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中国重大自然灾害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2014~2015年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自然灾害的

2014年4月5日 云南永善地震
2014年4月4日 浙江宁波塌楼事件
2014年4月2日 吉林隧道塌方事故
2014年3月19日 云南巍宝山火灾
2014年4月2日(北京时间) 智利地震
2014年2月12日 新疆于田县地震
2014年3月27日 湖北宜昌地震
2014年4月6日 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发生火灾
2014年8月3日 云南鲁甸地震 同日西藏新疆发生多起地震
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粉尘爆炸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灾情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 2014-10-28 10:49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对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洪涝、台风、地震灾害为主,风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暴潮、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4521.9万人次受灾,1536人死亡,240人失踪,606.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69.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42.4万间房屋倒塌,300.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899.3千公顷,其中绝收285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82.6亿元。
  与近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总体灾情明显偏轻,局部地区灾情较为严重。云南鲁甸地震和“威马逊”台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东北黄淮等地夏旱严重,洪涝风雹灾害偏轻。前三季度自然灾害情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鲁甸地震伤亡严重。前三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云南和新疆各6次、西藏3次。6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5月30日云南盈江6.1级地震和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其中,云南鲁甸6.5级地震是鲁甸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强地震,也是云南省2000年姚安6.5级地震后最强的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0余万间农房倒塌或严重损坏,交通、通讯、电力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直接经济损失201.4亿元(其中云南198.5亿元、四川1.7亿元、贵州1.2亿元)。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偏重,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仅次于发生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2008年和发生过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的2010年。
  二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前三季度,全国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南方地区先后遭受33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10年一遇较大洪水,多地部分城区出现积水内涝,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等受到较大影响。据统计,前三季度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造成全国28个省份1518个县(市、区)7704.1万人次受灾,712人死亡失踪,366.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9万间房屋倒塌,130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139.4千公顷,其中绝收753.6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含地质灾害)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倒损房屋数量均偏少5成左右。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灾情较重,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倒损房屋数量均占到全国总损失的70%以上。
  三是北方地区高温少雨,东北黄淮等地夏旱突出。7月份以来,东北、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导致旱情发展迅速并于8月上旬达到峰值,8月下旬旱情逐步得到缓解,但仍对部分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据统计,此次旱灾共造成全国11个省(自治区)7100余万人受灾,1000余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余千公顷,其中绝收1000余千公顷。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干旱灾情总体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农作物绝收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少3成以上。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等省份灾情较重,造成975.5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7028千公顷,其中绝收971.9千公顷。
  四是台风登陆个数偏少、次数偏多,超强台风历史罕见。前三季度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地区,登陆个数较常年同期(6.5个)明显偏少,其中8月无台风生成为历史罕见。总体上,今年初台偏早、台风登陆我国次数偏多,其中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410号台风“麦德姆”分别登陆3次,1416号台风“凤凰”登陆多达4次,且为25年来首次登陆上海的台风。“威马逊”为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也是2000年以来对海南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台风,海南等地百余航班被取消,多班轮渡、客轮停航,多线路列车停运;海南海口、文昌,广东徐闻、雷州,广西北海、防城港等城市供水供电一度大面积中断,多地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据统计,前三季度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2个省份364个县(市、区)2615万人次受灾,111人死亡失踪,176.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3万间房屋倒塌,5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
  五是年初低温雨雪影响春运,风雹灾害损失偏轻。2月份,中东部持续出现较为频繁的低温雨雪天气过程,最大降温幅度普遍在10度以上,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8度,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发生低温冷冻和雪灾,共造成10人死亡,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受冻,部分电力、通信基础设施受损。其中,2月4-7日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对春运返程交通造成较大影响。据统计,前三季度风雹灾害造成全国30个省份1132个县(市、区)2259.7万人次受灾,165人死亡失踪,1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2万间房屋倒塌,28.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与2004年以来同期相比,灾情总体偏轻,因灾死亡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均偏少5成以上。

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发布2014年10月份全国灾情
来源: 民政部门户网站 时间: 2014-11-06 08:10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对2014年10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10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洪涝、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风雹、山体崩塌、滑坡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个县(市、区)325万人次受灾,29人死亡,1人失踪,12.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7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8000余间房屋倒塌,17.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53.7千公顷,其中绝收4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1.1亿元。
与近年同期相比,10月份总体灾情偏轻,局部地区灾情较为严重。云南景谷地震灾害影响较大,东北西北等地低温冷冻和雪灾严重,洪涝灾害总体偏轻。灾情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景谷地震影响较大。10月份,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四川、云南和青海各1次,较历史同期偏多。其中,10月7日云南景谷6.6级地震震级最高,此后云南景谷陆续发生4级以上地震3次,造成37.3万人受灾,1人死亡,331人受伤,11.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7000余间房屋倒塌,16.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1.1亿元,交通、通讯、电力以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二是局地低温冷冻和雪灾突出。10月,东北、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及降温天气,局地降幅达到14-18℃,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棉花、蔬菜、瓜果等作物受灾严重。据统计,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全国7省份68个县(市、区)132.9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4.7千公顷,其中绝收2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7亿元。
  三是洪涝灾害总体偏轻。10月下旬,海南及四川盆地、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24-27日,海南共有43个乡镇过程雨量超过300毫米,最大为万宁市万城镇605.8毫米;27-30日,四川、贵州等地降水超过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100毫米。强降雨造成海南琼海等地出现城市内涝,西南地区多条高速路封闭。据统计,洪涝灾害(含地质灾害)造成全国12个省份53个县(市、区)86.2万人次受灾,22人死亡失踪,1.2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06.2千公顷,其中绝收11.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

