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虢国在现在哪个地区?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2
古代虢国在现在哪个地区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
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随周平王东迁至今河南陕县东南,地跨黄河两岸,河北称为北虢,河南称为南虢,实为一国,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
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

  古代虢国在陕西宝鸡市,特产有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烙面皮、麻酱凉皮、西府扯面(中华名吃)、文王锅盔、金钱肉、腊驴肉、驴肉泡馍、腊汁肉夹馍 、水煎包等。西府特产有皮影、农民画、凤翔草编、凤翔年画、马勺脸谱、凤县花椒、岐山醋、岐山臊子、猕猴桃、木耳、核桃 、小人参、土鸡、太白香菇、红富士苹果等。
  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因周平王东迁,迁河南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称为南虢(有别于虢叔后裔虢序夏阳之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奔东周京师洛邑,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前541年置瓜衍县,南虢后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有两种说法:
一,在今河南的三门峡地区
二,在今河南省陕县
从历史资料来看,截至公元前655年(晋国“假虞灭虢”)时,虢国在三门峡地区存在了100多年。而郑国从公元前769年在现在的荥阳建国伊始至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在河南大地上共经历了394年。两个国家在地域上相距千里,它们如何起源?相互有没有联系呢?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副馆长刘社刚介绍说,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文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当时,虢国的地位十分显赫,曾奉周天子之命征讨不来朝贡的各路诸侯以及来犯的少数民族。西虢位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部(公元前687年被秦国兼并),随后迁至上阳,占据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一带,又称北虢。东虢则在现在的河南省荥阳县一带。

周厉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郑”,建立了郑国。郑国故地在今陕西省华县东边一带。郑国东迁后,才日益强大起来。郑国于公元前765年灭了东虢,开始在现在的新郑市一带发展起来。郑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后为韩国所灭,形成了现在的郑韩故城遗址。

楼上资料较全。古代虢国在现在三门峡,于春秋初期出现东、西虢国。三门峡即是西虢国。

河南三门峡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从1956年发现至今,探明各类遗址800余处,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90年代发掘的虢季、虢仲两座国君大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价值高和墓主人级别高,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又被评为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2年8月虢国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通过了IS0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8月又荣获第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
  虢国博物馆占地150亩,其基本陈列《虢国墓地遗址与文物陈列》分为《虢宝撷英一一虢国墓地出土文物精华展》、《梁姬风韵--虢国国君夫人墓出土文物展》、《车辚马萧--虢国地下车马军阵遗址群展》、《国君觅踪--虢季墓遗址群展》四部分。这里展示的有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有上古国君第一陵墓、有“中华第一铁剑”、时代最早、形制最为完备的虢季氏缀玉面罩、七璜组玉佩等国宝重器。这里是世界郭姓的衍源地,“假途伐虢”的发生地。
  虢国博物馆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建筑造型,梦幻般的陈列设计,美伦的国宝重器,威武的地下军阵,神秘的上古国君陵墓,全新的服务理念,高雅的参观氛围,成为观光休闲、品尝历史文化大餐的极佳胜地。

  古虢国
  三门峡曾经是古虢国的都城。如果从那时算起,三门峡的“市”已经超过3000年。
  曾经显赫一时的虢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却依然谜一样牵动着人们的好奇心。
  古虢国简介一、
  三门峡大地上最古老的古国,应该是焦国。《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汉书·地理志》说陕县“有焦城,故焦国”。焦国得名于焦水,即今苍龙涧河。焦国之城,当在今陕县七里村至湖滨区南关村一带的黄河阶地上。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君主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的一笑,在骊山上不惜燃起表示国家告急的烽火狼烟戏弄诸侯。结果,当后来犬戎大军兵临城下的烽火燃起时,诸侯们仍以为是君王与美人的调情把戏而拒不发兵。周幽王国灭身死后,周平王迁都洛阳,原本藩蔽王室西侧的虢国也随之由雍(今陕西宝鸡)东迁至上阳(今三门峡市区)。
