泌科,中老年人、有家族史者、肥胖者,常见病因,遗传、环境、种族、年龄、生活方式等。常见症状,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肥胖。
二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不要情绪低落。糖尿病是不能够治愈,但是只要控制饮食,遵医嘱用药物治疗,是可以控制血糖浓度的。平时要多吃粗粮,不能吃甜的食物。水果要有选择性的吃,含糖的不要吃。尽量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戒烟戒酒。经常监测血糖,并和医生咨询药物用量,不可血糖降下来就停药,需要继续服用维持量。

  • 二型糖尿病国家每月补贴多少
    答:二型糖尿病国家每月获得300元的补贴。国设立了糖尿病患者的专项补助金,用于帮助患者支付一些特殊的医疗费用。根据我国卫生健康部发布的文件,二型糖尿病患者每月可以获得300元的补助金。这笔补助金主要用于患者购买糖尿病相关的药物和器材。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每月的药物和器材费...
  •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答:回答:你好 问题分析: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指导建议:90%以上的人所患糖尿病为二型糖尿病,又叫成人型糖尿病,多在30岁以上发病,这类患者体内依然可以产生胰岛素,但是量不足或者是作用效果差,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但有些严重者仍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祝你健康
  • 二型糖尿病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
    答:回答:病情分析: 2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治愈。只能是控制好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意见: 建议控制饮食,不吃甜食饮料,少吃肥肉、油腻、油炸之品、动物内脏,多运动,结合降糖药物、血糖监测,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糖尿病分为几种类型?
    答: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我们大多数成人糖尿病都属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相对胰岛素缺乏。这些患者往往对胰岛素作用抵抗,至少是在起始阶段,但往往是终身存在。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人,起病较缓慢。疾病初期甚至整个病程中患者的生存都不依赖于外源...
  •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答:【答案】:E 考查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胰岛素主要由肝脏降解,降解异常主要为肝功能受损时,胰岛素降解减少会导致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升高,从而降低血糖。
  •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答: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
  •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答: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 二型糖尿病的症状?
    答:1、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2、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 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呢?
    答:一型糖尿病,是指我们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性的一个不足。也就是说胰岛的功能很差,分泌的胰岛素很少,甚至不分泌胰岛素,那样人体里的血糖进一步的堆积,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就是一型糖尿病。而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相对性的不足,也就是说胰岛细胞的功能还可以,还能分泌一部分的胰岛素,有时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