一是地震活动较为频繁,鲁甸地震伤亡严重。
二是洪涝灾情总体偏轻,南方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前三季度,全国50多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20多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南方地区先后遭受33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发生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的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过10年一遇较大洪水,多地部分城区出现积水内涝,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出行等受到较大影响。
三是北方地区高温少雨,东北黄淮等地夏旱突出。7月份以来,东北、黄淮等地高温少雨导致旱情发展迅速并于8月上旬达到峰值,8月下旬旱情逐步得到缓解,但仍对部分地区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四是台风登陆个数偏少、次数偏多,超强台风历史罕见。前三季度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2个省份364个县(市、区)2615万人次受灾,111人死亡失踪,176.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3万间房屋倒塌,59万间不同程度损坏。

一、1月11日凌晨,云南香格里拉古城大火,除造成房屋、商铺、基础设施等受灾外,此次火灾还造成古城内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艺术品烧毁。
二、2月12日17时19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北纬36.1度,东经82.5度)发生7.3级地震,地震已造成67间房屋垮塌,1017户墙体开裂,倒塌牲畜棚圈3517座,185头只大小牲畜死亡,另有6座桥涵受损,部分路段受损。。
三、2月13日17时30分许,浙江磐安县万苍乡雅庄村老旧会堂发生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90余人受伤,其中重伤10余人。
四、4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火车南站站外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
五、8月2日7时33分37秒左右,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遇难人员共75人,受伤人员共185人。
六、11月16日晚发生在山东寿光龙源食品公司的火灾,事故致18人死亡,13人受伤,其中1人极重伤,1人重伤。
七、11月26日,辽宁阜新矿难 26死50伤。

  • 雅安地震原因是什么?
    答:按照这个理论观点,地球多年来形成的自然灾害,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避免灾害造成的生命与财产的重大伤亡和损失。从这个观点出发,还会发现地球的过去,预知地球的未来,一举突破以往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中国自然灾害最少的省份排名?
    答:根据网上数据显示,中国自然灾害最少的省份排名如下:1. 西藏自治区2. 黑龙江省3. 吉林省4. 辽宁省5. 河南省6. 陕西省7. 山西省8. 重庆市9. 天津市10. 内蒙古自治区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 河北省13. 北京市14. 广西壮族自治区15. 宁夏回族自治区16. 甘肃省17. 青海省18. 贵州省19. ...
  • 2022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日的主题是什么 历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_百度知 ...
    答:全国防灾减灾 2022年:2022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设立“防灾减灾日”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
  • 自然灾害归哪个部门管
    答:3、机动防疫队准备。由于自然灾害的重点冲击,灾区内往往没有足够的卫生防疫和医疗力量以应对已发生的紧急情况。在突发性的灾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队伍也往往陷于暂时的混乱与瘫痪状态。因此,当重大的自然自然灾害发生后,必须要派遣机动防疫队伍进入灾区支援疾病控制工作。4、针对一些易受灾地区,应定期对这些...
  • 2000年以来,世界上都发生了哪些自然灾害?
    答:201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 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致使约30万人丧生。地震使基础医疗设施损毁严重,霍乱疫情四处蔓延,造成至少2193人死亡、近10万人感染。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震 2月27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
  • 飓风的名字是根据什么来的?麻烦告诉我
    答:飓风一词源自加勒比海言语的恶魔Hurican,亦有说是玛雅人神话中创世众神的其中一位,就是雷暴与旋风之神Hurakan。而台风一词则源自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盖亚之子Typhon,它是一头长有一百个龙头的魔物,传说其孩子就是可怕的大风。至于中文“台风”一词,有人说源于日语,亦有人说来自中国广东话“大风”的...
  • 2013年1月14日至2月22日国内外新闻各一条
    答:2月15日: 1.敦煌新发现重要文物点24处:敦煌市在日前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重要文物点24处,其中包括极有价值的3处汉代烽燧和1处汉唐古墓群,出土...4.海地地震破坏程度超印度洋海啸:美洲开发银行16号发表报告,认定海地地震的破坏程度远超2004年印度洋海啸,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一次自然灾害。报告估...
  • 消防队除了负责灭火之外,还负责其它什么救援工作
    答:一、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二、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
  •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什么时候
    答: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