  上阳与焦城仅数里之遥,当以穷兵黩武闻名后世的虢国把军队开到焦城城外时,焦国灭亡。焦国王室成员西迁至今天的灵宝市西塬上定居,并以国为姓,这也是灵宝四大姓氏之一的焦姓及焦村的由来。
  古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古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古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古虢国虢东迁后,据守上阳的虢叔被称为南古虢,据守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古虢(据《左传》“正义”引)。与此同时,西古虢支庶与羌人在西古虢故地又建立一个古虢国,时称小古虢,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后出现过的5个古虢国。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据《竹书记年》)。公元前687年,小虢为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
  凭借着东周王室的恩宠和强大武力,古虢国在上阳夯土筑城,很快把领地扩大到今天的河南灵宝、卢氏、陕县、渑池及山西平陆,并在桑田(今灵宝市西阎乡稠桑村)打败了妄图继续东扩的犬戎大军(事见《左传·僖公二年》“虢公败戎于桑田”)。
  公元前658年,古虢国的邻邦虞国借道给晋国,使晋国奇袭古虢国得手,一举攻取了古虢国的下阳。公元前655年,晋国又攻占了古虢国都邑———上阳城,古虢国灭亡。班师凯旋的晋军顺路又消灭了虞国,为后世留下了“假虞灭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典故。
  亡国后的古虢国后裔也像被他们的先人灭掉的焦国后裔一样以国为姓。后来,其中的一支演化成郭姓。
  1956年至1957年,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建设,国家文物部门在三门峡市上村岭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虢国文物,从而拉开了虢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序幕。

  古虢国简介二
  走近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郊的虢国博物馆,扬声器传送着悠远如清风漫野的筝鸣箫韵。
  古虢国博物馆静静地矗立在初冬的阳光下,像一名守护国宝的威猛武士。
  1989年12月31日傍晚,三门峡市公安局两名刑警到上村岭进行案件现场勘查时,发现皑皑白雪覆盖的田野上有一处新挖的土堆,走近细看,原来是一处挖痕新鲜的盗洞,虽深达10米,但并未挖及古墓。公安人员当晚便开始张网守候。
  1990年1月4日凌晨1时许,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来到盗墓现场,钻入盗洞。冒着凛冽的寒风守候了4个夜晚的公安人员迅速出击,将盗墓贼堵在坑中……
  1990年3月5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者沿着这一盗洞进行保护性发掘,仅仅下挖了30厘米,就挖到了墓体。
  经过40多天的紧张工作,考古工作者从这个编号为M2001的虢国国君墓中,共发掘出各类文物3200多件,其中大型礼乐器56件,带有“虢季”铭文的器物35件。对这个墓葬的发掘,被评为1990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对虢季墓进行发掘时,让考古专家惊喜且后怕的便是那柄“中华第一剑”。这把剑位于墓的最上层,距盗洞不足1尺。当时,盗墓贼只需再往下挖一锹,这件稀世国宝就将被窃走并从此可能难觅踪迹。
  这把玉茎铜芯铁剑身长33厘米,剑柄上嵌有两组绿松石。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它把我国的人工冶铁史提前了一个多世纪。
  1990年9月17日,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编号为M2009的古墓进行发掘。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努力,考古专家从这个器物铭文为“虢仲”的墓中出土珍贵文物3600多件(套)。其中的724件(组)玉器,以其数量多、品种全、工艺精和玉质好,为周代考古所罕见。对这个墓葬的发掘,被评为1991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惊世的考古发现,引发了学术界、考古界的虢国文化研究热。依托虢仲、虢季两个国君墓建成的虢国博物馆,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博物馆和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博物馆一起,跻身驰名中外的中国三大遗址博物馆。
  1996年,虢国墓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虢国墓地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和20世纪河南10项重大考古发现。
  2003年,虢国博物馆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精品”。
  古虢国简介三
  古城是对古国存在的最原始、最雄辩的证明和写照。
  自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古虢国国君兆域区后,寻找古虢国都邑———上阳城的努力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1957年,由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区东南部的李家窑发现了大面积西周时期的文化遗迹。经过钻探和试掘,考古专家初步确定为虢都上阳城遗址。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未能对李家窑遗址进行持续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2000年1月,为配合城市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对位于虢国墓地东南2公里的李家窑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古发掘。经过整整一年的工作,相继发掘出城垣、城壕、水管、宫殿、道路等建筑遗址。这个在地下掩埋了2600多年、让考古工作者苦苦寻觅近半个世纪的虢国都城———上阳城,终于重见天日。
  2001年1月8日,冒着纷纷瑞雪,我来到李家窑遗址发掘现场。
  考古专家发掘出的城垣墙基宽达6米,残存高度在0.5米至1.8米之间。墙基采用大版筑和集束棍夯分层夯筑,夯层厚度4厘米至7厘米。在城垣外侧,平行环绕着两道城壕,内城壕宽13至17米,深6至10米;外城壕宽15至22米,深4至6米。在人类城市发展史上,这种双城壕的设置十分罕见。与现代战争相比,攻城掠地对古代战争显得更为重要,城垣的出现,也许正是人类战争的产物。因此,这种“双保险”的城壕与山西潞城县发现的商周古城双城垣设置一样,对研究和了解古代都城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人类战争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城垣之内,考古专家发现了周长约1350米的虢国宫城的遗迹。宫城内,宫殿遗址上的柱洞直径粗达1米,可以想见当时建筑的巍峨宏大。横贯宫城中部的陶制水管道完整保存了160多米,每节圆形管道的接口为子母口套接,这与我们当今的供、排水管道的原理完全一致。为防止陶管受压损坏,在部分地段,管道铺设在石头砌成的沟内。另外,在宫城和城垣之间,散布着制骨、制陶、冶铜作坊和粮库,并发现了数以千计的骨器成品、半成品,骨料及制骨工具铜锯、砺石,陶器的成品、半成品等珍贵文物……虢国都城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城市构筑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上阳城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周晚期没有发现古代都城的考古学空白,为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虢国这一两周时期的重要方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西周考古学研究树立了一个有明确纪年的断代标尺。
  古虢国简介四
  “西看秦皇兵马俑,东看虢国车马坑!”虢国留给后人的,除了精美绝伦的玉器、青铜器及少量金器外,那规模庞大的地下军阵———威武神秘的车马坑,无疑是视觉张力最强的景观。
  在三门峡市区,有两个陈列车马坑的博物馆。一个是1957年发掘的大夫级别的虢国贵族陪葬车马坑,有5辆战车、10匹战马;另一个便是1991年发掘的虢国国君虢季的陪葬车马坑。
  虢季的陪葬车马坑南北长61米,东西宽21米,共发现战车46辆、战马60余匹。据文物部门介绍,在虢国国君兆域区内,经过钻探,已发现大型车马坑12座、中小型车马坑20余座,有战车150至200辆、战马300至500匹。这种兵强马壮的场面,是当时虢国军事实力的真实写照。
  站在车马坑前,俯在明亮的不锈钢栏杆上,我注视着两名文物工作者为保护马骨而正在进行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从她们小心翼翼的动作中,我觉察到一种在寂静中触摸到历史脉搏的激动。在我眼中,她们不是在用药水固定马骨,而是正在拼接历史的骨架。此时,展厅中没有游客,空旷与静谧中,弥漫着考古工作的寂寞和遥远。
  这些封存在黄土之中2700多年的马骨整齐地排列着,排列成战阵模样。只是这些骨殖上的生命早已冰冷,无法如虢国国君所期望的那样营造出战马嘶鸣旌旗招展车轮滚滚烟尘蔽日的威武气势。
  战车是春秋时期军队最重要的装备。在“春秋无义战”的烽火狼烟中,战车以其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大的攻击力,成为冲锋陷阵的主角,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以至有了“百乘之国”、“千乘之国”和“万乘之国”的称谓。如今,战车的这种作用,仍以“车”的形式保留在中国象棋之中———“一车十子寒”、“三步不出车正死棋”的说法,正是诸侯争霸时期战车威力的延续。
  按照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当时的每乘战车,最低级别也相当于如今的一个排级单位。照此推算,虢季的陪葬战车,为一个团的建制,整个虢国墓地中,掩埋着一个“机械化师”的全部装备———这对于一个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诸侯邦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看来,典籍所载虢国国君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最终导致国破家亡,并非贬斥之辞。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西周初年“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立71国,其中兄弟(周公的兄弟)15人(一说16人),同姓40人,周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大小诸侯”。然而,经过残酷的兼并战争,到春秋晚期,姬姓封国已被消灭殆尽。到了战国时期,争霸的七雄为清一色的外姓诸侯,这其中又蕴含着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凝望着虢国墓地出土的那些精美绝伦的器物,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 号虢是什么意思?
    答:古代号国在今天的河南、河北一带,而虢国则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号虢二国在古代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与周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号虢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多次结为联盟共同抵御外敌。其中,虢国还因为李嫣的故事而成为了千古佳话。“号虢”一词也常被用于比喻关系紧密或相互依存的两个地方或两个群体。
  • 三门峡虢国墓地是怎样的?
    答:这个虢国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不复存在,然而故事却并没有结束。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在三门峡上村岭等地发现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贵族墓地和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从而再次把虢国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向人们展示了西周春秋之际虢国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提供了古代诸侯王墓葬制度的重要资料...
  • 历史上有几个虢国?
    答: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一说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虢叔(一说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南、北二虢。于豪亮先生说“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在...
  • 谁能说说虢国的历史
    答:使晋南部疆域延伸至黄河南岸地区,为晋图霸是原创造了有利条件。点评:晋假途灭虢之战在历史上曾经常为一些人所仿效,而成为强兼弱,大吞小过程中所惯用的“一石两鸟”策略手段,而此战中所反映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为后世兵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北宋赵匡胤“假道荆湖”,袭占荆、湖,并灭南平...
  • 虢国博物馆展厅介绍
    答:虢国,作为西周初年的姬姓封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之弟、武王的叔父,曾是周王朝的重要辅臣,参与过国家的重要决策,对周朝的兴衰有着深远影响。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灭亡,著名的“假虞灭虢”典故即源于此。虢国原封地在宝鸡,后迁至陕,疆域广阔,超过今天的三门峡地区。其国都上阳位于今市区李家...
  •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
    答:5、卫国(前1039年至前209年):姬姓。康叔是周武王之弟,后于周成王时期随周公旦平定武庚叛乱,叛乱平定后,周公在武庚统治地区建立卫国,以平叛有功的康叔为卫国国君。6、鲁国(前1043年至前255年):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将少昊之墟封给了周公,定国号为鲁。7、邢国(立、亡时间不详):姬姓。
  • 历史上竟然有四个虢国,他们有何不同,分别来自哪里?
    答:所以这也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4个诸侯国。然而它们虽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它们的时代背景都不相同。最先有的当然是西虢和东虢,后来由于战争的原因,又在这两个国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南虢和北虢。所以才会出现了4个虢国。当时东虢和西虢这两个国家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并且一度成为了当时...
  • 虢国的五虢之争
    答:虢国的分封与五个虢国的历史纠葛蔡运章虢国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姬姓封国。随着岁月的推移,虢国的本来面目及其迁徙状况已模糊不清,致使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先后出现了五个虢国。《汉书·地理志·弘农郡·陕县下》班固自注云:“陕,故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这是最早记录四个虢国的文献...
  • 虢国博物馆周边有行呢装修古朴典雅的酒店?
    答:虢国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是一个以展示周代虢国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如果您计划访问虢国博物馆并希望住在周边的酒店,您可能会寻找那些装修风格古朴典雅的住宿环境,以匹配该地区的历史氛围。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酒店,它们以其独特的装修和风格而著称,可能会符合您的期望:宝鸡君悦酒店 - 这是一...
  •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建筑工程介绍?
    答:虢国是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姬姓封国,开国之君为周文王的弟弟虢叔。虢回原分封在宝鸡附近地区,西周晚期,东迁到三门峡一带,建都上阳,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上村岭上,公元前655年,被晋国采用“假虞灭虢”之计所灭。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的详细介绍。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